面對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護?河源90後大學生通過線上授課為民解憂

面對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護?河源90後大學生通過線上授課為民解憂

這兩天暴雨連連,不適宜開展戶外消毒工作,正好團河源市委發佈了緊急通知,組織市青年黨員抗疫突擊隊員前往社區支援入戶排查志願服務工作,李敏琪便立即報名了。“我雖然不是黨員,但身為一名青年志願者,為了守護家鄉,為了儘快打贏這場阻擊戰,我也義不容辭。”出生於1999年的李敏琪還是一名大三學生,連日來,她積極投身基層防疫工作,還組織策劃了線上心理疏導行動,為我市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面对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护?河源90后大学生通过线上授课为民解忧

線上授課為民解憂,打一場心理“防疫”戰

為幫助廣大群眾築牢心理防線,以理性心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志願者積極行動,通過線上授課等形式,開展疫情心理援助活動。李敏琪就是這場心理“防疫”戰的發起人之一。

面对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护?河源90后大学生通过线上授课为民解忧

李敏琪等人在策劃心理疏導活動

面对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护?河源90后大学生通过线上授课为民解忧
面对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护?河源90后大学生通过线上授课为民解忧

李敏琪是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大三學生,就讀園林技術專業的她出於對心理學的喜愛,通過自學、蹭課、參與培訓等方式慢慢學習積累心理學知識,年前她正好去參加了國家心理諮詢證的考試。“我也怕別人不理解,認為我們不正規,但我還是想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盡一份力。我們這個平臺與其說是心理輔導平臺,不如說是大家守望相助的一個地方,每個人通過線上交流與分享,可以緩解焦慮、重燃信心。只要人人鼓起信心,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渡過難關。”

行動的契機源於大年初一晚突如其來的一場低燒。當天,李敏琪與家人一起外出慶祝春節,因淋了雨而發起了燒,“我當時非常害怕,不斷地想自己是不是無意中接觸了傳染源。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一天沒出來,我爸媽也很害怕,不斷給家裡消毒。”幸運的是,虛驚一場,燒很快就退了。這次經歷讓李敏琪深有感觸,她想,其他市民在這樣嚴峻的環境下心裡也會很難過。推己及人,在與幾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師長們商量過後,他們決定開展線上心理疏導活動。

面对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护?河源90后大学生通过线上授课为民解忧

李敏琪等人在策劃心理疏導活動

“培訓預告:第十課,2020年2月15日20:00-20:30。分享主題:《突發應急事件對情緒的影響以及如何心理應對》……”15日上午,李敏琪與同伴們組建的“疫情心理健康防護志願行動”微信群發佈了新一天的心理課程,邀請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伍小燕來為群員們做心理疏導。據悉,從1月28日開始,志願者每隔一兩天就會邀請醫護工作者、心理諮詢師等專業人士,在該微信群線上授課。截至記者發稿前,他們已經組織講授了10節課程,該微信群也從一開始的6人擴展到了如今的96人。不少群員都是通過親戚朋友同學的推薦而進群的,在聽過課程之後,他們紛紛表示課程效果很好,心裡感到輕鬆多了。

從消毒防疫的“小學徒”進化為“小老師”

策劃活動、準備課件、聯繫老師、發佈預告、分享心得體會、鼓勵群員發言、總結課程精髓、製作宣傳卡片……李敏琪要做的工作很多,有時候一天下來,她要坐在電腦前面十幾個小時。“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為這場戰‘疫’做點事,我覺得是理所應當的。雖然實際做起來比想象得要難,當我感到累、感到煩躁的時候,想想一線捨生忘死的醫護人員,我就鼓勵自己一定要堅持。

面对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护?河源90后大学生通过线上授课为民解忧

李敏琪投入到基層防疫消毒工作中

線上心理疏導活動步上正軌後,李敏琪終於有了點空閒,但她並沒有鬆懈,而是轉身又投入到了基層防疫消毒工作中去。戴上防護口罩、面罩、護目鏡、手套、帽子、紅袖章,細心調配好消毒水,背上重達20公斤的藥水,李敏琪與眾愛防疫突擊隊的志願者們一起出發了。連日來,他們去了火車站、汽車站、居民小區、單位辦公場所、花園廣場等地,開展消殺行動。

20公斤重的藥水,一背就是一下午,這個生於1999年的嬌小女孩在這時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堅強與毅力。“剛開始她還不會用噴霧器,背起來差點往後倒,第二天腰痠背痛。現在熟練了,還會教新來的志願者,‘小學徒’變成了‘小老師’!”同隊的年長志願者這樣說道。

李敏琪的母親告訴記者,以前女兒吃一點飯菜就說飽了,現在一頓兩碗飯還不夠,天天喊餓。“比起消毒,心理疏導的線上工作更消耗精力。習慣了消毒工作後,我反而把出來消毒當做了一天當中的‘輕鬆時刻’。”李敏琪說道。

李敏琪告訴記者:“我這學期本來應該去實習的,因為疫情的原因暫停了,消毒防疫和心理疏導志願服務活動給我提供了為群眾服務、為國家出力的平臺,這是我大學生涯最生動的社會實踐課。

全媒體記者| 楊容

面对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护?河源90后大学生通过线上授课为民解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