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敘為什麼在伊德利卜難以對土耳其作出讓步?

用戶63782100593


伊德利卜之戰,是敘利亞政府軍收復失地的關鍵之戰,也是敘利亞政府軍統一全國的關鍵之戰,更是俄敘聯軍消滅叛軍的關鍵之戰。目前,除了被土耳其和美國佔領的敘利亞部分土地之外,絕大多數土地都被俄敘聯軍收復了。因此,伊德利卜戰役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眾所皆知,伊德利卜是敘利亞領土,試問:為什麼俄敘聯軍要給侵佔自己的領土的土耳其讓步呢?天理何在呢?土耳其非法侵略敘利亞,並佔領了敘利亞的阿夫林地區和東北命約1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長期以來,土耳其一直都公開干預敘利亞內政,並扶持了叛軍——敘利亞自由軍與政府軍作戰,妄圖想要通過反對派武裝叛軍,削弱政府軍的作戰能力,佔領更多的敘利亞土地。


也正是因為俄羅斯的支持,敘利亞政府軍在逐步地消滅了大批叛軍,恢復了對自己的國家的統一。由於特朗普希望土耳其能夠重新迴歸美國,而普京又擔心土耳其在敘利亞的軍事模型進一步擴大。因此,出於不同的目的,劃出了敘利亞的部分土地,作為“安全區”,歸屬土耳其,並在沒有任何一個敘利亞政府官員的情況下,簽署了所謂的“索契協定”。

敘利亞土地的主權,在沒有任何一個敘利亞政府官員同意的情況下,就被土耳其非法據為己有。而在敘利亞政府軍收復自己的國家土地的時候,還要徵求土耳其的同意,不知道,這是何天理?如俄敘聯軍對土耳其讓步,試問:敘聯軍統一全國的希望,又在哪裡呢?



前者,可以視為俄羅斯的緩兵之計,也可以視為美俄兩國敷衍土耳其的一個策略。但是,現在敘利亞政府軍在收復伊德利卜戰役中,卻沒有任何的退讓之處。如果一旦退讓了,那麼,敘叛軍就能夠達到喘息之機,而俄敘聯軍想要重新收復伊德利卜,統一全國的希望,將會變為難事。



因此,個人認為,俄敘聯軍因此,不會在收復伊德利卜問題上,對土耳其有絲毫讓步的。相反的,只能夠乘勝出擊,一旦土耳其膽敢大量介入,給土耳其沉重打擊,讓其知難而退。當然,如果土耳其執意要一意孤行,發動全面戰爭,那麼,俄敘聯軍完全可以對土耳其發動全面反擊。甚至是直接奪回長期以來,被土耳其佔領的所有敘利亞土地。



或許有人擔心,會破壞俄土之間關係。但俄羅斯也決不會容忍土耳其永久性的佔領敘利亞土地。為了防止激怒了埃爾多安,俄羅斯採用了緩兵之計和蠶食政策,在不經意間,擴大了俄敘聯軍收復失地的規模,為收復伊德利卜和阿勒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才沒有對土耳其發動全面戰爭。



而現在在收復伊德利卜戰役中,已經沒有了任何退路可言了。而土耳其也在擔心,一旦俄敘聯軍收復伊德利卜和阿勒頗之後,自己的佔領敘利亞土地能不能得以保全?總覺得應該首先支持敘利亞叛軍在伊德利卜作戰,讓其無力反撲,才是上上之策。所以,才會不惜和俄羅斯反臉,公開支持叛軍作戰。



當然,對於土耳其的小算盤,俄敘聯軍是心知肚明的。因此,俄敘聯軍在收復伊德利卜戰役上,是不會讓步的。當然,如果俄羅斯軍隊和土耳其軍隊直接碰面,儘量與之進行周旋,不用打破“俄土友好”,這自然就是俄羅斯的能耐了。但是,敘利亞軍隊就完全可以不顧土耳其,並對其發動進攻,這樣才會讓土耳其感覺到俄敘聯軍的威脅,而讓其逐步的喪失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從而讓它吐出自己佔領的所有敘利亞土地,這是俄敘聯軍最主要的軍事對策。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不排除俄羅斯在伊德利卜會向土耳其讓步!因為,普京不會愚蠢到與美國的一枚“攪局棋子”埃爾多安開啟新一次”俄土”大戰!

而巴沙爾絕不想讓步,他要剷除反政府武裝最後的據點,解放伊德利普,實現祖國的統一!作為敘利亞總統,他的願望無可非議。

普京理解和尊重巴沙爾願望,沒有阻止他對伊德利卜發起的進攻。但埃爾多安不識相,不僅支持敘利亞自由軍抵抗,還親自跳到前臺,與巴沙爾直接對著幹了。

埃爾多安的戰略目的是巴沙爾給予反政府自由軍在伊德利卜省高度自治地位,變伊德利卜成為敘利亞的“國中之國”由土耳其控制,從而維持敘利亞的實際分裂狀態。

埃爾多安倚仗有特朗普撐腰,調集重兵入敘,拉開與巴沙爾大幹的架勢,並限定在敘利亞政府軍2月份之內退出伊德利卜,還指揮敘利亞自由軍用無人機挑釁俄赫邁米姆空軍基地。

土敘雙方已箭在弦上,特朗普鼓勵埃爾多安儘快出手!

但是,普京會要求巴沙爾收手,放棄收復伊德利卜。

第一,從戰爭能力上,巴沙爾打不過埃爾多安,會逼普京出手,但普京不願意出手。普京並不想在中東打仗,只想保住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海空軍基地,而這個目地已達到。

第二,從戰略重點上,俄羅斯的軍事資源有限,重點要放在歐洲抗拒北約東擴,而不是與中東的“地頭蛇”死磕。不要忘了!敘利亞還駐紮著俯視眈眈的美軍,那才是俄羅斯的真正對手。普京絕不會讓特朗普躲在暗處,而自己傻乎乎的在光天化日之下與土耳其潑皮撕咬。

第三,留給普京發展俄羅斯經濟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俄羅斯需要和平的環境。他不會為滿足巴沙爾的私願在敘利亞再打仗。

普京會與埃爾多安談判,接受他的訛詐,允許土軍呆在伊德利卜。

為安慰巴沙爾,會要求埃爾多安再次承諾尊重敘利亞主權和領土完整,保留巴沙爾軍事打擊盤踞在伊德利卜叛軍的權力。

巴沙爾向普京屈服(不是向埃爾多安屈服)是必定的!因為,不僅有伊德利卜問題,還有以色列霸佔戈蘭高地問題,敘利亞要最後收回只能寄希望於俄羅斯幫忙做主。

敘利亞軍會停止進攻伊德利卜,但為了敘利亞最後一點點尊嚴,敘軍絕不會交出已攻佔的伊德利卜(600平方公里)土地。為此,土敘局部(可控)的軍事衝突仍然會發生。


諶人


俄羅斯和敘利亞自然是對土耳其難以作出讓步,因為伊德利卜地區是敘利亞的領土,這涉及到敘利亞的核心利益,如果現在收不回來,那以後更收不回來。根據最新消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15號表示,土耳其無意入侵或吞併敘利亞的領土,但要求敘利亞政府軍馬上從伊德利普設立的觀察點附近撤退。由此可以看出在某種程度上土耳其不想和敘利亞政府軍全面開戰。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當天在伊斯坦布爾對媒體表示,除非敘利亞政府軍撤到索契協議所規定的區域之內,否則伊德利卜地區的問題無法得到解決,如果敘利亞政府軍不撤的話,土耳其將在2月底之前發動相應的軍事行動。根據土耳其總統府的消息,當天早些時候,埃爾多安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並且交換了在伊德利卜地區的意見,雙方都表示敘利亞政府軍在伊德利卜對土耳其士兵的襲擊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土耳其國防部在10號表示敘利亞政府軍當前在伊德利卜對土耳其軍隊進行了炮擊,造成了5名士兵喪生,隨後土耳其方面發動了一系列的反擊。埃爾多安在12號的議會會議上表示,如果敘利亞政府軍無視索契協議,那麼土耳其將會從空中全面打擊敘利亞政府軍隊。因為土耳其的空中力量要遠遠大於敘利亞。

由此可以看出美國方面很難給予土耳其實質性的支持,土耳其方面僅僅是想維持現狀,但是敘利亞政府軍收復領土的決心很強,在這種情況下,土耳其很可能會和敘利亞政府軍交戰,所以關鍵就是看俄羅斯到底什麼態度,前段時間土耳其支持的反叛軍打死了5名俄羅斯的顧問,導致俄羅斯空天軍襲擊了這裡的軍隊,而且還是無差別襲擊。導致土耳其的很多裝甲車和坦克被擊毀。土耳其感受到了俄羅斯軍力的強大,敘利亞在俄羅斯的保護之下不會被土耳其吞併,由此可以看出正是俄羅斯的原因,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才表示不會吞併或入侵敘利亞。


四十五度歷史


世界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在敘利亞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屍橫遍地的國度敘利亞殺戮的是那些撐著反恐大旗,打著民主、人權、自由的北約國家及其支持的反敘利亞政府武裝。

敘利亞政府經過十年抗爭,在伊朗、俄羅斯幫助下,終於把北約支持的恐怖分子趕出了敘利亞大部領土,剩下了包括曼比季、亞夫林及伊德利卜的北部地區。

美國全球戰略收縮,歐洲無意介入,作為北約的″假想敵″土耳其在敘利亞北部成了孤家寡人,毫無疑問,它對敘利亞色厲內荏,成了自我壯膽的獨角戲。

俄敘聯軍不可能,也絕不會配合它演出。

作為敘利亞亂局的始作蛹者土耳其,也是介入最早最深者,在別人領土吃喝拉撒,殺人放火還強詞奪理,天理難容。

解放伊德利卜及所有北部領土是巴沙爾今生唯一活著的意義。

或許在敘利亞的庫爾德武裝還幻想著″建國″夢,但皮之不存,毛又何處附?但願庫爾德武裝領導能真正認清現實,與敘利亞政府軍合力,把強盜趕出自已的家園。

敘利亞肅清″恐怖分子″完全是俄敘、伊朗軍人的成果,是犧牲了無數軍人換來的,在解放了大部分領土的戰略態勢下,不可能對″恐怖分子″讓步,敘利亞人民,能拿得起武器的,拿起武器把強盜趕出你們的家園!為死去的親人復仇!


用戶白洲浪平


俄敘兩國對土耳其現在在敘利亞境內的作為很是憤怒,因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適用於敘利亞,連阿薩德都十年未曾離開敘利亞堅守著國門,如今勝利在望,又怎麼能允許侵略者在自己的國土上造次呢?這是基本的良知和認識。土耳其縱容大軍侵犯敘利亞,俄敘兩國為什麼要做出讓步,這是什麼道理?
首先就可見的伊德利卜目前的形式來說,政府軍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幾千名將士浴血疆場的代價,才實現了對哈馬和伊德利卜南部的征服,敘利亞政府軍的背後是敘利亞全國人民的殷切希望,他們揹負重任,不破樓蘭終不還,不統全國終不休!對於任何半路殺出的攔路虎,敘利亞政府軍都要將之摧毀,還敘利亞人民一個太平天下。

其次,這是一個長遠的態度問題,敘利亞北部的阿夫林等地依然在土耳其的手裡,敘利亞政府軍將土耳其軍隊從伊德利卜趕走,就意味著敘利亞遲早要收復被土耳其鳩佔鵲巢的阿夫林。敘利亞政府軍對土耳其的打擊這是在告誡土耳其,不要著急,遲早把你們全部趕出敘利亞。當然,俄羅斯的保護和支持是根本保障,否則敘利亞政府軍難以抵抗強悍的土耳其裝甲部隊和空軍力量,天可憐見,天佑敘利亞,遲早會實現全國統一,趕走所有的侵略者!


談笑觀察室


伊德利僕是敘利亞的領土,國家的領土主權,不僅不能讓,還必須堅決保衛。


山羊青草


美國的苦肉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