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橫拍打法,是不是正反手發力都不均衡?

jqy121


乒乓球不管是直拍打法還是橫拍打法,正反手發力肯定都是有一定差別的,首先正手發力動作框架相比反手發力動作框架要大,而且配合上蹬地轉胯收小臂,發力空間也比反手要充裕,因此一般人來說正手發力比反手發力要大。不過反手發力比正手發力大也不是不可能的,就好比歐洲運動員那種發力,最明顯的是格林卡,反手掄起來那個發力是真的誇張。

不過如果像格林卡那樣練反手,我估計業餘球友準把胳膊給練廢了,因為格林卡打乒乓球之前是練的體操,身體協調性柔韌性都是超一流的,業餘球友像他學習只能快速驗證這句話——一看就會,一練就廢。因此業餘球友要練反手應該學習馬龍的技術動作,張繼科,樊振東的技術動作都不要學,因為他們兩個的反手動作都是屬於爆發型的,沒有專業的底子,學習他們兩個動作,很容易把自己練傷。而馬龍的技術動作則很標準,發力比較合理,業餘球友完全可以學習,也不容易受傷。

至於正手感覺可以,反手發不上力,原因有很多,這個跟正反手發力均不均衡幾乎是沒有關係,要知道自己正反手發力均衡不均衡的前提是能夠正反手順利發力,這樣正反手的發力才有可比性,正手能發力,反手不能,或者反手能發力,正手不能,這並不是正反發力不均衡造成的,是你擊球的某個環節出問題了,導致發不出力來。

就比如說正手能發力,反手不能,很有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

1.反手的技術動作存在著問題,首先反手發力之前,雙腿要踩住地面,不能輕浮,有些球友是反手手上動作甩的很大,但是腳步完全站不住,這種發力是不穩定的,要知道乒乓球的發力都是從腿開始的。其次,腳步踩穩了地面,雙腿微曲,含胸收腹,壓著重心,發力時要鎖肩同時腹部往前頂,前臂畫四分之一個圓,拇指壓緊拍面,然後還原至初始狀態,準備下一板擊球。

2.反手的擊球點有問題,這個擊球點的問題其實就是步伐的問題,步伐不到位就找不準擊球點,那麼要怎麼找準擊球點呢?要訣就是用身體的中心來找球,球到哪裡,人就要先移動腳步,用自身的中心來對準球,然後發力擊球,發力的動作如上第一點所說。

3.正反手銜接有問題,這個正反手銜接問題會造成反手發不出力來,比如正手發力完了銜接下一板反手,而沒有還原或者還原太慢,要麼就造成擊球失誤,要麼就被來球頂住反手,發不出力來,這個就是銜接問題影響反手發力。

如果說是反手強正手弱同樣也是類似的原因:

1.正手動作存在問題,正手動作太散,沒有繃緊腰腹,肩膀沒有鎖住,腳步踩不穩地面,導致蹬轉這個核心發力不足。或者握拍的時候勾手,發力擊球摩擦不了球的正面,擊球的側面去了,這也會導致正手發力不足。還有可能是壓拍太多,導致發力摩擦偏多,撞擊偏少,這個也會影響正手發力。

正確的正手發力動作是這樣的(以右手為持拍手為例):雙腿踩穩地面同時微曲,右腳打開(打開角度成60°-90°不等),重心略微下壓,腰部帶動手臂自然放鬆向後方旋轉為引拍,手臂伸開,大臂距離身體一個拳頭,壓住球拍,雙眼盯球,當球落臺彈起至最高點的時候,右腿迅速蹬地內旋發力帶動腰胯往前轉動,伴隨著快收小臂至左眼。

2.正手擊球點存在問題,這個擊球點問題最終也是步伐的問題,不管是球太追身還是搶點擊球,都會造成正手發力有障礙,只要步伐一到位,這些問題自然迎刃而解。要訣就是苦練步伐,記住這個跟反手找球有點不太一樣,正手為找球是用右腳找球,如果是左撇子,就請邁開你們的左腿去找球吧。找到球之後就按第一點所說的動作去發力即可,然後記得要還原。

3.反手轉正手銜接太慢,步伐不到位,這些都是業餘球友的通病,這個銜接太慢會導致正手發力不足甚至造成正手的失誤。

面對這些問題,首先要解決的是自身的正反手技術動作問題,確定自己技術動作沒有問題之後再去練習步伐,步伐有以下幾種:

墊步練習方法:靜蹲,身體前傾,含胸收腹,雙手放在身體前面,雙腿微曲,踮起腳跟,保持一到兩分鐘(量力而行)為一組,每天三到四組,練習一段時間就行。還有一個方法就是跳繩,跳繩可以提高腳的靈敏度,這也是練習墊步的一個方法。

碎步練習方法:直接在原地小碎步兩分鐘為一組,每天三到四組即可。

並步練習方法:往左移動,右腿先往左動一步,再邁左腿,往右移動,左腿先往右動一步,再邁右腿,這樣就算是移動了一步,當然這僅僅是分解動作而已,如果比賽中這麼慢,直接撿球去了。當分解動作理解清楚之後,下一步就是要熟悉移動的步伐,想辦法加快移動速度,移動距離就看來球來判斷移動多還是少。在球檯側面,用持拍手先摸一側桌角,然後移動步伐去摸另一個桌角,然後再移動步伐回來摸原先的桌角,反覆做這個動作這樣訓練,比單純的去訓練步伐要更實用,更接近於實戰,上臺打球時更用得上。

側身步練習方法:側身步其實就是並步衍生出來的一個步伐,需要碎步調整+並步,只是在側身位使用比較多。這個學會了並步和碎步自然就會了,不過要注意一個要點就是,側身步先動右腿(右手為例)至左腿的腳跟後面,然後左腿再邁開,同時預判來球長短,來球長左腿往左邁開即可,來球短左腿往左前方邁開,以確保身體重心能跟上擊球。

交叉步練習方法:這個正交叉步用在撲正手大角度的時候(右手為持拍手),當來球比較快,來不及使用並步去正手位的時候,會使用正交叉步,當然使用了正交叉步之後一般都很難照顧反手位,因此使用完正交叉步後要迅速還原,還原的步伐可以用並步或者反交叉步。

這個正交叉步和反交叉步是屬於比較難的步伐,我先說正交叉步的動作要領:正交叉步指從左半臺往右半臺橫向移動的交叉步。靠近來球方向的腳先做一小墊步並蹬地起動,身體向來球方向轉動,遠離來球的腳越過靠近來球方向的腳跨一大步,兩腳在身前形成交叉:在遠離來球的腳將落地時擊球。同時上體順勢面向球檯(注意要左肩對著球檯),靠近來球方向的腳隨之落在另一隻腳的側後方。

反交叉步:指從右半臺往左半臺橫向移動的交叉步:當對方來球由右向左移動時,左膝關節外旋,右腳越過左腳跨向反手位,腰隨著向左轉動。在右腳未落地時,騰空引拍擊球,此時呈右腳在前、左腳在後的交叉狀態。右腳著地後,用前腳掌外側蹬地制動,右膝關節外旋,左膝關節內旋,身體向右轉向球檯。球擊出後左腳落在右腳的左前方。


狂魔話乒乓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按說乒乓球的橫拍打法,正反手發力都不是問題。且正手有多大的力,反手也應該有同樣大的力。

而眾多的橫板球友反手大多發不出大力來,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乒乓理念影響乒乓技術。

有一種觀點認為:橫板的反手應該以快撥為主,尤其是應堅持近臺反手快撥正手快打。

自然反手的撥球始終也不可能發出大力。(也不需要發大力)

因此這種反手的撥球技術也自然影響了周圍的一幫球友,只練了撥而不會反手發力拉打。

二、周圍無人會橫板反手發力打

這話似乎多餘。

其實不然。在業餘球友中,彼此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有一個人會反手發力打,周邊的球友很快就能學會。

有一個會拉高能弧圈球,球友定會爭相模仿。

那麼如何學會橫拍的反手發力打呢?

一、退後一步。不必緊貼球檯站立,打球的高點期或下降前期。

二、雙腳站立要大於肩寬。在擊打球的一瞬間要雙腳用力蹬地,帶動腰腹之力,最後通過手臂傳送到球拍。

三、要充分引拍。不可象撥球時基本不引拍。

四、反手發力的擊球點最好在身體的正中心。距離身體最好在大臂前伸的手腕之處。

不可緊貼身體擊球。此時就是常說的被球頂住了。

總之橫板的反手發力應該比正手更順當才對。且還有近臺發力的優勢,再加上反手的擰拉技術。

放開打!就是學會反手發力之捷徑。(仔細看樊振東的反手動作。尤其是雙腿的下蹲之發力)





江城老水775


不管橫拍還是直拍,正反手發力肯定都是有所區別的。肯定是正手的力量更大。

如果橫拍和直拍比較,相對來說,橫掃的發力應該說更加均衡,差異更小。而且橫拍的反手更容易發力,難度相對較低。

直拍的反手,隨著直拍橫打的出現,已經可以發力了。和正手的力量差距有了明顯縮小。但是,直拍橫打對天分要求更高一點。

所以,橫拍上手難度低,更容易掌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橫拍。


一品天下G


腳步不到位,到位正反手位置是一樣的,但由於,人的生理解剖原因,反手的動作幅度不可能像正手的那麼大和那麼靈活,所以大部分人反手偏弱,要不然也不會說得反者得天下了。同樣的腳步動作,你要想讓反手有和正手一樣的擊球距離,你得付出更多的移動。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檸檬愛K歌


不管橫拍還是直拍,正反手發力肯定都是有所區別的。肯定是正手的力量更大。

橫掃的正手發力應該說更加均衡。

直拍的反手,隨著直拍橫打的出現,已經可以發力了。和正手的力量差距有了明顯縮小。但是,直拍橫打對天分要求更高一點。

所以,橫拍上手難度低,更容易掌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橫拍。


奕雅圍棋


打乒乓球的力是鍛煉出來的,只要你加強鍛鍊\\功夫不負有心人,到時就有力量了。


楊本慧


有三種抓拍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