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為什麼不結黨?

光輝十萬


看來你還是不懂“法家”的思維啊,戰國時代天下大亂“禮樂崩壞”,天下進入一個思想百家爭鳴的時代,其中以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為主要代表的思想紛紛給這個時代開出了治病的藥方,其中法家的代表人物有“商鞅”、“韓非子”等為代表,他們提出了一個富國強兵的思想,政治口號是“緣法而治”、“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法不阿貴,繩不撓曲”、“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所以法家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只能緊緊依靠當時的君王,這其實是一種依靠“人治”來推行“法治”。為了維護君王的統治,所以他們替君王祭出了“兩面三刀”,“兩面”就是“獎和懲”,“三刀”就是“勢、術、法”,這些所有的方式都是為了鞏固和維護君王的統治,一旦法家結成朋黨,那麼首先就要威脅君王的“勢”,那麼這就違背了法家的自己的理想政治,肯定要被殺啊!所以法家雖然盡心盡力為了維護君王的統治,但是最終的結果是不可避免的也要被君王所猜忌,最終的結果都十分悲慘,所以商鞅被車裂,韓非子被毒死,李斯被腰斬,而後世的封建統治階級也發現了“法家”思想非常好用,但是殺戮太重,所以一直推行的是外儒內法,但這個也只能緩和一時的社會矛盾,但最終各個封建王朝結局都十分悲劇。至於我們今天講的法制建設和古代“法家思想”根本不是一回事,但是依法治國的理念是從“法家”提出來的,所以我們既要學習“法家”思想長處,又要批判它的“人治”理念,要用現代的“法制”手段推行人人平等、消滅特權,建立公平公正的和諧社會的“法制理念”!


晴空萬里143673632


為什麼商鞅不結黨呢?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切都要從商鞅得變法說起,他的變法,正好分薄了貴族的利益,用來鼓勵平民來開荒,並建立軍功的,打破了貴族的世襲。

而且他執法很嚴厲,甚至還處置過太子的兩個師傅。

在秦孝公死後,就有怨報怨,有仇報仇了,但是商鞅變法對國家的好處還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新法並不能廢除,而且也不能以變法這樣的罪名去處置商鞅,這讓那些貴族更加的怨恨他。

最後公子虔告商鞅謀反,商鞅曾經因為秦惠公的錯誤割了他兩個師傅的鼻子,這仇就有點大了,秦惠公還需要殺了他來平息變法導致那些貴族損失利益帶來的怒氣。

綜上所述,一個人如果讓上層社會的權貴利益受到損失,誰又會去跟他一起為伍?商鞅應該也清楚,在這條路上,要麼成功,要麼成仁,不管哪種可能,都只能是自己一個人的角色。



fighting小薛


“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是太史公對他的評價,法家思想本就以法度天下為己任,天下終生皆以法為度,尊法而行。

擁有這樣格局和思想的人又怎會和尋常官吏一樣拉幫結派。法家無私,更沒有結黨營私之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