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以假乱真的伪钞造假大师,编造出的虚假人生

20年前,著名电影《楚门的世界》,讲述了一个残忍而又耐人寻味的故事:楚门出生于一个被人为操纵的虚拟世界,他的出生、成长,他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在一个被人为操纵和设计好的舞台上上演。而楚门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在虚假的世界里,他渐渐找到了自我,最终脱离了这个虚假的世界。

20年后,一部叫做《无双》的电影,讲述了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画家,主动将自己置身于虚假世界,寻求欲望满足的故事。

《楚门的世界》,是虚假的世界中真实的人,而《无双》中,是真实的世界,主动被虚假包裹的人。

《无双》是2018年上映的国产悬疑犯罪剧情片,影片由著名的香港导演庄文强执导,周润发、郭富城、张静初等影星领衔主演,影片讲述了犯罪天才、造假天才“画家”,造出超级伪钞,与真假恋人之间爱恨情仇的故事。

无双,意为独一无二,盖世无双。

结合整部电影,电影取名为《无双》,我认为影片名第一层意思,是指男主制造伪钞、假画的造假技术无双;另一层则是电影的主题,即真与假的无双——“假”,终究是“真”的影子。男主用毕生经历追逐虚假,始终一场空。

今天我就电影《无双》,分析男主李问创造的三种“人生假象”,并基于男主的个人经历,结合实际谈谈个人面对现实的几点思考。

《无双》:以假乱真的伪钞造假大师,编造出的虚假人生

01 个人价值之假:一个没有灵魂的画师,沦为假画、伪钞的“作假大师”。

李问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画家,他的画因缺乏灵魂和创造力、想象力而得不到认可。鬼使神差中,因自己超强的“复制”能力,被一个专业的伪钞制作犯罪集团看中,并成为其中的伪钞制作的中坚力量。

李问不仅拥有着超高的复制技术,还拥有着丰富的调色调油墨的经验——他能够在没有拿到配方的情况下,仅凭汽车上的变色油漆,就能够调出债券及钞票专用的变色油墨。

他靠这些,成不了另一个“梵高”,但在另一个商业天地中有一番作为也是可以预知的。然而,李问对艺术的偏执,使他投身于虚假艺术的追求——伪钞制作。

李问无力面对自己那没有灵魂的画作,可恰恰是这种“没有灵魂”的技艺,却让他在“造假”领域大放异彩。在伪钞制作的世界里,李问是“无双”的,他在此间的精神满足感及金钱的获得感,都是曾经在那个破败不堪的地下画室所无法企及的。

在我看来,李问的从画师到伪钞制作大师的转变,一点都不意外:一面是无人问津的没有创造力的落魄画师,一面是炙手可热的的“伪钞”造假大师,李问没有勇气直面自己真实的绘画能力,他的价值在真实的画作面前无可体现,所以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他投向了虚假的怀抱——一个可以实现虚假的“自我价值”的造假世界。

《无双》:以假乱真的伪钞造假大师,编造出的虚假人生

02 爱情之假:不敢直面内心的,他“临摹”出虚假的恋人。

在感情上,李问同样是一个虚假的追逐者。

他对那个有着灵魂画技的女画家阮元,有着狂热的爱恋。

同样是用画笔吃饭,李问从事的工种显然上不了台面。无论是没有创造力的画作,还是阴暗见不得光的造假,都让李问在“发光”的女画家面前,充满了自卑。

他不敢与女画家阮元有任何的交集,他甚至都没有创造出机会,去告诉阮元自己的名字,只敢在门缝中,借机偷瞄心上人。

真实的阮元,是他的女神,他不敢触碰。于是造假大师李问,照着阮元的样子“临摹“”出另一个虚假的阮元——他将火并中拯救出来的“伪钞专家”吴秀清,整容成了“假”阮元。

李问的爱情观是扭曲的,他把因报答他救命之恩,而委身于他的吴秀清“雕刻”成他心中的恋人。

在李问的心目中,得到阮元的“躯壳”,便是得到了阮元的爱情。

阮元躯壳内里的吴秀清,我认为李问是不在乎更是不爱的——试问,在真品面前,谁会真心喜欢赝品或替代品呢?

吴秀清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她想让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赝品”,只要真品消失,自己在李问心中便是无可替代的。

《无双》:以假乱真的伪钞造假大师,编造出的虚假人生

吴秀清和李问同样拥有着扭曲的爱情观,不同的是:李问爱的是吴秀清那虚假的阮元躯壳,而吴秀清的内里是对李问的真爱。

然而,他们的爱情,在李问把吴秀清变成阮元时,就注定是虚假的。

虚假的爱情,如空中阁楼,身处其中终会互相毁灭

03 人生之假:从未漏过行踪的“画家”,正是李问的本体。

电影中理论在给警察抓获盘问时,李问将自己描述成一个潦倒落魄的画家,在受到犯罪大师“画家”的诱导下,一步一步走向制假造伪的深渊。

他想成为的那个李问,在走向深渊的一开始,是拒绝的、排斥的,他的内心是善良的。他无力反抗“画家”的暴力和暴虐,他曾试图用研发调制变色油墨,以阻止“画家”的杀戮行为。

李问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有能力、有担当、善良却又懦弱的悲情人物。

然而,“画家”所做的一切,正是他自己的所作所为,那个心存良善、有情有义、唯命是从的胆小鬼,其实并不存在。

我认为,这是李问在双手沾满鲜血后,将一个完全相反的人格在自己身上的投射,而不是纯粹给警察编造的一个迷惑警方的故事。

李问,一开始是一个画家,他想成为一个梵高那样的艺术家,他不想成为制假大师,更不愿意背负暴力杀戮,可他已经走上了不归路。

所以他只能给自己创造出一个虚假的李问,让那个冷酷无情的画家去制造血腥。

我想,李问是希望口中那个“画家”真的存在的,因为这样,他李问就只是一个误入歧途的受害者,就还有机会洗白,重见天日。

李问在吴秀清将他保释出来后,对她说过一句话:

有时候假的,会比真的好。

因为他认为他制造出来的虚假,是尽在自己掌控之中的——伪钞、爱情、以及他自己。

可美钞的防伪技术提升,吴秀清对他的愤恨,瞬间将他一手临摹的虚假世界撕裂并连同李问一起葬送。

04 基于影片男主的“虚假”,谈谈我对于现实的思考。

①在失意之时,不忘初心。

人生坎坷难免,失意常在。

我们几乎所有人都会经历人生的低谷,在低谷之中,不被当前的挫折所捆缚。纵观古今,可以说,留名青史的大人物。在春风得意或成就一番功业之前,几乎都要经历黎明前的黑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李问之所以成为造假大师的画家,正是因为李文在长期无人认可其画作的时候,剑走偏锋,丢弃了自己的初心和梦想,走向了黑暗。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爱情不能造假。

无双》中,李问拥有高超的造假技术,他可以画出最逼真的假画、伪造出最逼真的假钞,然而他却无法伪造他和真阮文的爱情。

他甚至可以把吴秀清整容变成阮文的样貌,却无法让阮文真正的爱上李问——真正的阮文甚至与李问都不熟悉。

吴秀清在“阮文”的“面具”下,享受着李问对她的爱意,这份爱意却不是对吴秀清的。

鑫叔告诉李问,没有钱就没有爱情,李问以为有了钱就可以拥有一切,就可以拥有阮文的爱情。

然而鑫叔错了,李问也错了。

钱能够买酒店买游艇,但它得不到爱情。

假话可以卖钱,伪钞可以购物,可是临摹出来的假的阮文,终究不是李问喜欢的那个女画家。

爱情不能造假,它需要付出——不是金钱,而是勇气和真心。

《无双》:以假乱真的伪钞造假大师,编造出的虚假人生

③敢于接受真实的自己。

电影中,李问总是借“画家”的口,表露出自己想当“人生主角”的念头,他想成为一个主宰一切的完美的人。

可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不必作假欺骗别人,更不用欺骗自己,自欺欺人只会让自己更可悲。

当我们自己能够跨越自己的心魔。还原一个本来的真实的自己,那么我们就可以战胜自己,我们的人生就不再是一个谜团,从而成就自己。

结束语:

电影无双中男主李问,从职业到爱情以及整个人生,都在造假,除了他的造假技术,我实在不知道他还有什么是真的。

“有时候假的,会比真的好。”

或许,他也知道真实的,才是“无双”的,伪造的假象,终究会被去伪而存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