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女孩上大學和不上大學的,有什麼不同?

職場琉璃


我認為是有很大區別的,知識改變命運是大家都認同的。農村女孩經過刻苦努力學習考上了大學,開闊視野,文化水平和生活質量有了質的飛躍,大學畢業如果再考上公務員,有了穩定的工作同城市人沒有什麼區別的。相對而言,有的農村家長不讓女孩上學,讓女孩從小打工賺錢,為了現實利益,耽誤孩子一生,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忙碌生活。當然這裡面有不同家長的認知問題,希望你能參考。


祥通超市585


我覺得農村女孩上大學和不上大學區別還是蠻大的,我自己就是個例子。小的時候家周圍鄰居有好幾個女孩子小夥伴,那時候我們無話不說,無話不談,玩著各種小遊戲,有說不完的悄悄話。後來上初中以後,我們小夥伴團隊開始減少了,有幾個初中都沒畢業就離開學校踏入社會了,那時候都沒有手機,qq也沒有申請過,所以後來就斷了聯繫。上了高中之後就只剩下我一個人還在讀書了,她們全部都出去打工了,剛開始偶爾過年期間可以見一次,到後來基本上見不了,也沒有聯繫方式,目前為止只有一個小夥伴有微信聯繫,其他幾個只是從我媽媽的口中得知她們結婚、生孩子了,那時候我大學還沒畢業她們就生了孩子,二十出頭就結婚生孩子了,加入了寶媽行列。我畢業都24歲還單身,偶爾回家有些媒婆見到我家還有個大姑娘,就跑來跟我媽媽打聽我的年齡,是否有對象之類的情況,後來聽我媽媽說我在讀大學,那些媒婆馬上就不說了,說大學生她們沒有好對象給我介紹,怕我瞧不上,我們村那周圍很少有大學生的,她們覺得稀罕,不好意思輕易說媒(其實我倒是沒有說非要找個學歷一樣的,我現在的另一半是高中學歷)。也因為讀大學的原因,家裡從來不催我找對象,我27歲才結婚,如果沒有讀大學,在農村,女孩子過了21歲家裡就開始忙著找人介紹對象了,催得緊。在一個就是讀了大學和沒有讀大學,見識,談吐之類的還是很有區別的,當然我並不是說所有的人,有的女孩子沒讀大學,外出打拼出自己的一番事業,見識和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不過在我們那邊,女孩子不讀書大多數都進了服裝廠,固定的工作固定的人,過年回家看到她們講髒話黃段子講得溜得很啊。


遠嫁的姑娘露子


很高興可以回答您提出的關於【農村女孩子上過大學和沒上過大學,有什麼不同】?

生活在農村的我,對於農村上沒上大學的女孩子褒貶不一;最近就發生在我們村落的兩件事例【主要從婚姻價值觀】給大家分享一下。

我家隔壁妹妹,從小品學兼優,學習成績一直很不錯,順利的考到距我們家鄉150公里遠的西北大學,大學畢業後一直也在西安工作,之前也談了幾男盆友,不知何種原因,沒能步入婚姻殿堂,到現在快30歲了,家裡介紹相親也不少,始終沒能相中。聽我父母說,在婚姻觀上,可能覺得上過大學,自我感覺良好,要求相親對象,在西安有房,文聘和自己相當,而且要對自己好,到現在一直能有找到合適的,和自己同齡的女生都已經媽媽,而她卻成了大齡剩女。

我發小他媳婦,應該是初中畢業,就在南方的工廠,打工,和我發小在工廠相知相識,相愛,不到20歲兩位步入婚姻的殿堂,當時結婚的時候我發小她媳婦基本啥都沒有,只是象徵性的給了2w彩禮錢,嫁過來的時候房子還是幾間小平房,到現在已經有五六年了,育有一個孩子今年也上小學了,雖然她沒上過大學,但人家善解人意,特別能吃苦,過年的時候和我發小吃飯的時候說起,經過這些年兩個人不懈努力奮鬥,在城裡也買了房,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

是否上過大學,和自身的個人素樣,品行以及價值觀有很大關係,具體要說她們的不同之處的話,很難有一個唯一的標準答案。

以上僅代表我個人的見識,有不同的意見或或者建議可以關注我,一起交流學習,我是三農盼盼,謝謝大家!



三農盼盼


女,祖祖輩輩農民,2003年參加高考,考了211。

故事要從1998年前後說起,那幾年經濟大蕭條,各行各業都賺不到錢。在鎮上聯中讀初中(一般鎮上會有中心中學和一個聯中,中心中學在鎮上,聯中在村上,主要是方便附近村孩子上學),我那屆初一四個班,每班50人左右,到初三畢業時只有兩個班了,每班也是50人左右。一半的初中生輟學,一方面是窮,要出去打工賺錢。一方面是學校實在太差,每年考上重點高中的只有那麼幾個。上了普通高中幾乎沒有考本科的可能。

我在初中一直成績年級前十,中考以一分之差沒考上重點高中第一檔,第二檔要出3600的擇校費。2000年的3600元是家裡8畝多地一季的收入。

那時候所有親戚朋友都勸我爸媽不要我讀了,一方面是女孩(最重要的原因),讀了也是為別人做嫁衣,況且還有個弟弟,精力和金錢應該緊著男孩來。另一方面家裡剛蓋好房子,確實沒錢。

我爸覺得可惜,思前想後還是讓我上學,用他的話說是“讀的好不好都認了,她既然想上我就出這個錢,免得以後後悔”。於是我就讀了重點高中。那時候每個月50元生活費(包括買衛生巾和洗衣粉牙膏之類),爸媽每週送一次飯(約20個煎餅,一玻璃瓶鹹菜,也會帶兩頓量的炒菜。或者大米和雞蛋,學校食堂可以幫蒸熟),我一直為那3600元耿耿於懷,不捨得花錢。

好在03年考上了還不錯的大學(不能跟知乎上985和海龜比[害羞]),選的也是不錯的專業,我是大學我們班為數不多的農村考上的,我也是上了大學才知道原來有“陪讀”這個事情。

畢業十幾年了,有房(不止一套,學區數一數二)有車雞娃一個,在朝陽行業上班,公司中層管理者,8小時雙休,也沒多忙。

每年會給爸媽幾次零花錢,每次2000-5000不等。可以說我爸媽是同齡人中過的最沒壓力的,用他們的話說“閨女一個月的工資夠他們在鄉下跟滋潤的零花一年”。

說這麼多不是為了炫耀什麼,只是想讓還在農村初中高中掙扎的女孩,和在糾結要不要女兒讀書的父母看到,希望你們能在要放棄的那一刻再咬咬牙再把拳頭握緊點,堅持再堅持,就像我爸說的那句“她既然想上我就出這個錢,免得以後後悔”。

說給所有農村的女孩和他們的父母:讀書,是真的會使你們的未來可期。



雨後聽荷123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家4個孩子,兩個女孩,農村一般重男輕女,女孩一般初中高中輟學務農打工的多,但是我姐,我妹都沒放棄,高考考上大學,一個當老師,一個作外貿,生活和同村同初中甚至同高中的女同學的生活境遇都不一樣,差距太大了,結婚,對孩子的教育,物質生活方方面面還是不同而語。當然沒上過大學的有的也生活的不錯,但在競爭中獲得好的生活付出的代價要大的多了。

現在生活好了,大學也擴招,農村女孩上大學的也越來越普遍了。


嚮往的優果樂園


其實肯定大部份人都是想上大學的,但是因各種原因導致不能上大,以我本人當例子,我一個農村女孩連初中都沒有畢業,十八九就打工了,工作不如意,二十二歲就結婚了,婚姻不如意,幸苦多年打工累了一身的病,身體不如意,都是因為讀書少了,最如意的就是有個孩子,所以我要好好的讓孩子好好學習


Wgy農村三姐


對農村女孩子來講,上大學與不上大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上大學在某種程度上講是把握了自己的人生,遇到的機會多一些,視野更開闊,對以後走的路可以多一些選擇。不上大學當然也有通過自己奮鬥事業成功的,但對大多數農村女孩來講,除了在流水線上打工或急匆匆嫁人,基本上沒其他的選擇。

我就是通過讀書改變自己命運的農村姑娘,我目睹爺爺輩、父母輩在田地上的辛苦,目睹十幾歲的女孩輟學嫁人,命運早早就被定格在田間灶頭,更有甚者所嫁非人,過著極不幸福的生活也不敢離婚。我不想自己像她們一樣被侷限在農村一輩子,於是發奮讀書,高考考上北京的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遇上同是農村讀書出來的愛人,成家後從小城市又搬遷到直轄市。

正是因為我上了大學,我才有機會見到了更多的風景,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選擇,改變了我這一代乃至下一代的命運。


秋天來了又去


不同的結果就是,農村沒上大學的女孩結婚早!生孩子早!命運還沒有掌握在自已手裡!

上大學讀書,並不是每個人都行的,由其是高等學府,能考上好點的學校,那是人家的天才,也是平常勤奮努力的結果!

向農村的孩子,能考上大學,那真是好事好喜事,過去,人們是重男輕女,但現在的農村,多數人早以改變了思維關念,在說,家中只一.二個孩子,能供她們完成學業,那才是父母最大的心願。

要提到上過大學的不如現在打工的掙的多,那才是錯誤的思維方法,人家文化一多,想法也自然不同,說話辦事都有分寸,同樣,人家以後教育出的孩子就和咱普通人不盡相同,總之,上大學也是每個家庭的最大希望!


李德才21


區別大了去了,前提是要能考上大學,也許在城裡大學生沒什麼稀奇,可在農村出個大學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女大學生,如果能考個985那就更不簡單了。

在農村女孩上大學必須具備的條件:

①父母的觀念 如果父母還是封建思想,那家裡是出不了女大學生的,一個大學生,需要的是家庭里長久的支持。沒有男女之分,希望孩子能走的更遠,不擔心,也從不考慮老了無人贍養的問題。在農村,很多父母都希望女兒嫁的近點,以後好有個幫襯,書不要讀的太多,讀多了,就不聽話了。這種思想可以說是根深蒂固,如果有一心想把女兒培養成人的,那是少之又少。

②家庭經濟的支持 在農村培養一個大學生是很不簡單的,小學中學大學,雖然說現在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可要想孩子獲得更多的知識,學習上面的費用還是很大的,課外書,各種輔導教材,很多情況都是自學,畢竟什麼輔導班、興趣班在農村是沒有的,也有個別的人家把孩子送進城裡讀書,那費用更大,無論是私立學校寄宿,還是公立學校租房陪讀,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不過相對來說,進城上學,孩子上大學的幾率會大很多。

③遠大的理想 農村家庭普遍文化低,不懂得什麼是薰陶,什麼是身教,完全靠孩子對學習感興趣,有著自己的理想,知道要想改變自己的未來,就必須讀書,什麼作業需要監督完成,手機需要沒收,看電視需要控制這些等等,在愛學習的孩子面前,都不需要,因為她們是主動學習,不是被動學習。

說完了農村培養大學生的條件,再來說說上大學和不上大學的區別。

①身份的區別,考上了大學,還不能說自己就不是農民了,但最起碼是個有知識的農民,這在農村人眼裡是完全不同的。起碼會更加受到別人的尊重。

②未來的家庭,一個女大學生思想應該和農村人只想找個好人家過日子是不同的,必須要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理想,同樣,也需要找有知識的另一半,這就和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有著很大的區別。

③光宗耀祖 當一個家庭裡有大學生,如果還是名牌大學生,那父母在村裡即使再窮,也會被人尊重,這就是農村,農民都是非常尊重知識的,如果女兒畢業後能有個好的工作,那就真的是“躍農門”了。

我們村裡有個女孩,從小讀書就聰明,先是在鎮上讀小學初中,因為成績優異,直接被市重點高中錄取,然後就考上了985大學中山大學,大四那年,又考上了廣州市的公務員,2018年春節,還把父母接去廣州過年,一時成為家鄉的美談。以後的路雖然還不知道,但就這些已經足以證明女孩上大學與不上大學的區別。





雲清視記


由於中國幾千年封建思想,加上一些偏遠地方重男輕女思想,許多女孩只上到小學或初中,甚至有些女孩沒踏進學校的大門,隨著改革開放,人們思想慢慢的轉化,加上一些女孩出去打工,沒文化被拒之門外,所以人們的觀念慢慢的改變,知道生男生女都一樣,男女平等,現在女孩上大學出國留學,照樣為國家做出貢獻。女孩不上大學和上大學的女孩主要區別在於婚姻,現在社會雖然不是古代講究門當戶對,但現在社會女孩如果文化成度低,假如嫁給一個學歷比較高的男孩,在家和保姆一樣,只能圍著鍋頭轉,家庭主婦,既使找工作,也只能找一些工資低,比較時間長,苦累的工作,沒有共同的語言,註定婚姻不會長久。其次,父母是孩子的先天老師,沒上大學的女孩,在教育孩子沒有優勢,孩子上小學孩可以勉強的輔導孩子,到初中,高中自己也不懂,如何輔導孩子作業,家庭在孩子教育上佔有一定因素。綜上所述,女孩上大學無論對自己的婚姻對後代都有一定的好處,也希望所有父母親拋開舊觀念,自己女兒和兒子一樣,上大學,有學歷將來有好的歸宿,過上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