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怎麼發家的 ?揭祕恆大許家印發家史


許家印怎麼發家的 ?揭秘恆大許家印發家史

知識改變命運 1958年,許家印出生於河南太康。這是一個全國有名的貧困縣,十年倒有九年澇,當地人常常以外出討飯為生。幼年的許家印,母親早逝,家境十分貧寒,依靠父親節衣縮食供他念書,常常面臨輟學的窘境。印象中最刻骨銘心的是自己經常帶饅頭到學校上課,可不到三天饅頭便長了毛。

許家印怎麼發家的 ?揭秘恆大許家印發家史


生活的艱辛沒有使許家印放棄求學的信念,反而堅定了他“知識改變命運”的決心。在親友的扶助下,許家印發憤讀書,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年,就以優異的成績考上武漢鋼鐵學院(現武漢科技大學),終於學有所成。

許家印怎麼發家的 ?揭秘恆大許家印發家史

1982年許家印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河南舞陽鋼鐵公司工作。在工廠的10年,從小技術員做起,歷任車間主任、廠長等職,並獲得冶金部頒發的高級經濟師職稱。

許家印怎麼發家的 ?揭秘恆大許家印發家史


偷師學藝14年 1992年,小平同志的南巡談話讓許家印察覺到新的機遇,毅然放棄了鐵飯碗,到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去創業。 已經做到廠長的職位,對於想創業的許家印來說似乎資歷是夠了。但他還是決定先給人打工,再尋求機會。

1992年他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深圳,自己做了將近20份簡歷,每份簡歷有30多頁,東奔西跑3個月,卻石沉大海。後來許家印重新做了10餘份只有兩頁的簡歷,這招果然奏效,很快就有好幾家公司的老總約他面試。

當談到此,許家印深有感觸地說:想想自己,老總們怎麼可能看你30餘頁的簡歷呢! 許家印在幾家大公司的盛情邀請下,最終和一家連鎖商店的老總簽了約,“看中了它的發展前景和可提供鍛鍊自己的舞臺以及老闆的才智和膽略”,當談到此時,許家印對這位老闆的深情難以言表。

許家印又一次顯示他的決斷能力和高瞻遠矚的眼光。就這樣,他從一家商店的業務員做起,靠著踏實、肯學又勇於開拓創新和堅韌不拔的精神,他很快成為這家公司的辦公室主任。

其果斷、大氣的作風也為老闆所賞識,並和老闆成為了要好的朋友。 到了1995年底,已是這家公司總經理的許家印,面臨人生最大的一次機遇。老闆派他進軍廣東的房地產業。洞察力極強的他意識到廣東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定會帶動當地房地產行業的紅火,胸懷大志的他決意在地產界打拼一番。

許家印立即收拾好行李,帶著公司的委託和老闆的信任去了廣州。 許家印開始了他為老闆的第二次創業,創業的艱辛難以想象,一個司機,一個出納,一個業務員,一個只有3個員工的公司成立了。

許家印怎麼發家的 ?揭秘恆大許家印發家史


沒有辦公費用,他就找朋友借了10萬元。為了節省開支,他們就在郊區租了一間民房辦公。公司沒有資金、項目,他們就四處打廣告,找客戶,經過不到3個月的努力,他們終於找銀行貸到了2000萬元的啟動資金。

經過不到一年半的努力,這家房地產公司已成為廣州地產界小有名氣、初具規模的地產公司。他個人也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有過這兩次為老闆創業的經歷,自己的創業起家自然就輕車熟路了。當人們看著許家印10年創造的驚人財富時,其實並不知道他用了14年的時間歷練自己獲得財富的本領。

10年創出中國房地產百強 1996年許家印開始真正屬於自己的創業時,他的確是白手起家,帶著原來公司的七八個人創立了恆大實業集團公司。資金不多,但許加印卻可以憑著在這之前十多年間所積累的豐富經驗,打造譽稱中國第一個樓盤的廣州金碧花園,並藉此一舉成名,成為“中國著名城鎮化社區50佳”名盤。

1998年6月23日,廣州市政府舉行中心城區的首次土地拍賣會。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恆大集團以1.34億元的價格拿到了海珠區南州路的農藥廠地塊,樓面地價僅686元/平方米,土地出讓金可在1年內分期繳付。

正是這塊當時無人願要的農藥廠地塊成就了許家印的今天。 許家印在這塊地上開發的金碧花園以2500元/平方米的價格開賣。

許家印怎麼發家的 ?揭秘恆大許家印發家史


由於價格低,金碧花園成為當年海珠區銷售最好的樓盤之一。有業界人士保守估計,一個金碧花園讓許家印有了五六億的進賬。這也是他的第一桶金。他還創下了包括金碧花園、金碧華府、金碧御水山莊、金碧灣等13個樓盤同期開發的驚人紀錄,創下了房地產開發的奇蹟。

1999年許家印的恆大集團位居廣州房地產企業綜合實力30強第七名,完成這一切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 許家印後來創業經歷讓人瞠目,僅僅利用10年時間將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發展成為擁有包括上市公司“恆大地產”在內的十多家下屬企業的集團公司,並一舉成為廣州市十大投資集團前茅企業、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並一舉榮登中國企業500強的金榜。

許家印怎麼發家的 ?揭秘恆大許家印發家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