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願清單》:從三個角度淺析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遺願清單》是一部2017年在美國上映的喜劇冒險片,上映時撞上了《加勒比海盜》和《國家寶藏》等熱門大片,當時所有人覺得它票房慘淡,結果它卻破天荒地打敗了兩部商業鉅製,登頂票房冠軍。

這部電影將鏡頭對準了個人在面對死亡前的微妙心理變化,還原了兩位身患癌症的病人決定在餘下的日子裡,完成他們內心所想的“遺願清單”的過程。


《遺願清單》:從三個角度淺析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細品這部電影,我們發現窮人科爾內心一直有一個做歷史教授的夢想,卻因為家庭的重擔,選擇做了一個汽車維修工,養家餬口。正是因為富豪愛德華的鼓勵,兩人開始了圓夢之旅。

透過這個影片,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人生的意義:

活得真實,人生才不會留有遺憾

幽默直爽的富豪愛德華·科爾要對公立醫院進行私有化改造,按照提案流程,他要在法庭上接受專家的提問。當專家問到:“那些醫院人手不足,你怎麼不提?”這類問題時,愛德華·科爾底氣十足地打斷他們,你們需要我,而我並不需要你。所以,能不能不要搞這種形式主義

《遺願清單》:從三個角度淺析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愛德華·科爾一輩子都在積極推行“一張病房兩張床,誰也不能搞特殊”的經營理念,他在病後入住自己的醫院,他完全有辦法讓自己享受一個人的病房,但是他聽從了助手的意見,跟陌生人卡特同住一個病房,兩人逐漸成為了朋友。當卡特知道愛德華·科爾的其中一個願望是“親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一臉疑惑問科爾要怎麼做到,科爾率真地回答“以量取勝”。

科爾和卡特的圓夢旅程最後一站是在香港,為了幫助科特更好的認識到自己真實的內心,科爾安排了一個女生去引導卡特,科特說一直嚮往登上爬喜馬拉雅山,因為他對一位登頂者寫的書的一段話特別嚮往。

他站在世界之巔,感受到一種深邃的寂靜,就像所有聲音都消失了一樣,就在那時,他聽到了,山的聲音。那種感覺,就像聆聽上帝的話語。


《遺願清單》:從三個角度淺析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在死亡的腳步趨近時,很多人的內心不是恐懼,而是遺憾,對身邊人的遺憾。與其說登上喜馬拉雅山時科特最後的遺願,不如說他希望在生命最後的時光,與自己的遺憾和解,誠實面對自己,用剩下的時光好好陪伴家人。

尋找生命中的快樂,讓人生更加有趣

與愛德華·科爾同一間病房的是同樣患有癌症的卡特,愛德華的助手問他在這裡做什麼,卡特說:”爭取活下去。“與愛德華截然不同的是,卡特有妻子和兒子來探望,但是愛德華卻沒有一個親人來,讓人感到惋惜,不禁讓人深思:擁有一身財富,但在晚年只有孤獨一人享受,這樣值得嗎?

當愛德華·科爾無意中在地上撿到卡特寫在紙上的遺願清單,他也在紙上寫下了自己的遺願清單,鼓勵卡特一起去完成,“我們能完成這些事情,也應該去完成。別為錢為難,我也只剩下錢了。”於是,兩個老頭子的遺願清單從極限運動跳傘開始,一項一項完成。他們在大草原上開著吉普車,放聲歌唱;在埃及的金字塔上曬著太陽,暢聊人生;在中國的長城上,瀟灑騎一次摩托。


《遺願清單》:從三個角度淺析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面對死亡,他們毫不避諱,談論起來就像聊家常一樣。

卡特說,古埃及人對死亡有種美好的信念,當他們的靈魂到了天堂門口,神會問他們兩個問題: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過快樂?那你的這一生,有沒有給別人帶去快樂?天堂的門是否開放,取決於問題的答案。

當科爾被問到有沒有給別人帶去快樂的時候,他迷茫了。在卡特的追問下,科爾最終講出了自己和女兒之間的故事。和妻子離婚後,女兒跟著妻子生活,科爾曾經想要維持原先密切的父女女關係,可這種關係漸漸成為淪為節日中的拜訪,與女兒的關係漸漸疏離。

女兒長大之後找了一個男朋友,科爾並不看好,還反對此事,導致女兒結婚的時候沒有邀請他去。後來,女兒的丈夫家暴,再次出現這個情況的時候,科爾找人教訓了女兒的丈夫,女兒很生氣,要跟科爾斷絕父女關係,於是兩個人的關係跌倒冰點。


《遺願清單》:從三個角度淺析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在圓夢旅程結束的那天,卡特把科爾帶到了他女兒家門口,希望藉此緩解科爾父女之間的關係,但是科爾非常的生氣。但是在影片的結尾,病重的卡特給科爾留了一封信,請求他去尋找生命中的快樂。

對科爾而言,當他走出內心的那一道坎,已經是尋找到了生命中簡簡單單的快樂。科爾去到女兒家門口,與女兒冰釋前嫌,還見到了可愛的外孫女,並親吻了她,恰好完成了他的遺願清單之一:親吻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

以人為鏡,看到自己生命的意義

影片在開頭講到: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答案眾說紛紜。有人說要看他留下了什麼,有人說要看他的信仰,有人說要用愛來評判,還有人說人生根本毫無意義。你問我怎麼看?我覺得你可以,以人為鏡,看到你自己人生的意義。

在科特去世後,科爾完成了卡特的最後一個願望——“出於善意,幫助別人”。在沒有遇到卡特之前,科爾是絕不可能去做此類的事情。當科爾回憶往事的時候,正如俄國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致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致因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愧。


《遺願清單》:從三個角度淺析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科爾和卡特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我們難以去判斷哪種人生更加有意義,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找尋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把自己想完成想挑戰的事情都可以一一列出來,做成一個夢想相冊。

關於生命的長度與厚度,我們難以找到平衡;關於要去完成的夢想,我們總是有理由去拒絕。關於人生,我們不是在意別人的眼光裡,就是為了誰付出了自己的人生。實現夢想真的不難,把自己的夢想一步一步拆解,小夢想終將漸漸匯成大夢想。

行動起來,現在就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