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冬天,為何同盟國戰役一個比一個打得漂亮?水到渠成


1942年冬天,為何同盟國戰役一個比一個打得漂亮?水到渠成

翻開二戰的歷史,1942年11月是個特殊的月份。在這個月裡,11月3日,英軍蒙哥馬利在阿拉曼戰役擊敗沙漠之狐隆美爾;11月8日,英美加盟軍發起“火炬行動”登陸法屬北非;在太平洋戰場,11月上旬,美軍的瓜島高潮之戰瓜達爾卡拉爾海戰進入決勝階段;而在蘇德戰場上,11月19日,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發起了代號為“天王星”的軍事行動。這一連串的行動背後,是同盟國偶然所為,還是水到渠成呢?而從阿拉曼戰役開始,同盟國戰役一個比一個打得漂亮,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阿拉曼戰役,是英軍反擊隆美爾的決勝之戰,也是丘吉爾揚眉吐氣的關鍵一戰

在評判盟軍在二戰的表現時,人們似乎感到英軍有些差強人意。實際上,阿拉曼戰役為英軍爭了口氣,這句話不僅英軍自己知道,丘吉爾也在公開場合說:“在阿拉曼戰役之前,我們從來沒有打過一場勝仗,而在阿拉曼戰役之後,我們從來沒有吃過一次敗仗。”

丘吉爾之所以這麼看重阿拉曼之戰,是有原因的。在此之前,隆美爾在北非將英第8集團軍打得換了三任軍長,丘吉爾剛上任,就有三萬英軍在託布魯克向德軍投降。1942年6月份,在下院辯論中,丘吉爾因軍事失利都被人逼得要他下臺。在這種情況下,丘吉爾8月初親自坐著沒有暖氣的轟炸機,忍受著刀割一樣的寒風來到開羅,撤銷了奧金萊克的英軍中東司令職務,改由亞歷山大接任,又命令蒙哥馬利指揮第8集團軍,才使北非局勢有了些改變。

1942年冬天,為何同盟國戰役一個比一個打得漂亮?水到渠成

蒙哥馬利當然知道他接任這個職務的份量,除了親自到一線掌握戰場情況外,他還把隆美爾的畫像掛在辦公室,每天想著怎麼對付他。在一連串的欺騙戰術湊效以後,英軍終於在1942年10月23日發起了阿拉曼大反攻,並於11月3日贏得了勝利。因此,阿拉曼戰役雖然是丘吉爾親自部署完成的,卻給盟軍隨後一系列的反擊作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其次,盟軍登陸北非,是美軍開闢第二戰場的面子之戰,也是羅斯福連任總統的助選之戰

羅斯福發起“火炬行動”並不是準備得很充分,所以盟軍登陸北非行動更像是給斯大林和丘吉爾一個交代。當丘吉爾被英國下院逼得要辭職時,他非常希望蒙哥馬利儘早在北非打一場勝仗掩人視聽。當蒙哥馬利準備9月間準備反擊時,美軍卻提出11月要在法屬北非登陸,要蒙哥馬利儘量配合一下,客觀上講,這對隆美爾有一定牽制作用,使蒙哥馬利勝算也大一些。

但羅斯福對發起“火炬行動”和丘吉爾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目的。一來1942年11月美國要舉行中期選舉,他要藉此向歐洲發兵為自己站臺拉選票;二來斯大林一直通過丘吉爾傳話要1942年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英美一直沒有兌現,羅斯福想借此作個補充,好讓蘇軍心裡有個底。所以,羅斯福在部署登陸計劃時,一直想單獨以美軍的名義作戰,客觀上他想讓美軍首次與德軍交戰,要一戰出奇制勝。而且,他還想讓英軍的飛機也塗上美軍的標記,英國部隊也換成美軍服裝。

1942年冬天,為何同盟國戰役一個比一個打得漂亮?水到渠成

但丘吉爾卻並不買羅斯福的賬,沒有英軍前期所作的努力,北非又是英國的殖民地,美軍想甩開英軍單獨登陸有些不地道,何況英國海軍就在海上支援美軍,沒有英軍的參加,美軍登陸行動困難加倍。好在蒙哥馬利阿拉曼一戰讓丘吉爾找回不少面子,羅斯福也因遲遲不登陸北非而遭到議會質疑,民主黨席位也因此丟掉不少。

在這種倉促準備下,1942年11月8日,美英加三國盟軍登陸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僅三天時間結束戰鬥。實際上,這場登陸戰鬥象徵意義大於實際作戰,不過這場登陸作戰也為後續西西里登陸和諾曼底登陸積累了經驗,建立了北非一些重要軍事基地。

再次,美軍佔領瓜島,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略進攻的轉折,也是美軍騰出手來出兵歐洲的契機

美軍加入二戰是因為日軍偷襲珍珠港硬把他拉進來的,而實際上奉行中立的美國私下裡已經與交戰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不僅與英蘇有買賣,甚至與德意日都有來往,即使是參戰,美國也有租借法案跟著,吃虧的事他們不幹。

1942年冬天,為何同盟國戰役一個比一個打得漂亮?水到渠成

正因為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美國不得不先解決家門口的問題,然後才能著手增援歐洲戰場。此前美軍對於二戰開闢第二戰場的事,也是有諸多困難。最關鍵的就是美軍的指揮體制問題。如果單獨增援歐洲戰區還好說,偏偏太平洋戰事出來,陸軍與海軍之間又沒有建立大一統的指揮體系,這也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出現各種失利的原因之一,珍珠港事件,陸軍總參謀部最先知道情況,卻要層層報告,到了海軍那裡黃花菜都涼了。

最終,到1942年3月份,在一系列打擊之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才達到基本一致,將太平洋地區劃分為兩個戰區,西南太平洋戰區由陸軍麥克阿瑟負責,總部設在澳大利亞;中間太平洋地區由海軍尼米茲負責,總部在珍珠港。

分工明確以後,美軍在太平洋就取得了節節勝利,不僅把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座機打了下來,還在中途島一戰實現了戰略轉折。到了1942年8月展開瓜島戰役以後,終於在11月上旬對日軍展開了瓜島海戰的大決戰,此戰後,美軍在太平洋戰區實現了戰略防禦向戰略進攻的轉折,也騰出了精力增援歐洲戰場了。

1942年冬天,為何同盟國戰役一個比一個打得漂亮?水到渠成

最後,蘇軍天王星大捷,是蘇德戰場的戰略轉向,也是斯大林獻給英美的最好禮物

與英美兩國首腦不同,斯大林從蘇德戰爭開始,他就肩負著重要的責任,打贏了,他的功勞要比羅斯福和丘吉爾大,打輸了,他的責任也比他倆承擔的多。從這個角度講,斯大林急切盼望英美開闢第二戰場的心情可想而知。

由於蘇軍在戰爭打響前,所有的作戰計劃及方案都要經過斯大林終審,客觀上斯大林的意志決定著蘇德戰爭的走向。所以,當1942年8月份丘吉爾飛到莫斯科解釋,盟軍當年在歐洲沒有開闢第二戰場的計劃,斯大林急成啥樣只有他自己體會,而且當時德軍正在進攻斯大林格勒,他是非常希望有外力給德軍牽制一下。

1942年冬天,為何同盟國戰役一個比一個打得漂亮?水到渠成

因此,當英美盟軍在西線展開反擊時,斯大林認為是時候進行一次戰略大行動了。9月12日,德軍保盧斯集團對斯大林格勒展開了激烈進攻,斯大林不斷要求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每天上報一次戰場動態,同時要他倆抓緊制訂如何對德進行一次大反攻的問題。

經過慎重考慮,朱可夫認為“天王星”行動最快也要等到11月份才能實施,斯大林對此格外重視,他幾乎時刻都在關注這個計劃的進度。當得知盟軍在西線和太平洋戰場取得節節勝利以後,斯大林更加堅定了打贏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的信心。

1942年11月19日,“天王星”行動正式實施,到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斯大林打了一個翻身仗。丘吉爾和羅斯福都發來賀電,祝賀斯大林格勒戰役是“最了不起的成就”和“最光輝的篇章之一”。斯大林也回電祝賀英美盟軍在北非取得大勝。為了讓丘吉爾瞭解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戰況,2月下旬,斯大林給他送去了這次會戰的紀錄影片;作為回報,丘吉爾也送回來一部阿拉曼戰役的紀實電影《沙漠大捷記》。

1942年冬天,為何同盟國戰役一個比一個打得漂亮?水到渠成

總結:1942年秋天開始,二戰局勢向有利於同盟國一方轉變,在此基礎上,美英蘇三國不斷地相互補臺,促使軸心國軍隊疲於應付。也是從這時候起,阿拉曼戰役的勝利拉開了同盟國大反攻的序幕,美軍在太平洋戰略上的轉換,客觀上也使德軍在西線壓力重重;而蘇軍在斯大林格勒對東線德軍的重創,更是對軸心國的釜底抽薪。這不僅是戰略大轉折的季節,也是水到渠成的必然,也是從這個時候起,軸心國開始坐上失敗的戰車。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贊、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