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黃瓜出現斑點病該如何處理?

微塵微視界


我們在黃瓜的種植中發現在開花結果期,中下部葉片剛開始呈淡褐色的斑點,後來顏色變淡,周圍伴有綠色暈環,最後顏色變為淡黃色或灰白色,呈薄紙狀,經過幾天后乾枯。如果在溼度大時,斑點上會有小黑點。這種斑點病主要危害葉片,造成葉片的光合作用降低,也就造成黃瓜大量減產。



黃瓜斑點病是如何來的呢?

黃瓜斑點病的病菌會在土壤中越冬,平時會隨著雨水衝施和灌溉傳播,在陰雨天和通風不良條件下發病較快。


如此發病較快的病害,我們怎麼來防治呢?

農業措施:①實行輪作,在黃瓜種植的地塊我們要改茬,這樣避免病害連發。②小水勤澆,採用滴管設施,使用地膜覆蓋,如果在雨後或澆水後出現積水,要及時排除,並且在澆水後及時通風。③把病葉和病株及時拔掉,帶出棚外集中燒燬。

藥物防治:如果發病,我們可以採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40%杜邦福星乳油800-1000倍液,每隔7天一次,連噴2-3次,交替使用藥劑,以免產生抗性。

黃瓜斑點病其實是在潮溼的環境下發病厲害,我們在澆水過後注意通風排溼,採用小水勤澆的方式就可以把病害降到最低。

〔如需更多種植技術,請點擊關注並轉發,謝謝你的閱讀。〕


燕子在新疆


主要為害黃瓜葉片。發病初期產生針刺點水漬狀小斑點,擴大後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在葉面有突起的泡狀斑,葉背水漬狀凹陷,邊緣退綠暈圈,中間黃褐色或黃白色病斑。葉背不易產生乳白色混濁粘液或白色痕菌膿,病斑不會破裂造成穿孔;發病嚴重時,葉片多個病斑可連接成片,形成較大病斑。病菌附著在種子表面或隨病株殘餘組織遺留田間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雨水反濺或暴風雨,使葉片摩擦造成的傷口,利於病原細菌侵入,是主要的傳染途徑。病原菌喜溫暖潮溼的環境,田塊間連作、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重。另外種植過密,易造成摩擦而產生傷口,通風透光差,氮肥使用過多等,發病亦較重。

病害防治,首先從無病植株中採種,若購買的種子要做好種子消毒;提倡與非瓜類作物實行隔年輪作;加強田間管理,雨後或灌溉後及時排水,降低地下水位,降低棚內溼度,摘除病葉(集中處理),堅持通風換氣。從發病初期開始,間隔7-10天噴藥1次,連噴2-3次,可選用47%加瑞農可溼性粉劑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或72.2%普力克水溶性液劑等農藥交替使用。


上海12316三農熱線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黃瓜種植,頁面出現斑點病症,一個是由於土壤潮溼造成的病狀,另一個在我們當地稱為是飛殺,造成的病狀。

黃瓜種植,特別是開花坐果後,要勤澆水,最好是不要大水澆灌,以免造成土壤長期過度潮溼,從而造成,葉面斑點性病症,影響光合作用,和造成坐果畸形等。



黃瓜種植期間,如果葉面出現灰白斑點性病症,繼而整株,逐漸蔓延,這就是飛殺造成的。如果動一下發病葉面,會發現很多特小的會飛的白色小昆蟲,嚴重時整株死亡。可以噴施氯氟氰菊酯和吡蟲啉。


我是直觀鄉村,喜歡的請關注!


直觀鄉村



啟雲19


從網絡搜索黃瓜得病的原因,找到疑似病例,得到解決方法。

請教更有經驗的同行。

請當地農業技術工作站幫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