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对教育的思考

2019年末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防疫战让我们想了很多。对每个人来说这是一场很深的生命教育课。举国上下以最严厉防控措施,以最周密的安排,以忘我的奉献精神来与新冠搏斗,与时间赛跑。当然我们的教育更不能停,更应该抓住很好的教育机会。因为少年强则国强,美好的中国梦就是要让我们的年青一代去书画,更强,更大,更美的中国更让我们年轻人来书写。

“战疫”中,对教育的思考


然而一句“停课不停学”很多地方误解其初心了,没有很好的抓住机会来落实“停课不停学”。在当下关头,我不建议只让孩子安心读书,正是神州有事时,铺天盖地的线上教育广告纷至沓来,停课不停学,这是好事。

故而学校忙碌,老师忙碌,家长忙碌,网络忙碌。忙忙碌碌之中却总感觉缺点什么,缺什么呢?

安心读书没有错,但只安心读书是不是就不那么对了吧?这是一场大灾难,每个人深陷其中也身在其中,《国歌》里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样的危险时候没有确指,无疑包括现在这样的时刻。

男儿应是重危行,

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

羽檄争驰无少停。

这个时候,我不建议只让孩子安心读书。我们的教育部门,我们作为教育者更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想一想17面前的非典冲到一线昼夜奋战的是终南山,然而十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冲到一线,73岁的李兰娟院士,难道中国缺人吗?这17面我们的教育再做什么?当问及孩子理想是,为何想做明星?为何大部分孩子价值观跑偏了?难道我们的教育部门没有一点责任吗?这段时间李兰娟院士对教育的建议刷屏了,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这个好事。真心期待待战胜疫情的那一天,待春暖花开时教育的春天也能到来。

“战疫”中,对教育的思考


我们应该把灾难当成教材,把我们应该做的、能够做的、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佳,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进一步树立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真正与祖国一起成长,在灾难和不幸面前,让灾难见证我们坚定成长的足迹,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我们相信,有大家共同的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我不建议这个时候只让孩子安心读书,哪怕是高三即将高考的孩子。孩子们需要和他们的时代同频共振,求学是起点不是终点。真正属于他们的未来,需要的是他们建立在人格之上的本领。知识和本领是力量,良知和人格是方向。

“战疫”中,对教育的思考


教育者们,家长朋友们:

让我们给孩子们上一节家国情怀课,告诉他们,我们与未来的关系;让我们给孩子们上一节敬畏自然课,告诉他们,我们与灾难的关系;让我们给孩子们上一节个人素质课,告诉他们,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愿我们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