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返黃是不是缺肥?

用戶6374449498564


引言:油菜在我們國家的栽培歷史悠久、栽培區域廣泛,是十分重要的油料作物,也具備一定的觀賞價值——當油菜花開、蝴蝶飛舞時,經過油菜田的路人總會駐足欣賞一番。眼下正值疫情防控時期,全國人民都在為此努力,我相信很快疫情就會過去,而我們也就可以去體會詩中那美麗的場景了!(武漢加油!)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油菜的生長髮育受溫度、光照、水分等自然環境的影響,需要充足的氮、磷、鉀等營養營養物質,對硫、硼、鎂、鈣等微量元素也有一定的需求,除此之外還會受到冷害、凍害以及菌核病、病毒病、枯萎病、蚜蟲、小菜蛾、潛葉蠅等病蟲害的危害。油菜返黃是不是缺肥?首先缺肥時油菜會出現返黃的現象,但受到冷、凍害或病蟲害侵染時油菜也會出現返黃的現象,因此本篇文章介紹3類導致油菜葉片返黃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由於水平有限,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一、冷害或凍害引起的葉片發黃和防治措施

冷害和凍害是指低溫對油菜造成的危害,主要的症狀表現有葉片發黃、枯萎、變白、褶皺、花蕾脫落和根拔等。0攝氏度以上低溫造成的危害稱為冷害,多發生在早春季節,0攝氏度以下低溫造成的危害稱為凍害,主要發生在冬油菜的越冬季節。冷害和凍害的發生直接因素是溫度過低,間接原因與品種、播種期、施肥等因素相關。

一般來說冬性品種較強的品種相對抗寒能力較強,發生冷害或者凍害的情況相對春性品種較少。一些農民朋友播種油菜的時間過早,導致油菜在越冬季節出現早薹、早花的現象,或播種過晚導致油菜個體較小、抗旱能力差也是容易發生凍害或冷害的原因。除此之外在栽培油菜的過程中過多的施入氮肥,也會出現油菜植株抗寒能力較弱而發生冷凍害的現象。

因此在嚴寒地區栽培油菜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品種和自然環境等因素,合理的安排播種期、併合理的施入氮、磷、鉀等肥料,能夠提高油菜的抗寒能力,從而減少冷凍害的發生。對於已經發生凍害或冷害的油菜植株,可以摘除凍葉、凍臺,並補充少量的肥料,促使植株儘快的恢復生長。

二、缺肥引起的葉片發黃和防治措施

油菜對於氮、磷、鉀三種營養物質的需求量較大,除以上三種主要礦物質元素外,對鈣、鎂、硫、錳、鋅等微量元素也有一定的需求,當油菜缺少以上礦物質元素時,葉片等營養器官會表現出不同的症狀:例如我們比較常見的油菜紅葉、紫葉、黃葉等現象。

其中缺氮時,油菜植株前期會出現葉色較淡的情況,後期葉片逐漸變紅或者呈現紅紫色。

其中缺磷時,油菜植株會出現出葉較慢、葉片較小,多呈藍綠色至淡紫色,嚴重時會出現死苗的現象。

其中缺鉀時,油菜植株會出現葉片凹凸不平、焦枯脫落的現象,葉片顏色多變深或 呈深綠色、紫色。

其中缺鈣時,油菜植株會出現植株矮小、幼葉失綠、頂花脫落、根系變黑腐爛等現象。

其中缺鎂時,油菜植株會出現葉片,尤其是老葉缺綠、褪綠、發黃等現象。

其中缺錳時,油菜植株會出現葉片失綠、變黃、植株矮小等現象。

其中缺硫時,油菜植株會出現葉片植株矮小、缺綠、葉背和葉尖發紅等現象。

其中缺鋅時,油菜植株會出現植株矮小、葉片褪色變為灰白色等現象。

其中缺硼時,油菜植株苗期會出現幼葉失綠變褐的現象,後期葉片會出現葉片變紫色、藍紫色,提前脫落的現象,莖、根、果等部位的生長髮育也會受到影響。

綜上在油菜植株缺少肥料時,會出現葉片發黃的現象,但缺少不同種類的肥料時,表現出來的症狀特徵不盡相同,還需要題主結合田間植株的整體情況,以及缺少各種元素時的詳細症狀特徵進行識別和判斷,然後採取與之對應的補救措施。

對於缺少微量元素的田間植株,可以進行葉面噴施肥料來補充營養物質,例如硫酸新溶液、硫酸鎂溶液、磷酸二氫鉀溶液等。為了預防油菜植株發生缺少氮、磷、鉀等肥料或其它微量元素,建議在栽培油菜的過程,前期結合土壤肥力情況在施足有機肥的情況,配合施入氮磷鉀和其它微量元素肥料。

三、病蟲害引起的葉片發黃和防治措施

油菜植株受到病蟲害侵染時,就會表現出發育不良的現象,例如葉片褪綠生斑、花朵脫落、角果變色等。在油菜菌核病、病毒病、霜黴病、白鏽病、軟腐病、白斑病、黑斑病、白粉病、黑腐病、蚜蟲、小菜蛾等病蟲害中,葉片發黃或長有黃色斑點和病斑比較明顯的病蟲害,我瞭解的有霜黴病、蚜蟲這一病一蟲,可以在具體識別症狀後,採取與之對應的防治措施。

1、霜黴病

油菜霜黴病是由寄生黴菌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對油菜的葉片、莖稈、花朵、角果等部位均會造成危害。葉片一般從植株下部的葉片開始發病,發病初期葉片正面出現褪綠並長有黃色小點的現象,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斑逐漸擴大、變為黃色或黃褐色,在葉片的背面可見白色黴層。其它部位染病時,到了發病後期也會長有白色黴層。

防治油菜霜黴病,建議採用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的防治措施。前期可根據當地自然環境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進行栽培,並做好種子的殺菌消毒處理和中期的田間管理,對於霜黴病發生較為嚴重或頻繁的地段,適宜採取輪作倒茬的方式進行輪作,來改善田間的病菌環境。

霜黴病發病初期可以根據田間的發病情況,噴施化學藥劑來進行整治的緩解和控制,對於菌核病、白斑病等與霜黴病混發的田間,在防治霜黴病的同時還需要做好其他病害的防治工作。防治霜黴病參考使用的化學藥劑有百菌清可溼性粉劑、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等,具體可參考藥劑說明書進行噴施。

2、蚜蟲

蚜蟲是油菜栽培過程中較為常見的害蟲,比較常見的蚜蟲有蘿蔔蚜、桃蚜、甘藍蚜等,由於蚜蟲會吸食油菜植株的汁液,當田間蚜蟲數量較多時,油菜容易出現葉片捲曲、褪綠、開花結果數量少、甚至植株枯死的現象,同時蚜蟲也是病毒病的攜帶者,因此在油菜的栽培過程中,蚜蟲是需要積極防治的害蟲。

防治蚜蟲比較常見的方法有:選擇抗蚜蟲和病毒病較強的品種進行栽培,根據不同種類的蚜蟲懸掛相應的黃板誘殺,利用蚜蟲對銀灰色的負趨性懸掛銀灰色薄膜,當田間蚜蟲達到一定數量是噴施化學藥劑等方法。

參考用藥:抗蚜威可溼性粉劑、吡蟲啉可溼性粉劑、啶蟲脒乳油等,具體的用藥數量和方法建議參考藥劑說明書進行。

在田間巡邏的時候發現油菜返黃,有可能是缺肥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發生了冷害、凍害或者是病蟲害的侵染的引起的,建議對田間的油菜植株進行更為詳細的診斷,等找到具體的原因後再進行防治。個人識別和防治有困難的,建議就近諮詢當地植保部門。

圖片來自頭條免費圖片,在此感謝頭條君!

漫話三農


油菜苗發黃的原因有:

(1)越少營養元素,油菜苗期若氮肥不足,則植株矮小,葉片小,新葉出生慢,葉色漸成黃綠色或黃色,有時莖下部葉邊發黃,並逐漸擴大到葉脈;缺硫元素,油菜缺硫時從幼嫩葉片開始發黃。

(2)酸害引起,種植油菜的土壤如果出現酸度過高就會出現新葉只黃髮黃的現象。

針對這樣現象,菜農們要懂得一定要在耕種每一期蔬菜後對土壤進行殺菌處理,做好病蟲防治才能讓下一期的蔬菜種植有一個綠色安全的生長環境。

針對上述的兩種普及導致葉面發黃的原因,我們的補救措施如下:

(1)調節土壤酸度,如果是因土壤酸度大需在每畝地施石灰50kg、草木灰50kg,這樣來進行酸鹼中和。

(2)噴施液肥,油菜在種植階段應進行合理追肥,最佳的方式是進行葉面噴施,葉面肥養分全且易於吸收,可噴施摩爾複合型葉面肥來全方位的為油菜供給養分,間隔10-15天噴施一次即可。

油菜發生黃葉時應先判斷是什麼原因引起,然後再對症診治,噴施葉面肥時不可過量,應根據說明稀釋濃度來嚴格把控,防止養分過大燒葉。





阿杜在港城


  油菜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往往由於管理不善或因缺乏營養元素,生長髮育受阻,因而產生不同程度的紅葉、黃葉、褐葉、暗紫葉、紫藍葉、灰白葉等葉色異常現象。

  

  一、紅葉

  1.乾旱紅葉:油菜苗期乾旱,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葉色變為淡紅色。對乾旱引起的紅葉油菜要及時澆水抗旱。澆水要溝灌,不可大水漫灌,以免造成爛根死苗。2.漬害紅葉:油菜苗期雨水過多,會造成積水傷根僵苗,葉色暗紅。在管理上應開深溝,降低地下水位,排除積水。3.蟲害紅葉:油菜苗期蚜蟲危害嚴重時,葉片萎縮發僵變紅。對此,應加強對蚜蟲的防治。4.凍害紅葉:油菜冬季遇到氣溫驟然下降到0℃以下時,葉片會受凍發紅。可結合中耕,每667平方米(1畝)撒施草木灰100公斤左右,以減輕凍害。

  

  二、黃葉

  1.缺氮黃葉:油菜苗期若氮肥不足,則植株矮小,葉片小,新葉出生慢,葉色漸成黃綠色或黃色,有時莖下部葉邊發黃,並逐漸擴大到葉脈。可每667平方米增施碳酸氫銨15~20公斤進行補救,也可葉面噴施1%~2%的尿素液。2.缺硫黃葉:缺硫黃葉與缺氮黃葉有所不同,缺硫是從幼嫩葉片開始發黃,而缺氮則是由老葉向新葉發展。對缺硫油菜可結合中耕每667平方米施石膏粉10公斤,促使葉色恢復正常。3.酸害黃葉:酸害黃葉常表現為新葉只黃不枯,而後脫落。可每667平方米施石灰50公斤、草木灰50公斤,中和土壤酸度,消除酸害。

  

  三、褐色葉

  油菜葉片出現褐色是缺鉀的表現,先從老葉開始,再向心葉發展,最初呈黃色白斑,葉尖、葉邊出現焦邊和褐色枯斑,葉片變厚,硬而脆,葉片枯死。補救措施:苗期缺鉀,可每667平方米補施氯化鉀7~10公斤,或撒施草木灰100公斤;薹期缺鉀,可每667平方米噴0.1%~0.2%磷酸二氫鉀液50~80公斤,連噴2~3次。

  

  四、暗紫色葉

  油菜出現暗紫色葉片是由於缺磷引起的,其特點是生長慢,葉小而少,缺乏光澤,葉柄紫色,邊緣出現紫紅色斑點,嚴重時呈暗紫色,並逐漸枯死。補救措施:在苗期結合中耕每667平方米撒施過磷酸鈣25~30公斤,後期缺磷用1%過磷酸鈣浸出液葉面噴施,每667平方米噴50~80公斤,連噴2~3次。

  

  五、紫藍色葉

  油菜出現紫藍色斑葉是缺硼的象徵,其特點是葉片初為暗綠色,葉變小,葉質增厚、變脆,葉端反捲,皺縮不平,中下部葉片邊緣開始變成紫色並逐漸向內部發展,葉脈及附近組織變黃,形成紫藍斑。補救措施:可在油菜苗期、抽薹期或初花期每667平方米用硼砂50~100克,兌水5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連續噴2~3次。

  

  六、灰白色葉

  油菜出現灰白色葉是缺鋅的象徵,其特點是先從葉緣開始,葉色變淡呈灰白色,隨後向中間發展,葉肉呈現黃白色不規則病斑,葉脈兩側仍保持綠色,中下部白化較重的葉片翻卷,葉尖披垂。補救措施:苗期可每667平方米用硫酸鋅1.5公斤拌幹細土30~40公斤,開溝追施;成株期可用0.3%~0.4%硫酸鋅溶液葉面噴施2~3次,每667平方米每次噴50~80公斤


農民大妮姐


油菜在每個地區的叫法不同,有的地方叫胡萊,飄兒菜,還有的地方叫蕓薹。菜農們普遍反映自己種植的油菜葉子總是發黃,這是因為自己在施肥的時候沒施好還是的在日常管理上沒做好呢?眼下溫度上升也是油菜種植生長的時期,給油菜噴施什麼葉面肥較好?

油菜苗發黃的原因有:

(1)越少營養元素,油菜苗期若氮肥不足,則植株矮小,葉片小,新葉出生慢,葉色漸成黃綠色或黃色,有時莖下部葉邊發黃,並逐漸擴大到葉脈;缺硫元素,油菜缺硫時從幼嫩葉片開始發黃。

(2)酸害引起,種植油菜的土壤如果出現酸度過高就會出現新葉只黃髮黃的現象。

針對這樣現象,菜農們要懂得一定要在耕種每一期蔬菜後對土壤進行殺菌處理,做好病蟲防治才能讓下一期的蔬菜種植有一個綠色安全的生長環境。

針對上述的兩種普及導致葉面發黃的原因,我們的補救措施如下:

(1)調節土壤酸度,如果是因土壤酸度大需在每畝地施石灰50kg、草木灰50kg,這樣來進行酸鹼中和。

(2)噴施液肥,油菜在種植階段應進行合理追肥,最佳的方式是進行葉面噴施,葉面肥養分全且易於吸收,可噴施摩爾複合型葉面肥來全方位的為油菜供給養分,間隔10-15天噴施一次即可。

油菜發生黃葉時應先判斷是什麼原因引起,然後再對症診治,噴施葉面肥時不可過量,應根據說明稀釋濃度來嚴格把控,防止養分過大燒葉


港城朝霞


看看你的植株是那種原因,以便對症下藥:

(1)澆水過多,盆土長期過溼,造成土中缺氧,使部分鬚根腐爛,阻礙正常呼吸和水分養分的吸收,引起葉片變黃脫落。受害後先是嫩葉變成淡黃色,繼而老葉也漸漸發黃,應立即控制澆水,暫停施肥,並經常鬆土,使土壤通氣良好。

(2)乾旱脫水。養花漏澆水或長期澆半腰水(即上溼下幹),影響養分吸收,也易引起葉色暗淡無光澤,葉片萎蔫下垂。先是下部老葉老化,並逐漸由下向上枯黃脫落。此時需少量澆水並噴水,使其逐漸復原後再轉入正常澆水,

(3)長久脫肥。長期沒有施氨肥或未換盆換土,土中氮素等營養元素缺乏,導致枝葉瘦弱,葉薄而黃。需及時倒盆,換入新的疏鬆肥沃的培養土逐漸增施稀薄腐熟液肥或複合花肥。

(4)施肥過量。施肥過多就會出現新葉肥厚,且多凹凸不平,老葉幹尖焦黃脫落,應立即停止施肥,增加澆水量,使肥料從盆底排水孔流出,或立即倒盆,用水沖洗土坨後再重新栽入盆內。

(5)炎熱高溫。夏季若將性喜涼爽的花卉(如仙客來、倒掛金鐘、四季海棠)放在高溫處讓強光直曬,極易引起幼葉葉尖和葉緣枯焦,或葉黃脫落。需及時移至通風良好的陰涼處。

(6)蔽蔭過度。若將喜陽光的花卉長期放在蔽蔭處或光線不足的地方,就會導致枝葉發黃。

(7)水土偏鹼。北方多數地區土壤及水中含鹽鹼較多,栽植喜酸性土花卉,如杜鵑、山茶、含笑、梔子花、蘭花、白蘭、桂花等,由於土中缺乏可被其吸收的可溶性鐵等元素,葉片就會逐漸變黃。栽植時要選用酸性土,生長期間經常澆礬肥水。

(8)密不通風。若施氮肥過多,枝葉長得進於茂盛,加上長期未修剪,致使內膛枝葉光線不足,容易引起葉片發黃脫落。應合理施肥並加強修剪,使之通風透光。

(9)空氣乾燥。室內空氣過分乾燥時,一些喜溼潤環境的花卉,如吊蘭、蘭花等往往會出現葉尖乾枯或葉緣焦枯等現象。應注意採取噴水、套塑料薄膜罩等法增加空氣溼度,

(10)溫度不當。冬季室溫過低,對於性喜高溫花卉常易受到寒害,因而導致葉片發黃,嚴重時枯黃而死。若室溫過高,植株蒸騰作用過盛,根部水分養分供不應求,也會使葉片變黃。應請注意及時調整室溫。

(11)土壤偏酸。南方紅壤土偏酸,鎂元素等易流失,栽種耐鹼或喜微緘性土的花木,如夾竹桃、黃楊、迎春等,常易出現老葉葉脈間失綠髮黃現象。可施鈣鎂磷肥或噴灑硫酸鎂溶液。

(12)病蟲為害。受到真菌等病菌侵害引起的葉斑病,易使葉片局部壞死,出現黃色斑點或斑塊,嚴重時整葉枯黃脫落,受到花葉病毒侵染後葉片上出現黃綠相嵌的斑駁;遭受介殼蟲、紅蜘蛛等為害,葉片也會變成局部黃枯,甚至整葉萎黃脫落。均應及時噴藥防治。

(13)強性刺激。防治病蟲害時使用農藥濃度過大,或者受到大氣中有毒氣體汙染,或者氣溫高時驟然澆灌冷水等,均易引起葉尖或葉面局部發黃焦枯,甚至全株枯死。因此應注意合理使用農藥,設法排除空氣汙染源。盛夏避免在中午前後用冷水澆花。最後還應提到的是,盆花黃葉有時是一種原因引起的,但往往是由於多種因素造成的,應作出正確診斷,方能對症下藥。






農民工日記


油菜簡介:

別稱:蕓薹、寒菜、胡菜、苦菜、瓢兒菜、佛佛菜。

原產我國,其莖顏色深綠,幫如白菜,屬十字花科白菜變種,花朵為黃色。農藝學上將植物中種子含油的多個物種統稱油菜。目前油菜主要栽培(品種)類型為:( Brassica rapa (campestris) L.),芥菜型油菜( Brassica juncea L.) ,( Brassica napus L.)。 主要分佈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地。油菜營養豐富,其中維生素C含量很高。油菜一般生長在氣候相對溼潤的地方,譬如中國的南方。油菜也有許多用處,比如在的時候可以食用;油菜花盛開時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國陝西的就有一片油菜花觀賞旅遊區);花朵凋謝後,可以榨油。

一:油菜泛黃的五大原因及防護措施

1、自然消耗

原因:油菜花過冬的時候會消耗自身存儲的一些養分,之後會表現出局部葉子發黃。

措施:自然消耗導致的葉子發黃一般面積不會太大,不用擔心,繼續正常的養護即可。如果發黃面積比較大,就可以排除這個原因,考慮其它因素。

2、病害問題

原因:油菜花常見的病害有霜黴病、白鏽病等,容易導致大面積的葉子發黃。霜黴病會導致油菜花的葉片上出現一些多角形黃色病斑,嚴重時會使整片葉子枯黃。白鏽病會導致葉子背面產生白色凸起的皰斑,嚴重時也會導致葉片發黃。

措施:發病初期,可以用50%甲霜銅可溼性粉600倍或58%瑞毒黴錳鋅可溼性粉800倍來噴施全株進行治療,每七到十天一次,連續噴兩三次就可以好轉。

3、缺磷鉀肥

原因:油菜花出現較大面積的黃葉,可能是因為土壤中缺少磷鉀肥。這種情況會導致葉片的邊緣呈現焦褐色,然後慢慢變黃。

措施:可以適量追施一些磷鉀肥,補充土壤中的養分。但如果是盆栽油菜花的話,可以澆一點發酵過的淘米水進去,就能使黃葉問題得到緩解。

4、缺微量元素

原因:出現大面積黃葉時,如果排除了以上原因,那麼可能是因為缺微量元素。植株底部的老葉發黃一般是因為缺少鎂元素,新葉發黃可能是因為缺乏多種微量元素。

措施:可在植株底部施一些微補根力鈣+精力+衝力鎂,同時向葉面噴施一些微補果力+碧力,補充植株生長所需鈣磷元素,促進油菜花的恢復和生長。

5、油菜發黃,排除以上原因。是不是由於某種疾病造成的?人會生病,其實動植物也會生病,人會被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病變,其實動植物也會。

措施:如果是發生了病變,要分析是那種病變,然後對症下藥。下面介紹三種病害及處理方式。

(1)菌核病

油菜全株均可發病,以主莖發病損失最大。通常於早春下部葉片首先見病,病斑圓形或不規則形,黃褐色或灰白色,典型病斑可見同心輪紋,病斑背面鐵青色,溼度大時可見白色絮狀物。後期可見鼠糞狀菌核,乾燥後表皮破裂,纖維外露如麻繩狀。一般油菜盛花期為發病始盛期,終花前後為葉片發病高峰期和莖稈始病期,終花後莖稈發病率迅速上升。油菜始花期至成熟期多陰雨是病害重發的最主要因素。偏施氮肥、排水不良、凍害重、連作地發病重。應在主莖開花株率80%、一次枝梗開花株率50%時主動用藥預防,花期多陰雨應在首次施藥後7天趁雨隙再次施藥。適用藥有菌核淨、腐黴利、丙環唑、咪鮮胺、乙黴威、多菌靈等,菌核病病菌對多菌靈產生抗性的沿江地區停用該藥。用足水量,花期畝用水量不少於60公斤,儘量向莖稈中下部噴勻噴透。

(2)霜黴病

油菜苗期至開花結角期均可發生,主要危害葉、莖、花和角果。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淡黃色斑點,後擴大成黃褐色不規則大斑,溼度大時葉背病斑上出現白色霜狀黴層。薹莖、分枝發病部位初生褪綠斑點,後擴大成不規則黃褐色至黑褐色,上生霜狀黴層。薹莖、花器受害後有時腫大畸形,彎曲成“龍頭”狀,花變綠呈葉狀,不久凋謝,也會出現黴層,花器乾枯不實。該病是低溫高溼型病害,4~5月溫度回升至10℃~20℃,遇多雨天氣易流行。偏施氮肥、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田間鬱蔽、連作地發病重。早春始病期和油菜抽薹至初花期,病株率達10%時用藥。適用藥有代森錳鋅、烯酰·錳鋅、霜黴威鹽酸鹽、甲霜·錳鋅、惡黴·錳鋅、嘧菌酯、醚菌酯等。

(3)病毒病

主要由蚜蟲傳播多種病毒引起。病株一般矮化、畸形,薹莖縮短,花果叢生,角果短小扭曲,上有小黑斑,有時似“雞爪”狀。甘藍型油菜苗期葉片症狀有黃斑、枯斑和花葉3種,成株期莖稈上有條斑、輪紋斑和點狀枯斑3種。白菜型和芥菜型苗期症狀為花葉和葉片皺縮,後期植株矮化,莖和果軸短縮,角果畸形。油菜苗期有翅蚜數量大,月平均氣溫15~20℃,溼度低,發病重;感病越早發病越重;蔬菜田附近的油菜田或前茬為蔬菜的田塊發病重。防病重點是苗期防治蚜蟲。一是苗床期利用銀灰塑料薄膜避蚜,或秋季每畝放黃板6~8塊誘殺。二是藥劑拌種。用種子重量2%~3%的辛硫磷與適量水混勻拌種,堆悶8~12小時,晾乾後播種。三是適時防治蚜蟲。苗期或薹期百株蚜量分別達1000頭或2000頭,或有蚜株率達10%時,用吡蟲啉、啶蟲脒、菊酯類等藥噴霧防治。

二:如何更好的種植油菜減少泛黃

1、種植時間

種植油菜花的時候,可以在秋冬的時候種植,時間大概是在9-11月份左右。當然,各地的種植時間都是不一樣的,要根據大概的種植時間進行調整。還有一些地區會在春季的時候種植,所以說種植的時間是有差異的。

2、種植方法

(1)選地整地:在種植油菜之前要先選好地,它對於土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只要不是在太粘的土地裡種植就行。還要將土翻一遍,避免土壤太板結,種植前還要澆一次水。

(2)進行種植:可以使用種子進行種植,也就是將購買好的種子撒到土裡,但是要有一定的距離,不然小苗長出後會很緊密。或是購買小苗種植,將它的幼苗按距離種植好就行。

3、種植管理

當油菜花的小苗生長到20cm左右,這時需要除草,避免雜草吸收土裡的養分。還要給它施加一次肥料,主要是施尿素。隨著小苗不斷生長,長到40cm左右還要施一次肥,這次施肥可以使用農家肥。

4、播種育苗關。

(1)“要想油滿缸,先求育兒壯”,苗床按大田5:1-8:1備足,667㎡下欄糞20-30擔,幹耕多肥,細整作畦,再施優質複合肥10千克,然後潑稀水糞打面。苗床需要良好的排水,能雨過田爽。

(2)667㎡播量0.4-0.5公斤。根據品種和茬田,及時播種,爭早能高產,也可以根據當地情況,防止太早會早薹,過遲則產量低,苗齡一般為35-45天。

5、秋冬促早發。

(1)“年前增片葉,年後多支花”,無論在苗床還是移栽大田,都必須抓住10月至11月的有利天氣,促使油菜快發猛長。在江南幾省,一般長一片葉,十月需要4天或5天,11月份為6至8天,12月份為8至10天。

(2)所以大田應早中耕、勤鬆土,按播期差異及品種,11月中下旬(即栽後10-12天內,遲栽的15天以內)分兩次,每667㎡施水糞10-20擔或尿素8-10千克,50克硼砂加35-40公斤水,細水噴施。要防止乾旱,保護幼苗,又要清好溝,以利灌排及冬季防漬。力爭“大雪開盤”,冬季前,有10-12片綠葉,達到秋髮型苗架。

6、冬季度寒關。

(1)從冬至到立春的40多天是越冬期。特別是從1月份開始,日平均溫度為3-5℃。油菜的表面不顯長,但根系生長很快。這是孕育高產架子,為春發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

(2)要想抗寒及春發好,小寒之前要重施一次臘肥。這不僅會增溫禦寒,又能為春季壯薹增枝。苗較好的以保為主,667㎡用欄糞20-30擔;缺肥落黃的宜用精肥補養,667㎡施水糞10擔,加尿素5-8千克。

(3)冬季也要注意防凍害。封行前,必須中耕培土以保溫及促進根系生長。油菜雖然較耐寒,0℃以下則要防凍。特別是當突然降溫到零下5℃時,常易抬根、傷葉呈暗綠水漬狀;低溫後,又突然溫度升高,更容易黃萎。在霜凍之前,可以普撒糠灰,或噴施缺旱劑、保溫劑,均可禦寒。

7、春季壯果關。

(1)從立春到成熟,包括蕾薹期、開花期、結角成熟期,歷時約100天。在這個階段,應特別注意清溝排澇和防漬。“春水是油菜的病”,因為漬水會影響根部的呼吸,引起疾病並導致整株倒伏。在3月上旬和中旬,還要打掉一次老、黃、病葉。

(2)這個階段初期要穩施薹肥,即看苗酌施,並且應該減少或不施;當薹高為10-14釐米時,667㎡施尿素2-3千克,並噴灑75克鉬酸銨,特弱老僵苗再增加一些。為了增強光合作用,防止早衰,宜普噴磷酸二氫鉀667㎡100克或混合0.2%的硼砂水,或噴灑一次3000倍的“802”液。


鄉村古月


油菜在每個地區的叫法不同,有的地方叫胡萊,飄兒菜,還有的地方叫蕓薹。菜農們普遍反映自己種植的油菜葉子總是發黃,這是因為自己在施肥的時候沒施好還是的在日常管理上沒做好呢?眼下溫度上升也是油菜種植生長的時期,給油菜噴施什麼葉面肥較好?



風雨a小哥


油菜田裡的油菜大量泛黃是怎麼回事?”,我來為網友解答一下!油菜葉子發黃,雖然我對農業不是很在行,但是也想為你分析一下原因!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油菜發黃,是不是由於旱澇造成的?植物生長都需要一定的水肥環境,田地裡缺水或有積水都會影響植物的生長,導致植物枯黃甚至死亡。

第二、油菜發黃,是不是由於溫度過低的凍害造成的?冬天天氣溫度較低,而植物生長需要適宜的溫度環境,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會導致植物死亡。如果不是嚴重的霜降或極端低溫等原因,油菜發黃也很正常,我們家鄉以前種植冬小麥,小麥在冬天也會有一定的變黃,但是到了春暖花開時節,等溫度適宜了就會返青恢復正常!

第三,油菜變黃,是不是由於某種礦物元素(肥料)造成的?我們知道植物生長不但需要適宜的自然環境,還需要多種礦物質(肥料),如果缺少某種礦物質,植物就會生病或不能正常生長。這時候你就要分析油菜到底缺少哪種礦物質,然後對症下藥。

第四,油菜發黃,是不是由於某種疾病造成的?人會生病,其實動植物也會生病,人會被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病變,其實動植物也會。如果是發生了病變,要分析是那種病變,然後對症下藥。

第五,油菜發黃,是不是蟲害完成的?植物在地表以上的枝葉或地表以下的根系都可能造害蟲的啃食,如果是蟲害,就應該對症除蟲。

以上這幾點就是油菜發黃的原因,找出問題所在,然後對症下藥解決,油菜就會正常了。





英子搞養殖


油菜在每個地區的叫法不同,菜農們普遍反映自己種植的油菜葉子總是發黃,這是因為自己在施肥的時候沒施好還是的在日常管理上沒做好呢?眼下溫度上升也是油菜種植生長的時期,給油菜噴施什麼葉面肥較好?

油菜苗發黃的原因有:

(1)越少營養元素,油菜苗期若氮肥不足,則植株矮小,葉片小,新葉出生慢,葉色漸成黃綠色或黃色,有時莖下部葉邊發黃,並逐漸擴大到葉脈;缺硫元素,油菜缺硫時從幼嫩葉片開始發黃。

(2)酸害引起,種植油菜的土壤如果出現酸度過高就會出現新葉只黃髮黃的現象。

針對這樣現象,菜農們要懂得一定要在耕種每一期蔬菜後對土壤進行殺菌處理,做好病蟲防治才能讓下一期的蔬菜種植有一個綠色安全的生長環境。

針對上述的兩種普及導致葉面發黃的原因,我們的補救措施如下:

(1)調節土壤酸度,如果是因土壤酸度大需在每畝地施石灰50kg、草木灰50kg,這樣來進行酸鹼中和。

(2)噴施液肥,油菜在種植階段應進行合理追肥,最佳的方式是進行葉面噴施,葉面肥養分全且易於吸收,可噴施摩爾複合型葉面肥來全方位的為油菜供給養分,間隔10-15天噴施一次即可。

油菜發生黃葉時應先判斷是什麼原因引起,然後再對症診治,噴施葉面肥時不可過量,應根據說明稀釋濃度來嚴格把控,防止養分過大燒葉。





鄉下靜姐


油菜是農村很普片的農作物、也是廣大人民群眾餐桌上的食用油、用途之廣、如果管理不好出現泛黃的表現、無非就是以下幾點原因、

一 因地區天氣乾旱會導致油菜生長速度緩慢、例如廣東廣西熱帶地區、觀察土壤乾旱時經常澆水,保障油菜健康成長、同樣雨水過多會導致油田浸泡,會導致幼苗根腐爛,做好排水溝。

二 施肥早施提苗肥、同時下雨天用淘清糞加過磷酸鈣0.5kg和尿素0.2kg進行潑肥、若晴天比例為用氧化樂果或氯氰菊酯0.2%硼砂、4%尿素進行葉面藥肥噴施。

三 防蟲防治:做好苗期防蟲工作、偶爾見少量霜黴病,青菜蟲,芽蟲等、用多菌靈防治或甲霜靈防治一包兌水10到15kg噴施出現以上三種問題都會導致油菜葉泛黃,嚴重時會導致幼苗死掉、做好這些油菜會茁壯成長、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