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兒媳楊玉環的?

焉子樂


說到我國古代的四大美女,自然會想到楊玉環。而關於她跟玄宗父子倆的那檔子風流韻事,也成為茶餘飯後的消遣。

至於玄宗怎麼把她弄到手了,其實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趴灰唄,把兒媳婦據為己有了。當然,身為皇帝自然是呼風喚雨,要個女人也不是難事。不過,這中間他也使用了許簡單的小手段,畢竟是跟自己的親生兒子奪食呀。

說到這,就不得不說一下大唐的開放民風。我一直覺得,唐朝的民族自信,在歷史上是無出其右的,甚至直到今天都無法望其項背。

所以,那個時候才能以肥為美,才敢袒胸露乳。因為他們真的太自信了。

另外,程朱理學那一套還沒有開始,女性的地位還沒有後來那麼低下。這就導致女性稱帝也成為了可能。

想想玄宗做得也不算過,他也是從老祖宗那學來的。想那李治,不就是連父親的女人也敢染指嗎。

一次玄宗出遊,跟楊玉環打了個照面,結果是一見鍾情。可是一打聽,原來人家是壽王的妃子。那就不好辦呀,人家壽王是自己的兒子呢。

不過人家畢竟是皇帝,腦子還是轉得快。他找來兒子一溝通,另送美女來交換。再讓楊玉環去當尼姑做一下過渡。

壽王雖然心有不甘,可也無可奈何,只得就範。想想也不虧,美女終究只是身外之物。

楊玉環當了尼姑不久,玄宗看看火候差不多了,便召入宮中,行其好事。

據說,他本來是要封其為後的,只是因為群臣勸阻才作罷。不過,他把一直禁用的“貴妃”名號給了她。

只是不知道,壽王偶爾進宮拜見父皇時,碰到了前妻兼現母,該如何行禮呢?


史海驚奇錄


簡單的說就是公公與兒媳的愛情故事,不管情節多麼狗血,但這也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不怪唐玄宗多好色,只怪楊玉環太迷人。



當唐玄宗第一次見到自己兒媳的那一刻,他驚為天人!心裡面那是五味雜陳,一方面是為見到如此貌若天仙的女子而感到震驚,另一方面則是這個女子已成為自己的兒媳婦。

這一晚,唐玄宗回到寢宮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心裡一直想的是兒媳婦那驚世的容顏。要是其他任何人的妻子都好,唯獨是他兒子的妻子,雖然自己身為皇帝,但是搶自己兒子的妻子也太有悖倫理了。



於是他只能暫時把這顆躁動的心深深掩埋。就這樣平淡的過了幾年,直到他最喜愛的武惠妃病死,他心裡面非常難受。他已經當皇帝二十多年,想要什麼都可以得到,這輩子也輝煌過,現在想要的也就是精神上的享受。現在他最愛的武惠妃已經永遠離開他了,他突然感覺精神上空了,於是整日茶不思飯不享。後宮如此多的佳麗,但卻沒有一個讓他達到精神上的滿足。

旁邊的太監頭腦非常靈活,唐玄宗的一切他都看在眼裡,於是他對唐玄宗提議說到:“皇上,聽說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豔麗無雙、美貌絕倫,而且還精通於歌舞,要不請她來獻歌一曲,為皇上排解鬱悶?”

唐玄宗聽完,眼睛突然一亮,心裡那顆塵封多年的悸動又重新回來,那一身婀娜多姿的身影又浮現在眼前。他吞了一口口水,隨後就做了一個決定,不管那麼多了,於是就派人叫楊玉環來。

那一夜,在楊玉環精美的容顏和絕妙的歌舞之下,唐玄宗沉淪了!從此以後,他隔三差五都會叫楊玉環來。



但長此以往也太不成體統了。於是學其爺爺李治一樣,令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為自已的母親竇太后祈福。就這樣過度了一下,他就急不可耐的把楊玉環招回來,然後就名正言順的當做他的貴妃。

就這樣,唐玄宗就得到了他的兒媳楊玉環。


博古論今天


一個公公如何得到兒媳,這種挑戰人倫的難題,還真是難不倒從小到大浸淫在宮廷血雨腥風中的李隆基。畢竟,他太不講道德,也太不擇手段了。

史書記載,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十月,李隆基與皇室成員一同去驪山度假,與花容月貌的楊玉環偶然相遇。後者像一把突如其來的烈火,點燃了李隆基這座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這次會面,為兩人日後的孽緣埋下伏筆。然而,別激動,這次邂逅很可能不是兩人關係的真相。

注意,此時距楊玉環和壽王李瑁結婚已有兩年多。在此之前,李隆基難道對楊玉環沒有心動過嗎?不太可能。此前,他們很可能在皇室的宴席聚會上見過多次面了。但苦於人多嘴雜,加上道德法度,李隆基就算喜歡這位美人,也無處下手。而這次驪山邂逅就不一樣了,李隆基不僅獲得了渴盼依舊的與美人單獨相處和進餐的機會,兩人之間還很可能發生了點什麼。不排除,李隆基也趁這次機會,試探試探楊玉環對自己的態度。從後來他們感情如此甜蜜來看,楊玉環應該對他是不討厭甚至有好感的。不過,真相到底是什麼,不得而知。

我個人甚至有理由懷疑,這場看似意外的邂逅,實際上也是李隆基一手策劃出來的。要知道,驪山到處都有皇帝的眼線、軍隊和警衛。要搞清楚一個楊玉環什麼時候出現在什麼地方,對皇帝來說簡直易如反掌——她的出行規律和活動偏好,皇帝應該很快就能掌握。他們相遇的時候,皇帝為什麼恰好出現在高臺上,恰好看到了騎馬的楊玉環?為什麼史書從來沒有記載,他意外地遇見過其他皇子的妃子?因為這些女人根本不是他的目標,不值得“偶遇”。再大膽地推測,出遊驪山也很有可能是為搭訕美人做鋪墊,不僅僅出於泡溫泉的目的。畢竟,宮裡人多不方便。

很有可能,在楊玉環嫁給李瑁之後,李隆基已經意亂神迷了。但那時武惠妃沒死,他有強大的牽制因素和障礙。

機會終於來了,當年十二月,武惠妃逝世。有種說法是,皇帝很悲傷,於是善解人意的宦官高力士向皇帝推薦楊玉環,內容不外乎楊妃姿色好,應該召入宮中雲雲。

請問,自小便在宮中耳濡目染人情世故的高力士,果真有這麼蠢嗎?他千挑萬選,竟然敢挑到皇帝兒子的頭上來?這算不算冒犯皇子?只能說,這是皇帝本人的意思,不是高力士的意思。而他想要楊玉環,必須將鍋甩給高力士。不然呢?不然李隆基直說想要兒媳婦,臉面往哪裡擱?這段不倫之戀,必須按照偶遇——喪偶——悲傷過度——尋找替代品——聽勸納兒媳的邏輯來導演和表演。要是一代帝王說自己早在楊玉環結婚時就暗戀,等著武惠妃一死下手,那簡直是讓世人笑掉大牙的事情。

所以,這歸根結底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頭暗戀一個已婚少婦的狗血故事。然而,這個老頭掌握著天下最高的權力和財富,他要什麼,從來沒有得不到。

接下來,把兒媳搶到手的步驟簡直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全靠手裡的權力。李隆基先是在740年命楊玉環到驪山侍寢,再到命楊玉環在大明宮太真殿當道姑實則方便二人私會,再到745年正式冊封貴妃,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不用說,這次李隆基還是要把度太真出家的鍋甩給高力士。壽王李瑁想必恨死自己的父親和高力士了。

不過,搶來的愛情,向來沒有好下場。在馬嵬事變中,楊玉環被殺死了。這個鍋,李隆基又一次地甩給了禁軍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和宦官高力士。按照史書公開的記載,禁軍到了馬嵬坡義憤填膺,殺掉楊國忠。陳玄禮又逼迫玄宗殺掉楊玉環,高力士則是那個帶她用白綾自盡的人。

可是,李隆基會弱勢到受到臣下逼迫的地步嗎?陳玄禮會有那麼大的膽子趁亂逼迫主子嗎?不可能。他可是從年輕時代就跟隨李隆基,兩人一起冒著性命危險誅殺韋后的生死之交。不說別的,這樣的人對李隆基的基本態度勢必是效忠、維護和支持。如果李隆基堅決不殺楊玉環,陳玄禮會開這個口嗎?不言而喻。

真實的情況很可能是,到了馬嵬坡,李隆基很快覺察出來人心渙散、大事不好。在一切即將失控之際,作為政治家的他覺察到:他的軍心需要穩定,輿論需要塑造皇帝英明痛心悔改清除奸佞的形象。此時讓楊氏一門背鍋,那是再正確不過的做法。殺楊氏幾條人命,能收買這麼多禁軍的心,這麼划算的買賣,誰能不做!畢竟,不這樣做,誰還會死心塌地跟著你入蜀哪!再說,李隆基殺楊氏一門,也不需要愧疚,因為楊氏的榮華富貴全是他給的。既然是他給的,他也能隨時收回。

這次甩鍋,也是史上真相最撲朔迷離的甩鍋了。古往今來都沒多少人懷疑皇帝,大家都認為是禁軍譁變的問題,反而同情落難的皇帝。這隻能說明李隆基玩弄心術的水平絕對高,在這件事情上,他給自己成功地塑造了近乎完美的無辜形象,不僅成功地操控了當時的輿論,還操控了後世的輿論。但是,從權力結構的角度不難推測,史書上的“真相”的確有問題。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份被白居易極力謳歌的愛情,並沒有《長恨歌》描寫的那麼華麗和浪漫。從結局的血腥程度來看,大概只有恨是真的。


楊歌斐


唐玄宗第一次聽說楊玉環,是在他49歲的時候。當時,玄宗最寵愛的妃子武惠妃,請求玄宗將大臣楊玄璬的侄女楊玉環嫁給他們的兒子壽王李瑁為妃。那一年,楊玉環15歲。

壽王與楊玉環成婚以後,曾入宮叩拜唐玄宗和武惠妃。初次相見,唐玄宗就誇讚楊玉環“含章秀出”。不過,那個時候,唐玄宗還一心一意寵愛著武惠妃,楊玉環雖然美豔,但是並沒有讓玄宗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

三年以後,即公元737年,玄宗最寵愛的武惠妃去世。從此以後,玄宗面對宮中三千佳麗,居然提不上一點興趣。這樣渾渾噩噩地又過了三年,有一次,侍奉唐玄宗的太監高力士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向唐玄宗推薦了“姿質天挺”的楊玉環。


聽到高力士的推薦,唐玄宗也恍惚記起了楊玉環這個兒媳,這正是他需要找的人!不過,由於楊玉環還是壽王的王妃,玄宗雖然急於奪人所愛,但是基本的綱常還是要遵守的。於是,一出奪媳的陰謀就誕生了。

唐朝是一個奇葩的朝代,在唐玄宗以前,太宗皇帝李世民霸佔了其弟弟的王妃;而高宗李治,更是迎娶了庶母並立為皇后……這些活靈活現的榜樣,給唐玄宗奪取兒媳提供了莫大的支持。尤其是高宗皇帝迎娶先出家、後還俗的武才人,給了玄宗最直接的靈感。

公元740年,唐玄宗在宮裡召見了21歲的兒媳楊玉環,說了一些表揚楊玉環的話。大概就是說楊玉環懂事、能幹、孝順之類的。說完以後,唐玄宗讓楊玉環回去準備一下,然後命其搬進了皇宮。


唐玄宗讓楊玉環搬進皇宮,打的是玄宗母親竇太后的旗號。由於楊玉環的“孝順”,玄宗特旨楊玉環進宮為去世的竇太后祈福,出家為女道士,賜號太真居士,並賜太真宮給楊玉環居住。

從此以後,唐玄宗成功將楊玉環從壽王府給弄了出來。由於楊玉環已經出家,在名義上,紅塵俗世再也無她無關。唐玄宗也在實際上開始霸佔了楊玉環,楊玉環從此得以和玄宗朝夕相伴。

五年以後,即公元745年,鑑於楊玉環與壽王的的影響已經淡化,玄宗先是將官員韋昭訓的女兒嫁給壽王,以示安撫。接著,唐玄宗詔令楊玉環由女道士還俗,旋即封楊玉環為貴妃,正式代替武惠妃的地位。楊玉環“重生”了。

從此以後,唐玄宗無論在實際上,還是名義上,都完全佔有了楊玉環。


蘇綻


唐玄宗是皇帝,天下的女人,可以說他想得到誰就能得到誰,哪怕是自己的兒媳婦。更加悲催的是,他竟然真的看上了自己的兒媳婦,這個兒媳婦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楊貴妃。

下面我們說一下,唐玄宗是在什麼情況下,看上自己的兒媳婦,又是怎麼把兒媳婦變為自己的媳婦的。

唐玄宗一開始寵愛的女人是武惠妃,兩個人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壽王李瑁。

等到李瑁成年之後,他的母親武惠妃就為他求得了一門婚事,新娘子就是俏皮可愛的楊玉環。

兩個人郎才女貌,結婚之後,自然是恩愛有加。就在他們兩個一起生活了五年光景的時候,他們的婚宴出現了狀況,這時候第三者出現了,這個第三者就是唐玄宗。

那麼唐玄宗早不出來,晚不出來,為何會選這個節骨眼出來呢?

因為唐玄宗最寵愛的女人武惠妃死了。雖說唐玄宗的後宮佳麗有三千人,但是,那些人都入不了唐玄宗的法眼。

就在唐玄宗空虛寂寞冷的時候,有一次他們全家去泡溫泉。唐玄宗就看上了楊玉環,當時的楊玉環如同出水芙蓉一般,甚是惹人憐愛。

後來唐玄宗越來越覺得楊玉環是個美人坯子,此生不能娶她,就妄為皇帝。

這時候唐玄宗就把他的心事告訴了身邊的太監,太監就找到壽王李瑁,說你的妻子楊玉環如今已被你父親看上了。所以,你只能忍痛割愛了。

李瑁沒辦法,只好和楊玉環分開了。畢竟皇命難為,就是他的父親想讓他去死,他也不得不從,更何況是想要他的一個女人了。

可是,剛把兒子的媳婦搶過來,立馬把楊玉環拉到自己的身邊當妃子。這顯然有點不妥,會被人指指點點的。

我們這個唐玄宗還真有一套,他開始學他的爺爺唐高宗李治和奶奶武則天的故事了。

武則天不就是唐太宗的小老婆嗎,最後武則天被唐高宗李治(唐太宗的兒子)給娶了回去當皇后。

李治在娶武則天當皇后之前,武則天在感業寺待了一段時間。

所以,唐玄宗也讓楊玉環去寺廟待了一年。

一年以後,兩個人就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就這樣,唐玄宗把自己曾經的兒媳婦給搶了過來。兩個人在一起度過了十七年的光景。

唐玄宗對楊玉環自是恩愛無比,又是請李白來給楊貴妃寫詩,又是快馬加鞭地給她運新鮮水果荔枝。總之,就是三千佳麗寵愛一身。

可是,到了安祿山起義的時候,在馬嵬坡這個地方,唐玄宗為了自保,還是把自己當年深愛的妃子楊貴妃給送上了斷頭臺。

可以說楊貴妃遇上唐明皇是幸運的,因為唐明皇給了她別人給不了的榮耀。同時,她也是不幸的。畢竟最後她是死在了這個她以為最愛的男人的手中。

更多歷史文化信息請關注長安視界,為了帶來更多優質視頻!


長安視界


 據目前史料記載,唐玄宗有30個兒子,29個女兒,壽王李瑁是第18子。什麼意思呢?李瑁結婚娶楊玉環的時候,唐玄宗可能並沒見過這位兒媳婦,畢竟他的兒子太多了,所以唐玄宗那個時候可能不知道兒子娶的是這麼一個美人。唐玄宗那個時候正寵愛李瑁的母親武惠妃,武惠妃因為宮中謀逆之事,驚嚇而死,唐玄宗鬱鬱寡歡,有人就進言,說李瑁的妻子楊玉環,資質無雙。

  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有人說楊玉環資質天庭,適合納入宮中?進言的應該知道,那是唐玄宗的兒媳婦(是正妻不是妾),為何還如此進言呢?有可能的是楊玉環本來漂亮,資質上佳,但是更有可能的是相貌或者神態像武惠妃。不管怎麼說,唐玄宗之所以知道楊玉環的存在,是因為他的寵妃死了,鬱鬱寡歡,有人向他推薦了楊玉環。

  那麼唐玄宗是如何把楊玉環納入宮中的?分三步走。

  第一步,讓楊玉環出家。畢竟是老公公納兒媳婦,不能不找個合適的理由。是以唐玄宗用為他的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搬出壽王府,住進太真宮,成為楊太真。

  第二步,給兒子再選個妃子。楊玉環出家五年後,唐玄宗給兒子李瑁又選了一個妃子,以作補償。

  第三步,正式把楊玉環納入宮中。給兒子選妃僅僅一個月,唐玄宗就迫不及待的把兒媳婦納入了宮裡。這一年,楊玉環27歲,而唐玄宗,61歲。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用戶769288457696924


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兒媳楊玉環的?幸福不會從天而降,當然是通過自己“努力”得到的!

說起唐朝,給人的印象是一個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的時代,這樣一個開元盛世就由唐玄宗親手造就的,但最後也是他自己親手將大唐盛世所毀掉。

眾所周知,楊玉環在成為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之前是李隆基的兒媳婦,因為那時的楊玉環是壽王李瑁的王妃,壽王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兒子,所以李隆基和楊玉環最初是公公與兒媳婦的關係。

雖然那時的唐玄宗李隆基是擁有至高權力的皇帝,但這樣有違倫理的事情,他也不可能明目張膽的去進行,而是採取了一些比較迂迴的手段,在背地裡謀劃了一番,最後才能將自己兒子的王妃升格成自己的貴妃。

公元734年,當時李隆基和武惠妃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李隆基和武惠妃還有他們的兒子壽王李瑁也一同來到洛陽參加婚禮,在這一次婚禮上楊玉環也參與其中,當時李隆基和壽王李瑁同時看上了楊玉環。

不過當時的李隆基比較寵愛武惠妃,所以在武惠妃的請求下,將楊玉環許配給了壽王李瑁。

第二年,15歲的李瑁和16歲的楊玉環結婚了,婚後二人一同度過一段甜蜜的時光。這一段時期武惠妃為了讓李瑁做太子,設計陷害殺死了太子李瑛、賀王李瑤、光王李居,可以說當時的李瑁在當時的宮廷中的位置是節節高升,直奔皇位而去。

武惠妃陷害殺死三王之後因為心虛而疑神疑鬼,最終在公元737年因為受到驚嚇而去世。就在這時,有人猜測李隆基魂不守舍的原因是因為想著壽王妃楊玉環,並且說楊玉環天生國色天香,完全可以充入後宮之中,李隆基面對這一些人的提議,不僅沒有憤怒,反而因為有人讀懂自己的心意而感到高興,而且還立即批准了這一建議,併為此做出行動。

李隆基為了把楊玉環弄進自己的後宮之中,也為此做了不少表面的功夫。他先以盡孝道的名義為藉口,隨後便下了一道聖旨讓楊玉環出家為道士說是要為他的生母竇太后祈福,而且還給楊玉環賜了一個字號為太真,因此讓楊玉環就此搬出壽王府,住進太真宮。

這時候的楊玉環年齡只有22歲,而李隆基已經有56歲了。當楊玉環進入太真宮後,李隆基幾乎是每天都往太真宮跑,每天對楊玉環噓寒問暖,兩人也因此感情昇華,走到了一起,李隆基與楊玉環幽會私通進入常態化。

公元745年,已經和楊玉環私通五年之久的李隆基認為此時時機已經成熟了,所以最終決定不再對外界隱瞞此事,將把此事放到明面上來解決,他想要將楊玉環納入自己的後宮之中。這時的他才想起了自己兒子的李瑁,為了成功的從李瑁身邊奪走楊玉環,他將大臣韋昭訓的女兒許配給壽王李瑁。

之後他便讓楊玉環還俗,然後開始光明正大的把楊玉環接到宮中,而且將楊玉環正式冊封貴妃,從此之後楊玉環便擁有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地位。

就這樣,功夫不負有心人,唐玄宗成功的從兒子壽王李瑁的身邊奪走了楊玉環,李瑁知道父親李隆基的安排之後,是敢怒不敢言,因此而變得鬱鬱寡歡,而且李瑁也因為這件事失寵,而與太子之位徹底的脫離了關係。

唐玄宗在得到楊玉環後,也整日沉迷於聲色,縱情享樂。信任官宦高力士,朝政由奸相楊國忠把持,最後還是沒有保住費盡心機得到的美人楊玉環。

安史之亂爆發,李隆基帶著楊玉環倉惶出逃,在馬嵬坡兵變中,眾將士逼迫李隆基處死了楊玉環,最後迫於無奈的李隆基只好照做,賜死了楊玉環,一代美人也因此而消香玉殆。


歷來現實


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兒媳楊玉環的?(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我們知道,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流傳已久,“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說的就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雖然是皇帝為了博得寵妃一笑而濫用職權,有不良影響,但也充分體現了兩人的感情。

其實,楊玉環最初是唐玄宗李隆基兒子的媳婦,也就是兒媳婦,楊玉環還與李隆基兒子李瑁生活了好多年。並且李隆基最先寵愛的老婆也不是楊貴妃,那麼楊玉環是如何成為唐玄宗的老婆的呢?唐玄宗李隆基又是如何得到兒媳婦楊玉環的呢?事情還要從這裡說起。

1、楊玉環邂逅壽王李瑁,奉旨成婚。

楊玉環,號太真。 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唐朝宮廷音樂家、舞蹈家。蜀郡人,是隋朝舊臣楊玄琰的女兒。父母離世後被洛陽的三叔收養。楊玉環自小就模樣清秀,聰明伶俐,在三叔的培養下,歌舞樂器是樣樣精通。她的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一次偶然的機會,楊玉環結識了咸宜公主。開元二十二年,唐玄宗皇帝為女兒咸宜公主舉行了隆重的婚禮儀式,楊玄璬帶著楊玉環一起參加了婚禮,結果就是在這場婚禮上,唐玄宗的十八子壽王李瑁見了楊玉環,驚為天下,壽王對楊玉環的才貌仰慕不已,就央求母妃父皇賜婚。

壽王是武惠妃的心頭肉,武惠妃對兒子百依百順。兒子執意要娶楊玉環,她當然不會攔著,何況,楊家與皇室聯姻已久,娶楊家的姑娘,不違反王子皇孫娶妻的規矩。但是,壽王能否如願以償,得聽皇帝老爹的。

當時李瑁的母親就是武則天的侄孫女武惠妃,是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唐玄宗哪能頂住武惠妃的勸說。武惠妃是唐明皇的心頭肉,沒有皇后的名分,有皇后的實權。武惠妃跟唐明皇一嘀咕,唐明皇立馬答應了壽王婚事,下了一道聖旨,封楊玉環為“壽王妃”。

就這樣,在武惠妃的“牽線”下,唐玄宗一道聖旨賜婚楊玉環,16歲的楊玉環嫁給了李瑁。楊玉環嫁給壽王后,二人生活十分甜蜜。時而吟詩作賦,時而鶯歌燕舞,日子過得好不自在。二人本以為就這樣花前月下,相守一生。

2、唐玄宗寵妃病逝,痛失愛妃無心朝政。

唐玄宗當時最愛的寵妃是李瑁的母親,也就是武惠妃,她是女皇武則天家族恆安王武攸止的女兒,李隆基登上皇帝寶座後不久就入宮,當時武惠妃十五歲芳齡,很快得到唐玄宗的寵愛,在後宮的地位迅速上升,在宮中的地位與禮儀幾與皇后比肩。李瑁是玄宗的第十八子,這個武惠妃承襲了武家的政治遺傳基因,希望自己的兒子李瑁取代太子李瑛,登上儲君之位。

於是,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四月,她恃寵後宮,深謀策劃,勾結宰相李林甫等人,誣告太子李瑛“潛構異謀”而被廢並賜死,連帶另兩個皇子鶚王李瑤與光王李琚,為自己的兒子登上太子之位鋪平道路。不成想,這武惠妃隨後患了重病(也有人說是因為武惠妃進讒言殺害了三位王子,他們死後變成厲鬼來索命)藥石不進,於這年的十二月七日去世,年僅四十歲。

唐玄宗對武惠妃的去世十分悲痛與惋惜,下詔追贈為“貞順皇后”。武惠妃的去世,使唐玄宗的心境發生很大變化,這年唐玄宗已經52歲,漸入老年,整日無心上朝,鬱鬱寡歡,基本上是“後庭數千,無可意者”。

3、太監高力士推薦兒媳楊玉環,唐玄宗一見傾心。

唐玄宗痛失愛妃,情緒不好,動不動就發脾氣。為了喚起唐玄宗對新生活的熱情,走出武惠妃之死的陰霾。有一天,太監高力士對神情萎靡的李隆基說,壽王李瑁娶了一個妃子叫楊玉環,與武惠妃極為相似,並且精通歌舞,絕世無雙。唐明皇聽了不但不生氣,還草擬了一道聖旨,派高力士傳召楊玉環。

唐玄宗在華清宮(今陝西臨潼華清池)召見壽王妃楊玉環,但見她肌態豐豔,骨肉婷勻,眉不描而黛,發不漆而青,頰不脂而紅,唇不塗而朱,果然傾國傾城,正如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所描寫的一般:“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精心梳妝打扮的楊玉環簡直是仙女臨凡,無與倫比,讓唐玄宗喜得心跳血湧,意蕩神搖。他命她坐下,問其技藝。她回答說通曉音律,隨後吹起玉笛,清音繚繞,逸韻悠揚。李隆基再以自己創作的《霓裳羽衣曲》示之,她略看一遍,即度入新聲,且歌且舞,歌如鶯啼,舞如飛天。唐玄宗聽得痴了,看得醉了,當夜留下這個兒媳同宿。當時,唐玄宗51歲,楊玉環17歲。

4、唐玄宗暗度陳倉,巧奪兒媳楊玉環。

我們知道,唐代的婚俗,深受北方鮮卑、突厥、回紇等少數民族的習俗影響,打破婚姻的倫理道德限制,皇室貴族與士大夫不拘儒家道德禮法已經習以為常。唐玄宗納兒媳楊玉環為妃,雖並非是什麼驚世駭俗,但唐玄宗也非常明白,搶奪兒子的媳婦在禮制上是行不通的,畢竟自己是皇上,縱使沒有御史站出來以死相諫,也會受天下人指責,堵不住悠悠之口,可他已經離不開這個女人。

無奈之下,高力士獻計,以為已故太后祈福為由,讓楊玉環離開壽王府出家,讓楊玉環先在太真宮假做女道士,幾年後,祈福已滿,為表彰楊玉環,便讓其還俗,封為貴妃,納入自己宮中,這樣一來也就堵住了悠悠之口。

於是,唐玄宗讓楊玉環上一道表文,以給已故的太后祈福為名請求成為女道士。唐明皇假戲真做,下了道聖旨,讚揚“壽王妃”,享受榮華富貴,還不忘皇太后恩德,作為小小的王妃,這樣的情懷,是何等的高尚,為了表彰“壽王妃”的道德情操,假模假樣的唐玄宗賜予楊玉環“太真”的法號。從此之後,楊玉環變成了楊太真,告別壽王,住到太真宮。“太真宮”就在唐明皇的皇宮裡,楊玉環可以隨時入宮為皇帝侍寢。這樣一來唐玄宗將要娶的就是女道士楊玉環,而不是壽王妃楊玉環了。

《舊唐書》記載,這個楊太真,真的是個寶,“資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奉承迎,動移上意”。入住“太真宮”將近五年的時候,唐明皇為了表達他的愛,封楊玉環為“貴妃”。這個封號,可不是一般的金貴。“貴妃”的封號,自唐太宗之後,再也沒有封過,寵愛如武惠妃,也只是“惠妃”。就這樣,楊玉環成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楊貴妃”了,可以說是華麗轉身。

唐朝當時以豐腴為美,楊貴妃雖然體態豐腴,卻精通音律和舞蹈,唐玄宗也是個精通音律的人,得到楊貴妃這樣一個通曉音樂的寶貝,可謂是琴瑟相和,把玄宗迷的是神魂顛倒。為了寵愛楊貴妃,唐玄宗不惜重金為楊貴妃打造華清池,僅供楊貴妃一人使用,不惜千里運送荔枝博美人一笑,可見唐玄宗對楊貴妃的迷戀之深。

就這樣,唐玄宗得到了兒媳婦楊玉環,雖然有違人倫,但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通過轉變身份的手段還是行得通的,他們的愛情故事也被傳為一段佳話。






葛大小姐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

那一晚,李白大詩人詩情大發!唐玄宗李隆基吹玉笛讚不絕口。楊玉環彈琵琶風情萬種!

那麼,唐玄宗當初是怎麼得到多才多藝的楊玉環的?



寧王的獻言!

那是嶺南剌史韋應物,蘇州剌史劉禹錫,各選五種奇梅派人送到京城給唐玄宗和寵妃梅妃觀賞!

唐玄宗還特意把那些皇兄弟們都叫來觀賞。還把嘉州送來的美酒一起品嚐!為了助興,唐玄宗特意叫梅妃跳起了舞蹈!稍後,梅妃給皇上和眾王兄倒酒!

在給寧王李憲倒酒時,就個喝高了的王爺不小心踢到了梅妃。梅妃當時就離開了!

回到家的寧王,清醒了許多,就擔心梅妃在唐玄宗面前告他!第二天早上,寧王就第一時間給唐玄宗請罪!

唐玄宗哈哈大笑,一句無心之失,不予追究!

寧王就討好的問:這次高力士去選美何如?

唐玄宗嘆了口氣:人是夠多,但無絕色!

寧王就詭秘一笑:臣給皇上推薦一個人何如?

唐玄宗高興得不得不得了:誰呀?

寧王莫測高深地說:壽王妃!

姿色相比梅妃何如?唐玄宗又問!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唐玄宗喜不自禁,即下旨叫高力士宣壽王妃進宮!




絕色的楊玉環,讓唐玄宗愛得神魂顛倒!

當高力士領著楊玉環來到皇宮,已是高燒銀燭,庭前也是明月清懸!

就在燈光下,清輝中,唐玄宗看得清清楚,真真切切,喉結一上一下的轉動,一句:豔治銷魂,容光奪魄!喜歡得不得了!恨不得一把楊玉環摟到懷裡!

可是想起楊玉環現在的身份是壽王妃,唐玄宗就玩了小心思。吩咐高力士,以為太后祈福為由,賜號太真,留在宮中!

看到絕色的楊玉環入宮了,唐玄宗厚厚的重賞了寧王李憲!

就這樣,唐玄宗一步一步接近了楊玉環,繼而得到了楊玉環!



由此可見:寧王的進言,是唐玄宗得到楊玉環的一根導火線!絕色的楊玉環,是唐玄宗喜歡和得到楊玉環的根源!!!

敬請關注!古今多少事,都在歷史中!我是媚之夭夭!

媚之夭夭


  楊玉環到底有多美?有詩為證:“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就是這麼美。一個女人美到讓公爹一看都移不動步不搞到手誓不罷休的地步,那恐怕真的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了。要知道古代的禮儀規矩是非常森嚴的,即便是皇帝也要顧忌天下悠悠之口以及史家評論。而且唐玄宗還是皇帝,身邊哪裡會缺美女?他不但是皇帝,還是一個勵精圖治、大有作為的皇帝。但是,開元二十五年(737)十月唐玄宗率領眾多皇族出遊驪山溫泉,楊玉環也跟著騎馬出遊,在一群華服麗影的盛裝婦人中,楊玉環顯得有些脫俗。她以頭巾扎髻,頭巾延長下來遮著臉龐,這種頭巾以質地輕薄的紗羅製成,覆在臉上時,更顯溫婉動人,美麗的容顏若現若隱,更讓人想入非非。在和眾人一起高呼“萬歲”時她不禁好奇地抬眼一望,卻看到身穿皇袍頭戴金冠的天子正呆望著她,她不禁展顏一笑,天真無邪卻又萬千風情。

  這一笑壞了事,他的老公爹李隆基從此患上了單相思。有了單相思就忍不住動歪心思。而且動完歪心思後就成天跟兒媳婦膩歪在一起過二人世界,不務正業治國理政了。

  不好說李瑁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不幸的是一個絕代佳人都上了床還被老爹給搶走了,以楊玉環的姿色他沒有理由不喜歡,一個人每每想起自己喜歡的人在老爹胯下輾轉承歡,心中一定會滴血流淚吧。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他也是幸運的,起碼在位皇帝身邊的寵妃被兒子搞過的,老子還要對他懷有歉疚之情的李瑁也算是千古第一人了。

  其實在楊玉環和李瑁結婚以後,李瑁進宮請安難免要帶著楊玉環,一來是孝道,二來也順便跟老爹炫耀炫耀。古人說的好,金屋藏嬌。嬌豔美人就要藏起來,不能到處露臉,李瑁這一炫耀,老婆轉眼就成媽了,你說冤不冤?其實唐玄宗第一次看見楊玉環就害了單相思,但是當時唐玄宗的寵妃是武惠妃,也就是蕭皇后,當時也十分寵愛,兩人的感情也很好,沒過多久蕭皇后就病重,主動騰位置了。

  楊玉環從小生在官宦世家,可不是花瓶一類的女子,不但漂亮,還有文化修養,跳舞、唱歌玩音樂,啥都沒問題,典型的才女一個。李瑁對楊玉環就是一見鍾情,楊玉環遇上歲數懸殊不大的白馬皇子,也是很多女人一輩子做夢都想的事情,自然也是一見傾心。婚後兩個人不缺油鹽醬醋的,過的也恩愛。原本以李瑁的身份,不說繼承皇位成為九五至尊,起碼保護自己的老婆還是不在話下的。兩人可以不羨鴛鴦不羨仙的廝守一輩子,書寫可以作為典範的愛情故事。

  可惜看上他媳婦的不是西門慶一類的無賴,而是他的皇帝老子,他只好讓賢了,這個千古纏綿的愛情故事被他老子寫的蕩氣迴腸,千迴百轉,果然是比他寫的有文采,害的白居易都插一槓子,為他們總結了千古名篇《長恨歌》。

  就在唐玄宗鬱鬱寡歡的時候,高力士提醒他說壽王妃楊玉環的長相和蕭皇后很像,而且楊玉環也是一個才女,精通音律,可以把她召進宮。唐玄宗一聽楊玉環三個字,就打了雞血一樣,當即宣旨召請入宮侍駕,楊玉環畢竟是唐玄宗的兒媳婦,也不好把吃相整的太難看,於是唐玄宗讓楊玉環先在太真宮假做女道士,顧忌這老傢伙還喜歡玩制服誘惑之類的遊戲。從此兩人廝守纏綿,如膠似漆,須臾不能分離。

  等時機差不多成熟了,李隆基就以女道士楊玉環的名義明媒正娶,封了貴妃。雖然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但是隻要皇帝老子喜歡大家都有飯吃,就一起裝傻充愣齊聲附和,如此一來,唐玄宗和楊玉環也就心安了,老子娶的是女道士楊玉環,跟以前的兒媳無關。

  李瑁能說什麼?最是無情帝王家,不用說搞你老婆,搞你腦袋也是分分鐘鐘的事情。至於曾經與楊玉環山盟海誓的愛情?不提也罷,女人嘛,老不老不要緊,權力和財富才是最重要的,有了皇帝老子,誰還記得李瑁所謂的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