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換商品,微生物治汙,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讓村莊美如畫

特 別 報 道

超市商品不要錢,只需廢品來兌換

鄉村舊貌換新顏,垃圾回收人人贊

看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是如何讓村莊“美如畫”?

1

“源頭活水出新安,百轉千回下錢塘。”發源於安徽黃山市休寧縣的新安江,是下游地區最重要的戰略水源地,也是華東地區最堅實的生態安全屏障。從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深渡鎮碼頭乘坐遊船漫遊江上,兩岸彩林絢爛,如同一幅秋日山水畫,而這新安江“百里畫廊”的美景則得歸功於持續了7年的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

垃圾换商品,微生物治污,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让村庄美如画

跨流域生態治理難點在於跨省協作,協調各方利益,尋找平衡點成為協作的關鍵。近幾年來,黃山搬遷90多家工業企業至循環經濟園,優化升級項目510多個,共拒絕汙染項目192個,意向投資額近 170 億元。2015年開始,黃山市全面推行農藥集中配送和有機肥推廣,建立起“垃圾兌換超市”。如今水清了,漂浮垃圾不見了,水體的富營養化問題也得到了改善。

在黃山市歙縣深渡鎮的綿潭村,記者在村廣場的左側看到一家名為“生態美”的超市,不像其他超市直接在裡面選購物品,這裡十餘個村民有秩序的在超市的門口排著隊,而兩名工作人員坐在門口,與村民隔著一條長桌。記者發現每個村民的身邊還放著幾個大麻袋,排在第一位大爺打開麻袋,幾面全部都是塑料空瓶,後面的袋子裡有的是奶粉罐、有的是廢紙皮,有的是農藥瓶,甚至還有滿滿一袋子的菸頭,生活垃圾分好類入袋,種類是五花八門。

垃圾换商品,微生物治污,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让村庄美如画

82歲的汪奶奶說,她是一大早從隔壁村走來的,裡面的菸頭有自家的,也有從村路上撿的,花了好幾個星期的時間才撿夠兌換貨品的量,現在只要看到她都會蒐集起來

記者:這裡是什麼垃圾?

汪奶奶:塑料袋垃圾,老菸頭。

記者:蒐集了多久?

汪奶奶:20多天。我不能勞動的,一天撿一點。準備換兩袋鹽,四支老酒也可以。

垃圾换商品,微生物治污,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让村庄美如画

王阿姨身邊放著十幾個的奶粉罐,第一次拿著廢品換貨品,這讓她笑得合不攏嘴

反正不要了,我就拿來換。這些存了幾年了,家裡還有呢,都是兒子買的。不送過來的話,全部丟垃圾桶了。我覺得這個辦法好,換點鹽,還省了錢了。

垃圾换商品,微生物治污,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让村庄美如画

記者在生態美超市裡看到,牆上掛著一張垃圾兌換超市兌換回收項目表,3斤塑料袋可以換1只牙刷,或者1包黃酒,30個易拉罐兌換1包鹽,40節舊電池可以換1支牙膏或者1塊肥皂,100個農藥瓶或者藥瓶能換到1瓶醬油,2.5斤的菸蒂可以兌換1瓶洗潔精。這些生活日用品都可以用常見的廢品來兌換。

垃圾换商品,微生物治污,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让村庄美如画

在綿潭村一路走來,確實非常的乾淨,村裡沒幾個垃圾桶,卻沒見地上有一片紙屑一個菸頭,更別說其他更“值錢”的廢品了。

村民吳阿姨感嘆,把汙染土地的東西收集起來,兌換成日用品,整個村莊舊貌換新顏,大家的積極性非常高

現在來兌換的人多,垃圾都不丟了,這對環境也好,打了藥水的袋子扔到地裡,不就髒了嘛。

2

地面上的生活垃圾由村民自覺回收處理,既美化了環境,也讓村民獲得實實在在的福利。地面以下的汙水垃圾也同樣得到了的治理,安徽省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就是不讓廢水汙染新安江。

垃圾换商品,微生物治污,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让村庄美如画

在綿潭村旁邊的漳潭村,記者看到一座汙水池,可以收集汙水管網7.65公里,同時採用太陽能汙水處理工藝,日處理能力100噸,據村支部書記張明介紹,這個汙水池解決的生活廢水直排入江的問題,可以處理漳潭村居民800人左右的生活汙水,處理後的水質可達到一級B的排汙標準。

張明:把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化糞池的水經過處理之後,水質達標了才能排放。村民反映都很好,感覺對自己也有好處,氣味、蚊子、蒼蠅都少了很多。

據瞭解,新安江流域已投入8400萬元,實施縣城汙水處理廠擴容及汙水深度處理工程,汙水日處理能力從3萬噸提到6萬噸。新安江沿線三格式化糞池基本實現全覆蓋,建成63座鄉村生活汙水集中處理設施,通過自然溼地、微動力處理等處理方式對鄉鎮較大村生活汙水進行統一收集處理。2019—2020年,計劃投資1.6億元,實施農村生活汙水處理PPP項目34個站點建設。

3

安徽省歙縣新安江流域面積2122平方公里,涵蓋全縣28個鄉鎮,人口50萬,佔流域總面積36.2%。新安江干流總長359公里,其中歙縣段總長76.75公里,沿江有雄村、王村、徽城、坑口、深渡、武陽、小川、新溪口、街口9個鄉鎮。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以來,全縣實施新安江生態補償試點項目106個,完成投資41億元,其中試點補助資金7億元。

2012年,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及皖浙兩省正式實施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兩輪試點,每輪試點為期3年,從此拉開了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改革的大幕。

垃圾换商品,微生物治污,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让村庄美如画

歙縣深度鎮綿潭村黨總支委員汪紹佳介紹,一家垃圾兌換超市可以為附近7-8個村落服務

我們這裡是中心村,也是中心點,周邊的幾個村都要到我們這裡來兌換。主要是農業垃圾和生活垃圾,車上的廢品塑料袋,扔到土裡會汙染環境的,對土地危害越大的,我們給兌換的東西越多,提高大家的積極性。

據瞭解,新安江流域28個鄉鎮垃圾基本實現日產日清。2017年以來,全縣共設立生態美超市35家,通過垃圾兌換積極營造新安江全民保護良好氛圍。歙縣新安江流域生態建設保護局工作人員李志平表示該模式還將進一步改進,多種方式提高村民保護生態的積極性

生態美超市是試點項目,現在一共35家已經全面建成,實現生態美超市全覆蓋。現在初步是兌換垃圾,下一步將探索建立積分制,就是說村民房前屋後的衛生情況,鄉風文明的情況進行積分計算,他們用積分來兌換物品。

安徽把新安江綜合治理作為生態強省建設的“一號工程”,黃山也的確感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7年新安江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總計達到246.5億元,水生態服務價值總量64.5億元,從生態資源到生態資本,新安江生態補償真正走出一條的互利共贏之路。2018年4月,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編制的報告顯示,新安江流域水質已經成為全國水質最好的河流之一。

垃圾换商品,微生物治污,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让村庄美如画

2018年10月中旬,皖浙兩省正式簽訂2018-2020年的新一輪試點,兩省每年各出資2 億元,共同設立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資金,生態補償機制進入鞏固階段。

接下來,安徽、浙江將進一步打造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的長效版、拓展版,推動“新安江模式”向“中國模式”的邁進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