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叫小孩子去死,並且說很惡毒的話。這樣父母什麼樣的心理?

大魚吃小魚000


身邊有這樣的案例,孩子去死了,父母真的不自責嗎?


都說孩子是上天派來的天使,但是對於有些家長來說孩子是地獄裡出來的惡魔,真的有那種動不動就叫孩子去死的父母。朋友的親戚就是這樣的,孩子14歲了,幾乎是從小被罵到大,一有問題就叫她去死,在她14歲那年,孩子因為考試考不好,父母一句:“考試都考不好,你還能幹嘛用,不如去死”。不知道是多年的心裡壓抑還是考試後本身就很自責外加父母這樣無腦的指責,她真的去死了,從他們家跳下去,27樓,何等決絕。父母哭到撕心裂肺但是又能如何?


動不動就叫自己的寶貝去死,這樣的父母到底在想什麼呢?分析下應該有幾個原因:1.孩子出生後生活落差太大,生孩子前各種瀟灑,生孩子後被困家裡,心情壓抑,將所有的責任歸咎於孩子身上,越想越憤怒,認為生活就被孩子毀了。2.有了孩子之後,經濟壓力大了不少,很多家庭都是因為孩子出生後家庭經濟壓力瞬間高了好幾倍,沒錢的時候人很沒安全感,而且也很容易引起情緒上的波動。3.對孩子期待太高,結果到了自己家發現自己家的孩子真的是“渣”。這種父母真的是有的,他們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應該怎麼怎麼樣,但是孩子是人,他不可能按著父母預想的那樣去發展,如果能步步順心,那是機器人。有種說法叫做“自己不會飛,生個蛋叫蛋飛”,如果這個“蛋”不會飛,那麼久容易出現很失落的情緒,進而轉化為憤怒。4.本身看問題就比較悲觀的,不懂得看到孩子的閃光點,只看到他的不好。這是父母的原生家庭帶來的思維方式的禁錮,他們美其名曰強迫症,其實就是沒有正面的看一件事。孩子在小的時候什麼都不會,都是一點點學的,而這個過程如果過度把眼光集中在他什麼都不會上是很容易出現問題的。


其實以其說是我們教孩子,不如說是孩子在教我們怎麼去當好父母,沒有他們,我們又是誰的父母呢?當自己決定要當個爸爸,當個媽媽的那一刻開始自己就該有心理準備,因為孩子是我們一輩子的責任,自己是不是真的做好了心理準備去承擔這樣的責任,如果還沒有,不如先暫緩要孩子的計劃。沒有準備好,可能會造就三個人的悲劇!


花開麻麻愛花開


我小時候我媽也經常這樣說,因為我數學不太好,做題比較慢,她就會說“你怎麼不被車撞死?”“你趕緊去死吧。”等等。當時確實想死,我本來學著就費勁,沒聽到鼓勵,反而是這種詛咒,心裡冰冷冰冷的,慢慢就抑鬱了。還好我當時的老師比較細心,發現我狀態不對,就一點一點開導我,還找我媽談話,我不知道她們說了什麼,但從那次談話之後,我媽不再打我,也很少很少再說這樣的話了。

我現在在法國短期留學,住在寄宿家庭,之前跟他們聊起過小孩的教育問題,我跟他們說了我的一些經歷,他們對此的評價就是“這就是洩憤”,我覺得沒毛病,對,這就是洩憤,別人不能打不能罵,也打不過罵不過,當然就找孩子出氣了。


LoveVV474


我隔壁鄰居就是這樣。三天一小罵,五天一大罵,女主人嗓門大,每次我幾乎都能聽見她發飆。她們家兩個兒子,她是全職媽媽,老公一個人賺錢,可能她壓力也大吧,小孩子又比較調皮,一發飆就是,你怎麼不去死,小孩哭得可兇了,我都心疼那小孩,不過基本沒聽到她老公的聲音,我估計他老公可能也不怎麼管吧。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中年老阿姨


我小的時候就是這樣,因為是女孩,我家嚴重重男輕女,我每天洗衣服、做飯、劈柴、砸煤、餵狗……什麼活都幹,可是每天還會捱打捱罵,飯都吃不飽,我哥每天就是躺在床上看電視、玩,每天我爸對我說的最多的幾句話“喝水嗆死”、“吃飯噎死”、“出門被車撞死”、“你怎麼還不死”、“你趕緊去死吧”……痛苦的20年啊,那個家我一輩子都不想回去,一生不見不會想念!


vivian20120728


我就是這樣的媽媽,我也恨死我自己了,怎麼可以那麼重的罵孩子,我一個人要帶兩個寶寶,小寶又愛哭,大寶調皮,我又有點抑鬱症,所以罵孩子罵的很重,過後又很後悔,覺得對不起孩子,還會後悔的哭,等下次孩子不聽話了,又繼續罵,唉,我可能快瘋了吧


好中醫難求


我有時候太氣,也是這樣罵小孩的,當你一個人每天在家都是帶三個小孩的時候,而且大的8歲,最小的2歲半時,既要照顧一個調皮搗蛋的,還要買菜煮飯給兩個上小學的吃,這個孩子,媽,我牙痛,那個,媽,我肚子痛,你說能不心煩嗎?眼睛還要看個不聽話的,能有好心情嗎?


用戶雞蛋炒河粉


我就是急脾氣。沒結婚前,幾乎不會罵人。結婚後,特別是有了兩個孩子後,婆婆不給看孩子,兒子比女兒大六歲,都是兒子幫我看閨女,我做飯,洗衣服什麼的,婆婆和我住在一起,別管孩子哭多狠,她在旁邊看著,抱都不給抱一下,能不氣嗎?我就急著罵孩子,你就在旁邊聽著吧。老公一年到頭的不在家,誰也值望不上,,沒白沒夜的侍候孩子,再好脾氣的人也受不了,我都感覺自己成潑婦了


雨中的薔薇上5382


“這麼簡單的題目,你就考了60分?你那個腦子就是用來吃飯的嗎?還有臉哭,我要是你,我都沒臉回家,活都不活了!”

隔壁家的女人又在罵小姑娘了,小姑娘今年初一,很有禮貌,見到面經常打招呼。我們很喜歡她。

但是,她的媽媽責罵她就跟吃飯似的,隔三差五的我在陽臺能聽到。什麼樣的話語都能罵出來,伴隨著同時的還有姑娘委屈的哭聲。

有一次,簡單地和她聊了幾句,她滿嘴的埋怨孩子讀書不努力,啥也不會,將來沒出息等。我問她的作業你輔導嗎?她一臉驚訝,“我不會啊。”

我明白了,她以為父母的職責就是給孩子提供物質條件,孩子必須得用好成績回報他們。至於孩子怎麼做到,心理感受,那是孩子的事情了。



父母成長缺乏正確教育經歷、文化不高、又想讓孩子能夠爭口氣,出人頭地

在學習能力和方法繼承這條路上,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方法。這些方法有的是來自自己原生家庭的傳承,有的是成年後的經歷養成的心態和性格。

比如,一個人從小經常受到父母的苛責,為了學習成績而被打罵,那麼TA在未來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也很有可能出現同樣的行為。因為,這種模式是自己成長的經歷,覺得是有用的,起碼還沒有更有用的方式讓自己學習或者體會到。

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大概會是以下三種:

1、講道理,讓孩子產生興趣。2、無所謂,讓孩子隨心所欲。3、很暴力,對孩子經常打罵。

不懂教育方法的父母,又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學習好,採用的方法很多就是第3種了。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成績是打罵出來的”。

也會有父母覺得孩子需要鞭策,就採用了激將法,用很難聽的話,讓孩子覺得自己這個成績很羞愧,那麼下次就會考好了。



生活中的暴脾氣,面對孩子沒有耐性,更多認為是累贅

在婚姻加快速度的時代,並不是每個孩子誕生,都是真愛的結晶體,有不少的年輕人,自己還是個“小孩”,卻有了小小孩。

對於愛情沒有成熟的理念,更不要講婚姻或者生活。曾經的激情早已經過去,被生活折磨支離破碎,就剩下了內心的不滿和不安。尤其是工作上的壓力,就盼著回家能夠“躲清淨”。

可是,家裡的小小孩還沒有長大,面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新奇和不懂。誰能夠幫助他?只有不斷地去找父母解答。父母煩了,失去了耐性,就剩下了吼叫了。

同時,覺得孩子相對自己是個弱勢體,又啥都不懂,打罵幾句又如何?最後變成了,口不遮攔,隨心所欲的打罵。



孩子不是我們的產品,是個生命體,需要用愛面對

孩子,是一個家庭傳承的標誌。沒有了幼兒,文化不能傳承,老年化的社會,終將成為落日餘暉。

只有小孩子不斷成長,不斷創新,人類才能向前走去。

善待、正向引導孩子,是每個父母的責任和義務。

既不能過度寵愛,也不能故意傷害,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


木林談心理


這樣的父母親心智不成熟,也許自己還是個沒有長大的孩子吧。這個問題讓我想起我當時年的狀況,我也會有時脾氣爆燥,心裡煩,生孩子們的氣,我卻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傷害孩子的童心。動不動就叫孩子們去死,能說出這樣惡毒的話來刺激孩子的心靈。這樣做真的很不好,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好。父母就要有父母的樣子,好好愛孩子,教導孩子們。

梅花十一月


梅花十一月


當年,我們哥五個都頭高頭低的成長著。大哥20歲,在大車隊餵馬,二哥上中學,三哥15歲,四哥13歲,我11歲,都未成年。但三哥死活不上學,在生產隊掙4分工分,收工回家跟家裡兩個小弟弟吵架。俺娘被吵得窩火就一起罵我們,你們一個個討債鬼怎麼不死!千刀殺的萬刀砍的討債鬼。我們做個鬼臉一溜煙跑了,可我們知道,俺娘可疼俺們了。操心費力的拉扯著五個兒子,如今還想被娘罵!在也聽不到孃的罵了![流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