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發起全面總攻,這4件事感動了我

武漢發起全面總攻,這4件事感動了我

2月15日上午9點,國新辦的發佈會第一次挪到武漢前線。


會上,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湖北省委常委王賀勝介紹, 截至2月14日24時,各地共派出了217支醫療隊,25633名醫療隊員 (不含軍隊派出,加上軍隊派出4000餘人,支援湖北醫療隊已達3萬人左右),還調集了三個移動P3實驗室 。這些都大大超過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醫療救援的調動規模和速度 。


為了抗擊疫情,國家向武漢、向湖北調集多少資源已無法盡數,我們從醫療隊的派駐人數就能窺斑見豹。在武漢戰場、湖北戰場,國家已調集“精兵強將”,中國抗疫之戰,已進入總攻階段!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戰“槍聲”,已經打響!


在總攻打響後,昨天一天之內,被4件事感動了,把感受與大家分享:


第一件:河南教育廳長振聾發聵的號召


據大河報報道,2月14日下午,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九場新聞發佈會即將結束的時候,河南省教育廳廳長鄭邦山回答完最後一個記者提的問題,突然說了一段話:我想對全省教育系統的老師、同學、家長朋友們說幾句話……


這段時長為5分鐘的“幾句話”,真的深深打動人心,既令人感動又讓人鼓舞。在國家危難之時,這樣的聲音尤為珍貴,這既是對武漢、對湖北的巨大支持,更是對下一代最好的三觀教育。從抗日戰爭時期、西南聯大締造的教育奇蹟、河南大學艱辛的辦學歷程、學生志願者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中“一夜長大”的故事,一直延續到對這場災難的正確態度以及教育和生命的真諦······不想重複裡邊的話,只想大家都看一遍,父母該看一遍,也應該讓自己的孩子看一遍。在這場災難面前,我們都需要更多心靈的洗禮。


第二件:華山醫院張文宏團隊的情懷與精神


還記得數日前紅遍網絡的“黨員上”嗎?是的,那就是上海復旦大學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還有他關於傳染病的講座,也傳遍了網絡,。沒想到的是,他的團隊一樣有情懷,他們除了幹好自己專業內的事,竟還幹起了宣傳正能量的事,下面這個MV做的,佔豪什麼都不想說,只想給他們點贊!點贊!再點贊!!!


MV:《唯一的可能》,華山感染傾力製作,獻給在武漢前線白衣戰士的一曲祝福,盼大家早日平安歸來。


說起張文宏,就想多說幾句,因為關於他佔豪和很多人有過交流。坦率說,佔豪一直很感慨,原來在我們的一線奮鬥的人裡,是有像他這樣的人的:在國難面前,張文宏所體現出來的技術好、覺悟高、有情懷、敢擔當的系列素質,比某些只顧得發論文的所謂高級專家強萬倍,比那些把一己私利凌駕於國家與人民利益上的所謂“高精尖人才”強萬倍,我們需要像張文宏這樣的人,他們從群眾中走出來,又願意為人民群眾奉獻犧牲。有網友把他比作第二個鍾南山,表示贊同。


和一位將軍談起他,佔豪說他應該在更重要的位子上去發揮更大的能量,將軍說這樣有技術還有政治覺悟的干將應該得到重用,部隊近幾年優秀人才流失也嚴重,非常可惜;和復旦瞭解情況的一位教授朋友聊起他,佔豪還是說這樣的人應該給他更重的擔子和更大的舞臺,教授說本來推薦他做院長,但他拒絕了;和一位國家智庫研究員聊起他,對方說在生化科技領域像張文宏這樣,既有技術又熱愛國家的人並不多,這個領域搞高精尖技術的人本來就很少,真正熱愛國家的人更少,甚至有人會把一己私利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成果輸出都是看出價,不一定會給國家······


和所有朋友說起他,都是一樣的態度,國家應該善待這樣有擔當的中華好男兒!希望國家的評價機制繼續優化調整,科技領域的關鍵崗位,需要愛國的、真正願意為國為民擔當的人來做,要讓科學技術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人民幣服務,否則我們的研究可能給別人做了嫁衣,還有我們的一些科研機密還可能外流。


第三件:一張照片


武漢發起全面總攻,這4件事感動了我


這是一張山西省第七批志願湖北醫療隊的合照,看到之後很感動,但感動的不僅僅是這張照片,而是這張照片背後的意味。


注意,這是山西省第七批支援湖北的醫療隊了,這不是說只有山西省第七批,根據國新辦發佈會上公佈的數字,全國各地一共派出217支醫療隊,全國31個省市平均每個省市正好7支。而像江蘇這樣的發達省份,已累計派出2497名醫務工作者支援湖北,在全國省、市、自治區中人數最多,其中第七批高達705人。再加上解放軍兩批4000餘人的醫療隊伍,支援湖北的醫務人員總數已達3萬餘人。能在短期內調集3萬人的醫療隊,恐怕也只有中國能做到了。


看到這樣的照片,想到支援湖北醫務人員的數字和一架架飛到武漢的飛機······作為一箇中國人,必然會對打贏這場疫情殲滅戰充滿信心,必然從心底產生強大的自豪感。偉大的中國、偉大的中國人民在危難面前沒有退縮,爭先恐後、勇往直前。


中華民族有這樣的優秀兒女,必然能夠戰勝病毒,必然能走向偉大復興!


第四件:方艙醫院裡的武漢人在“鬥舞”


武漢已經對“四類人員”實現了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其中輕症患者被安排在方艙醫院治療。目前,武漢已經開放了9家方艙醫院,預計方艙醫院將會達到15家甚至更多,現在住進方艙醫院的患者也已有近6000名。


本來,還對大家的心境有擔心,這麼多的人聚集會不會引發騷亂或有其他不安全、不穩定的情況。現在看來,擔心是多餘的。


一方面,由於全國資源集中和工作理順,武漢現在效率已經比較高,工作效果也改進明顯,方艙醫院的衛生條件、飲食條件都很好,患者在這裡都很適應。


另一方面,不得不說武漢人的樂觀精神真的是很值得人佩服,在這裡大家不但看起來沒有煩躁的樣子,反而表現得非常樂觀與豁達。


前幾日,方艙醫院裡已經有打太極、跳廣場舞、做操等等日常,現在隨著熱情上漲和升級,原來領舞的醫護人員都已經被擠出“舞臺”了,廣大患者已經開始玩起了“鬥舞”。看到下面的視頻,是不是滿屏的樂觀主義?相信他們很快就會出院。


看到這樣的視頻,真的很欣慰也很感動,這就是樂觀積極向上的武漢人啊!所謂天助自助者,在大災大難面前,武漢人沒有被打倒,反而愈挫愈勇,這不正是中華民族典型的民族性格之一嗎?


武漢人、湖北被稱楚人,楚文化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句話叫“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九頭鳥又稱九鳳,是古代楚國從洪荒年代就開始的圖騰崇拜對象,是古代最為崇拜的圖騰之一,和龍並稱。傳說中的九頭鳥,性格堅強不屈,好強鬥勇喜爭先,長期與大自然做不折不撓的鬥爭。楚國之所以把九頭鳥作為自己的圖騰,就是當地也推崇這樣的性格。


楚國從中國南方一個小部落發展而起,經過堅持不懈努力下才從弱小部落一步步問鼎中原,終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隨著春秋戰國中華民族的大融合,楚人的性格早已融入到了中華文化長河中,融入到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中,中國人身上一部分民族性格即楚人性格。


湖北人的確敢為人先,武昌起義是近代革命全國首義。在我國獨立革命進程中,湖北人投入革命的人非常多,新中國成立後從1955年至1965年我國共授予或晉升10名元帥、10名大將、57名上將、177名中將和1359名少將,合計1613人,而湖北省僅紅安縣就出了223位將軍,居全國首位。如果大家還覺得了解湖北人不夠直觀,那就看當下互聯網領域的兩位大佬,一個是雷軍,一個是周鴻禕,還有打網球的李娜,他們都是典型的楚人性格。


中華民族性格,是九州大地的國人經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發展融合而來,其中湖北人、武漢人的性格是中華民族性格中典型部分之一,這次面對大災大難,這種積極樂觀向上的性格再次發揮作用,全國上下所體現出的那種積極、責任與勇敢,以及武漢人所表現出的樂觀與積極,都讓這次抗疫戰爭變得越來越有希望!


面對極其困難的疫情,中國人已經團結起來了!正在向疫情發起總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