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消費,貴州茅臺的目標能否實現?

自2月10日開始,全國各地陸續有企業開始復工生產。11日,茅臺集團公司召開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動員部署會,茅臺復工復產分兩個階段進行,即第一階段茅臺酒、系列酒生產及其配套系統復工復產作安排,為第二階段復工復產做好準備。針對疫情的影響,茅臺公司還提出了“計劃不變、任務不減、指標不調、收入不降”的基本調子。

關注 | 疫情影響消費,貴州茅臺的目標能否實現?


貴州茅臺是A股市場的一面旗幟。一方面表現在其持續穩定增長的業績上。比如從2010年至2018年,貴州茅臺實現的淨利潤從50.5億元增長至352億元,期間沒有哪一個年度的業績出現負增長的。特別是2017年與2018年,其實現的淨利潤分別邁上200億元、300億元的臺階,達到271億元、352億元。作為一家制造業,業績如此幅度的增長,不僅罕見,也是難能可貴的。

另一方面,貴州茅臺股價則上演了“長牛”走勢。美國股市的十年長牛讓國內投資者羨慕不已,但相對於貴州茅臺,美國的十年長牛,只不過是“小巫見大巫”了。從2003年9月份開始,貴州茅臺便開始了其長達17年的牛市歷程。雖然期間股價也出現波動,但從來沒有改變其向上拓展空間的趨勢。特別是從2016年開始,貴州茅臺股價加速上漲,並不斷創出歷史性高點,其股價於2019年11月19日創出1241.61元。不僅是A股首隻股價突破千元的股票,也成為滬深股市名副其實的“第一高價股”。

貴州茅臺股價能有如此的表現,除了A股“入摩”後市場更加註重價值投資,藍籌股與白馬股更受資金追捧之外,其53度飛天茅臺成為緊鎖商品,在市場上一瓶難求顯然更是值得重視的因素。也正因為如此,貴州茅臺的銷量持續上升,並推動其收入與淨利潤的大幅增長。

但2020年對於貴州茅臺而言,卻也是充滿懸念的一年。儘管茅臺集團提出了“計劃不變、任務不減、指標不調、收入不降”的基本調子,但結果如何顯然還需要觀察。

近幾年的白酒市場,以貴州茅臺為代表,掀起了一股漲價的熱潮,茅臺、五糧液、洋河等白酒紛紛提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對於大消費類上市公司來講,其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基於此,有人喊出2020年會是白酒的“拐點之年”,甚至提出會出現促銷引發的“降價潮”的言論。白酒是否會出現“拐點”,是否會出現“降價潮”,2020年度的供求關係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但對於貴州茅臺而言,其四大目標能否實現,個人以為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四大目標的核心,主要在於茅臺酒的產量與銷量。相對而言,產量與銷量的計劃完成了,四大目標也就實現了。

去年10月份披露的貴州茅臺三季報,客觀上講並不符合此前市場的預期。去年三季度實現的總營收與淨利潤,同比雖然保持增長態勢,但環比數據則均出現了下滑,說明去年三季度貴州茅臺的銷售並不像市場預期的那麼樂觀。但從銷量看,貴州茅臺完成2019年的計劃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貴州茅臺2017年至2019年的銷售計劃分別為2.6萬噸、2.8萬噸和3.1萬噸。2017年實際銷售3.02萬噸,2018年茅臺酒銷量為3.25萬噸,均超額完成了計劃。2019年貴州茅臺前三個季度的業績增長狀況,上市公司完成銷量計劃根本不存在任何問題。2020年茅臺酒銷售計劃為3.45萬噸,個人認為,基於茅臺酒的市場地位,以及受到的歡迎程度,貴州茅臺完成銷售計劃沒有任何問題。

在產量方面亦是如此,從2016年至2018年,茅臺基酒的產量分別為3.93萬噸、4.28萬噸、4.96萬噸,均超計劃完成任務。因此,對於茅臺2020年的產量計劃,個人以為完成也不存在任何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