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12 22:52
“的”前後結構間的關聯
摘要:兩事物可能存在的聯繫這樣歸類:充分條件關係、必要條件關係、不充分不必要條件關係。把“的”前後結構各看成是一事物,“的”結構所反映的兩事物間的聯繫也不外乎這幾類。“的”結構是如何反映兩事物間聯繫的?也就是說“的”前後結構間是總樣關聯著的?本文所給的答案是:“的”前結構對“的”後結構具有充分性、限定性(區分性),“的”後結構是特指的。舉例驗證看法是一個寬泛的話題。本文所舉例子限於“的”前後結構都是的名詞的情形。
關鍵詞:“的”結構;充分性;限定性;特指
1“的”前後結構間的關聯
在現代漢語裡用到了語詞“的”,結構助詞“的”、語氣詞“的”都可認為它們的前後都有相應的結構,有的“的”後結構可認為是省略了的。把“的”前的相關結構看成是一事物,把“的”後的相關結構也看成是一事物,這兩事物間的關係可以這樣概括:充分條件關係、必要條件關係、不充分不必要條件關係。用“的”結構表達兩事物間的這些關係是有講究的。用兩個集合圖示如下:
集合R是以同“的”前結構R相關聯的對象為元素的集合,集合S是以同S相關聯的對象為元素的集合。R、S關聯的對象,可以是它們的外延,也可以不是它們的外延。
“的”後結構是中心語,這種情況下,整個“的”結構所指對象這樣理解:所指對象是集合S中的元素,集合S與集合R交集中的元素。如果集合S是全域,“R的”所指對象就是全域內同R相關聯的所有對象(可參考《量角度考慮語詞用到了“的”》一文)。
純粹從集合的角度看,如果集合R與集合S的交集非空,我們不能由集合R推出集合S,存在集合R不是存在集合S的充分條件。但在“的”結構裡,如果存在“的”前的結構所關聯的對象,那麼,這樣的對象中至少存在一個對象是“的”後結構所關聯的對象。也就是說,在“的”結構裡,“的”前結構對“的”後結構而言具有充分性,當然任意一方對另一方而言都具有充分性也是可以的。“的”前的相關結構對“的”後的結構具有充分性,也就是說,“的”前後結構間的語義關係就是一種:領屬關係。一個“R的S”結構相當於一個充分條件的假言判斷,R對S的充分性相當於“p→q”裡p對q 的充分性。“的”結構裡“的”相當於“p→q”裡的“蘊涵”符號,從這個角度看,似乎可以將“的”含義解釋為“蘊涵”。
如果“的”前後結構間是充分條件關係,R就是充分條件關係中的前件,S是充分條件關係中的後件。如果是必要條件關係,S是R的必要條件。如果“的”前後結構間是不充分不必要條件關係,從事實真、符合認知的角度看,R對S要具有充分性。
S是“的”結構中心語,這樣理解“中心語”:R對S有限定性,R是定語,指出了整個“的”結構所指對象的範圍:必定是集合R裡的元素。R對S而言有限定性(區分性),S有特指性:所有S的元素一定是集合R內的元素或部分S的元素一定是集合R內的元素。所有S的元素一定是集合R內的元素,是一種特指。部分S的元素是某範圍內的對象,特指性更明顯,這樣的“的”結構能很好的詮釋向心結構理論。
“的”前後結構間的關聯可以這樣概括:“的”前結構對“的”後結構而言具有充分性、限定性(區分性),“的”後結構所指對象是特指的。這樣說“的”結構,好像挺抽象的,難理解,其實用起來並不難。接觸的例子多了,“的”前後間的這種關聯就存在於潛意識裡了,成了存在於潛意識裡的一種技能,能以條件反射的方式加以運用的技能。當你受到相應的刺激後,需要的“的”結構規範表達會很自然而流暢地有了。
2“的”前後結構間的關聯——前後結構都是名詞
2.1外延的角度看結構中的名詞
概念間的外延關係存在五種情形(兩個概念都是空類的情形除外)。兩個概念間具體的外延關係是客觀存在的,認知上不區分“誰”對“誰”具有充分性,一般情況下,任意一方對另外一方而言都具有充分性。邏輯上看,有“SIP→PIS”說明了這一點。
全同、真包含於、真包含外延關係都可認為是交叉關係的特殊情形。這種情況下,肯定的“R的S”結構是規範結構,且除全同外延關係外,肯定的“R的S”表達一定有規範的“S的R”表達。
從外延角度看,可認為否定的“R的S”結構是這樣的:S對象是集合R的補集與集合S交集的元素。 R、S間外延關係是交叉、全異外延關係的情況下,可有否定的“R的S”表達,也可有否定的“S的R”表達。如果R真包含S,可有否定的“R的S”表達,但沒有否定的“S的R”表達。
R、S間的外延關係是全同關係的例子。“(《祝福》的作者)的魯迅”、認知上看,這裡的“魯迅”是有限定性(區分性)的:事物是發展變化的,不同的發展階段會表現出不同的“我”。(“魯迅的《祝福》的作者”表述不可以,不符合認知,不能體現充分性)。“人的高等動物、高等動物的人”表達可以。“看的看、說的說、紅的紅”都不是從外延角度看它們間的關係的,應從句法的角度看其中關係。
R、S間的外延關係是真包含於關係、真包含關係、交叉關係的例子。“動物的生物”,如果要表述“魚”具有“生物”的一般屬性——“具有一定結構”,可有“生物的魚是具有一定結構的”表達。“不是魚的生物”表達可以,“不是生物的魚”表達不可以,“生物”真包含“魚”。
R、S間的外延關係是交叉、全異關係的情況下,否定的“R的S”或“S的R”表達的例子。“不是學生的黨員”、“不是黨員的學生”,“不是石頭的羊”、“不是羊的石頭”都是這方面的例子。
外延的角度看“的”前後的名詞,名詞的含義是它們的本義。外延角度看R、S,“R的S”結構的“的”都是可以省略的。省略其中的“的”,相當於由“p→q”表達變“p∧q”表達。
2.2“整體”包含“局部”的角度看結構中的名詞
“(整體)的(局部)”結構,可從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的角度去分析。“局部”對“整體”而言,“局部”是“整體”的必要條件,不說:“局部”的“整體”。“整體”對“局部”而言,具有充分性,可說:“整體”的“局部”。
“局部”的“整體”表述:“氫元素的水、輪子的車、手的我”,都是不規範的表達。反過來,“水的氫元素、車的輪子、我的手”,屬“整體”的“局部”的表達,是規範表達。“中國的香港、森林的樹”是規範表達。“樹的森林”是不太規範的表達:把“樹”作集合概念來理解,這種表述是規範的,把“樹”作類概念來理解,這種表述又是不規範的表達。
2.3“主動關聯”與“被關聯”的角度看結構中的名詞
“我的書、他的話、大家的態度、機器的效率、汽車的速度、物體的溫度、物質的組成、方程的解”,認知上看,這些都是“的”前結構“主動”關聯“的”後結構。事實存在,“的”前結構“主動”關聯“的”後結構,具有充分性。“被關聯”的“書、話、態度、效率、速度”不一定關聯它們前面的對象,不具有充分性。把它們放在“的”結構前面是不規範的表達,不滿足“充分性”這個條件。
雙音節動詞作“的”後結構名詞的,“的”後結構的特指性可這樣看。一些雙音節的動詞具有表過程意味。書寫、走動、由來、思考、回答、解釋、運動、指點、霸蠻、表演等都帶有表過程的意味。不同的對象呈現的過程是有區別的,同一動詞,施事者不一樣,內涵不一樣。這種情形下的“N+的+V”結構,充分性、區分性都能體現,“N+的+V”結構是規範結構。把過程看成是結果,其中的“V”就是名詞了。“你的解釋、拉拉隊的吶喊、細菌的繁殖、旗子的飄揚”的都是這種結構。
任何物體都有溫度、任何物質都有組成,似乎溫度、組成對物體、物質而言具有充分性,認知角度看,先認識到有“物體、物質”,後認識到“溫度、組成”。不能有單獨的“溫度的物體、組成(名詞)的物質”表達。
2.4非“主動關聯”與“被動關聯”的角度看結構中的名詞
木頭、房子的外延關係是全異關係,不從外延的角度看,肯定的“木頭的房子、房子的木頭”表述又是可以的。將這種情形的“的”結構歸為“的”示前後名詞間存在的非“主動關聯”與“被動關聯”關係的一類。木頭與房子之間關聯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一方對另一方的充分性只能從事實真角度看,區分性不用說。獨立的看“不是木頭的房子”可有兩層含義:外延上的全異關係及它們之間沒有其它關聯。“塑料的杯子、花的衣服、衣服的花”,這些都是這方面的例子。“的”後結構一般都是要看結構所示的本義的,“花的衣服、衣服的花”中的“花”有不同的含義。
時間“記錄”的是萬事萬物的變化過程,萬事萬物的變化過程都蘊涵有“時間”。時間名詞同其它名詞間的相互修飾是極為廣泛的。“時間”一詞可以是指描述時段的術語,也可以是指描述時刻的術語。認知上,從事實真的角度,認為指特定的“時段、時刻”名詞同表客觀實體對象名詞間相互都具有充分性,但運用時看錶達的語義:中心語是指特定的時間還是特定的對象。
中心語是特定的對象。“9點鐘的太陽”,將“9點鐘”關聯的對象看成是一集合R,將同一事物——太陽在變化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特定狀態、特性看成是集合S,“9點鐘的太陽”指集合S中的特定元素。“12點的車”,“車”中的特指。“12點的病毒、細菌”表達可以是相同病毒、細菌變化過程中的特定狀態、特性,也可以是病毒、細菌類中的特指。
用具體的時刻修飾生命度高的對象要有特定的語境。“此時此刻的我、當時的學生”,“12點的他在吃午飯”。
“時刻+客觀存在的現象”。“5點的(溫度、速度、天氣、氣壓、質量)”,認知上看,“的”後結構都是抽象度高的集合名詞,一般不從外延上區分,從“質”上區分:視它們是包含多個互異性元素的集合。用“時刻”修飾這些名詞後,指其中特定的元素——特定的“質”,“時刻”對其中特定元素具有充分性。反過來,“客觀存在的現象+特定時刻”就不具有充分性了。可能是這樣的原因:視“溫度、速度、天氣、氣壓、質量” 是包含多個互異性元素的集合,把它們放在“的”前是結合了語境的,特指的“客觀存在的現象”不必然蘊涵某特定時刻。
“的”結構中的時間名詞指時段,指的時段涵蓋了對象變化中的全程或片段,可以放“的”結構前面修飾認知上變化感強的對象,特指性體現在相同對象處在變化過程中的特定階段。“二十一世紀的世界、2017年的中國、今年的氣候、一天的路程”。反過來,變化感強的對象蘊涵特定的時段,“世界的二十一世紀、中國的2017年”表達可以。“二十一世紀、2017年”蘊含豐富的內容,加修飾語後能體現充分性、特指性。
“路程的一天、天氣的一天”表述不可以,“路程”可以是已完成的,也可以是未完成的,其中的充分性不能體現。結合前面提到的“溫度、速度、氣壓、質量”,可有這一總結:抽象名詞一般不修飾時間名詞。
指時段的時間名詞包含時刻,可以修飾名詞所指對象出現的時刻的範圍。“2000年的張三”,除了可指“張三”在2000年的表現外,還可以指張三是2000年出生的。“21世紀的產品、今年的大米”也屬於這類“的”結構。
2.5其它關係的角度看
結構中的名詞
像“我的父親、父親的我”,其中的充分性、特指性是我們容易理解的。單獨的“李四的家人、朋友、同學、同事”,“的”前後結構不能換位,為什麼不能換位?從事實真的角度看,換位後是能體現充分性的,也符合一般認知。從這個角度不能解釋說明不能換位的原因,還是從認知方面去考慮。
首先,“是家人、朋友、同學、同事”是一般人都具有的屬性,單獨的“(家人、朋友、同學、同事)的李四”表達不能體現“李四的特性”(區分性不強)。
其次,“的”結構雖有表事實真的一面,但弱於判斷詞“是”表達。“是(家人、朋友、同學、同事)的李四”表達可以。特定的語境下,(家人、朋友、同學、同事)的李四”表達也可以。“特定的語境”加強了“的”結構表事實真的一面。
另外,不說“如果是家人、朋友、同學、同事,那麼,家人、朋友、同學、同事中有李四”。在一般的情況下,考慮“家人、朋友、同學、同事”所指對象,可能側重於從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的角度去考慮:是家人、朋友、同學、同事,不一定要包含有李四。僅僅這一點就可能就解釋了不能換位的原因。“1/2的2”表達不規範,也應是這個道理。
2.6通過變換後不具有充分性的名詞結構可變成具有充分性的名詞結構
通過變換,可以使“整體”與“局部”、“主動關聯”與“被動關聯”中不具充分性的一方通過特指使其變得具有充分性。將“局部”、“被動關聯”部分變成動賓短語是常見的情形:“含氫元素的水、有輪子的車、買書的我”。從句法的角度看,句中的動賓成分對相應的主語成分(“施事者”)具有充分性。
前面提到的加限定語的也可以:“動力的效率”與“高效率的動力”,“大家的態度”與“態度好的大家”。屬性是對象呈現的,類似集合名詞的“效率、態度”中的特定屬性同呈現該屬性的特定對象之間,從事實真的角度看,是任意一方對另一方都具有充分性。
結語:用“的”結構、理解“的”結構的難處在於知曉、理解“的”前後結構間的具體關係,誰對誰具有充分性。如何做到這一點,這是一個寬泛的話題。考慮到篇幅問題,例子只列舉“的”前後結構都是名詞的情形,所舉例子也只是點到為止,其它方面的例子以後再說。
參考文獻
【1】《向心結構與離心結構新探》 石定栩 《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年04期
【2】《淺談“的”字短語》易莉莎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09年06期
.
.
閱讀更多 樊賢澤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