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自己得了抑鬱症,想去看心理醫生怎麼辦?

活在當下xm


疫情剛開始那兩個星期,我心裡很焦慮,因為家裡有老人孩子,我也感覺自己有了輕微抑鬱症,以前沒有孩子時從來沒有愁過.

.想著孩子生病咋辦,想著老人有病咋辦,因為我們過年從城市回到農村老家過年,孩子突然換個地方不能保證不生一點病,我公公一回到老家就打麻將,而且只要打一段麻將保證生病腦血管堵塞,孩子小那幾年我在家裡已經習慣他這種不好的狀態。況且現在又是隔離狀態,他在家裡真的又是閒的發慌。

不過今年還好,他們好像看到了我的焦慮,都自覺多了,沒有事幾乎不出去,我也是在家小心照顧孩子,畢竟我們從洛陽回到農村,自己駕車也沒接觸過任何人,所以過到今天一個多月突然有點放心了,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關心疫情,有時候看到醫生的辛苦,不是一次淚目,看到燃上病的小寶寶,我心裡難受的很,自從有了孩子也看不了生病的孩子,我每天祈禱讓更少的家庭受到傷害![奮鬥][奮鬥][奮鬥][奮鬥][奮鬥][奮鬥],抑鬱症就是這樣每天積攢著,這樣不行,人要學著和自己和解,只要災難還沒來,就要積極樂觀!

如果感覺自己得了抑鬱症,那是太緊張表現,儘量轉移注意力自己找點有意義的事幹,每天多讀點有意義書,乾點以前不做的事,慢慢就好了!那個只是感覺,不需要找醫生,自己就是自己醫生!



破繭成蝶的力量


  • 我已經確診抑鬱症幾年時間了,所以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首先你懷疑自己得抑鬱症,那麼有哪些症狀。如果是整天沒力氣,昏昏沉沉,一動都不想動,遇到事情就感覺很消極。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覺得自己的存在感很低,覺得這個世界對自己可有可無。還有是否有失眠的症狀,如果有的話,那麼可能是抑鬱症。當然這只是我的經歷,具體還要看醫生的診斷。
  • 現在最重要的一點,想去看醫生,那麼刻不容緩立即行動。只有醫生才能幫助你,不要聽信別人的所謂那是心病,想出來的,自己看開就好啦!不要鑽牛角尖,麵包會有的,所有的一切都會好的這些無關痛癢的話,那是別人不知道你的痛苦。所以儘快找個靠譜的醫院,只有醫生才能幫助你。

加油!


zxp730526


曾經我也是個“抑鬱症患者”,那時候婚姻和工作的壓力讓我食不安寢夜不能寐,整整一個月不能入睡,總會莫名其妙的想哭想跳樓,走在馬路上總想試試被車碾壓的感覺————總之,那時候生不如死,最後支撐著我活下來的是我女兒,看著她無邪的雙眼心就會柔軟起來,為了孩子我必須堅強起來。於是,我忍痛放棄了一些工作和生活的重負,讓自己慢慢解脫出來。那時候,不知道這是“抑鬱症”總覺得是心情不好,也幸虧沒有去看醫生,沒有過度治療。


絕緣體78441068


得了抑鬱症只是你的感覺而已,不要儘想自己得了抑鬱症等等負面思維,人的思想意識很重要。看開些想開些,保持良好的心態開心快樂每一天。經常出去走走散散心,玩玩遊戲聽聽輕音樂,自己找樂子,做事情等等忘記抑鬱的事情。有抑悶的情緒傾訴出來或者發洩出來。閉目養神、靜心、打坐、好的暗示自己、修煉自己的性格脾氣。





吳智勇905


  • 首先感謝你的邀請!
  • 你自我感覺有些抑鬱症,想看看信息醫生。這個問題過於專業,我不好給你下些論斷。我只是提供些建議,請你參考參考。
  • 你自我感覺抑鬱,是因為某件事而感到不快,還是在生活工作中長時間總是高興不起來!如果僅僅是遇到些難事或是與某人發生矛盾沒有得到解決,而產生的消極情緒,就找一兩個知心朋友,述說述說心中的煩悶,或是痛痛快快的吃、喝、玩的消費一下,尋找些快樂的事,緩解緩解自己的壓力和不良情緒,有利於自身的身心健康。這是因為客觀事情所引起的情緒低沉,也是可以得到有效修復的。否則,自己總覺得是抑鬱了,就要及早去正軌醫院找專業醫生來診斷你的情況,如果真的是抑鬱了,也是越早介入治療效果越好。
  • 人食五穀,孰能無病!重要的是各人的心態。開朗樂觀一些,多看些樂事,多聽些笑話,心情就會好起來!不管是什麼樣的情況,還是請你重視!
  • 祝你快樂!希望你健康無恙!

羊撥絃


首先感謝提問。自己不是醫生,也不是心理諮詢人員,但對於此類問題多少還有些經驗可陳。目前有此類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這些人心理上總覺得感到很壓抑,不愉快,挺鬱悶。總感覺下班後回到家裡在自己的那個小窩窩裡最愉悅最舒服,最好是我不願意搭理你,你也別來煩我。我覺得這是自我自加壓力,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俗話說“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幹嘛你給自己和家人們帶來這種感覺和氣氛呢?對此,我建議首先要放鬆身心,做好自我心理調節和自我減壓,合理安排飲食起居,適當加強戶外運動鍛鍊,儘量主動與周圍人溝通交流,弘揚正能量,多發現事物的優點和長處。同時有機會到醫院看心理醫生,可以做心理測評等相關檢查,並根據病情需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處理,讓自己儘快恢復到正常的身心健康狀態。



加勒比海盜小丸子


如果去看有效果當然就去看,如果只是自己疑心重重那就先解決疑心。

什麼是抑鬱症的標準?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簡單來說,就是長時間心境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認知功能受阻、行為偏激等。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抑鬱體驗,比如遇到什麼事情想不開,受到了外界的打擊或刺激,受到一段感情的影響或放不下某些人或事等等。只不過,通常情況下我們通過自己或他人的啟發、引導和梳理就會緩和過來。而如果沒有得到正確的處理,長期以往的積累和心理堵塞,就會引發各種各樣的精神焦慮,最終形成負面情緒的慣性力量,即是抑鬱症。

所以,即使得了抑鬱症也不要擔心,因為擔心屬於負面情緒,會讓心情更加不好,可以通過健康的身體鍛鍊和心智鍛鍊和自我恢復,適當條件下也可以通過一些藥物來調節。

病不離心,只要學會調節好心態的方法,就會心智健康,可以試試正念的培育,比如禪修、瑜伽、太極拳、練書法、跑步、茶道等慢運動,來修身養性,從而頤養天年。



見法禪舍


心疑是病。人要心胸開闊,不要什麼事都對號入座,懷疑這個懷疑那個,這個人也說你這個了,那個人又說你那個了。這就是心裡不健康,心裡有病。這樣下去,你定會發生精神疾病。不是抑鬱就是精神病。


享受生活美麗人生


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想些開心的事,做做運動,調節調節會好很多,自我調節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550010a909fd7ff47f\

用戶旺仔豆


你對自己有這個認知很好,一方面自我調適,加強體育運動,培養一些愛好陶冶心情,轉移注意力。方一方面儘快去正規醫院找心理醫生做下諮詢診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