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斷患者與家屬間傳播渠道須“快刀斬亂麻”

一位來自武漢某醫院感染科留觀室的一線醫生反映:在其所在的感染科留觀室,基本都是新冠肺炎疑似或確診重症病人,但每天仍然還有家屬反覆出現在那裡掛號、繳費、拿藥、送飯、開死亡證明,他們就成了病人向外傳播病毒的通道。(2月16日《中國經濟週刊》)

看到這樣的情形,不止是醫生,人們“都非常著急和痛心”。在武漢疫情大規模爆發初期,正是因為大規模的病患和家屬長時間聚集在醫院,並在多家醫院的發熱門診之間奔波,這些家屬再回到家庭、社區和在所活動的軌跡上就成了一個移動的傳染源,成為疫情擴散的主要源頭,導致家族式聚集發病以及社會層面交叉感染嚴峻。這個教訓是極其深刻的。“應隔盡隔”,儘快切斷醫院內患者與家屬之間的傳播渠道。有關各方必須引起高度警覺並即行即改,築牢築密疫情“防火牆”,消除疫情傳播的嚴重隱患。

這些天,武漢及全國各地發起總攻,舉全力對“四類”人員進行了拉網式排查,要求不落一戶、不漏一人。雖然還沒有能完全實現“應收盡收”,但有的也的確已經取得了很多積極進展,這是令人欣喜的。不過,相比嚴峻的疫情形勢和中央的要求,各地的執行和落實還需要更細、更實、更快。收治和隔離仍然是當前壓倒一切的事情。

據鍾南山院士的最新判斷:武漢現在還處於一個相當困難的時期。“武漢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完全杜絕人傳人的問題,武漢市需要大力加油”。這正是問題的根源所在。武漢目前尚且是這樣,其他地方又何嘗不是如此!如果不能杜絕人傳人,新的傳染還會不斷髮生,戰疫也將會無限拉長。這不是危言聳聽,不能僥倖,不能麻痺大意。

切斷患者與家屬間傳播渠道,須“快刀斬亂麻”。目前,首先必須要做到的,就是必須把有病和沒病的分開,讓沒有病的不要再被傳染。如果在醫院不能做到病人與家屬之間的隔離,家屬就必然成為反覆向外輸送病毒的通道。病人一旦被確診或疑似新冠肺炎,即使未能收治入院,也應該像真正的隔離區那樣徹底與外界隔離,禁止家屬與病人近距離接觸,禁止家屬過來探視、繳費、掛號、送飯、送別,以及辦其他手續。

要儘快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在醫護人員緊缺的情況下,僅靠醫院顯然是沒有辦法也無能為力的,政府部門必須轉變工作思路,想辦法、下決心,善用市場和專業的力量來解決,不妨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

據報道,武漢指定當地醫藥流通企業九州通醫藥物流公司協助武漢紅十字會負責捐贈物資的物流運營管理,九州通在一天之內建成了一個現代物流系統。雖然不像網傳的“2個小時完成入庫到出庫全流程”那麼誇張,但極大地提高了效率是毋庸置疑的;火神山醫院的物業管理請萬科物業支援。萬科物業派出20名志願者前往該院為醫護人員生活和工作區域提供物業服務,這些做法無疑都值得借鑑或嘗試。“充分調動社會的力量,無論是掛號、付費,還是送飯、拿藥等等這些,相信都會有足夠的市場化和專業化手段來解決”。

千方百計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控制疫情擴散,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在拉網式排查的當下,感染留觀室存在的“病毒外傳”及其他極有可能出現的病人和家屬交叉感染的通道都必須儘快徹底地被切斷,無論如何,絕不能讓患者家屬成為向外傳播病毒的通道,必須立刻採取有效措施,堵死這個通道,有效防控疫情的擴散和蔓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