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筆畫跳躍,窺探褚遂良的書寫筆勢

東漢蔡邕在《九勢》中最早將『勢』之概念引入書法,『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惟筆軟則奇怪生焉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論斷。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也說:『古人論書,以勢為先。』古人不是描字,而是講究“活字”。

上一節課講了褚遂良筆畫的易動性,今天我們來考察他的跳躍性。

筆畫之跳躍性主要是指因行筆提按所形成的粗細反差。

我們來看看褚遂良的相關字例:

从笔画跳跃,窥探褚遂良的书写笔势

褚書中,單個筆畫之提按較為明顯,“二”字長橫起筆反切,“無”字長橫起筆藏鋒,“重”字露鋒起筆後直接下按,起筆處雖有所變化,但皆呈兩邊粗中間細之狀,筆畫起收變化與書寫速度疾緩給人以起伏跳躍之感。

从笔画跳跃,窥探褚遂良的书写笔势

“其”字右豎呈曲線“S”狀,起筆藏鋒按筆,收筆處再按筆;“神”字右部“申”長豎起收筆重,且收筆處略有停頓,上下粗中間略細;“杖”字左部“木”豎筆亦呈“S” 狀,提按明顯,收筆處向左上挑,有連接下一筆之勢。以上三字提按頓挫,節奏分明,跳躍性強。

从笔画跳跃,窥探褚遂良的书写笔势

“然”字撇畫起收重,中間細;“蠢”字長撇起筆頓筆,收筆處按筆且向上翻筆,略有上挑之勢;“色”字短撇起筆下按後提筆,再按筆向左撇出。褚字中撇畫在收筆上雖形態各異,但提按明顯,線條富有彈性,跳躍感十足。

从笔画跳跃,窥探褚遂良的书写笔势

“哉”字戈鉤、“門”字橫折鉤皆起收筆重,中間行筆輕;“宅”字豎彎鉤前截輕,後截重,有明顯的粗細變化。褚書運筆靈動活潑,瘦硬勁挺之筆畫給人以空靈、跳躍之感。

通過以上字例我們可以看到,褚遂良靈活的提按運筆使筆畫勁健且富彈性,並具有起伏感、速度感,起收之厚重與中間之纖細形成對比,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 end -

總監丨馮錯

主編 | 凌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