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單字|筆法 字法解析(九)

第九講:明、陰、洞、陽、賢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單字|筆法 字法解析(九)

“明”字雖左右較為相似,但矛盾變化相當豐富,結構上來看,左部“目”位置略高,筆畫以直為主,整體態勢較正;右部“月”位置略低,筆畫以曲為主,整體姿態向左傾斜,與左部形成了欹側關係;細節之處短橫無一雷同,注意起收筆的變化及其形態的區分,“月”兩豎呈內擫狀。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單字|筆法 字法解析(九)

“陰”字靈活瀟灑,左收右放;左部“阝”注意提按彈跳,豎畫略帶斜度;右部長撇穿插到“阝”內,撇畫取斜勢,捺畫則略取平勢;下部短橫皆為斷開,且筆畫較短,突出捺畫,使捺畫下面留白形成空間上明顯的鬆緊關係。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單字|筆法 字法解析(九)

“洞”字整體空間結構比較疏朗,左重右輕;注意“氵”三點位於一條弧線上,下兩點弧線實連;右部“同”的橫折為弧線,拉低後轉折 ;“口”的位置切勿太低,以保證重心居上,下部標註橫線的收筆位置有高低錯落關係。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單字|筆法 字法解析(九)

“陽”字結構處理巧妙,左短右長,外形呈放射狀;左部“阝”略有弧度,有外拓之意;右部“易”上窄下寬,橫畫上揚極強,且橫畫穿插至左部空間內,橫折向斜下方壓的很低,上下形成強烈反差;橫折輕重變化十分突出,注意左右兩部的中下方的空間留白。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單字|筆法 字法解析(九)

“賢”字上下結構,中軸將左右均分;該字短筆畫較多,注意其搭接及連斷關係,上圖標註的轉和折的區分變化;“又”變捺為長點,向右下方伸展,較為突出;下部兩點左重右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