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到5年農業的發展趨勢如何,請權威人士解答?

1835021699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1.農業是國家基礎行業,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離不開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離不開土地,離不開農業勞動者,離不開當地的氣候環境變化,離不開國家的扶持政策等。

2.五千年的傳統農耕適應不了全球現代的機械化科技化集約化的發展.咱們中國人多耕地少,農業水資源少,小農經濟適應不了這個時代,這個跟國情有很大的關係,目前我國從事農業勞動的工作者大多老齡化,受教育程度偏低,氣候環境變化異常,農產品週轉費用偏高,信息化,機械化程度偏低

3.未來中國的農業應該是集體化/股份公司化的集群發展模式,並不是每個村莊都像南街村,華西村,興十四村,周家莊,大寨村那樣富有,而是通過這種集體化的模式解決目前當下所遇到的農業從業人員老齡化,留守兒童,農村空心化,土地荒蕪等問題。通過集體可以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調整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大力發展集體經濟。

4.未來農業只有通過集體化的發展才能破解目前的農業狀況,才能實現農業的現代化,機械化,信息數字化,農民職業化,農產品健康化,種植規模產業化,集群化,才能在國際市場有競爭力!

5.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對農業教育,人才的大力支持



一片糊塗地


未來三到五年,農業的發展趨勢肯定會比現在新技術,新品種多一些。但是,我認為三到五年後雖然新技術,品種會得到應用,但是不會和目前的農業水平有太大的差別,也就是說大方向上不會有大的變化。

主要由於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國耕地面積巨大,量變比較困難

據2013年國土資源部公報的數據,我國耕地面積20.27億畝。有這麼大的耕地基數,農業發展在三到五年內要想有大的改變,幾乎是不可能的,實現量變估計得幾十年的時間。


第二,各種新技術不斷出現,應用,但最多處於試驗,示範階段

未來三到五年5g技術肯定會逐漸成熟並廣泛應用,這就促進農業智慧化,智能化。比如水肥一體灌溉技術,農業智慧雲服務,土壤水肥監測自動補充技術都將被應用於農業生產。

但是,由於這些先進技術對農民的操作要求比較高,加上佈置這些先進設施會增加農業生產成本。所以,這些技術基本上不會被廣泛用於農業生產中。


第三,土地集約化,種植規模化

近幾年農村勞動力逐漸轉移,年輕人基本上不種地,再過幾年種地的人就會“斷檔”。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個人承包集體土地,實現土地集中管理,種植也會規模化,機械化。

總的來說,三到五年後農業發展基本上和現在不會有太多的差別,只不過會出現一些先進的種植技術和抗性強,產量高的品種。


杞果果


雷軍說“豬站在風口,也可以飛起來”,那麼未來3到5年的農業發展風口到底是在哪裡呢?

農業發展的風口是什麼?

1、兩個緊箍咒:資源(新的資源形態)和生態(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生產成本(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降低生產成本)

2、兩個天花板:國際市場價格(進出口貿易、提高產品質量)、政策(順勢而為)

3、 一個新消費:消費升級(品牌農業、三產融合)

農業發展的趨勢就是新四化:

1、新型工業化(借鑑工業化機制發展農業)

\t 2、信息化(互聯網+農業)

\t 3、城鎮化(城鎮化、美麗鄉村、休閒農業、鄉村旅遊)

\t 4、農業現代化(機械化、規模化、科技化)<strong>

未來農業的重點領域是哪些?

有六大重點領域

1、新型經營主體(服務型主體、合作社、家庭農產、農業公司、聯合體)

\t 2、品牌農業(2017年是農業品牌推進年)

\t 3、農業加工業(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產後流通和服務)

\t 4、休閒農業(觀光、體驗、休閒、餐飲、教育、親子、健康、養生、農耕、手工、住宿、度假、創意、文化和歷史傳承)

\t 5、農業互聯網(土地、金融、電商平臺、B2C、B2B、O2O、品牌小店、品牌產品、農村電商)

\t 6、環保農業(循環農業、有機農業、廢棄物再利用、食品產業副產品)

<strong>

以上的農業發展四個趨勢以及個人認為的未來農業發展的一些重點領域,歡迎大家一起評論交流!

<strong><strong>


果趣


1、\u0002新農\u0002業趨勢深化,\u0002銷量增加,\u0002消\u0002費習慣形成

\u0002未來5\u0002年我國農\u0002產品\u0002電商交易\u0002額佔農產品\u0002交易額\u0002的5%,涉\u0002外農產品電商\u0002交易\u0002額將佔1%,\u0002農產品移\u0002動商務交\u0002易\u0002額將佔2%。\u0002我國農產品\u0002電商\u0002與農資電\u0002商、農\u0002村再生資\u0002源電商將得\u0002到發展。

2、\u0002移動\u0002端會持續發\u0002力,去中心\u0002化進一步\u0002明顯

隨\u0002著手機在\u0002我國的普\u0002及,\u0002農村手\u0002機數量也有很大\u0002的\u0002增長。手\u0002機的普遍和簡便\u0002的操作優\u0002勢,為解\u0002決\u0002農村信息“最後\u0002一公\u0002裡”問\u0002題帶來信息\u0002的契機。

3、\u0002農業新媒\u0002體營銷\u0002爆發,\u0002會產生一批有影\u0002響農\u0002業自媒體、\u0002自明星

\u0002隨著科學\u0002技術\u0002的發展,以手\u0002機、\u0002微博、\u0002微信、互聯網\u0002等新媒體\u0002推廣\u0002形式在消\u0002費者圈子裡流傳\u0002開\u0002來,自媒體\u0002的運用是農業\u0002人的福\u0002音,未來的\u0002農\u0002業商機盡\u0002在於此。

4、\u0002農業\u0002眾籌、預售\u0002將會成為農\u0002產品電\u0002商重大業\u0002態

電\u0002商只是單純\u0002利用網絡平\u0002臺進行\u0002產品\u0002售賣,而農業眾\u0002籌\u0002在產品形成\u0002之前就\u0002有了完整\u0002的創意,包含更\u0002多內容\u0002和可選\u0002產品,為用戶\u0002提供的\u0002是個性化\u0002定製\u0002服務。

5、\u0002農業複合\u0002型業態\u0002將成為新常態和\u0002新\u0002模式

集\u0002農業電\u0002子商務、高品質\u0002綠色\u0002食品原產\u0002地直供、體\u0002驗式旅遊等\u0002於一體的\u0002現\u0002代農業產\u0002業模式將給農業\u0002帶來新\u0002的發\u0002展機遇,產\u0002生農村休\u0002閒旅遊、\u0002體驗、民\u0002宿、產品銷\u0002售等複合型\u0002新\u0002業態。

6、\u0002區\u0002域性、協\u0002會的力量會在\u0002農業“互聯\u0002網+”中\u0002發揮更\u0002大作用

\u0002農產\u0002品電子\u0002商務交易中\u0002有通過平臺建\u0002設,進行\u0002專業化\u0002分工,基地\u0002只負\u0002責產品生產\u0002環節,\u0002電商只\u0002管發展用\u0002戶和服務用戶,\u0002物流\u0002外包給專業生\u0002鮮物流\u0002企業,\u0002可以同時解\u0002決標\u0002準化、產品安\u0002全性、冷鏈\u0002物流等\u0002三大\u0002難題,其\u0002業務也越來越區\u0002域\u0002化。

7、\u0002第三方電\u0002商平臺的格\u0002局進\u0002一步穩定

\u0002隨\u0002著“水果\u0002營行”等第\u0002三方平臺\u0002的倒閉,2016年,\u0002農產品\u0002第三方\u0002電商平臺將進\u0002一\u0002步洗牌,會更加\u0002體現\u0002電商平\u0002臺“贏家\u0002通吃、巨\u0002頭競爭”\u0002的趨勢。

8、農\u0002產品\u0002電商本地社群\u0002逐\u0002漸興起

\u0002隨著城鎮化\u0002和農業現\u0002代化加速\u0002推進,社\u0002區電商將\u0002扮演重要\u0002的角\u0002色,以社\u0002區為主力\u0002的移動端涉\u0002農電子商\u0002務佔主體,\u0002產地直髮影\u0002響\u0002力降低,生鮮\u0002電商物流\u0002冷鏈\u0002等問題可以得到\u0002很好的解\u0002決。


創業阿輝


未來農業走向將出現五大趨勢:

一 是從“平面式”向“立體式”發展。即利用各種農作物在生育過程中的“時間差”和“空間差”進行合理組裝,精細配套,組成各種類型的多功能、多層次、多途徑的高優生產系統。

二 是從“自然式”向“設施式”發展。一些農業專家精心設計,把農場式農業生產改造成農業公園,集農業種植、綠化環境、觀光旅遊等為一體,勞動也將成為一項愉快的工作。

三 是從“機械化”向“電腦自控化”發展。農業機械給現代化農業帶來了活力。電子計算機智能化管理模塊系統在農業上的應用,將使農業現代化管理更上新臺階。四 是從“化學化”向“生物化”發展。現代農業已普遍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和植物激素,這雖然增加了農作物產量,但也帶來了環境汙染等公害。未來農業將進入一個嶄新的生物化的綠色、潔淨的農業時代。

五 是從“地面”向“太空”擴展。未來農業將向宇宙拓展,如利用太空培育新品種,發展太空農業等。一、當前我國農業的發展趨勢

1.農業的高科技性即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在提高,高新精尖科學技術在農業中廣泛應用

現代農業在吸取傳統農業精耕細作、持續經營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和融合現代科學技術,包括計算機和信息技術以及轉基因、細胞融合、無性繁殖等生物技術。例如將轉基因技術、核輻射技術與常規育種技術相結合,綜合不同植物的優良性狀,實現了植物種、屬間的遠緣雜交,培育了許多優良的植物品種。利用無性繁殖技術,開發人工種子和種子包衣,促進了種子產業的發展。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信息農業、“精確農業和“數字農業”等相繼提出。所謂“數字農業”實質上是利用互聯網技術、數據庫技術和GIS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經營和管理農業生產資料、農業實用技術、農產品及再生產品的生產、使用、貿易銷售、宣傳和推廣等,它將推動農業生態系統物質、能量、資金、價值和信息跨區域、跨國家的交流。

2.農業科學在微觀上分工逐漸細化,在宏觀上將更加綜合

隨著高新技術在農業中的廣泛應用,農業產業和農業學科內部分工越來越細,形成了不同類別的農業產業和農業科學分支。同時,在宏觀上又逐漸綜合,形成了農業生態學等綜合性學科。

3.生態農業和節水農業是我國高效、持續農業發展的方向

生態農業和節水農業是綜合開發利用自然和社會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的農業生產體系。生態農業強調農業各部門的協調性、綜合性、穩定性和持續性;節水農業注重水土資源的綜合利用及其高效性。二者都是我國大力推廣的綜合性農業類型,都以生態建設為核心。在內容上,生態農業與目前提倡的觀光農業、休閒農業、旅遊農業、立體農業等替代農業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和重疊。生態農業強調生物和生態系統多樣性,推廣生態工程技術。

4.農業發展空間不斷拓展,藍色農業、白色農業、分子農業和太空農業佔據科技制高點

“藍色農業”又稱海洋農業。

“白色農業”是以微生物資源為核心,以動物、植物為原料,發展相關的產業。

“分子農業”就是利用動植物分子遺傳學和轉基因技術,實現商業上大規模生產蛋白質、藥物、疫苗及酶等物質,用於預防和治療人和動物的疾病。

將航天航空技術與農業和生物技術結合,即太空農業。

5.農業產業化、企業化和市場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潮流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業生態系統中的能量物質流、資金價值流、信息流將會更加迅速,系統將更加開放,與外界市場的聯繫將更加緊密。在這種情況下,農業生產直接受市場的引導和調控。農業產業化、市場化和企業化將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農業產業化程度、農產品商業化程度、初級農產品深加工程度,體現了農業生產—生態系統發展的綜合水平。








湘村么妹


向四化過渡,生態農場化,立體設施化,工廠化,智慧化。

立體生態智慧農場是農業發展進化的終極方向。因為它的產出效益是傳統農業的數倍至數十倍。不再需要農藥化肥,節能降耗,綠色環保。立體生態智慧農場將會在未來五年內大量湧現出來,將為我國造就大量的農業產業工人。它也能將我國從一個農業進口大國轉變為一個農業出口大國。


szgao755


十三五”規劃綱要說的很明確,對農業的規劃目標,仍然是進一步實現農業的“現代化”。要實現這個目標,國家會在哪些方面發力?我們又可以把握住哪些機遇呢?

1.種糧食,能賺錢

2.從結構調整中找機會

3.一二三產業融合,財產收入增

4.農產品必須高標準,樹品牌

5.種化肥農藥將會越用越少

6.國家鼓勵你去國外種地

7.未來要爭做“新農民”

8.農業玩的都是高科技

9.農業補貼可能不再“撒胡椒麵”

10.農產品定價會進行市場化改革

11.農村普惠金融將迎來發展機遇

——關注我帶你更詳細解析


段鴻宇


我國種業發展歷程可劃分為4個階段,以2000年《種子法》實施為標誌,我國種業進入市場化階段,計劃經濟色彩逐漸淡化,看不見的市場之手逐步發揮主要作用。僵化機制被打破,必然釋放出洪水猛獸般的競爭力量,過去17年,我們見證了中國種業的蓬勃發展。

受供給側結構性調整以及主產區天氣影響,我國2018年夏糧產量有所下滑。2018年夏糧產量13872萬噸,較2017年下降1.14%。但另一方面,我國糧食庫存高企,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的背景下,現階段國內糧食去庫存正在穩步推進。2017年我國小麥和稻穀庫存分別達到7295.7萬噸、14113.3萬噸,庫銷比分別為71.55%、85.20%。最低糧食收購保護價繼續下調,向市場化收購轉變。

行行查,行業研究數據庫(網站 www.hanghangcha.com)


行行查


我不是權威人士

我不敢說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