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北歐的極夜,從早上10點開始,短短几個小時的光亮轉瞬即逝,到了下午3-4點,外邊已經是一副全黑的景象了,這漫漫長夜,讓人很難不產生一個疑問:


北歐人在極夜裡都做些什麼。


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愛德華·蒙克《憂鬱》


1.天黑是不是就可以不上班了?


按日照時間來算,上午十點上班,下午三點就下班,光是想想就很幸福……

嗯,也只限於想想了。

北歐的冬季日照時間雖然短,但上班還是得照常上,而他們的工作時間表大概是這樣的:


9:00——上班

9:00-9:10——Fika

(不喝點咖啡真醒不過來)

9:10-12:00——工作

12:00-12:30——午飯

12:30-14:00——工作

14:00-14:10——Fika

(此時會有好看的夕陽)

14:10-17:00——工作

17:00——下班

並且大家上班的日常有可能是這樣的:上班的路上,天還沒亮,到了公司之後對著灰濛濛的天工作,傍晚離開公司的時候,外面已經像午夜一般黑了。


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愛德華·蒙克《紅房子與雲杉》


像極了起早貪黑揹著大書包上學的中學生。

但有些時候大家四點左右就準備下班了,然後幾個關係好的同事一起去after work,喝喝酒聊聊天,6點左右才算正式到家。


2.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讓人很抑鬱啊


北歐人的「冬季抑鬱」真不是矯情。

據統計,北歐國家每1000名居民中,就有118人患有抑鬱症或抑鬱傾向。北歐五國之一的冰島,是全世界最大的抗抑鬱藥消費國。

冬天對北歐人情緒的影響有多嚴重?打個比方:如果你需要預約心理醫生,夏天要等一個月,冬天就要三個月往上數。


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挪威作家易卜生的經典名著《玩偶之家》中,女主角娜拉的丈夫生了一種怪病,需要到曬太陽療養才能治癒


所以11月是北歐人心情最糟糕的一個月。

人們沒來由的開始沮喪,受到一點刺激就會覺得很絕望,大街上的人像一個個行走的烏雲,自帶低氣壓。


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傍晚的卡爾約翰街上》,形象的描繪了這個場景。


北歐城市裡的各種公共場所,比如一些醫院、咖啡店、公交車站都有設置光療面板,24小時開著燈,以代替太陽光,幫助人們抵抗抑鬱。


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瑞典城市中的光療面板


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由於長時間缺少陽光的照射,北歐人從小就要每天堅持吃維生素片、喝魚油來補鈣。


所以,如果身邊有朋友喊著想要去北歐生活,最好是讓他先去體驗半年北歐的冬天再做決定吧。


3.在家看治癒直播


工作日的問題差不多解決了,那週末乾點啥呢?

週末大家一般不會選擇外出,於是宅在家裡打發時間成了最重要的事。

挪威電視臺的一個叫慢TV(Slow TV)的頻道就格外受歡迎。


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這個節目沒有主持人,沒有字幕,沒有臺本,一集只播一件事。比如,開往奧斯陸火車的沿途風景、夏季航海之旅、峽灣漂流、一個燒的噼啪作響的壁爐。


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有的時候節目一播就是一整天,從早到晚,最誇張的記錄是連續19天播放了379小時。

這個在我們看來相當“無聊”的奇葩節目,剛開播就有超過20%的挪威人同時收看,人們卻一致好評說,“被節目治癒了”。

有些難以理解?但你想象一下,窗外永遠是黑漆漆一片,終日不見太陽,天又特別冷,更沒有什麼植物生長,這種情況要持續大半年。


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這個時候你窩在家裡,打開電視,看到真實美好的夏季風光,大大的太陽,海浪在翻滾,看上幾個小時,發發呆,抑鬱的情緒也被暫時拋到腦後了。


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這何止是治癒,簡直是救命啊。


4.客廳,客廳最重要

既然窩在家裡是最重要的事,那麼客廳對北歐人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畢竟,冬天裡,人們的夜生活和社交活動都是要在客廳裡解決的。


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和朋友開Party,愉快的家庭時光,家族聚餐都是在客廳進行的


因此,北歐也誕生了特別多的家居品牌,人們在「如何把家變得更好」這件事上不厭其煩的一再完善,他們相信,只有把家裡裝修的溫馨舒適又養眼,才能毫不費力地熬過北歐的冬天啊。

北歐人的家裡除了有好看的傢俱,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物品:蠟燭


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對於我們來說,點蠟燭是為了營造氛圍而存在的,可有可無,但對於北歐人來說,蠟燭作為室內唯一的自然光源,意義堪比太陽光。


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從前北歐人對極光的猜想,也與蠟燭有關。


5.除此之外,極夜的時候還能幹點啥?

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1.喝酒

喝各種酒,企圖用酒精來逃避現實。


2.Party

隨便一個理由就能組個Party局。


3.滑冰⛸

黑暗中滑冰,天然滑冰場怎能放過?


4.度假

週末飛去南歐享受日光浴。


5.節日

音樂節、沙灘美食節、藝術節、電影節……


6.運動

努力將多巴胺維持在正常水平。


7.咖啡☕️

咖啡續命,是真的為了續命!


8.釣魚

佛系釣魚,釣上來再放生。


9.打冰球

全民打冰球,老少咸宜。


10.組樂隊

為什麼北歐樂隊多,閒的。


11.期待新年和聖誕節

期待到什麼程度?提前一個月就開始倒計時。


12.打遊戲

打著打著就誕生了許多知名遊戲公司。


13.看書

冬季國民閱讀量暴增。

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人類進化到現在,依然不能適應黑暗。

但對於北歐人來說,經歷了上千年的極夜,他們似乎找到了與黑暗的相處之道。

黑暗為他們帶來的不只是恐懼、壓抑、荒涼,在那些太陽再也不能決定人們作息的日子裡,人們找到了真正的獨處時間,他們長久的閱讀和思考,從未停止創造。

最後,和你分享一首詩,是屬於極夜的另一種浪漫。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茨維塔耶娃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在某個小鎮,
共享無盡的黃昏


和綿綿不絕的鐘聲。
在這個小鎮的旅店裡——
古老時鐘敲出的
微弱響聲
像時間輕輕滴落。
有時候,在黃昏,

自頂樓某個房間傳來笛聲,
吹笛者倚著窗牖,
而窗口大朵鬱金香。
此刻你若不愛我,我也不會在意。
在房間中央,一個磁磚砌成的爐子,
每一塊磁磚上畫著一幅畫:
一顆心,一艘帆船,一朵玫瑰。
而自我們唯一的窗戶張望,
雪,雪,雪。
你會躺成我喜歡的姿勢:慵懶,淡然,冷漠。
一兩回點燃火柴的刺耳聲。
你香菸的火苗由旺轉弱,
煙的末梢顫抖著,顫抖著
短小灰白的菸蒂——連灰燼
你都懶得彈落——
香菸遂飛舞進火中。


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愛德華·蒙克《星夜》


留言和F聊聊:

你有過被季節左右情緒的時刻嗎?


當北歐極夜來臨時,人們還用上班嗎?



關注我們,離理想生活更近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