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奴的賣身契,寬寬的馬蹄鐵,這些“玩意兒”推動了歐洲現代化?

鮮知便覽:

“現代化”是西方學者首先提出的專有名詞。英文Morden從詞源上講,即是mode(模式)的變形。因此“現代”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超越古代”、“超越傳統模式”。有朋友會提出疑問:為什麼歐洲人如此想超越古代?從語義學上將今日社會稱為“現代”,對歐洲人來說有什麼益處?歐洲為什麼是世界上第一個邁入“現代”的地區,他們相較於他人而言,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優勢嗎?


農奴的賣身契,寬寬的馬蹄鐵,這些“玩意兒”推動了歐洲現代化?

中世紀農民在一起聚餐


一、引言:如何認識“現代”西歐?

西方世界在公元1500年以後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通過諸如: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地理大發現、民族國家形成、工業革命、啟蒙運動、殖民征服等一連串令人瞠目的狂飆突進,奪得了人人服膺的霸權。

在這些相互作用的重大歷史事件當中,又摻雜了同樣舉足輕重的“微觀事件”。比如:農業革命、城市的復興、契約精神、重商主義、社團意識的增強、教派衝突、王朝戰爭、傳染病、法人觀念的形成等。

歐洲社會正是在經歷了這些不斷調整之後才獲得了“現代性”。要知道,歐洲人並非長期領先世界。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和之後的突厥帝國,都曾是令歐洲人仰視的近鄰。


農奴的賣身契,寬寬的馬蹄鐵,這些“玩意兒”推動了歐洲現代化?

14世紀:宏偉壯觀的君士坦丁堡


誠然歐洲人醉心於古典,卻更願意超越古典。有誰不願欣賞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而恆願把目光放在一位曾享風華的老嫗身上呢?

其實“現代社會”、“現代史”這樣的詞彙,在被我們喚出之後,就已然透露出某種“歐洲中心論”的意味。但是,我們仍舊得承認歐洲文明對整個人類世界的巨大貢獻。正是他們將千年變革間取得的經驗與心得,帶到了世界的幾乎每一個角落。

我們要尋找西方世界讓人稱奇的“現代性”時,必要先向古代回首。下面,我們就來和大家談談歐洲現代化起源其中的第一個要義:農業及與之伴生的其他因素。


農奴的賣身契,寬寬的馬蹄鐵,這些“玩意兒”推動了歐洲現代化?

需要三四頭牛牽引、三兩農民配合的犁作手段


二、莊園制與契約精神

人們都明白民以食為天的道理,然而在談到農業對社會轉型起到的作用時,常有人對其嗤之以鼻。人是興國之本,若沒有不斷進步的農業技術去支撐一定數量的人口,國家的經濟規模與消費市場便無從擴大,生產力也談不上進步。

在中世紀的西歐,莊園制經濟在當時佔據主導地位。莊園制的核心是領主與農民之間的附庸關係,因這種關係大大區別於落後、低效的古典奴隸制。莊園制不僅提高了農民們的人身地位,還因農民可更自由地掌握耕作時間、耕作方式,進而提高了生產效率。

維繫這種附庸關係的紐帶是土地,而保護這條紐帶不被扯斷的則是重要的契約精神。農民依靠契約,可以穩定和安全的使用自己的耕地而不必害怕被侵奪。而領主因相信契約的規定,也不必害怕農奴逃跑。縱觀整個中世紀的西歐,很少發現領主對農民土地的強制性剝奪,在中世紀的後期更加明顯。這與東歐地區間或發生的農奴逃亡現象有很大的不同。


農奴的賣身契,寬寬的馬蹄鐵,這些“玩意兒”推動了歐洲現代化?

中世紀晚期農民們在喜迎收穫


三、農墾技術進步與“翻土時代”

農人們當時大部分集中在莊園裡。中世紀初期,人們更無力去適應那些遍佈於城堡周邊的沼澤、砂礫與粘質地。他們通常只會利用原始農具:犁、耙、鋤、尖嘴器、大木槌、鐵桿等。

然而,勞動人民智慧地改進了傳統農耕用具。13世紀以來,稍有富裕的莊園已能供應適合翻動黏土的重犁。歐洲農民對馬蹄鐵和挽具的改造,也使得馬兒被廣泛地運用到了農事之中。方便靈活的馬車能夠為販運農作物提供載具,這也加速了農產品商品化和一批專司商業的市鎮出現。

提到中世紀最著名的農業技術進步,三圃制是不可或缺的座上賓。三圃制是一種典型的西方農莊的輪耕制度。耕地被劃為條形,莊園主的土地和農奴的土地依次相連。


農奴的賣身契,寬寬的馬蹄鐵,這些“玩意兒”推動了歐洲現代化?

中世紀早期歐洲南部的兩位農民


圃是壘起來的長方形土條。起初,相對於二圃制而言,三圃制並沒有想象中那樣廣泛普及。三圃制的出現充分適應了歐洲人口增長的需要。三塊地分為秋冬田、春田和休耕田。也就是說,三圃制將原本的農業效率提高了整整一半。這樣一來,商業社會所需要的糧食、原料等物質基礎便已然充沛。

不過,也有一種觀點說:三圃制由於加大了對土地的利用、減少了休耕地的分量,從而降低了生產效率。雖然看似耕作的面積增多了,但與人員投入的增加相比,三圃制僅提升了總體的產量,而沒有提高相對生產效率。

耕作技術與耕作用具的進步往往是相伴相生的。無論三圃制的具體效率是否因統計方式的不同而顯示出波動,三圃制仍然為農業進步帶來了貢獻。馬在拖拉重犁時不易轉彎回頭,因此條田的長度越長、寬窄越細則越適合耕畜的利用。

從這方面說,分耕細密的三圃制代替兩圃制也是歷史的必然。


農奴的賣身契,寬寬的馬蹄鐵,這些“玩意兒”推動了歐洲現代化?

馬拉犁具:農耕技術的一大進步


鮮知精講:

契約精神是成為“現代人”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然而有誰能想到,歐洲人早在農業生產中便將“契約”視為一種不可違逆的約定。中國古代也有如地契、賣身契之類的“契約”。但相較於歐洲,東方契約中受到保護的群體往往是“現實中的強者”。也就是說,我們常有定約權,導致常有契約簽訂。而社會卻少有監督執行者,招致契約因不同原因失效。這從傳統中國的社會“息訟”精神中可見一斑。就算你明顯看起來受了欺壓,但還要同被告者一起“享受打三十大板”。隨著國家權力逐漸滲透到各個地方,中國人的契約精神才開始被培養。地方私權缺乏監督、朝代的改換又過於頻繁。造成的結果就是,傳統中國農民的個體權力難以受到尊重,契約精神也就無從談起。因此,中國的小農相對歐洲農奴而言是更為悲慘的。農業進步不僅為歐洲的人口爆發提供支持,並且將契約精神和商業交換的萌芽都“藏在了土地裡”。農業進步對於歐洲現代化的意義太為深廣,上述兩點未免掛一漏萬。略抒淺見,願對諸位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劉景華:《近代歐洲早期農業革命考察》,《史學集刊》,2006年第3月刊

謝豐齋:《11至13世紀西歐的墾荒運動與農業復興》,《北大史學》,2001年12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