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区各级工会抗击疫情行动纪实(十二)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各行各业的专家、翘楚,他们精于专研、勤于探索,他们勇于担当、乐于奉献,他们是劳动者的榜样与骄傲,他们是奋斗年代的最强音,他们就是劳模。如果说在这场“战疫”中,每个人都是“战士”,那么劳模们就是冲锋在前的先锋队,他们无论是在岗还是退休,无论出生在什么年代,无论从事的是什么工作,他们的行动总能像劳动奖章般闪闪发光,照亮希望。

胡天俊:守护——疫情防控大无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除夕前夜,接到投入防疫战斗的命令后,忙碌了一整年的胡天俊主动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取消了带孩子旅行的计划,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

江干区各级工会抗击疫情行动纪实(十二)

根据分局工作安排,胡天俊立即抽调精干力量成立疫情情报研判专班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他带领专班,梳理汇总上级下发线索,运用各类公安数据和社会数据,充分发挥刑侦实战研判能力,及时推送流转涉疫接触人员信息。为了确保研判精准度,他召集人员在幕后梳理、研判分析、汇总涉疫重点人员信息,不分昼夜加班加点,为疑似涉疫人员提供精准方向,竭尽全力为疫情防控做好后台支撑。

江干区各级工会抗击疫情行动纪实(十二)
江干区各级工会抗击疫情行动纪实(十二)

从防疫战役开始,无论是休息日还是工作日,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每当接到流转线索,胡天俊就一头扎进研判室,和队员认真研究分析。由于要素多手段分析线索繁杂,不时需要电话联系,时而查看轨迹,时而罗列梳理,为了确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他都必须要把相关人员所有轨迹、接触对象完整分析出来,再仔细核对后才肯休息。面对工作量大任务艰巨,胡天俊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疫情面前,时间就是生命,早一秒分析出涉疫接触人员,就可以早发现早处置,也就能早一点排除隐患,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江干区各级工会抗击疫情行动纪实(十二)

李东华:劳模的守护

李东华,浙江省劳模、江干区彭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部主任,几十年如一日承担着居民健康守护人的工作,在本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更是发挥了先锋表率作用。

江干区各级工会抗击疫情行动纪实(十二)
江干区各级工会抗击疫情行动纪实(十二)

2月2日上午10时,彭卫中心党员群里发出抗击疫情招募信息,街道将设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集中医学观察点,需要医务人员24小时驻点,7天一个周期。李东华立即报名前往抗疫一线。

江干区各级工会抗击疫情行动纪实(十二)

在一线,他带领的三人小组利用有限的设施设备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每个隔离房间放置14天的医疗垃圾袋、体温计和温馨提示单,通知消杀人员在电梯口黏贴餐巾纸做好用梯安全。之后便是等待与接待,他带领小组做好隔离对象常规登记和流行病史调查,测量体温并告知观察期间注意事项,做好观察对象的心理疏导并保持电话联系,常常忙到凌晨。因为劳累,他的右眼下睑结膜痛发了,他一边用药一边坚持24小时在岗。同时,基于他的日常表率,陈姓医生等人在疫情中踊跃捐款。

江干区各级工会抗击疫情行动纪实(十二)

辖区24小时集中隔离点驻点工作是7天,李东华小组圆满完成了中心的驻点任务,并得到了街道和被隔离居民的一致认可。李东华及小组成员考虑到中心第二个集中隔离点即将启用,中心人员紧张,同事们工作强度大,再次申请7天24小时集中驻点,同事们纷纷为劳模这种勇担当、甘奉献的精神点赞。

江干区各级工会抗击疫情行动纪实(十二)

在这里,

让我们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

劳模们以及各行各业工作人员致敬,

祝他们好人一生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