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滴滴司機將何去何從?

我能翻天85272241


我跑了三個月滴滴,感受一下自己的經歷吧,第一累,時間太長,拉不了多少錢,身體消耗嚴重,腰椎頸椎都難受。第二平臺對司機要求太嚴格,做為一個善良的司機總被客戶投訴,一點點小事就扣分。平臺不理解司機的苦,不體會司機的傷。算了退出,以後讓滴滴無人駕駛去代替滴滴司機吧,讓乘客去感受冰冷的與人機交流吧,退出滴滴上岸,3個月陪8000,租車太貴,司機太傷,拜拜了滴滴


盛夏光年天辰團


滴滴能把司機逼死,我大學畢業後創業失敗,後面得知滴滴便想一邊工作一邊跑滴滴,我媳婦懷著孕我以租代購的車輛14萬的車18萬多在小桔有車買的,後面我媳婦生孩子我有很長時間不能每天跑很長時間,期間他們由服務分變成口碑值,口碑值越來越低導致接不到單子,單子越少口碑值越低,根本跑不出一個月4550的月供,後面聽說買外掛能多賺點,我就花了300元買了一個搶單軟件,用了兩週被檢查出來被封了一週,我就再沒用,後面給我封停賬號說我手機有作弊類軟件,在我買外掛之前就有那個軟件,我根本不知道這個軟件違禁,因為那個任何一個手機都能在手機自帶的軟件商城裡下載,而且第一次被封之後沒有搶過一單。之前我的服務分很高投訴率千分之一,並不是一個壞司機,現在車退不了(車管公司說還要再補交近10萬才能退),西安平均工資都不到4500.現在我的家庭馬上離婚.已經快讓滴滴逼入絕徑。


1779143355


滴滴預約單套路深得很,幾次長途單被乘客取消,有一次乘客在消息裡留了電話(非虛擬),我和乘客確認了上車時間和地點,交流非常順利,但是過了二十分鐘,乘客突然取消了,我打電話過去詢問,乘客說滴滴公司給他另外派了一輛車,這就是滴滴的套路,有乘客取消的大單,一般都是派給別的車了,我還傻傻的問


明287254598


昨天晚上11點半回到北京南站,不敢到地面用滴滴打車,火車站附近是打不到車的。

這時地鐵已停運,不少黑車司機在趴活,他們不僅要價高,如果距離不足夠上百元的費用是直接拒絕的,他們還會湊單。總之,這與所謂提高打車體驗的網約車產生之前沒什麼不同了。排著長長的隊伍,黑車司機說要排隊兩小時,有些人受不了且認同這樣的觀點,就跟著他們走。

40分鐘後,我打到了出租車。

“你們是最後一班火車吧”。

“是的”

路上還真聊到了滴滴。

“現在打車很不容易,你裝滴滴軟件了嗎”

“裝了,但現在生意不好做。全市出租車不過6萬輛,其實很少,但滴滴一般不派活給我們。滴滴快車、專車那就幾十萬輛。”

正規出租車是越來越少了,但幾乎絕大多數出租車都裝有滴滴軟件吧,他們對滴滴有抱怨,因為他們已不屬於要重點支持、扶持的對象。

快車司機也有意見,好幾次打車,快車司機都離得很遠。來時,他抱怨說:這是被指定的,軟件派的活,不能拒絕。大概意思是一個月如果拒絕幾次,就要被扣分,甚至會影響到資格的。

也就是說,滴滴一家網約車獨大的確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司機有意見,乘客有意見,但卻沒有多少選擇餘地。

我相信現在的滴滴司機一定希望更多的平臺出現,回到當初被扶持,被重視,被關注,被爭搶的位置。這不,美團要做打車平臺了,網絡上一片歡迎之聲,甚至摩拜也要做類似平臺。乃至有了滴滴能否保持壟斷地位的討論。

其實,比壟斷與否問題更受關注的是:滴滴司機們的真實感受,他們可是一線運營的人,如果他們有意見,帶著意見提供的服務,能怎麼讓人舒心呢?

另外,如果說互聯網是便利經濟,到頭來不便利了,那我們打車一族又如何是好。

互聯網技術逐漸件減少了傳統出租車的數量,卻又不能提供更便利的出行,那可是一種倒退呀。

滴滴司機們,是不是也能成立啥聯盟的,跟平臺要一個比較舒心的結果。

這條路走不通的話,共同迎接滴滴競爭者的到來吧。總不能說,事情不好做就不做,就放棄吧。

滴滴司機們,加油。


財經作家邱恆明


我說一下我的個人體驗。我是在武漢做同城上門給寵物打疫苗的,主要賣點就是免費上門服務。每天要去十幾家,遍佈武漢三鎮,因為是免費上門,只收疫苗費用,沒有額外收取路費,很多遠距離的單子要開車十幾二十公里,有的甚至四五十公里,剛開始的時候基本是虧錢,為了打開市場也只能含淚接單。後來接觸滴滴順風車之後,距離遠的單子就接個順風車,來回都接順風車單,這樣不僅油費掙回來了還有結餘,很多偏遠位置的寵物主人也樂意,因為附近沒有寵物醫院,自己開車或者打車帶寵物出來打疫苗也不方便。我覺得滴滴以後肯定只會發展三種模式。1、鼓勵私家車跑順風車;2、推出合作款車型,僱傭兼職司機跑快車;3、內部採購C級車型僱傭專職司機跑專車。對於我而言,免費上門打疫苗結合滴滴順風車的這種模式我已經玩得很熟練了,業務也走上正軌


獸醫杜立德


隨著滴滴的不斷整改,滴滴有表示:明年沒有雙證的滴滴司機,將不會再給派單。不知道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但目前來看,是給滴滴司機帶來了一定壓力。當然,現在也有滴滴司機在擔心,如果真的拿到雙證了,滴滴平臺倒閉了怎麼辦?

滴滴之所以整改,是兩次順風車事件,讓乘客開始擔心滴滴的安全性問題,網約車平臺的安全性如何保障,一直是一個痛點問題,滴滴在這一塊如何改善?從平臺入手的同時,也要從司機入手。

但從目前滴滴平臺的司機來看,很多都是沒有雙證的,如果滴滴真的抬高司機的門檻要求的話,那勢必滴滴司機又會減少很多,而現在滴滴平臺抽成是30%,那麼意味著滴滴平臺的收入也會減少。

但不論怎麼說,隨著現在網約車對於乘客安全保障越來越高,滴滴若是沒能更好的解決,那對滴滴之後的影響肯定也是很大的。而現在美團打車也開始在一些核心城市試運營,給司機和乘客很大的賺錢空間和優惠,若是美團發展起來的話,那對滴滴在網約車市場的份額佔比也會有所影響,滴滴司機估計也會考慮換平臺。不過,對於司機和乘客的保障來說,當然是越齊全越好。。。


monkeyflowers


空姐殺害事件之後,網約車行業的確更加難做了,但滴滴沒有倒閉,司機們的生活也還得繼續。

現在滴滴行業出現了這種狀況:

1、滴滴司機覺得“抽水比例”太高,賺不到錢,乘客各種還沒有素質,又髒又吵,還有些準備搶劫的。

2、乘客覺得坐滴滴越來越貴,特別是短途出行比出租車貴上一截,司機沒有經過職業訓練,信譽與安全都沒有保障,時不時還有乘客遇害案件報道出來。

實際上,這一切都是因為心理落差。

記得網約車初期運營階段,分派給司機端與乘客端的鉅額補貼嗎?這些成本,滴滴平臺都將在這幾年陸續收回來(不是不報 時候未到),因此那些不再受惠的司機端與乘客端,明顯感覺到了自己獲得的收入/服務直線下降。

如果在大城市,滴滴司機們反而活得自在一點,畢竟客源還是有保證的,而且現在這個“一家獨大”的滴滴會控制派單,夜裡是不會派單給出租車司機的,這樣子保證了夜間出勤的滴滴司機們有較為理想的收入,畢竟出勤車輛大部分時間都是空載的,誰都在等客源尋租。

獨攬夜間客源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那就是夜間客源的路線需求普遍較長,滴滴司機單次攬客之後的收穫會更大。

小城市/小城鎮的滴滴司機們也不是沒法活。由於這些地方的工作和生活節奏比較慢,有些私家車主在下班後(5點多就下班咯)就沒事幹了,順便做幾回滴滴,賺點小錢幫補一下油費保險停車費。由於小城市/小城鎮的公交車/出租車服務並不算完善,所以滴滴司機還是能接得到單子的,只不過由於當地範圍小,接到的多是小單子而已。


然哥聊車


剛剛出現滴滴的時候因為有鉅額補貼,很多小個體工商戶,出租車司機,打工者都買車開始跑滴滴,現金滴滴越來越不好做了,他們幾乎也都回歸了原本的行業!現在能繼續跑滴滴的車主,基本上也都是專職車主了,說說這些專職車主吧,拿北京來說,他們大部分還都是外地人,那在北京是沒有資格考取網約車資格證的,如果單憑北京有證車主跑滴滴遠遠解決不了市民的出行問題,那後面新政具體落地實施的時候肯定會考慮到這個問題,如果沒有其他途徑解決出行壓力的時候可能會放寬要求,也許有北京的居住證也可以考取網約車資格證也是有可能的!再說說滴滴公司,新政出來之後滴滴對罰款報銷的時間大大縮短,給車主們也吃了個定心丸。再說說車輛吧,北京很多租賃公司的車輛都是運營險,網約車性質的車輛,不用擔心自己的愛車會被強制報廢,更多人會選擇租賃車輛來跑滴滴!那所以還是會有大量的車主繼續跑滴滴


蘇惟嘉


# 《沒有網約車的日子》# 昨天發了篇《取締滴滴?有點過了》,2017年全年滴滴出行平臺為全國400多個城市的4.5億用戶,提供了超過74.3億次的移動出行服務(不含單車及車主服務)。這意味著2017年全國平均每人使用滴滴打過5次車。估計2018年通過網約車平臺出行的人超過100億次。

今天想說一說假如沒有了網約車會咋樣。

出行打車估計只有兩個選擇:1:出租車2:黑車

先說說出租車,在沒有網約車之前,一個出租車營運證,和炒房一樣,不管你的車多破,類似學區房,也能炒到幾十萬,甚至更高。打車難打車貴一直是政府關心的民生問題,很難得到解決,一方面司機運行成本高,另一方面民眾出行需求得不到滿足,記得有一次去吃飯在路口等了一個多小時才打到車,這期間有二十多輛出租車經過,不是客滿就是不順路...網約車剛出來那會兒,出租車和網約車鬧得不可開交,出租車後來在減少份子錢等一系列改革後,大多司機也參與到網約車的業務中來。現在,如果取消網約車,我想,出租車司機肯定歡迎,收入應該會回到高水平的狀態,以前出門坐出租車,出租車亂喊價到處都是。出租車營運證也會炒起。夜班車司機,一個晚上租金也會漲起來。而乘客想出行就要到馬路上去打車,不方便且費用貴了。

再說說黑車,有人偏激地說,滴滴就是黑車,我不完全認同!黑車在沒網約車之前,其實在任何車站都長期存在。網約車出現後,符合條件的黑車大部分也改成了網約車,但這部份“從良”的黑車僅佔網約車很小的一部分,相對來說,開網約車是光明正大而開黑車是提心吊膽的!現在,如果取消網約車,有需求就有市場,黑車將捲土重來(不是說現在沒有,只是少了),黑車本身就是違法運營的,就更沒有監管了,宰客問題、安全問題等消費者更得不到保障!

再說說網約車司機,有些網約車司機是業餘賺些外快補貼家用的,這部份人員相對較少,網約車取消對他們影響不大。網約車經營了幾年,大部分的網約車司機已是專職的,很多網約車司機,都是貸款分期三年買車去跑網約車的,有的是以租代購去租的車,一個月6000左右的租金。三年還清後車歸司機。然後一個月大概能賺個6000-7000塊養家餬口。如果網約車取締了,那這幫人怎麼活?如果取締,他們還得揹著幾年的貸款失業,那樣的話,社會的不穩定因素會更多。專職網約車司機有多少沒有統計過,但如果取消網約車,這部分人的就業問題也不是個小事!

最後說說個人出行成本,有人說,沒有了網約車,我就買個車得了,這確實也是個好辦法,但要考慮二個成本,一個社會成本,如果都自駕出行,道路資源壓力更大,這且不論,關鍵是另一個車輛運行成本,我算過一筆帳,如果購一輛車15萬,每年開2萬公里,15年後報廢,那每年的費用3萬(1萬車款折舊,每公里摺合費用1元),相當於工作日出行費用在100元以上,所以,如果你目前出行費用不高的情況下,購車出行不是個好選擇(時間緊的除外),所以如果取消網約車,個人出行成本會加大!

以上種種,只是本人對如果取締網約車的一些猜測,當然也希望,網約車平臺能夠真的做到以人為本,以乘客為本,做好一個服務企業應該做的事情。畢竟,運輸行業本身就應該是個微利性民生行業,要強調的還是服務,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利潤。


智慧與平和


現在所說的滴滴司機,應該是已按網約車新政的規定辦理了相關營運手續和證件,可以合法進行網約車營運的滴滴司機。

時下的網約車已經度過了大量補貼、爭奪市場、逐步進入規範化階段,司機的收入肯定沒有剛剛興起的時候那樣賺得盈盈滿滿的,除了個別特殊情況外,應該還是可以賺錢的。至於賺多賺少,與幾個方面的因素相關:1、所在城市。如果是在一、二線城市,由於城市大、人員流動大、使用網約車的客戶多,接單量就多,跑得多就賺得多。三、四線的城市相對來說,肯定沒有一、二線城市賺得多;2、身體健康,能吃苦耐勞。跑網約車也好,跑出租車也罷,都要能吃苦、不怕累(其實從事任何工作都一樣能經受得住苦累),跑單量多才能賺的多。如果年紀大了,身體欠妥,建議量力而行;3、放下身段,做好服務。網約車是服務性行業的種類之一,做好服務是服務性行業的特點、本質。只有改變觀念,放下身段,做好服務,才能提高服務分,服務分高、接單量多、賺錢就多。否則,就別從事服務行業;4、遵守交通法規,不出事故,少違章。杜絕交通事故,減少違章就是賺錢;5、熟悉導航軟件和城市道路,減少不必要的非正常路程(接乘客時);6、有熟練的駕駛技術,減少人為的造成車輛損壞、維修和油耗。能做到、做好以上六個方面,跑網約車肯定是可行的。反之,還是另尋出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