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同行》阿易能接受新思想,受過高等教育的崇利明卻不行,為什麼會這樣?

火鍋影話


我給大家解答一下吧!我是愛生活愛小禹❤️

《熱血同行》是近期的熱播劇,憑藉著易烊千璽和黃子韜的高人氣,這部作品吸引了不少的人。雖然是因為顏值而來,但是隨著劇情的深入,這部作品也確確實實的留住了不少人的心,讓人看的津津有味。

演員們的演技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別是黃子韜飾演起了末代貝勒爺不僅貴氣十足,風流倜儻,還完全沒有油膩的感覺,真是讓人非常的驚喜!!!

而在這部作品中,有一個情節也是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那就是黃子韜飾演的崇利明,在“豔勢番”抓捕行動中救下當年一起留洋的好友周覺。

周覺一直鼓動崇利明推翻清政策,接受新思想。都被崇利明拒絕了,但是看在好友的份上,崇利明也不想眼看朋友遇難。

崇利明無法說服周覺,便告誡阿易不要和周覺走得太近,也正是因為如此,已經接受了新思想的阿易和崇利明產生了嫌隙。

原本的阿易對崇利明信賴至極,但是在接受了周覺所帶來的新思想之後,阿易與崇利明之間的距離被不斷的拉開。

面對這樣的劇情,很多人都開始討厭起周覺,覺得就是周覺帶壞了阿易,讓阿易和崇利明這對兄弟離心。

但是在小編看來,這樣的說法顯然是幼稚的,畢竟不是周覺也會有另外一個人來帶領著阿易去接受全新的思想。

而阿易其實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註定了會與崇利明產生意見上的分歧,因為他們本身就不是一個階級地位的。這一點在影片開頭的時候,阿易就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當時的阿易和大傻剛來到京城,在去飯館吃飯的時候救了店家的女兒,然後晴兒好心送了阿易一些吃的。

阿易給大傻把食物帶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還在長身體的阿易也餓了,但是食物只有一份,他選擇了給大傻吃,然後他自己用手指沾了包裝紙上的碎屑來吃。

然後飢餓的阿易當時說了幾句話,他說“為什麼有的人能錦衣玉食,可有的人卻連飯也吃不飽。”大傻勸他不要亂想了,這個世道就是這樣的。

可是阿易說他不信!這個時候就能看出來,阿易骨子裡是有反抗精神的。

後來的周覺不僅給了阿易很多的溫暖,更重要的是周覺將自己留洋時期所學到的東西教給了阿易,更教會了阿易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因為周覺,阿易擁有了自己的名字,也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明確的目標,這樣的周覺其實完全可以說是一盞明燈。





愛生活愛小禹


私以為,受教育程度高、見識廣的崇利明懂得新思想,只是他會本能的排斥。

從他與周覺的三次相遇便可以看出,崇利明對於同盟會成員周覺與他所傳遞的救國理念,從內心是認可的。

所以,在日本他會不由自主地被周覺吸引,在京城他口嫌體正直的從官兵手中救下週覺,在四川重逢之時,更是下意識派阿易保護對方。

至始至終,崇利明在行動上對周覺的支持是最多,他只是嘴上拒絕承認對方,更拒絕承認新思想才是當時救國救民的可行之路。

因為,他身上有三重枷鎖,註定要比阿易難實現思想覺醒。

  • 階級出身

貴族出身的崇利明有救國的赤子之心,也有對百姓負責的覺悟,在清政府成員裡已是意識超前的存在,這與他受到的開放教育息息相關。

然而,教育水平可以讓一個人更寬闊地去思考,卻不能給予他們迫切的心態。

他懂得不斷的喪權辱國條約會讓百姓生活水生火熱,會希望通過變法、通過豔勢番儘自己所能去改變時局的陰暗。

但崇利明並沒有平民的危機感,因為權勢階級出身的他,註定不能如在底層艱苦成長的阿易更懂得百姓的苦楚與他們的思想狀態。

當週覺帶來三民主義中的民族、民權、民生之時,能與平民階級共情的阿易,會迅速對三民主義實現後的美好生活產生嚮往。

但生活優渥的崇利明,並卻不能理解這份美好理念對群眾的意義,他更會堅持豔勢番的傳統救國理念。

民國影視作品裡經常會刻畫“滿清遺老”,其實他們正是崇利明這一階級常見的選擇,他們看過清廷“美好”的一面,便難接受被推翻的宿命。

  • 皇權概念

因為貴族出身的原因,皇權概念在崇利明心中根深蒂固,這份概念即使有了開放教育、留學經驗仍舊難以打破。

在崇利明的概念裡,救國、救民與保護皇權,某種程度上是處於同等地位的,但阿易完全沒有這個概念。

阿易遇到崇利明之前沒有加入反清陣營,是因為他的思維一直被複仇侷限,淡化了對環境變化的關注。

遇到崇利明之後,他接觸了豔勢番,在對方的感染下懂得保家護國的理念,而遇到周覺,更開闊了他的思想格局。

當他發現清政府的黑暗之時,他更容易加入革命陣營努力去做跨時代的改變,而皇權概念深入內心的崇利明,更希望不動搖皇權的基礎上進行改變。

而且,崇利明眼中皇權與新時代是能夠共存的,英國的光榮革命、日本的明治維新在當時都是成功代表,所以他會先保有“變法”救國的理念。

不過,當崇利明逐漸發現自己所維護的皇權已經腐朽到無力挽救之時,他的改變也會比阿易更加透徹。

  • 責任限制

在《熱血同行》中,崇利明的意識覺醒在與阿易分道揚鑣之時,已經有過一次明顯轉變,那一次出現在他父親與前任番主舒爾泰的去世。

在這一次政權變故之中,他意識到皇權階級的殘酷,為他們無休止的權鬥而失望,但同時他又肩負了父兄傳遞下來的責任:保皇。

這也是豔勢番最初成立的使命,作為接任者,崇利明必須擔起這份責任。

所以,當阿易受新思想影響之時,他勸導對方的理由始終是“你是豔勢番的人”,這個理由亦是禁錮他接受新思想的一道屏障。

這是因崇利明個人魅力影響而加入豔勢的阿易無法理解的,兩人肩上的原始責任,已經註定他們對新思想的接受時間不會一致。

階級、皇權、責任限制了崇利明的思想覺悟,同時也限制了豔勢番其他貴族子弟的覺醒,但這三道枷鎖是他們的弱點卻不是缺點,因為他們始終保有赤子之心。

當皇權被顛覆,但意識到腐朽的清廷已無力迴天,他們心中的那份赤子之心會讓他們理解豔勢番真正使命:保國、保民。

未來,阿易與崇利明兩個兄弟,必會有思想重逢的那一天,彼時他們仍會成為最佳戰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