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籲康復患者捐獻血漿,返程高峰和復工復耕防疫提上日程

輿論風向標

一、每日輿情綜述

截至2月13日24時,全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63851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6723例,累計死亡1380例。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監測顯示,2月13日,除微博外,其他平臺的熱度較前一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輿論場熱度總體呈下降趨勢。微博平臺熱度較前一日略有回升,主要與輿論關注湖北省委、武漢市委主要領導調整有關。此外,湖北確診病例暴增等話題也在微博形成討論。

专家呼吁康复患者捐献血浆,返程高峰和复工复耕防疫提上日程 | 疫情防控面对面

圖:1月21日以來疫情輿情關注度走勢圖

監測顯示,2月13日11時至2月14日11時,與疫情相關的網絡新聞報道196825篇,微信文章183159篇,相關傳統媒體報道共10808,微博數據83883條。話題主要涉及湖北省委、武漢市委主要領導調整、孝感黃岡等地要採取武漢同等措施、湖北確診病例暴增、專家呼籲康復患者捐獻血漿等。

专家呼吁康复患者捐献血浆,返程高峰和复工复耕防疫提上日程 | 疫情防控面对面

圖:2月13日11時至14日11時各平臺信息量分佈

微信方面,從微信公眾平臺發佈的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熱文可以看出,湖北、武漢人事任免,國際友人捐贈情誼等受到輿論關注。此外,中央防疫部署與地方問題幹部問責等報道也成為當日熱度排名靠前的疫情相關熱門文章。

表:微信公眾平臺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熱門文章(數據支持:騰訊指數)

专家呼吁康复患者捐献血浆,返程高峰和复工复耕防疫提上日程 | 疫情防控面对面

據人民在線眾雲大數據平臺統計,2月14日,各省市熱度排名較之13日變化較大,其中,上海因領導調任話題熱度上升,排名第四位。江蘇、浙江的排名也各上升了一位和兩位。山東硬核援鄂、第七批江蘇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征等地方話題頗受關注。

专家呼吁康复患者捐献血浆,返程高峰和复工复耕防疫提上日程 | 疫情防控面对面

圖:2月13日11時至14日11時地域熱度

二、重要輿情特徵

(一)聚集性疫情多發媒體呼籲以“靜”致敬

2月13日,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通報了一起因聚餐導致全家感染的案例。數據顯示,近期多地均出現了聚集性疫情,聚集成為病毒傳播的重要渠道。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聚集性疫情主要發生在家庭,佔83%以上。在病毒面前,每一個人都是易感者。人民日報評論指出,少出門、不聚會,已經成為一種切實有效的防控舉措。遵守法規、服從管控,成為每個人面對疫情時應盡的一份責任。當此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不聚”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以“靜”致敬,為那些奮戰一線者減負、分憂。

(二)首個“戰時管制令”說法遭質疑

2月12日,湖北十堰張灣區發佈了一份包括9個“一律”的通告,讓所有居民在家再待14天。這也是此次疫情中全國第一個“戰時管制令”。有網民質疑,戰時管制的宣佈權在哪個部門?區級政府是否有權發佈戰時管制令?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錫鋅表示,“戰時”並非準確的法律稱謂,是應急管理體制的一種表述。為應對疫情,各地啟動一級應急響應,有權採取一些措施,但措施應當必要和適當,遵循比例原則。“有權採取措施,不等於有權採取任何措施。”半月談評論指出,細看通告具體措施並無不妥,但冠之以“戰時管制”確實不恰當,不僅於法無據,而且乍聽之下,讓許多人感到震驚,徒然增加緊張情緒。評論指出,疫情防控中,要少點噱頭,多些實幹。

(三)多位專家呼籲康復患者捐獻血漿

2月13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康復期患者體內有大量的綜合抗體,希望康復期患者伸出胳膊,捐獻寶貴血漿。另據國資委官方微博消息,國藥中國生物公司已完成對部分康復者血漿的採集工作,開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漿製品和特免球蛋白的製備。江南大學附屬醫院呼吸科主任蔡禮鳴表示,新冠肺炎康復患者捐贈血漿,目的是讓醫療機構用於新冠肺炎的研究和治療,因為康復患者的血漿中含有針對病毒的抗體,是臨床特異性治療最寶貴的資源。然而,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康復患者中主動捐獻血漿的人目前還不多,因此專家們的呼籲值得關注。

(四)6毛口罩賣1塊被罰4萬引熱議

近日,湖北洪湖華康大藥房“進價6毛口罩賣1塊被罰4萬”一事引發“機械執法”爭議。不少網民認為處罰過重,一塊錢的口罩完全是“良心價”。也有網友表示,一些合理的漲價也是可以接受的。洪湖市委宣傳部回應稱,目前洪湖已對該處罰啟動重新調查,同時紀檢部門也介入調查是否存在執法人員違紀等情況。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長王敬波表示,疫情期間,各地政府應嚴厲打擊涉疫情產品的違法行為,但也要慎重執法。光明網評論也指出,執法必須考慮實際,而不能思維僵化,必須充分考慮法理與情理的關係。

(五)“穿防護服擺拍”事件提醒基層防疫人員規範自身行為

2月12日,一段關於武漢漢口銀行員工在武漢紅梅里社區穿防護服擺拍,隨後脫下防護服擦車並扔進垃圾桶的視頻引發熱議。13日,漢口銀行就此做出回應,表示防護服為非醫用,是由銀行自行購買供下沉社區的幹部員工使用,組織員工合影是為了鼓舞士氣。需要指出的是,當前抗疫形勢嚴峻,任何不規範的行為方式,都可能引發輿論反彈。《北京日報》旗下“長安觀察”發文指出,表面上看輿論糾結的是“穿防護服擺拍”,深層看則是敏感於緊缺醫療資源的配置。作為深入基層參與疫情防控的人員,時刻都需要規範、約束自己的行為。

(六)線上心理援助成公眾情緒減壓閥

日前,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通知各地設立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向公眾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導等服務。武漢、四川、上海、北京等地多家心理諮詢機構、心理諮詢師協會,包括高校心理學院紛紛開通援助熱線,為疫情之下陷入心理危機的人提供心理援助,受到求助者的歡迎和積極評價。湖北省心理諮詢師協會會長、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科教授肖勁松表示,對於疫情的恐慌心理會帶來醫療資源的浪費、醫療秩序的混亂;不良的心理狀態會影響人體免疫功能,導致免疫力下降,這些都不利於防病治病。在重大疫情出現時,心理干預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的意義都相當突出。

(七)外媒關注中國在疫情防疫期間的幹部人事管理情況

在中國全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際,中國政府先後問責了多名抗疫不力的官員,引發外媒關注。其中,《聯合早報》報道指出,湖北和武漢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勝之地。此外,也有媒體關注到近期湖北和武漢等地方的主要領導職務調整等情況。有評論認為,通過“換將”統一指揮疫情防控,穩定局面。

(八)日本“詩意”捐贈引發網絡大討論

連日來,日本馳援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物資上的古詩詞火遍了中國互聯網。有聲音認為,這次日本給中國開了一場詩詞大會。但據《環球時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詩詞幾乎都是在日本的中國人提議寫上的。前日本駐重慶總領事瀨野清水錶示,馳援物資上的古詩詞無論是誰想出來的,都寄託了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他強調說,日中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關鍵時刻,用漢字、用詩句傳情達意更具深意。

(九)外國政黨領導人和知名人士堅信中國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近日,不少國家政黨領導人和知名人士致電致函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積極評價中方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取得的進展,堅信中國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此外,韓國首爾市長樸元淳還錄製視頻為武漢加油。樸元淳表示,感謝五年前,北京市政府在首爾因中東呼吸綜合徵疫情遭到痛苦時,給予的幫助。現在該是首爾報恩的時候了。他還用中文說道: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首爾支持中國!網民對此表示讚賞和感謝。

三、輿情趨勢與風險研判

(一)強化疫情防控,有序安排務工人員返城

隨著各地陸續開始復工,大量農村地區的務工人員也將返城務工,人員流動性或將增加,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有評論指出,在排查管理存量與控制增量的雙重壓力下,廣大農村地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只能加強,不能放鬆。此外,央視特約評論員楊禹表示,目前還有很多務工人員身在家鄉急需返程。當地的“嚴防死守”,村村隔絕會讓勞動者復工之路在“第一公里”就可能走不出去。如果這樣“走不出去”的勞動者積聚較多,有序復工復產就會遭遇較大用工短板,需有應對之策。

(二)安排部署春耕備耕工作,確保疫情防控與春耕備耕“兩不誤”

當前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不少網民通過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呼籲鄉鎮政府關注疫情期間的春耕備耕問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糧食生產要穩字當頭,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廣東、山東等一些地區,近期明確提出了統籌做好聯防聯控與春耕備耕的政策安排、工作安排。半月談評論指出,各地在全力以赴做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的同時,也要抓緊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切莫誤了農時。

(三)警惕基層抗疫出現的“形式主義”問題,儘快建立高效協調的統籌機制

日前,中央強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讓基層幹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但經媒體調查發現,多地基層幹部反映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仍然存在,對抗疫工作造成明顯干擾,需強化監督,並探索創新工作方法。

(四)“硬核抗疫標語”存在低俗化傾向,需注意宣介方式與價值引導

媒體評論指出,低俗化傾向的標語,嚴重影響了基層形象。非常手段也必須是在法治和文明的框架內實施,標語應該溫潤,應該讓人懂,應該有文化味、情懷味,應該拒絕生硬、冷漠、嚇唬。文明地表達和當地民眾文明地接受,才是應該提倡的宣介方式。

(五)關注湖北滯留人員外出復工問題

“復工潮”來臨,滯留湖北的外地人及在外地工作卻滯留本地的湖北人成為一個特殊群體,有網民在微博呼籲人性化的封隔,克服社會歧視,希望能讓身體健康的人員在接受健康檢查後分批離開,順利返回工作崗位。

(六)專家提醒孕婦新生兒應被視為關鍵風險人群

近日,多位專家撰文指出,由於處於免疫抑制狀態,孕婦群體尤其容易受到呼吸道病原體和嚴重肺炎的影響,這可能使孕婦比一般人群更容易受到新冠病毒感染,孕婦和新生兒應被視為關鍵的風險人群。

融媒體觀察

1. 融媒體傳遞抗疫暖心故事,構築精神堡壘

融媒體記者走進疫情防控一線採訪報道,推出公安、交警、醫生、社區等崗位上的典型人物和暖心故事,傳遞正能量,引導群眾增強信心,消除社會恐慌。據紅網報道,湖南省衡陽市石鼓區委融媒體中心接連推出《戰“疫”情:郵差員何平一天洗手20次雙手已經潰爛》《衡陽市首批3名重症患者治癒出院背後》等一系列“透著溫度”的故事,通過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臺直抵基層,並被不斷刷屏,收穫無數點贊。據瀟湘晨報報道,蘭州市七里河區融媒體中心深挖典型人物故事,發揮短視頻和 H5受眾廣、關注度高的優勢,以感人的圖片、簡潔的文字,呈現出全區人民打贏疫情防控戰的決心和信心。據江津區融媒體中心消息,重慶江津區融媒體中心向全區徵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主題攝影紀實作品, 謳歌江津醫務工作者奮戰一線、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和可貴精神;記錄各行各業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溫情瞬間;展示全區從容應對、積極向上的百姓生活。

2. 融媒體中心展示新聞責任擔當,打通疫情防控宣傳“最後一公里”

在疫情防控的重要時期,融媒體中心充分展示新聞責任擔當,充分發揮融媒優勢,堅持移動優先,打通疫情防控宣傳“最後一公里”,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媒體力量。據紅網報道,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在疫情防控中高度重視新聞輿論宣傳工作,明確要求把新聞輿論宣傳工作作為疫情防控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自1月23日開始,採寫了一批有溫度、接地氣的報道,通過網媒、微信、抖音、“村村響”等宣傳矩陣發佈疫情稿件2500多條,製作H5、圖組、圖解科普MV等新產品8個,製作短視頻10多個,全網點擊量突破500萬。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以來,臨澧縣融媒體中心也始終堅持在疫情阻擊戰的最前沿,充分發揮主流宣傳媒體的作用,正確引導輿論,宣傳正能量,提高全縣群眾知病防病意識。臨澧縣融媒體中心2月10日發佈稿件《臨澧人,請再堅持一下》,用圖文視頻的方式呼籲全縣人民繼續少出門,不給家人社會添麻煩。

來源:新媒體智庫(ID:athinktan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