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这些年,我们都没有情人节(50、60、70后都看看吧)

现在西方的节日逐渐被大家所接受,且变得越来越理所当然起来。情人节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呢?我上网搜了一下: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克劳迪乌斯二世在首都罗马宣布废弃所有的婚姻承诺,当时是出于战争的考虑,使更多无所牵挂的男人可以走上争战的疆场。一名叫瓦仑廷的神父没有遵照这个旨意而继续为相爱的年轻人举行教堂婚礼.事情被告发后,瓦仑廷神父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这天被送上了绞架被绞死。14世纪以后,人们就开始纪念这个日子,用以纪念那位为情人做主而牺牲的神父。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据说还有不同的说法,我也没细看,也就不说了。

那些年,这些年,我们都没有情人节(50、60、70后都看看吧)


这不,今天又是2月14日,西方情人节了,这个节日对于年轻人来说,鲜花、巧克力、红包、礼物、电影、哈根达斯、浪漫晚餐等等等等,一样都不能少;情人节对于我们这些已经算是中年的人来说,该怎么过呢?这个日子是属于浪漫的夫妻的节日;是热恋中情侣的节日;是商家赚钱卖吆喝的节日;是花店老板忙着数钱笑开花的节日;

情人节对于我来说是什么日子呢?2月14号,星期五,农历正月二十一,如此而已,别问我这个日子怎么过?很简单,就两个字——略过。

那些年,这些年,我们都没有情人节(50、60、70后都看看吧)


年轻时的我们,别说过情人节了,听都没听过。那个时候的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都还很少,别说谈恋爱了,就是想都不敢想。大多数还都是老风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是本地的还好说,要是找个外地的对象,从相亲到结婚一共也见不了几次面,直到结婚了似乎还都很陌生,那时候的婚姻也不论什么爱或者不爱,老爹老妈看着顺眼,说挺好,让叔叔婶子姑姑舅舅姨再看看,也说挺好。嗯,孩子是好孩子,人家,也是过日子人家,差不多就妥了。

过几天,媒人把双方父母和几个实在亲戚招呼到一起,会个亲家,两头亲戚认识一下,吃顿饭、喝顿酒,酒桌上彩礼一定(那时候也没什么彩礼,也就电视,影碟机,条件好的再有台洗衣机。不过也没什么用,每天也就晚上给两个小时电。电量看电视都费劲,就别说洗衣服了。)然后婚礼日期一定,这桩婚事板上钉钉——就成了。

那些年,这些年,我们都没有情人节(50、60、70后都看看吧)

剩下的就等日子一到,有条件的来两台吉普车,没条件的大汽车、四轮车什么的,有什么车就来什么车了。两家离得近的,连通新娘子一起,也不管接亲的还是送亲的,反正差不多都认识,不少还都沾亲带故的,也没那些矫情的说法,直接走路就过去了。当年,我有一个同学嫁人的时候,我们就是走着去送亲的,现在结婚二十多年了,日子过得也挺好。

当然了,什么年代说什么事,现在条件好了,人一辈子也就那么几十年,怎么开心怎么活,怎么浪漫怎么来。不管多大年纪的人,谁心里不揣着点小浪漫呢?谁不想好好浪漫一把呢?

那些年,这些年,我们都没有情人节(50、60、70后都看看吧)


现在恋爱中的小青年,情人的节日那叫一个多,2月14号情人节,还有几月14号是白色情人节,三月还是四月,记不太准了,然后5.20、5.21。再然后七夕情人节,杂七杂八的情人要过的节日还有不少,也记不住那么多,就是孩子们聊天的时候偶尔听到过几次,也没细问过,也不敢细问,免得问多了人家在嫌烦。

反正咱也不过,(其实吧,也不是不想过,是没人给咱过。)不信情人节这天,你和老伴说:“老头子,今天过情人节了,你送我点礼物呗?”老伴眼睛一瞟,准说,“送啥礼物送礼物,钱都在你那,想买啥自己买去呗,我又没不让你买,我买的你又相不中。”……

那些年,这些年,我们都没有情人节(50、60、70后都看看吧)


不信你再问:“那你看咋滴也是过节了,我这都和你过大半辈子了,还没收到过花呢,你就送我一束呗?”保准又说:“天天你咋那么能嘚瑟呢,都半岁老婆子了,还要买花,你当你十八呢,有那钱买花,还不如买点排骨炖上,吃着还长肉呢。”末了还不忘来一句“败家娘们。”

信不,不信你试试?


那些年,这些年,我们都没过过情人节,也没有太多的花样,也不会开口说爱,生活平平淡淡却意味深长,一辈子相扶相持,一切尽在不言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