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新零售非彼新零售!

一、市場分析

1、古典電商市場格局,阿里之下

阿里價值3萬多億,亞馬遜市值接近7萬億。

兩者是電商領域現在的王者,也是所有電商平臺競相模仿的對象。

但兩者的模式是電商的終極模式嗎?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原因並不複雜。

這兩類電商平臺模式都是以消滅其他企業利潤為自己的盈利手段—全網競價。

利潤是市場的氧氣!讓其他企業都無利可圖的模式本身並不具有可持續性。

同理,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等廣義電商平臺都具有該類屬性。這類企業不僅自身虧損,還造成同類企業的普遍虧損。京東9年累計虧損188億、滴滴創業6年虧390億,拼多多3年累計淨虧損為78億元,美團過去3年累計虧損141億…

背靠資本的科技公司通過虧損形成的護城河模式,把整個市場拖入了競底的泥潭,利潤快速蒸發,債務如泡沫般的膨脹,所有人實際都是受害者。

2、市場宏觀的問題:傳統金融體系的黃昏

城市化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分水嶺,所有完成城市化的經濟體都會陷入債務危機,經濟停滯,政府、企業、居民債臺高築。原因

城市化拐點之前,企業貸款投資工業化,政府貸款投資城市化,貸款支付建設成本,以工資的方式流入家庭,形成居民存款。因此,城市化的過程實際是一個貸生存的造幣週期(見表1),居民存款高速增長。整個過程訂單充沛,市場充滿勃勃生機。

此新零售非彼新零售!


城市化拐點之後,訂單結構性消失,造幣的閥門被關閉。工業化和城市化完成,政府和企業開始從居民身上賺取存款,償還貸款本息。由於利息差在漫長時間上的累積,必然會導致,即使所有居民存款被賺走,卻依然無法償還銀行貸款。這就產生了結構性的債務危機和經濟危機(這種結構性的債務危機足以摧毀所有經濟體的生命力,即使各方面強大如美國,依然無法擺脫政府債臺高築,民眾靠信用卡度日的命運)。

此新零售非彼新零售!


剩餘的債務會繼續以利滾利的方式高速增長。要修正本地的資產負債平衡表,本地資本必須對外投資,分享外部市場城市化過程中釋放出的貨幣紅利。這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全球範圍內攻城略地的源動力。也是將工業化技術與福利推向全球的最根本的驅動力。

簡言之,美國、日本、德國之所以投資中國,其目的不是為了幫助中國,而是為了分享中國城市化過程中的造幣紅利,以修正本國金融體系的資產負債平衡表。同理,中國現在對外投資,其目的同樣是如此。這就在底層算法保證市場執行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使全球可以普享工業化科學技術福利。這套算法會在全球性城市化拐點出現後,失效。由推動人類發展的好機制,變成人類的債務噩夢。

2008年,全球城市化率達到50%,全球金融中心美國應聲倒下,發生了改變世界認知的次債危機。美元開始由人人追逐的美金,變成了飽受人們質疑的美元。全球金融體系開始進入風雨飄搖的下半場,

人類因此失去了安全港。10年過去,全球城市化率已經更進一步,造幣的閥門正在悄然關閉,債務的大洪水開始淹沒每個政府、大部分企業和大部分家庭。以中國為例,中國居民淨存款24.8萬億,而僅國企負債總額就高達108萬億,這意味即使國企通過漲價把居民存款全部賺走,也依然難以償還債務,債務依然會以利滾利的方式高速增長。我們正在撞向灰犀牛,傾巢之下,沒有完卵。

如果債務問題不能得到根本解決,那麼,所有炫酷的創新都會失去意義。

我們關注的創新創造幾千億價值已經是天文數字與奇蹟,但這個數字和百萬億級別的債務對比,儼然是小巫見大巫。新創造的價值連債務的利息的零頭都無法償還。因此,我們把所有關注的焦點都放在只佔市場比重3%左右的互聯網之上,這本身才是最大的危機。

當然,超級危機也孕育著超級歷史機遇和財富。只有打破傳統電商平臺的既定模式和框架,放眼更大市場,我們才會站在高階之上發現更廣闊的天地和機遇,才會發現:阿里之下,寸草不生;

阿里之上,天高雲闊!

3、阿里之上,數百萬億空間

2018中國企業500強總體營業收入達71.17萬億元,前33家金融結構營業收入10.7萬億,利潤1.7萬億,佔總體利潤的比重超過53%,剩餘實體企業獲利總額僅為1.47萬億,佔比不足47%。數據說明:第一,阿里系統產生的4.8萬億收入,佔整體經濟的比重實際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全社會現在關注的焦點是局部,而非整體。第二,金融實實在在的綁架了中國製造,前33家金融機構獲利居然超過了實體500強企業獲利之和。第三,新零售的關鍵是把中國頭部企業組織起來,建設公共的、共享的、互信的新零售網絡。進而整合整個市場。完成整個市場整合,中國整體市場容量的規模大約是阿里的40倍。全球市場容量的總體規模大約是阿里的270倍。因此,阿里之上的新零售價值空間會使阿里價值的40至270倍之間。這是一個無限廣闊的空間,也是通往未來財富的大門。

二、我們需要的新零售平臺

1、中國製造需要的電商平臺

中國製造以提貨權投資新零售平臺,獲得新零售平臺的股權和提貨權。以股權為未履約訂單提供擔保,以通用提貨權為支付工資、採購等成本支出(另一方面,提貨權可以直接分銷,獲取人民幣,清償貸款)。一站式解決融資難和分銷難兩個問題。

此新零售非彼新零售!


表3解讀,這個系統中,提貨權=長期委託訂單金額(=未履約訂單金額=預售金額),兩者是平衡的。淨增量是股權,股權由分紅決定。分紅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提貨權本身,第二部分是提貨權分銷佣金。兩部分分紅把股權價值定義為2倍提貨權。2倍提貨權能夠為沒有履約的訂單提供充分擔保。提貨權因此可以被充分信任,通用支付。

簡言之,我們是把金融的算法嵌入到新零售平臺之內。這樣做的好處:第一,每年可以為實體企業節省10.7萬億以上的金融成本。第二,訂單處於長期委託狀態,該系統等於是一個預售系統,又可以幫助中國製造節省10萬億左右的分銷成本。第三,假設中國500強企業按照上年營收投資提貨權,這些企業會立竿見影的獲得71.17萬億金融收益。這個收益會立竿見影的使實體企業負債率下降70%。第四,提貨權直接通過工資讓渡給員工和退休職工,消費因此可以快速激活。第五,提貨權可以支付稅費,從而給政府帶去充足的稅收。

如果中國500強企業主導完成,這些企業只需簽署一份多邊協議,隨後開發一款APP軟件平臺,每家企業按照2017年的收入向該平臺投資自己的提貨權,該平臺會獲得71.17萬億提貨權資產,這種資產不是人民幣,但卻與人民幣支付能力相同。這個平臺直接按照比例將71.17萬億提貨權分給投資人,就完成了第1次分紅。各個企業只需通過內部系統發佈通知,要求自己的員工、供貨商和供貨商的員工全部入駐該系統,那麼,該系統的使用者數量就會輕鬆突破1億人(家庭)。這1億家庭恰恰是中國最富有消費能力的群體。這個群體和頭部企業的信譽會吸引中小企業和商戶入駐,主動接受提貨權支付。

以上就是中國製造所需的新零售平臺。

但由於信息不對稱,導致各個企業之間被市場隔離,這種合約因此很難簽署。另一方面,實體企業是負債經營,該方向思考的起點是和銀行搶飯吃,不是實體企業思考的方向。因此,儘管這個方向很好,但實體企業卻不敢向這個方向思考。也可以說,實體企業因為負債率不斷提升,滿腦子都是想的賺人民幣,這導致思維的內存不足——負債性弱智。

2、我們需要的新零售平臺

我們投入1萬元人民幣,我們先獲得1萬元通用提貨權(具有公信力的大企業承認),隨後,該平臺再陸續分配給我們1萬元以上的通用提貨權。通俗說,就是我們花出去的錢,又會自動回到我們的賬號,讓我們可以繼續花,繼續消費。

如何實現這一訴求呢?

答案是我們把人民幣匯聚起來,批發具有公信力企業的專用提貨權,再由新零售平臺融為通用提貨權。這樣就可以產生一個批零價值差,大約20%。我們把20%的通用提貨權投資給創新項目,再由創新項目投資給新零售平臺5倍以上提貨權,投資產生的提貨權和股權,會變成我們的分紅。這個分紅將可以滿足我們錢越花越多的訴求。如下表4,假設我們匯聚5000億人民幣,採購6000億提貨權。5000億由我們自己消費使用。另外,1000億投資給智能教育平臺。智能教育平臺落地,該平臺投資新零售平臺分銷1萬億服務,獲得2萬億新零售平臺股權和和1萬億提貨權。分得的股權2000億給運維方,剩餘1.8萬億是我們的利潤;同理,1萬億提貨權,也可以全部分配給我們,變成我們的利潤。這樣我們前後兩次一共收回2萬億提貨權和1.8萬億股權,我們的收益率會達到7.6倍。

此新零售非彼新零售!


更進一步,我們可以將新分紅的50%投資給智能農業項目,該項目落地。可以繼續用1萬億提貨權投資新零售平臺,繼續獲得1萬億提貨權分紅。同理,其他方向。我們都可以很輕鬆的獲得超過幾倍的投資回報。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創造為我們幹活和賺錢的公共網絡與智能機器,開啟全智能時代。矛盾會因為不勞而獲的程度不斷提升而逐漸消失,這就是我們需要的未來與新零售。

關鍵:新零售平臺內置自動化的金融算法和預售功能,我們使用該系統,這個系統會為我們創造約20萬億收益,這種收益分別是金融收益和分銷收益。

3、新零售平臺要解決的問題

重塑人與智能機器之間的關係。

把未履約訂單指向公共軟件和智能機器頭上。

把未履約訂單對應的提貨權指向我們,變成社會福利。

使我們獲得經濟自由的難度不斷下降。

三、無風險實現的路徑

1、登記first,匯聚1萬億採購意向

2000萬人,先登記,先不打款。

可以無風險的使投資意向匯聚。

可以吸引BAT級別的技術團隊為我們打造新零售平臺。

可以吸引中國製造入駐,供我們挑選打款對象。

可以吸引商業銀行為我們提供安全的打款通道。

萬事具備,再打款,我們就可以通過數據激活數據的方式,零風險、零成本的創生我們需求、中國製造需求的新零售平臺。

此新零售非彼新零售!


如表5,李明登記10份,未打款,因此,欠款10萬。他獲得的權力有10萬元通用提貨權、10萬元股權和100金股。由於未打款,他所獲得的權力是鎖定的。他登記自己的新零售賬號,他會看到他賬面利潤是12萬。這個表整體的擴張,會吸引中國製造主動與我們簽約,併入駐新零售平臺。當整體達成,李明在新零售平臺內完成給企業的打款,他獲得的總資產是22萬,淨收益是12萬。於此同步,雲錢包內的創新項目也會獲得充足的資金。這些項目落地,可以直接入駐新零售平臺給登記人分紅。因此,在項目達成時,李明登記的投資已經變成一項超級權力,如果他放棄,會有很多人搶購。因為別人會搶,所以,李明有兩種選擇:第一,自己拿錢履約;第二,把這項權力轉售出去,由其他人履約。其他人的道理等同。

2、2000萬人的組織方式

給2000萬以上的登記投資人詳細講解什麼是新零售,輔助登記人完成登記。

每份登記金額1萬元,預付1金股訂金。

完成1.2萬億登記,要繳納1.2億金股訂金。

此新零售非彼新零售!


*志願者獎勵*

A、第一項個體獎勵(1萬臺播種機)

每幫助別人完成1200萬登記,幫助平臺賺1200金股訂金,獎勵0.1臺播種機。

整體1萬臺播種機獎勵送出,志願者幫助平臺賺1.2億金股訂金。實現1.2萬億登記。

金股訂金主要源自志願者播種機產金股,存在機構性不足。因此,在回收完市場約60萬金股之後,志願者很容易形成一個共識:所有志願者統一以100元1金股的價格出售金股。這樣0.1臺播種機產的金股總價值會被定義為10萬以上。而10萬總價值又可以反過來促進登記人成為新的志願者。

B、第二項個體獎勵

幫助別人登記的志願者,沒有達成1200萬整數登記部分。志願者名下的登記人最終每打款1萬元人民幣,志願者獲得1金股獎勵。

簡言之,只要你為新零售平臺做出了貢獻,進行了推廣,你都會獲得獎勵。

C、第三項群體獎勵(1億金股)

所有志願者整體會獲得1億金股獎勵,這個金股用於成立志願者創新投資基金。這個基金獲利按照志願者實際貢獻分配。

3、微單元組織與擴大

在100元1金股共識之下,0.1臺播種機的價值大於10萬,每個志願者群中,很容易產生10名新志願者。新志願者在1個季度內完成1個群的建設和登記並非難事。志願者將其視為一項事業,將這項事業分成3個季度完成,則我們在2019年年中已經可以完成登記,過程中,我們會把新零售平臺開發好,接受實體企業入駐。同步,登記人群體(公共網絡的股東)會吸引全國最好的技術團隊來競標智能教育、時間銀行、共享出行等項目平臺的開發。

此新零售非彼新零售!


四、雲錢包內創新項目實施計劃

此新零售非彼新零售!


除了新零售平臺之外,所有平臺全部採取全國競標方式完成。費用以金股支付。

新零售平臺由雲錢包技術團隊代開發的原因:我們初期影響力低,不足以影響最好的技術團隊,並且100元1金股的共識剛剛形成,市場仍然對我們不太信任。對外招募的團隊反而不如我們自己直接招募的自己的集團團隊更靠譜,從理念到技術都是這種情況。

而在100元1金股共識形成之後,我們將很容易招募到最優團隊,再競標開發新平臺會變得水到渠成。其他實體項目需要在新零售平臺落地之後,以提貨權利潤投資完成。

  • 志願者五項共識與公約

1、過程中出售金股價格100元共識。

原因1:現在市場中只有100萬金股,只需完成100億預訂就可以將這100萬金股全部收走。屆時,會出現金股結構性的供不應求(簽到產的已經很少,未來會消失)。金股的實際定價權在志願者手中,我們定價100元,等於把我們獲得的0.1臺播種機獎勵定義為10萬元。10萬元會吸引我們的群成員爭當志願者,繼續去建設新群。同理新群成員。

原因2:註冊,送1金股(不可出售)。1金股每日產1AIC,1000AIC可以兌換1金股。1金股價值100元,等於1AIC的價值被定義為0.1元。初始送100塊,隨後每天送0.1元,會吸引全民主動入駐領取金股。

原因3:金股被定義為100元,時間銀行行長會變得具有吸引力。B輪行長價值等於是1萬塊,C輪行長的價值等於是1000塊。這會使所有登記人主動成為時間銀行的行長,重新開啟1傳10的增長。同時,新邀請的人被邀請的理由將不再是一頓早餐,而是通過登記合約,成為提貨權經銷商,獲得一份穩定工作相當的收入。這會把人民幣投資人引入我們的系統。

原因4:金股被定義為100元,會吸引整個社會關注,吸引BAT級別的工程師團隊主動加入我們,在新零售平臺落地之前,把我們需要的時間銀行、新零售平臺、智能教育平臺、共享出行平臺、共享莊園平臺、奇點傳媒平臺等項目建成。這些平臺未來可以直接對接新零售平臺。

2、新零售落地,金股價值1000元的共識

原因:新零售平臺採購利潤開始投資實體項目,金股價值全面呈現,在提貨權體系中保持良好的、安全的流動性。提貨權成為安全的、放心的支點(你不需要擔心人民幣系統的封殺)。在這個基礎上,創新項目開始以1000元提貨權的價格定期回購金股。這個共識會讓所有分理處獲得10億人民幣等價的投資基金。這個投資基金可以支持各個地區的新的創新項目落地,從而給金股注入更多價值。

3、創新項目回購金股公約:每年增值1000元提貨權

原因:創新項目回購金股等於給自己創造訂單。因為提貨權消費又會變為創新項目的訂單和收入。因此,創新項目回購金股價格越高,創新項目自身訂單越充沛。有了這個公約,股東將可以給金股抵押借提貨權提供充分擔保。既然金股可以為借款提供充分擔保,那麼,股東在大部分情況下,需要錢將不需要出售金股,而是直接借提貨權。這就從邏輯上消除了集體砸盤的力量。

4、智能化升級與價格公約

在可追溯的新零售系統內,所有創新項目提供產品價格每年必須下降2%。即創新者必須通過引入智能機器,使成本下降2%以上,直至實現全智能。價格對我們忽略不計。

5、開放共享公約

公共網絡的數據對所有分理處開放與共享。

每個分理處可以基於這些公開的、動態的數據,發展本分理處的人工智能體系。

  • 答股東問

問:如果有人不打款怎麼辦?

答:2000萬人的朋友圈覆蓋全民,達成時,登記的是一項權力,如果某人不打款,其他人會馬上補位。1萬億對每個人都是天文數字,但對整個市場而言,則只佔1%。A股流動性最充沛的時候,每天交易量都超過1萬億。

問:企業不合作怎麼辦?

:每個行業都不是一家企業。假設蒙牛不合作,伊利合作,後者會因為一步領先,而形成步步領先。因此,在這個事情臨近達成時,是所有企業搶著和我們合作,是整個市場搶著和我們合作。這其中也包括商業銀行。因為這個市場中有3300家商業銀行。誰先和我們合作,誰就會搶佔先機。

問:我們是不是與商業銀行之間是對立關係?

答:這種認知是錯誤的。按照現在的軌道發展,壞賬會吞噬商業銀行的未來。這個問題所有商業銀行自己心裡清楚的很。按照我們的方式,中國製造以自己的股權償還商業銀行貸款,銀行銀行未來可以用更舒服的方式穩定的獲利。

問:

政府會同意我們的創新嗎?

答:政府鼓勵方向:1、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中國夢。3、構築人類命運的共同體。4、激活消費,線上線下良性互動。5、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的所作所為都在政府鼓勵的方向之上。

問:最終人民幣怎麼辦?

答:最終持續升值的提貨權就是人民幣。因為提貨權能夠給政府、銀行(中國製造、中國民眾和我們)帶去更多收益。

:新零售平臺有多少股?如何分配?

:新零售平臺50%的股權是注入金股的。另外的50%的股權分為優先股和普通股。企業以提貨權投資獲得的是普通股,普通股主要給未履約的訂單提供擔保。登記人以人民幣獲得的股權是優先股,優先股享受落地創新項目第1次存入提貨權對應的分紅的70%。比如時間銀行落地,第一次存入1萬億服務投資給新零售平臺,對應1萬億提貨權分紅,這1萬億分紅的70%屬於優先股,剩餘的30%才屬於時間銀行項目本身。

:志願者幫助別人登記金額超過1200萬,獎勵如何計算?

:每幫助別人完成1200萬登記,獲得0.1臺播種機獎勵。多勞多得。

:志願者中排名前1000名有沒有額外獎勵?

:1000個分理處終身的名譽總裁。

此新零售非彼新零售!


此文轉載自公共網絡(雲錢包、雲庫房、YouTime…),如有侵權請聯繫我予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