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必須有點情商

想必大家都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滿懷一腔熱情,向別人伸出友善之手,收穫的卻是不冷不熱的回應,甚至是背地裡的埋怨。

古話常說“好人有好報”,可為什麼這個真理到了自己身上偏偏就失靈了呢?

在我也因此而困惑的時候,朋友向我講述了兩件事,令我感觸很深。

第一件事,發生在他的高中時代。

那時候朋友家的經濟條件很糟糕,常常接受左鄰右舍的照顧,其中一位鄰居在他們當地的高中做教師,而恰好那一年,他進了這家高中讀書。

朋友是個很懂事的男孩,自知家境不好,因此在刻苦學習的同時,每週還做家教三次,以此掙錢來貼補學費。

開學不久,有一次他和幾個同學在教研辦公室做大掃除,他那位鄰居恰巧來找他的班主任談事,談完後一回頭忽然發現了他,鄰居馬上指著他,很熱心地對班主任說:

“這是我鄰居家的孩子,家裡條件不好,讀書不容易,在今年的貧困生補助金方面,你看能不能照顧一下?”

鄰居是位很熱情很善良的阿姨,平日裡對他非常友善,他在內心也很尊敬、感謝她,可是在新認識的老師和同學面前,她的這一番話,頓時令朋友非常尷尬,臉色紅得像蒸熟的蝦。

他之所以去做家教掙錢,就是不想再接受學校的貧困補助,因為他雖然家境貧困,可是仍然希望能夠自尊自強,活出少年該有的底氣。

他說,鄰居阿姨的善良和熱心,令他自覺顏面盡失,暗自萎靡了很久,因為在旁觀的幾位同學裡,還有一個他悄悄喜歡的女孩。

他講述的第二件事,發生在他大學畢業以後。

讀大學的第一年,因為學費、生活費、住宿費加在一起令他家有些吃不消,因此幾位親戚都資助了一些錢,其中家裡經濟條件稍好的舅舅,資助的金額最大。

朋友內心很感恩,參加工作後,他每年春節都會拎著厚重的禮物去看望舅舅一家。

可他每次登門,舅媽都會眉開眼笑不由自主地說上幾句:

“你終於有出息了,我們的付出也值了!”“你要記得呀,你能夠讀完大學,親戚們都幫過忙的。”“那時候我們其實也不太富裕,但願意資助你上學。”

舅媽是個熱心腸的善良之人,唯一的缺點就是喜歡錶功勞。她只顧自己說得神采飛揚忘乎所以,卻不知他早已在一旁不知所措、如坐針氈,除了臉紅脖子粗地不停致謝,實在不知再多說些什麼。

他也知道舅媽不是為了索取什麼,她只是心直口快。可是漸漸的,他在內心竟然越來越怵春節走親戚,越來越牴觸去舅舅家,因為每次去,他都難免會十分尷尬。

後來他乾脆在春節時發大額的微信紅包給舅舅一家拜年,登門拜訪的次數卻越來越少。

漸漸的,舅媽有些怨言了,她嫌他翅膀硬了,看不上親戚了,忘恩負義了,說他辜負了親人的情意。可是她越如此說,他越不願登門。

他不是不懂得感恩的人啊,也知道舅媽品性善良,可是偏偏就覺得哪裡出了問題,令他發自肺腑地渾身難受不自在,時時刻刻感覺後背散發著熬人的焦灼感。

無論是善良的鄰居阿姨,還是熱情慷慨的舅媽,其實她們都有一顆火熱而樸素的心,都願意在別人困難時給予一雙真誠友善之手。

這個世界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落井下石易、狂流引渡難,可是雪中送炭和狂流引渡,都是需要大智慧、需要高情商的。

在大庭廣眾之下揭露別人的窘迫,雖然是發自善心,但卻非常欠妥,因為那些無心的話一出口,不僅得不到真心的感激,還會為他人帶來莫名的尷尬與困惑。

在提供善意之後反覆提及曾經的給予,雖然亦是有口無心,但卻散發著世間最不明智的氣息,因為人的本性是自尊自強、懼怕虧欠,無遮攔的誇功只會令人無所適從進退兩難,失去原本愉悅的氣氛。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

“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聾子聞到。可是低情商的善良,卻是一種變形的失聲的語言,連正常人都感受不到它,更鮮少魅力可言。”

我們大多數人都曾經有過低情商的善良,明明是盡了心,明明是燃燒了熱情,卻只換來冷漠換來埋怨。好心辦了壞事、費力不討好的橋段,我們聽說也遭遇過太多。

於是我們自身的埋怨也日益叢生,會哀嘆“好人沒好報”,會指責別人“不識好歹、恩將仇報”,而當不滿的種子在內心紮了根,熱情亦會隨風散盡。

低情商善良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它是別人的枷鎖,亦是自己的刑具,因為久而久之,原本純厚的善良會被那幾絲戾氣所侵蝕,失去原本美好的模樣。

善良是世間最美好最高貴的品性,卻也最需要情商最需要智慧。因為低情商的善意,是最令人鬱結的失敗給予。

一個情商高的人,能夠時刻令自己舒服,令他人愉悅;懂得在不動聲色間完成自己的善意;知分寸守底線,即便寒冬蕭索也能令身邊的人如沐春風。

而一個善良,且自帶高情商屬性的人,是世間最難得的珍寶,是最耀眼的光束。

有位朋友說,他在公交車上,曾經好多次把少白頭的人誤會為老年人,把身材偏胖的女人誤會為孕婦,他不僅誤會了,還會主動為他們讓座。

這些被誤會的人,有時也會尷尬,告訴他“我不老”或者“我不是孕婦”,而他呢,會在那一刻不動聲色的微笑說:“別誤會,其實我即將在下一站下車”,然後他真的會擠到車門口,遠離他們的視線。

善良是個珍寶,但更需要用高情商來點亮。有分寸地散發善意,遭遇尷尬巧妙化解,是他行走世間的一貫原則。他說唯有如此,雙方才會開心、才會舒服、才會心安理得地享受著美好的情緒,無論是給予或是接受給予,都會從心尖上淌出暖流。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有善意、有熱情、肯伸出雙手,還遠遠不夠。

你的善良,還必須帶點高情商。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情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