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漢武帝金屋藏嬌的阿嬌為何會被廢,讓舞女出身的衛子夫所代替?

點點文史


陳阿嬌是漢武帝的第一位皇后。她和漢武帝劉徹的感情故事,流傳恆久。人們圍繞兩人的感情經歷,演繹出“金屋藏嬌”、“長門買賦”等故事。

“金屋藏嬌”:漢景帝時,簿皇后沒有生子,漢景帝立慄妃生的長子劉榮為太子。長公主劉嫖是景帝的姐姐,長公主想把女兒阿嬌嫁給太子,太子生母慄妃不同意。長公主又看中了景帝王夫人生的兒子膠東王劉徹。

後來長公主來到宮中,抱著剛剛幾歲的劉徹於膝上,問道:“你想娶媳婦嗎?”說著便指著左右長御等女官一百多人挨個問,劉徹都說不好。隨後長公主又指著自己的女兒問道:“娶阿嬌好不好?”劉徹笑著說:“如果能娶到阿嬌做妻子,應該修建一座金屋讓她住。”長公主大為歡喜,於是苦苦請求景帝,景帝便答應了這門親事。

“長門買賦”:陳阿嬌被貶到長門宮,心情愁悶經常哀愁思念劉徹。她聽說蜀郡成都的司馬相如是天下間擅長寫作文章的人,於是派人獻上黃金百斤給司馬相如及其妻卓文君買酒喝,藉此向司馬相如求得能解悲愁的文賦。

司馬相如做了《長門賦》給陳阿嬌。漢武帝劉徹看了《長門賦》以後非常感動,因此陳阿嬌又重新得到了劉徹的寵幸。

人們對陳阿嬌的經歷充滿了同情和憐憫。

(陳阿嬌影視形象)

為什麼漢武帝要廢了皇后陳阿嬌,立舞女衛子夫為皇后呢?有表層和深層兩方面的原因。

表層原因

一、擅寵而驕

陳阿嬌的曾祖父是西漢開國功臣,堂邑侯陳嬰。父親是堂邑夷侯陳午,母親是大長公主劉嫖。長公主劉嫖常常給弟弟漢景帝獻上美女,漢景帝對同母姐姐極為縱容。

漢景帝同意長公主劉嫖的女兒陳阿嬌和劉徹的婚事後,長公主和劉徹的母親王夫人聯手積極運作,太子劉榮的母親慄妃善妒又言行無狀,終於使劉榮被廢,劉徹被立為太子。

陳阿嬌的母親長公主在漢武帝劉徹立為皇儲上是有大功的。

漢武帝劉徹即位後,陳阿嬌被立為皇后。陳阿嬌因母親的功勞,在後宮驕橫善妒。陳阿嬌在衛子夫得到寵幸後,非常生氣,數次尋死覓活,武帝也愈加對她不滿。

二、無子

陳阿嬌獨享寵愛卻始終沒能生孩子,花了9000萬錢治療不孕之症亦終究沒能治癒。

三、在後宮使用媚道、巫蠱邪術

陳阿嬌為了重新獲得漢武帝的恩寵,使用婦人媚道。媚道是一種巫術,靠巫蠱詛咒他人,來求取自己的寵愛。屬大逆無道之罪。最終處巫者楚服斬首於市,與此案有牽連者且被誅殺者三百餘人。

《漢書·外戚傳上》:使有司賜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陳阿嬌居皇后之位11年後被廢黜。

(衛子夫影視形象)

深層原因

陳阿嬌被廢,固然是她驕橫善妒,行為不端造成的,但和長公主劉嫖為主的外戚勳貴飛揚跋扈,挑戰皇權威嚴不無關係。

長公主自恃有功於武帝,無窮止的向漢武帝索取回報,已讓武帝心中厭惡,長公主惱怒衛子夫受到寵幸有孕,抓捕衛子夫弟弟衛青,讓漢武帝感到皇權受到威脅。

漢武帝即位後,就感受的外戚勳貴的權勢,他的母親王夫人告誡他,"汝新即位,大臣未服,先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長主,必重得罪。婦人性易悅耳,宜深慎之!"。

深諳權術的漢武帝在無奈繼續對長公主施加恩寵的同時,快速扶持衛青集團的崛起,以制衡長公主。

衛青集團不孚所望,軍功卓著,成為朝廷中鼎足勢力。

元光五年(前130年),陳阿嬌被廢。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衛青以軍功被封關內侯,車騎將軍。

元朔元年(前128年),衛子夫被立為皇后。


愛冬的文


漢朝自高祖劉邦以後,幾代帝王都被外戚、後宮所掣肘,因此漢初的幾位天子過得很不爽。漢惠帝被呂后丶諸呂掣肘,漢文帝被薄太后牽制,漢景帝被竇太后丶諸竇牽制。漢武帝登基初始,就被太皇太后、太后、外戚所挾持,比傀儡皇帝,也好不了多少。

漢武帝之所以能登上九五之尊的寶座,也多少得到了他的親姑姑館陶公主的幫助。館陶公主之所樂意助這個侄兒上位,是因為館陶公主之女陳阿嬌與漢武帝劉徹,定下了婚約。

漢武帝登基之初,即立陳阿嬌為後。漢武帝親政之後,阿嬌被廢后,由舞女出身的衛子夫取而代,成為了漢武帝的新任皇后。個人認為,之所以發生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

1,漢武帝不想皇權受到後宮丶外戚的掣肘。衛子夫出身舞女,在朝中沒有關係網。

2,衛子夫之弟衛青,此時亦被漢武帝相中。一個聽話又有用的小舅子,符合漢武帝的需要。

3,陳阿嬌的外婆是竇太皇太后,與竇家關係不一般,其母也屬皇族,其父系陳氏,也是當時的望族。倘若阿嬌誕下皇子,嫡子將來繼位,漢朝又將落入後宮丶外戚把持朝政的狀況。這一點,顯然是漢武帝所厭惡的。

後來衛青大將軍被冷落,衛皇后、衛太子遭陷害,也與漢武帝忌諱後宮丶外戚做大的心理有關。

4,陳阿嬌是富養的嬌女,未經世事,心智不成熟,以至於看不到自身危機,恣意妄為,所以被廢。

相比之下,出身低微的衛子夫,小心謹慎,做人的分寸拿捏得當,加上頗有姿色會來事,因而得到了漢武帝的寵幸,最終獲得了皇后之位。

總而言之,衛子夫之所能取代陳阿嬌,主要就是基於漢武帝在政治上的需要,和他個人身心方面的需要。相較而言,政治上的需要佔比最大,個人認為,即便是沒有衛子夫,估計陳阿嬌也保不住皇后之位,遲早會被廢。


鬼影147951010


被漢武帝金屋藏嬌的阿嬌為何會被廢,讓舞女出身的衛子夫所代替?

在我國封建歷史上,“母以子貴”向來是亙古不變的政治法則。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之所以被衛子夫替代,主要就是因為陳阿嬌沒有給劉徹生個一男半女,加上其性格張揚跋扈,不可一世,最終上演了一出失寵的悲劇。與此同時,衛子夫抓住時機成功上位,最終母儀天下,成為一代名後(孝武衛皇后)。從三個方面闡述。

一、從“金屋藏嬌”說起

劉徹生性風流,這在歷史上也是熱議的話題。劉徹在小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與眾不同”也許可窺一斑。在他四歲的時候,他的姑姑劉嫖(館陶公主)問他是否想娶妻,劉徹說當然想娶。劉嫖指著身邊的一百多位侍女,問劉徹喜歡哪一個,劉徹回答說,一個都不喜歡。劉嫖隨即指著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問劉徹。劉徹回答說:“太喜歡了,如果能娶阿嬌為妻,我就築金屋讓阿嬌住。”千百年來,“金屋藏嬌”的典故就流傳了下來。

劉嫖為了自家天下,作為漢景帝的同胞姐姐,所以不想讓世代漢家姓氏生變,於是一開始就萌生了讓自己的女兒嫁給太子的想法。當然,劉嫖因為是景帝的親姐姐,加上她在政治上的所作所為,所以館陶公主在皇家大院也是呼風喚雨,位高權重。翻開歷史我們知道,漢景帝時期,太子一開始是慄姬之子劉榮,但慄姬非常看不慣劉嫖的行為和做派,與劉嫖一直有隙,所以不主張跟劉嫖聯姻。這對劉嫖來說,怎能忍受。後來,經過劉嫖和王夫人(王娡)的共同努力下,劉榮太子被撤,劉徹奪得太子之位。

劉徹沒有忘記自己曾經的諾言,在登上皇位之後娶了陳阿嬌,並封她為皇后,而且為她建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兩人雖然是政治婚姻,但出於劉徹的本性風流,加上陳阿嬌又出落得俊美異常,所以開始的時候兩人倒也和睦。

二、與衛子夫的一次擦肩

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探望姐姐平陽公主。平陽公主設宴款待,並請府內歌女獻舞。這些歌女當中,就有衛子夫。

衛子夫知道,此時殿上坐的就是當今皇帝。所以衛子夫便使出渾身解數以引起皇帝的側目。衛子夫媚眼頻傳、秋波頻送,而風流倜儻的劉徹,也被衛子夫的眉目傳情而心生盪漾。

《鶉之奔奔》:鶉之奔奔,雀之強強。人之無良,我以為兄! 鵲之強強,鶉之奔奔。人之無良,我以為君!

酒過三巡、一番歌舞之後,劉徹借更衣為名,臨幸了衛子夫,衛子夫也由此隨著劉徹進了皇宮。

且說人有“七年之癢”,更何況自陳阿嬌進宮以來,肚子一直不爭氣,沒有給劉徹生下一個子女,在母以子貴的封建王朝,這是不被人待見的。所以劉徹漸漸疏遠了陳阿嬌。再說衛子夫,雖然隨皇帝進了後宮,但一開始並沒有受寵,因為皇帝的女人畢竟有很多,所以衛子夫便想像其他宮女一樣,出宮去過一個正常女人的生活,但當她跟漢武帝請示的時候,又勾起了兩人甜蜜的回憶。衛子夫最終還是留了下來,而此後,漢武帝對衛子夫欲罷不能、寵愛有加。

此後不久,衛子夫懷孕了。公元前128年,衛子夫生下漢武帝的長子劉據,陳阿嬌的命運已註定被蒙上了政治陰影。

三、沒有休止符的後宮風雲

在古代,即便是貴為皇后,但如果一旦不入皇帝法眼,丟失了“萬千寵愛”,那麼皇后之位肯定不保,甚至性命堪憂。作為一個女人,陳阿嬌也想要一個孩子,甚至為此求仙問道,但終不能如願。

在皇權至上的金鑾殿,即便是家天下一朝的藩王、臣子甚至是同胞,都免不了打上歷史的烙印。陳阿嬌雖貴為皇后,但最終還是被廢,在被貶至長門宮後不久,幽怨鬱悶而死。陳阿嬌被廢以後,衛子夫順理成章坐上了皇后寶座。

“生男不必太歡喜,生女不必心悲傷,試看衛子夫,一家霸天下。”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此後大漢王朝,承漢高祖和呂后之遺風,外戚干政和後宮專權,持續上演且從未間斷。

(自古後宮風雲多,對於衛子夫取代陳阿嬌,您有何高見呢,歡迎關注@山城小哲,歡迎點評。)


山城小哲


引言:

西漢武帝時期的一個晚上,今天黑的尤其早,連月亮也被天空的雲朵給遮住了,讓本有心賞月的人們也選擇早早地睡下了。可是,在京城不遠的長門宮裡,一個正值妙齡的女子此刻正輾轉反側,無法入眠,她的懷裡始終抱著一個精緻的木匣,回想自己的一生,女子的眼淚就止不住的流了下來,看著這華麗的長門宮,她悲哀的喊著:“娘啊!你可曾想過,當年你的一個決定給了女兒多大的傷害,你獻給皇帝的這長門宮,如今卻成了囚禁女兒的囚籠啊!”這聲音中夾雜了她內心無數的哀怨,淒涼,悲傷還有那對愛情的渴望,因為用力過猛,懷中的木匣掉在了地上,只見那木匣中現出一方錦帕,上面精緻的繡著四個字——金屋藏嬌!


陳阿嬌劇照

這個女子,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金屋藏嬌”故事的女主人公,西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后——陳阿嬌!阿嬌如她母親長公主所願終於成為了大漢的皇后,卻也成為她夢魘的開始,最終,陳阿嬌被廢黜了皇后的位子,轉而讓舞女出身的衛子夫坐上了皇后的寶座。到底是什麼原因,會造成這樣一個結果呢?

實際上,這場皇后的廢立並非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它的產生是陳阿嬌,長公主,衛子夫與漢武帝四個人之間政治博弈下的最終結果,而陳阿嬌,只是這場政治鬥爭中最終的受害者罷了!那麼,讓我們穿越下時光,看看這其中到底有什麼故事呢?

一.自食其果——陳阿嬌作繭自縛

因為一個“金屋藏嬌”的故事,讓陳阿嬌的名字為人們所銘記,也在小小的陳阿嬌心裡種下了一個童話的世界,她夢想著與自己心愛的男人一起,卻最終作繭自縛,自食惡果!

1.暗中使用巫蠱

在封建的皇室家族,你不可能要求皇帝只寵愛一個女人,但陳阿嬌卻盲目的認為漢武帝劉徹只屬於她自己,可此時劉徹更寵愛衛子夫,為了打敗自己的情敵,奪回愛人,阿嬌暗中命人使用巫蠱之術,詛咒衛子夫。

很快,這件事就被漢武帝知道了,對於這種行為,漢武帝非常生氣,一怒之下把陳阿嬌的皇后尊位給廢黜,貶謫到長門宮居住,也就是我們文章開頭看到的那一幕。

2.阿嬌無子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是中國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一句名言,即使在今天依然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國人的生活,更何況是處在封建社會的皇族。當出現這種問題時,人們更多的把責任歸咎於女方,當然,漢武帝的生育能力並沒有問題,他一生有多達六個兒子,因此,阿嬌的無子讓她皇后的位子開始動搖。

金屋藏嬌

想當年,漢景帝能夠以無子的理由廢黜自己的皇后薄氏,如今,阿嬌也沒有孩子,這讓劉徹有了充足的理由去廢黜她。

3.阿嬌專橫

陳阿嬌是含著金鑰匙生出來的女孩,她的母親是漢景帝的親姐姐長公主劉嫖,她的父親是開國功臣陳平的兒子陳午,這樣的尊貴身份讓陳阿嬌從小養成了驕橫跋扈的性格。

而漢武帝本身也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兩個都非常驕橫跋扈的人在一起,那麼他們直接所產生的只有各種矛盾與摩擦,時間一長,也註定了阿嬌的失寵與失位。

4.阿嬌家族有恩於武帝

陳阿嬌這樣的驕橫是有她的資本的,因為當初是她母親長公主的努力才讓原本只是膠東王的劉徹坐上了皇太子的位置,所以說阿嬌是有恩於漢武帝的。

劉徹坐上太子是母親王娡政治鬥爭所得

正是由於這個因素,金屋藏嬌這個美麗的童話成為漢武帝心中的一根刺,只要她與阿嬌一起,阿嬌總拿這件事來壓制漢武帝,這讓漢武帝無法忍受,從而導致了阿嬌的悲慘結局。

二.推波助瀾——長公主的愚蠢

長公主劉嫖是“金屋藏嬌”故事的總導演,她希望通過讓女兒成為皇后來保住她這一脈的榮華富貴,而在阿嬌被廢這件事上,長公主因為她的愚蠢反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反作用。

1.長公主德行不修

作為皇后的母親,漢武帝的岳母,長公主的身份代表著皇室的顏面,可偏偏長公主又是個行為不怎麼檢點的女人,因為她的問題,讓漢武帝大大的丟了一回臉。

長公主劉嫖劇照

原來,長公主的丈夫去世較早,不甘寂寞的長公主在徐娘半老時看上了一個珠寶商的兒子董偃,為了得到漢武帝的默許還把長門園送給了漢武帝,可時間一長這事鬧得滿城風雨,漢武帝臉上也掛不住,還因此被東方朔給調侃了一番。身為皇后的母親竟做出如此傷風敗俗的事,這無疑也給陳阿嬌帶來了負面影響。

2.長公主綁架衛青

看到自己的女兒逐漸失寵,長公主也非常著急,但此前因為自己的問題已經有失顏面,她也不好意思當著漢武帝的面去說。為了打擊衛子夫,長公主利用自己的權力暗中綁架了在宮裡做侍衛的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在要殺死衛青之際被衛青的好朋友公孫敖給救了出來。

衛青劇照

這事很快被漢武帝知道,並且很快查到了長公主頭上,但考慮到長公主的身份和皇家的臉面,漢武帝沒有治罪,但是卻把衛青提拔做了貼身侍衛,長公主本想幫助女兒,反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讓漢武帝更加討厭陳阿嬌了。

三.賢惠端莊——衛子夫的溫柔

相比於專橫跋扈的陳阿嬌,衛子夫的出現給了漢武帝一種從沒有過的新鮮感,她天生麗質,又賢淑溫柔,正是她的這些優點讓看似不爭的衛子夫最終成為這場皇后之戰的勝利者。

1.衛子夫地位較低

衛子夫原本是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府上的一個歌女,在一次偶然的宴會上漢武帝對衛子夫一見鍾情。從小身份卑微的衛子夫遇上了天之驕子的漢武帝,這是一個灰姑娘與王子的愛情故事。

衛子夫劇照

而這樣地位的差距也讓身為王者的漢武帝心中產生了一種優越感,相比於盛氣凌人的陳阿嬌,小鳥依人的衛子夫更適合大男子主義的漢武帝胃口。

2.衛子夫性格溫柔

由於從小的苦難生活,讓衛子夫養成了遇事不爭,溫柔賢惠的性格,而漢武帝又是一個愛大包大攬的專制者,衛子夫的柔情融化了漢武帝內心的這塊堅冰,而專制的漢武帝在衛子夫那裡得到了從沒有過的體貼與照顧。

衛子夫與漢武帝兩人,剛好讓事物的兩個方面,衛子夫以不爭對漢武帝的爭,以溫柔對漢武帝的專制,以包容對漢武帝的強勢,這些都讓漢武帝非常受用,對她更加寵愛。

3.平陽公主的私心

衛子夫的出現是在平陽公主的一次家宴上,可以說,衛子夫與漢武帝的愛情故事並非偶然,而是姐姐平陽公主精心策劃的,這一切皆源自平陽公主的私心。


平陽公主劇照

作為姐姐,看到弟弟漢武帝婚姻生活的不幸福,平陽公主選擇讓溫柔的衛子夫來溫暖漢武帝這顆渴望愛情的心靈;作為年輕的寡婦,平陽公主看上了當時做奴隸的衛子夫的弟弟衛青,但地位懸殊讓平陽公主把這份愛埋在心裡,可平陽公主不願意放棄,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衛青的地位,這才有了漢武帝遇見衛子夫的故事。

四.皇室沒有愛情——武帝的冷血

作為陳阿嬌的丈夫,釀成陳阿嬌這樣悲劇結局,漢武帝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對於漢武帝來說,他的一生沒有愛情,他身邊所寵愛的那些女人,只是滿足漢武帝內心優越感而已,歷史把漢武帝擺在了皇帝的位子,就註定了他的一生沒有愛情的存在,有的只是冷血與無情。

1.武帝的多情

漢武帝是一個多情的男人,但他所謂的情並不是愛情,而是滿足自己需要的一種感情,漢武帝喜歡的只是那個女孩的性格和外表,當這些變了的時候,多情的漢武帝會很快選擇始亂終棄。

從衛子夫開始,到後來的鉤弋夫人,李夫人,漢武帝的一生不缺女人,他給了那麼多女子感情,換來的只是他的始亂終棄和女子最終的香消玉殞,陳阿嬌並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卻是第一個漢武帝的受害者。

2.權力至上

做了皇帝的漢武帝眼裡就只剩下一樣東西——權力!其他所有的在與權力沾邊之後他都會選擇放棄。陳阿嬌的母親長公主是一個權力極大額女人,大到可以以一己之力讓漢景帝更換太子,對於視權力如命的漢武帝說,這不得不讓他感到擔憂。


漢武帝劉徹劇照

為了權力,漢武帝犧牲了自己的兒子劉據,犧牲了自己的舅舅田蚡,犧牲了自己的皇后衛子夫和寵妃鉤弋夫人,這麼多至愛親朋都可以放棄,更何況一個不受寵的陳阿嬌了。

3.政治婚姻沒有愛情

“金屋藏嬌”這個美麗愛情故事並不是那麼美好,它的實質是一場政治上的交易,長公主用這筆交易換來了陳阿嬌的皇后位置和家族的榮華富貴,王美人用這筆交易換來了兒子的太子之位,所犧牲的,不過是兩個乳臭未乾的孩子的婚姻罷了,所以從一開始,漢武帝劉徹與陳阿嬌的這場婚姻裡就不存在愛情,有的只是權術與政治上的交易。

結語:

無論陳阿嬌皇后的失去還是衛子夫的上位,這一切都離不開權力二字,漢武帝用新的外戚勢力來打擊舊的外戚勢力,從而加強自己的權力,無論陳阿嬌還是衛子夫,都只是這場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罷了,唯一的贏家只有一個,那就是漢武帝!


相城歷史小學生


金屋藏嬌是漢武帝和皇后阿嬌的故事,當時漢武帝劉徹是太子,景帝離世後阿嬌的母親館陶公主幫了他一把,讓漢武帝劉徹很順利的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漢武帝與阿嬌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漢武帝劉徹年幼的時候奶奶問他長大後想要娶一個什麼樣的妻子?劉徹說: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娶阿嬌併為她蓋一座金屋子,後人稱之為金屋藏嬌。

漢武帝當上皇帝以後實現了自己的諾言,他蓋了一坐金碧輝煌的皇宮,封阿嬌為皇后住進來,

兩人恩恩愛愛。到了後來身為皇后的阿嬌越來越蠻橫無理,橫行霸道。阿嬌的母親館陶公主更是以恩人自居,跟自己的親人一起幹政,這母女倆的行為讓漢武帝非常厭惡。

阿嬌還有一個毛病好妒成性,自己的愛情不願意被別人分享,不許漢武帝親近其他後宮女子。做為皇后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是不能懷孕,終因不能為漢武帝生下一男半女被廢。阿嬌是被母親館陶公主政治利用的犧牲品。最後讓舞女出身的衛子夫一步登天,從一名家奴成為皇后取代了阿嬌的地位。

阿嬌出身於貴族家庭,從小嬌生慣養,榮寵嬌驕,母親和家人有恩於漢武帝,不肯阿諛奉承,而隨著歲月的流逝,年老色衰,與漢武帝感情產生了裂痕,愛了一生痛了一生,青梅竹馬愛恨一場,金屋藏嬌最終不過是一場春夢。






老帥民間文化


這個說起來話就長了。陳皇后實際上是漢武帝劉徹的堂妹。也就是劉徹姑姑的女兒。她們的婚姻帶有濃厚的政治因素。他的母親王娡地位底下,需要姑子鼎力相助。而這個姑子館陶公主對先前的太子極其不滿。也想利用王娡的兒子使自己的女兒成為皇后。這樣的婚姻也就順理成章了。只是武帝權力穩固後,陳皇后又一直沒有生育。衛子夫雖然出生底下,但她的弟弟衛青、霍去病都很能幹。她也為漢武帝生育有三女一男。立她為後和立他們的兒子為太子應該看成是一體的事。陳皇后以“惑於巫祝”被廢也就不難理解了。


九日共由


漢武帝劉徹是歷史上比較有名的鐵腕皇帝,與嬴政並稱“秦皇漢武”。而作為景帝的兒子,劉徹並非首選的皇位繼承人,在他之前還有一個太子劉榮,後因劉榮母親慄妃被廢,劉榮也被貶去封地為王。劉徹在其母王美人的運作下成功接任為太子。

在劉徹成為太子的過程中,其姑母館陶長公主功不可沒,館陶公主作為景帝的姐姐,當今竇太后的嫡親女兒,在皇帝面前說話很有分量,她一心想讓女兒成為皇后,與野心勃勃的王美人一拍即合,據說還在劉徹還叫劉野豬時就發生了金屋藏嬌的諾言,此言一出讓竇太主心花怒放。

多年後,阿嬌被廢除,漢武帝晉封舞女出身的衛子夫為中共皇后,正如題主所言,漢武帝為何這麼做?

與陳阿嬌比,衛子夫一歌女出身,乃長公主平陽家一歌女子,簡直是天壤之別,那陳阿嬌,母親是竇太主,舅舅是漢景帝,擁有權勢的竇太后是其外祖母,皇親國戚尊榮一時,對擁戴漢武帝功勞不淺,奈何落到被貶長門,成為下堂妻?

歷史中寫道,阿嬌不滿漢武帝獨寵衛子夫,且阿嬌常年無子,妒忌衛子夫,使用巫術行詛咒之法,被武帝所厭,最終被漢武帝廢黜。漢武帝命有司賜阿嬌一道書:“皇后不守立法,祈禱鬼神,降禍於他人,無法承受天命。應當交回皇后璽綬,退守長門。”後阿嬌鬱郁而亡。

但剖開美化的歷史,阿嬌被廢,無怪乎兩種原因。

一是年老色衰,不會迎合漢武帝之歡心。阿嬌出身富貴,自然目下無塵,不屑於做低眉順眼之事,推算以阿嬌先天之個性,以及後天之受寵,在與貴為天子劉徹的日常中,未必不給劉徹臉色看,天長日久皇帝豈能忍受?見到了溫柔善解人意的年輕歌女衛子夫,長袖善舞,相比之下,當然是新人勝舊人。

二是時移勢易,阿嬌與衛子夫背後的力量此消彼長。阿嬌以前依靠竇太后,舅舅漢景帝,並藉此扶持劉徹登基為帝,此二人一死,竇家的後戚力量煙消雲散,且漢武帝早已站穩腳跟,不再需要阿嬌一族人馬。反觀衛子夫一族,弟弟衛青成為了大司馬大將軍,統領朝堂軍馬,後霍去病更是勇冠三軍,他們都成為皇帝的左膀右臂,他們一家迅速成長為皇帝不可或缺的依靠。此時立衛子夫為後也是嘉獎衛氏一族的妙策。

但是伴君如伴虎,特別是漢武帝這種剛愎自用的皇帝,多年後,他相信江充之言,迅速滅了衛子夫一族,甚至把衛太子劉據也逼上絕路。

最是無情帝王家,這也沒什麼好說的。


北望大坡灘


導語:

漢武帝之所以能夠成為漢景帝的繼承人,跟他後來的皇后陳阿嬌是脫不了關係的。陳阿嬌的母親是漢景帝的親姐姐竇太主館陶公主。

漢景帝對他這個姐姐言聽計從,自打漢武帝和陳阿嬌定了婚事以後,館陶公主一直都在為漢武帝說好話,最終漢景帝答應改立劉徹為太子。

所以陳阿嬌在漢武帝家裡,那地位我們就能瞭解了。他們家的榮華富貴都是因為陳阿嬌得來的,甚至漢武帝的皇位,都是因為陳阿嬌得來的。

01竇太后的死,是陳皇后下臺的重要原因。

漢武帝不是個文藝青年,他不苛求什麼真正的愛情。當時對漢武帝來說,最好的選擇,那就是自己的表姐陳阿嬌。

作為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漢武帝前面還有一大堆的皇子等著做接班人。怎麼算都輪不到漢武帝。而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只能說是一般受寵,所以漢武帝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皇后,堂邑大長公主女也,無子,妒。大長公主聞衛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時給事建章,未知名。大長公主執囚青,欲殺之。其友騎郎公孫敖與壯士往篡取之,以故得不死。上聞,乃召青為建章監,侍中,及同母昆弟貴,賞賜數日間累千金。孺為太僕公孫賀妻。少兒故與陳掌通,上召貴掌。公孫敖由此益貴。子夫為夫人。青為大中大夫。---《史記》

對漢武帝來說,要想成為皇帝,唯一的機會,那就是自己的姑姑館陶公主。館陶長公主劉嫖,又被成為竇太主。

因為劉嫖的母親竇太后權傾朝野,而竇太后一輩子就生了三個孩子,劉嫖是老大,也是最受寵的一個。漢景帝劉啟是老二,做了皇帝她也不愁。梁王劉武一直都是竇太后的心病,因為竇太后希望自己的倆兒子都做皇帝,劉武差點成為了漢景帝的接班人。

  1. 由此可見竇太主劉嫖在宮中是怎樣的地位。為此漢武帝的母親王娡主動找到劉嫖希望結親,結果就有了這麼一個政治聯姻的聯盟關係。
  2. 陳阿嬌是在這種條件下成長起來的,自然是嬌氣得很,誰也不能得罪她,就連漢武帝也不能。新婚的前幾年,兩個人的關係還算相敬如賓,畢竟姑姑和奶奶都看著漢武帝。
  3. 可是後來漢武帝逐漸掌握權力以後,恰逢竇太后又去世了,陳阿嬌的暴脾氣漢武帝再也不想忍受了。漢武帝寵愛其他美人的時候,陳阿嬌就會暴怒,甚至在衛子夫入宮懷孕以後,陳阿嬌因為嫉妒,居然安排人把衛子夫的弟弟衛青給殺了。

好在衛青命大躲過一劫,否則西漢攻伐匈奴的路上,就少了一位戰功卓著的猛將了。竇太后死了以後,漢武帝不再容忍陳皇后,以陳皇后擺弄巫祝的名義,將其廢黜。

02衛子夫上臺,是漢武帝培養自己力量的開端。

漢武帝的性格,不是一般人能駕馭的,應該說沒有人可以駕馭。竇太后還活著的時候,劉嫖和陳阿嬌有靠山,所以漢武帝稍微還有點收斂。

初,上為太子時,娶長公主女為妃。立為帝,妃立為皇后,姓陳氏,無子。上之得為嗣,大長公主有力焉,以故陳皇后驕貴。聞衛子夫大幸,恚,幾死者數矣。上愈怒。陳皇后挾婦人媚道,其事頗覺,於是廢陳皇后,而立衛子夫為皇后。---《史記》

但是竇太后去世以後,劉嫖和陳阿嬌失去了靠山,所以漢武帝果斷按照自己的意願將陳阿嬌給廢了。

不過擺在漢武帝面前的困難還不止如此,他面前有一座大山掣肘他的權力,那就是外戚力量。

  • 不管是竇太后遺留下來的外戚力量,還是自己的生母王太后新晉的外戚力量,那都是掣肘漢武帝皇權的重要障礙。
  • 漢武帝想要完全掌握皇權,就必須要想辦法除掉這些外戚力量。倒不是說漢武帝反感外戚力量,而是這些外戚力量並不代表他本人。
  • 所以漢武帝需要培養屬於自己的外戚力量,這才是重中之重。不管是丞相竇嬰還是田蚡,都不是漢武帝的嫡系,他需要培養自己的嫡系。

而陳阿嬌做為漢武帝的皇后,背後依舊有著竇家人的影子。讓陳家人作為自己的外戚,這是不可取的。

這個時候衛子夫入朝,其實就象徵著漢武帝打算培植自己的外戚力量了。衛子夫不僅為漢武帝生了一堆兒女,而且成為了漢武帝的皇后。

這標誌著漢武帝開始著重培養衛子夫背後的衛家外戚力量。衛子夫的弟弟衛青便成為了漢武帝非常器重的大將,後來更是做到了權傾朝野的大司馬大將軍。

03衛子夫家族足夠乾淨,沒有權力糾葛。

衛子夫起於微末之地,她的弟弟衛青是平陽公主府裡的馬伕,她的姐姐衛少兒是平陽公主府裡的丫鬟。

這是一個相當乾淨的家族背景,完全沒有其他外戚力量的參與。這對漢武帝來說是最合適的,況且他們全家基本都出自平陽公主府上。

  1. 平陽公主是漢武帝的姐姐,跟漢武帝關係非常好。所以漢武帝任用她府上的人,其實也是在壯大屬於自己的力量。
  2. 那是一個政治聯姻的重要時代,就連與匈奴都要採取和親政策,才能化解漢朝邊境的威脅。而漢武帝偏偏就不喜歡跟世家大族聯姻,他拋棄了陳阿嬌,也就等於是拋棄了竇家所有的力量。
  3. 漢武帝不喜歡舊勢力的幫助,他希望尋求屬於自己的力量。完全由他提拔起來的外戚力量,才能真正百分之百成為他的臂膀。

此後漢武帝的所有行為,也證明了這一點,他不斷提拔衛青,給衛青各種建功立業的機會,最終將衛青培養成了帝國的大司馬大將軍。

衛子夫立為皇后,後弟衛青字仲卿,以大將軍封為長平侯。四子,長子伉為侯世子,侯世子常侍中,貴幸。其三弟皆封為侯,各千三百戶,一曰陰安侯,一二曰發乾侯,三曰宜春侯,貴震天下。天下歌之曰:“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史記》

此外他又培養衛青的外甥衛少兒的兒子霍去病,將他培養成為了帝國的大司馬驃騎將軍,為征戰匈奴添磚加瓦。

總結:漢武帝是一個理性之人,不會被感情所左右。

衛子夫家族的崛起,其實是一個奇蹟,是漢武帝創造的奇蹟。不過這種情況並沒有完全延續下去,伴隨著衛青霍去病的去世,衛家在朝中的地位也逐漸衰敗。

漢武帝到了晚年以後,覺得衛子夫家族是尾大不掉的權力,不應該再在朝堂之上存在。所以把衛青的幾個兒子都給撤了爵位。

失去衛家外戚的支持,漢武帝和衛子夫的兒子,太子劉據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在奸臣江充的挑撥下,漢武帝逼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劉據,甚至殺光了劉據全家,只留了一個重孫漢宣帝劉詢。

衛子夫也因此而上吊自殺,這個時候開始衛家勢力徹底消失,從崛起到消失,衛家始終掌控在漢武帝一個人的手裡。

當漢武帝在選取新的繼承人時,看中了年僅8歲的劉弗陵。不過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實在是太年輕,為了防止後宮亂政的情況出現,漢武帝狠心殺掉了鉤弋夫人,這才將劉弗陵扶上皇位。

《漢書》

《史記》


江湖小曉生


一、陳阿嬌被廢皇后,與政治有關。陳阿嬌出身顯赫,她的母親是漢武帝的姑姑館陶公主,父親又是堂邑侯。而漢武帝之所以能夠登上稱帝,與她的姑姑館陶公主的鼎力相助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在陳阿嬌當了皇后以後,整個皇后的家族勢力可謂是空前增大。

漢武帝的性格本來就不喜歡受別人的控制,對於陳阿嬌這支外戚勢力,漢武帝早已心生不滿,如果陳阿嬌被廢皇后,那麼皇后家族的勢力必然會走向衰敗。在這種政治環境下,即便沒有衛子夫,陳阿嬌被廢后也已成定局。

二、與漢武帝本人的性格有關。以劉徹的出身,他本不可能成為皇位繼承人,但是機緣巧合之下,他順利登基稱帝。但是,在爭奪皇位的過程中,劉徹最終形成了熱衷於權力、心狠手辣、猜忌多疑的性格,這種性格隨著他對權利慾望的增長愈發明顯,特別表現在他對後宮妃子的寵愛之中。其實,漢武帝一生最愛的是李夫人和陪伴他38年的陳皇后,但是這兩位后妃連都以悲劇收場。

三、與陳皇后自身的性格缺陷和生理缺陷有關。陳阿嬌出身貴族,可以說從小就是嬌生慣養,難免就有驕縱率真的性格,而且陳阿嬌的父母都有恩於漢武帝,所以只要漢武帝和陳阿嬌發生任何一件小事,陳阿嬌都不願意逢迎屈就。但是,漢武帝是大漢的統治者,他不可能為了一個妃子而曲意迎合,所以他們夫妻二人產生裂痕是必然的。

還有另一層原因就是陳阿嬌一直沒有給漢武帝剩下子嗣;反觀衛子夫,卻為武帝生育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所以衛子夫才會輕而易舉的奪取皇后之位。

綜上所述,其實並不是陳阿嬌敗給了衛子夫,即使後宮中沒有衛子夫的出現,漢武帝同樣會廢了陳阿嬌的皇后之位,也會有另一個類似於“衛子夫”的人物登上歷史舞臺,而陳阿嬌被廢只是時間的問題。所以,說到底其實就是陳阿嬌輸給了政治,輸給了帝王的薄情寡義。


公元前


因為衛子夫是平民出身,比較瞭解百姓,不爭,不露,不顯,不論生活怎麼樣,都有一顆樂於生活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