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數字詩詞,讓人拍案叫絕

十首數字詩詞,讓人拍案叫絕


在詩詞中,

把數字嵌入詩中,

會給人以直觀、對比的感受。


今天,介紹十首數字詩,

數字巧妙地嵌入詩詞中,

與詩中的情境渾然天成,

讓人拍案叫絕。


十首數字詩詞,讓人拍案叫絕


《宣城見杜鵑花》

唐·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已是遲暮之年。流離江南,晚景悽慘,又年邁多病,當濃重的鄉思就襲上了詩人心頭,詩人寫下此詩。


詩句把“一”“三”兩個字各自串連起來,紆結縈迴,使人感到鄉思襲來時無比的悲切傷痛。“一”與“三”三次反覆,按理在近體詩中是禁忌的,但詩人卻寫得神韻天然,足見詩人駕馭語言的高超能力。


十首數字詩詞,讓人拍案叫絕


《宮詞二首·其二》

唐·張祜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故鄉遠在三千里之外,關閉在皇宮整整二十年。我唱一曲悲涼的《何滿子》,眼淚不由得雙雙落在唐武宗的面前。


四句詩中,以“三千里”表明距離,以“二十年”表明時間,以“一聲”寫歌唱,以“雙淚”寫泣下,句句都用了數目字。而數字在詩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個問題表達得更清晰,更準確,給讀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詩句特別精煉有力。這首詩的這兩個藝術形式上的特點,與它的內容互為表裡,相得益彰。


十首數字詩詞,讓人拍案叫絕


《山村詠懷》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詩人把一到十表示數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序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幾筆就構成一幅自然樸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景畫,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十首數字詩詞,讓人拍案叫絕


《題詩後》

唐·賈島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賈島被稱為詩奴,他專注寫詩,他視寫詩為生命,全身心投入,“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就是他執著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風貌的真實寫照。


這兩句我琢磨三年才寫出,一讀起來禁不住兩行熱淚流出來。詩中用數字將寫詩的情景描述出來,給人以強烈的對比。


十首數字詩詞,讓人拍案叫絕


《牧童》

唐·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這首詩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靜與閒適。表達了詩人內心世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嚮往。


這裡的“六七里”和“三四聲”不是確指的數字,只是為了突出原野的寬闊和鄉村傍晚的靜寂。將那種閒適與自由寫得入木三分。


十首數字詩詞,讓人拍案叫絕


《漁父》

南唐·李煜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這是一首題畫詩,詩寫畫中的漁父。一葉扁舟,一支長槳,一根絲線,一隻輕鉤,四個“一”字連用而不避重複,是詞人有意為之,不但不顯重複,反而有一氣呵成、悠然不斷之感。取“一”與“萬頃”相映照,細巨對應,工整而精妙。


漁父時而舉起酒壺,看著沙洲上的春花,在萬頃水面上心滿意足地品著美酒,何等瀟灑自在。


十首數字詩詞,讓人拍案叫絕


《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

宋·蘇軾


七千裡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

山憶喜歡勞遠夢,地名惶恐泣孤臣。

長風送客添帆腹,積雨浮舟減石鱗。

便合與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在遠離京都七千裡外,水流湍急的險惡的惶恐灘上,詩人彷彿像一葉小舟,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巧妙的數字,強烈的對比,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感覺。


詩人用“七千裡外”和“十八灘頭”、“二毛人”和“一葉身”形成強烈的對比,將詩人晚年被貶謫的淒涼孤苦,生動展示在讀者面前。


十首數字詩詞,讓人拍案叫絕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三更歸夢三更後。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此曲採用作者慣用的重詞疊字手法,善用數詞人曲,如“一聲”、“一點”、“三更”、“十”、“二”等,給人以迴環復沓,一詠三嘆之感。全曲情景交融,用典用對,貼切自然,不愧為“情中緊語”。


十首數字詩詞,讓人拍案叫絕


《詠竹》

清·鄭燮


一兩三支竹芊,四五六片綠葉。

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疊疊。


一兩支竹子,四五片綠葉,自然疏疏淡淡就很好,何必要重重疊疊的呢?


鄭板橋是一個大畫家,這首詩,似乎描寫了一幅清雅的畫竹圖,沒有疊加,只有簡簡單單的一幾枝竹子,十分清雅。


十首數字詩詞,讓人拍案叫絕


《題秋江獨釣圖》

清·王士禎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全詩描寫了一個漁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釣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項斗笠、一葉輕舟、一支釣竿,垂釣者一面歌唱,一面飲酒,垂釣的瀟灑被刻畫得活靈活現。雖然獨自釣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遙中不免深藏幾許蕭瑟和孤寂。


再觀全詩,九個“一”巧妙嵌入其中,將詩與圖的意境表現得分毫不差,細細品味,這些“一”用得十分貼切又有情趣。最後一句“一人獨釣一江秋”,漁人釣的是魚?是秋?是瀟灑自在的生活?是無拘無束的心情?在詩人看來,這樣的秋江獨釣者,才是真正懂得生活樂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