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導師讓我第一篇論文投中文期刊,可是同門卻投英文期刊,老師是覺得我不行嗎?

謝欣桐


有溫度有靈感的高校人才真經為你解答。

在一個大的科研團隊裡受到“不公平”對待的情況並不少見,主要是因為每個學生有不同的特點。有的人沉得住氣靜得下心,導師會給他壓科研的擔子,比如出科研思路,寫寫論文;有的人動手能力強,但專業基礎不是很紮實,導師可能會讓他負責實驗或者做橫向課題;還有的本來就是打算混個文憑,無心於學術,導師可能就會讓他負責實驗室行政事務、跑跑腿,或者跟著老師出去應酬應酬,也算是增加社會閱歷,只要做事得力,最後拿文憑肯定是沒問題的。


但另一方面,導師這麼處理,也帶有主觀色彩,特別是碩士研究生,多數人之前沒接觸過科研,但不代表沒有科研能力,關鍵還是在於導師的培養和引導,如果早早就給學生下定義、戴帽子,肯定是不利於學生潛力發揮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爭取了。

我的一個教師朋友,跟著一個導師讀博士,畢業後又留在導師的團隊。因為團隊裡的同事基本上都是導師的學生,所以導師對他們都比較瞭解,也把他們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我這個同學因為人比較外向,能來事,就被導師安排做外聯和橫向項目,經常跑新疆、東北,掙得是全課題組最多的,但累的夠嗆,而他的同門,在家做實驗、寫論文,好幾個都評上教授了。


等他有了孩子,漸漸就感覺有些力不從心,而且做企業項目,自己得不到提升,光有利沒有名,一旦導師不行了,自己就會斷糧。所以他極力嚮導師申請,用兩年時間,幫他堆一個副教授出來。說實話,這對大團隊來說太容易了,兩年後,他4篇sci,好幾個專利,一個省科技進步獎,輕鬆搞定副教授。現在,他又聘上了學校一個部門的副處,人生步入正軌。

題主的情況跟上面的情況很相似,導師讓題主發中文論文,肯定有導師自己的考慮,也跟題主的自身特點有關係。中文期刊一般需要不少版面費,題主導師既然允許題主發中文期刊論文,肯定是認為發中文期刊有用處,不然花錢發論文幹嘛。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目前國家非常重視中文期刊,在長江學者申報時,就要求填中文期刊論文,優秀中文期刊論文的權重高於普通SCI。所以,導師能發中文期刊論文,要麼是期刊約稿,要麼就是有所打算。而導師要求題主來寫,恐怕也是對題主的信任。



當然,以上也只是猜測,也有可能是因為題主的英文水平比較弱,導師感覺改起來很費勁,而中文期刊論文也可以作為畢業條件。但總得來說,導師讓寫中文期刊論文,並不一定代表題主學術水平差。導師也不傻,和題主也沒仇,肯定是考慮人盡其才。如果題主覺得導師對自己認識有偏差,那建議題主主動向導師申請,另外也要在日常學習中證明自己,否則,你也怪不了別人覺得你不行。


高校人才真經


並不是這樣,投論文後能不能中,主要看論文與期刊是不是相符,相符合了才容易中。

我在讀研期間,導師讓我發了一篇英文sci期刊,一篇英文ei期刊,還發了一篇中文核心期刊。當時我有點困惑,因為這三篇論文的成果,完全都可以嘗試英文期刊。

後來,我的導師跟我解釋說:在寫論文投期刊的時候,一定要研究這個期刊容易收錄的論文,主要是哪幾個方向,只有報刊方向和論文研究成果相符了,才容易被收入收錄。


並且,有些中文期刊是這個方向上的權威期刊,雖然綜合實力比英文期刊差,但在這幾個方向領域上比較權威!

我聽從了我導師的建議,沒想到這三篇論文都在我研究生畢業之前見刊發表了。因此我在畢業的時候也獲得了學術獎學金和北京市優秀畢業生稱號。

我在讀研究生的時候,我課題組的一個博士在讀博士期間發表了17篇scl論文,要知道:工科博士能發表1篇scl論文就已經非常厲害,能發表2篇SCI論文就可以滿足畢業要求,能發表7篇SCI論文就可以評副教授。而我這個博士師兄在國際間居然發表了17篇,到畢業的時候已經有11篇見刊了。

後來,博士師兄在給我們總結經驗的時候,就重點提到了投論文的技巧:在投論文之前,一定要調查想報刊的研究方向,有些報刊的主編就傾向於某一些方向的論文研究成果,然後容易收錄見刊發表。


最後,因為這個博士師兄有如此優秀的成果,導師和學校領導動員他在982和211重點大學留校任教,但是他最後去了交通部科研所,希望能到到科研一線去,後來聽老師說:他參與了港珠澳大橋的科學研究。

所以,標題中所說的導師讓投中文期刊,我想應該是你的研究領域,更符合這個中文期刊的研究方向,更容易見刊物發表!

很多英文期刊不見得比中文期刊權威。

我在讀研期間,就見到過很多研究生、甚至是導師,在投會議的英文期刊,這種會議的英文期刊是非常容易發表的,只要去參加會議交納2000塊錢左右的會費,就給免費發表一篇論文!

很多導師是不屑於發表這種會議的英文期刊的,我們學校的研究生髮表這種會議英文期刊,也僅僅是為了滿足獎學金要求!


並且,評價一個期刊好壞的參考指標不是英文或者中文,而是期刊的影響因子,有些中文期刊的影響因子也是挺高的!


牽牛花牽牛郎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小西看到這樣的疑惑,感覺這個話題非常有意思,值得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呢。
關於研究生論文發表的爭議不少,但這類相似的事情真不多,之前爆出的問題主要是論文署名引發的,如學術論文一作之爭。

並非都是和導師之間的問題,也有共同完成實驗後的成果劃分。比如說,碩士生辛苦完成的實驗、數據分析,被“安排”給師兄或師姐撰寫論文投稿。之前,類似事情引發的悲劇已然不少。
介紹的是研究生,並不清楚是博士生或是碩士生。不過,有類似“導師覺得我不行”疑惑的,大概率是碩士生。通常,博士生都是“老油條”,論文發表自主性也會更大一些。
導師讓某個碩士生第一篇論文投中文期刊,同門第一篇卻投英文期刊,並非是所謂的不公平對待,往往處於不同的考慮,如:

1.中文期刊並非都不如英文期刊,後者一樣參差不齊,如sci四區的不少期刊遠不如國內一級學報。
之前,大家都追崇sci論文,這兩年風向已轉變,比如說國家級、省部級課題申報已開始重視中文論文。在課題研究中適當投稿一些中文期刊,也是在提升團隊在某個研究領域同行中的影響力,利於團隊後期發展。
2.論文投稿期間的選擇,關鍵得看論文本身的質量和領域。通常,質量高的論文會投稿不錯的英文期刊或一級學報,創新性不足或結果不理想的會選擇較“水”的sci期刊。
中文期刊需要不低的版面費,而非開源英文期刊一般不收費,好壞得看分區和影響因子等因素。導師讓投稿也不是故意刁難某個學生。

3.論文發表的層次高低對導師一樣比較關鍵。如導師評定職稱需要、科研獎勵等都會和論文發表的期刊層次掛鉤,之前大家追崇sci論文的原因就在此。
因此,別覺得“導師覺得你不行”,而是導師根據實驗數據和結果、論文質量等選擇出合適的期刊。更加不值得和導師產出嫌隙,影響自己讀研的積極性,最終影響自己。

同為導師,小西有幾個小建議,值得你考慮,比如說:
1自己精讀類似研究在幾篇國內外不同層次期刊發表的論文,給論文定個位,大概什麼質量,是否有提升空間。尤其是論文中的討論部分,善於挖掘一些“有意思”的結果。
若是覺得論文被低估了,自己可以尋找一些合適的英文期刊。之後,主動和導師溝通,聽聽導師之前讓你投稿中文期刊的理由。反過來,你也可以試著說通導師先投稿英文期刊試試,不行再換成中文期刊。

2讀研讀博和同門比較是好事情,但是得是良性競爭,規劃好自己的路。其實,有一個好的職業規劃,給自己定好目標和方向就好,和同門之間無謂的比較不值得。
導師每一屆招收的幾個碩士生中,總歸有那麼一兩人更討導師喜歡,剩下的有些會嫉妒、不平,也有的是自卑、放棄自己。是不是不少學生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呢?

3第一篇論文投稿後,繼續努力第二篇、第三篇等來證明自己。比如說,小西就有見過不少碩士生畢業時的科研成果,比很多博士生還要優秀。通常,這些學生都非常自信,並不會懷疑導師覺得自己不行。
最後,小西想說論文投稿中文或是英文期刊,更多的是基於論文本身,而不是某個學生。別有太多的心理壓力,做好自己就行,加油。

小西的答題肯定有些許不到之處,歡迎各位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帥小西De


都已經讀碩了還不明白嘛,在導師眼裡你就是個奴隸,讓你幹嘛就得幹嘛沒有理由沒有原因,因為你還想早點畢業,能不能畢業就得看導師心情了!


年輕大叔74001549


具體辦法,自己衡量下論文質量,找出適合的中英文期刊,跟導師商量後才好的開始投,當然要時間充足。如果時間緊張,看是否可以選擇提供rapid publication的期刊。從難到易開始投。建議先英文期刊,畢竟英文期刊認可度引用率會好一些。但不絕對,有些領域的中文期刊同樣很好。假如老師提出來很中肯的理由直接投某一箇中文期刊,你也認可,那就直接投。


DrZP0811be


活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沒辦法,既然跟的這個導師,我建議你最好還是聽他的安排,畢竟碩士三年大大小小的事都得經過導師點頭,簽字等等,如果一不小心“得罪”導師了,最後受傷的還是自己[捂臉]碩士生涯日子挺長,且行且聽話!

一個即將畢業的碩士給你的忠告[靈光一閃]


YQELSH


中文期刊沒有投過,我們組導師要求只投一區。建議還是投英文,認可,閱讀,引用率高,感覺中文同英文的難度是一樣的。


道遠123


如果你感覺論文不比同學差,建議你和導師和顏悅色商量一下,先投SCI,如果人家拒收,再投核心,事在人為。


秋爽171687978


求其上著,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先看看你自己的水平,不要盲目攀比,可能別人比你優秀呢。


爛油瓶子裝燒酒


老師還是有尺度的,說明你的文章達不到英文期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