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高考了,班級裡的一部分同學有了強烈的學醫的願望,作為醫生或準醫生的你有什麼忠告和建議嗎?

抬頭笑笑咯J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聽說過嗎?


量子2


我是一名基層主治醫師,工作13年,目前學習臨床醫生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博士兩年,規培2-3年,從20歲開始算,33歲以後才算出徒,必須上到研究生以上,不然以後找工作都難,雖然各位都畢業了,人生只是一個新的開始,如果在醫院上班,就得查房,寫病歷,上夜班,等到出成績工資高了,必須得到主治或副高以上,天天面對病人,一定要謹慎小心,不要過度勞累,連續工作,不然看錯一個開錯一個處方都不行,人命關天的事,不可馬虎。現在醫鬧隨時都可能存在,所以各位醫生一定要好好學,還是好好學,加油各位!


哇哈哈健康第一


如果你一輩子只想平平安安的,不求攀比,學醫比一般專業都好,在縣城裡工資算高的,本科一般進縣醫院還是可以的,出來規培一個月也有有四五千的工資,工作嗎?內科上午忙,下午閒點,夜班看科室,有點煩人。外科就是手術,沒手術的話,天天就是神仙,沒有網上說的那麼恐怖,什麼天天夜裡手術,升職看會不會寫文章咯,本科升的慢。讀研剛開始很慘,像我在安徽專碩的話,內科這個月1000,外科可能科裡補一點,天天就是輪轉科室,加看文章,基本上試驗不怎麼做,文章全是空中花園,老闆也不管你,三年畢業去個省直三甲醫院難,去普通三甲那就考唄,工資看科室,但是放心,比你一般的同學剛畢業的平均工資是要高的,未來發展就不知道了哈,工作不忙,三甲醫院每年都有源源不斷的規培生,研究生幹活,本家醫生不僅不用給他們分錢,還能多收病人,加快病人週轉,多掙錢,學醫也沒有高中那麼累,一學期20天考前突擊差不多,平時基本可以不用去上課了,都是背的,考研嗎!一般都是本校考本校的多,實習一年去輕鬆的醫院每天規律看書差不多基本也能考上


小張同志502


如果有其它興趣愛好特長的就首選吧,學醫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好醫生的,跟對老師和天賦很重要。好幾年前在我中醫館旁有個醫學院本科畢業的,擺攤賣水果。一次我要去外地出診,叫她順便幫我看看店,如有病人來就辯證用藥,如有複診的就把情況告訴我,開什麼藥,你就幫撿藥得了,她說不敢,畢業兩年從沒給病人開過藥。如果你想學醫,如果你熬的起,耗得起,又有天賦,那就學吧。學好了如果能在大醫院上班,幾十萬幾百萬年收入是可以有的,因為不單止工資獎金,會有很多人爭著給你送錢,吃喝玩樂消費卡樣樣有。學好了,還能給自己親戚朋友看病,方便又不用花多少錢。我認識一個只是衛校畢業的,在鄉鎮開藥店打針,一年也有十幾萬收入,但也有一個有證的開診所,可是三年吊針死兩個,賠了一百多萬,還在裡面呆了近三年,當然如果是在醫院上班倒沒這麼嚴重。所以學醫有利也有弊,選擇專業還得三思而後行。我以前從事醫療工作,太老的.太幼的.太弱的.病重的.以及孕婦,我是不接診的,勸去醫院看。有一個孕婦鼻炎實在太難受,診所醫院都開過藥沒什麼效果,因為她的病機是肝膽溼熱導致的肺氣不宣氣機不暢才鼻塞,所以只用消炎藥不管用,來了幾次求開藥我都拒絕,雖然說一切後果自負。第三次來時說墜胎後再來開藥行不,我還是拒絕了她,叫她過幾個月後再來。其實當醫生也是一份冒險工作的,就怕患者兼有其它危險病症。選擇專業的話,路橋很吃香,可以瞭解一下。


癌症和基因有關聯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啊。我覺得凡是來回答問題的,多數應該是醫生吧。談談我的看法。

我是03年高考,本來我是沒有考慮過學醫的,那時候我還是個乖乖女,花一樣的年紀,還是很聽父母話的,他們的願望是希望我當一個老師,旱澇保收,不辛苦,有兩個假期。我為什麼後來上了醫學院,是源於非典。我不知道你說的這個強烈學醫的願望是怎麼得來的,是因為最近醫務人員火了一把還是你們自己追求這種治病救人的高級感覺。我當初是後者。後來,我上了4年的本科就畢業了,當然,找工作時挺難的,我是在07年畢業的,現在估計本科打底應該更難找工作了。

所以,學醫是一條漫長的路,它要求你刻苦學習,要做個好醫生,就要碩士,甚至博士讀起,你不光要基本功紮實,還要頭腦清晰,因為人生病的情況是複雜多變的,它不是按課本上生病的,這就要求你追求真理,專研。有句話說,學醫是一輩子都在參加高考,你需要不斷學習,每天都有各種指南更新,工作之後的繼續教育業很重要,選擇學醫,就是追求一輩子的進步。

還有就是,英語要學好,將來還要寫各種論文,看各種指南,文獻,不死不休。

然後就是有幾個小小的建議哦,最近很多醫患關係緊張的案例,這要求你不光有專業的知識,身體素質要過硬,熬夜班不算什麼,還要能抵禦來至某些病人的惡意,你要強身健體,打的過就打,打不過至少能跑得過病號。還有就是,醫患關係有些是來至於我們自身,那你就要修身養性,鍛鍊脾氣,修煉一顆包容的心,耐心對待我們的上帝。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批評指正嗷~


藥匣子青青


學醫專業性很強,今後想改行也不容易,學習週期長,成才慢,別人本科畢業,你還在讀書,別人碩士畢業,你在準備考研,別人結婚生子,你還在忙著晉升主治醫,搞科研,國自然……所以說學醫不僅漫長而且很難。一學期考試十幾二十幾門很正常,通宵背書記知識點那是常態。不僅要摸得了大體,還要能殺的了牛蛙和白鼠。因為經常熬夜,頭髮也會離你而去……

雖然說學醫苦,但是一旦學成,前途一片光明,醫學不吃青春飯,而是越老越吃香。當你救治好一個患者時那種使命和自豪感是其他行業無法比擬的。雖然目前社會上醫患關係不是很好,但是經過以後的發展,人民健康意識的普及,學醫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還是很喜歡那句話,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如果一旦選擇醫學,可以說踏上了一條學習的不歸路,如果你受不了醫生高強度的工作和學習,千萬不要學,到頭來只能是害人害己。

最後用一句話來總結∶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

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



醫學旺


醫生這個職業,絕對沒有電視上演得那麼光鮮,什麼一塵不染的白大褂,美女醫生美女護士到處都是,什麼悠閒地那個平板電腦,那都是騙人的,基本上要想混到這個級別,你得熬到頭上頭髮都沒了。

醫生這個職業,也絕對沒有某些人想象的那麼壞,不講道理胡攪蠻纏的病人的確有,但是拿著刀殺人的畢竟還是少數,但是如果膽量真的很小,那麼還是最好不要學醫。

醫生這個職業,說到底了,就是得熬。在學校的時候得耐得住寂寞,人家約會的時候你學習,人家逛街的時候你學習,人家打遊戲的時候,你還在學習。因為你如果想要當一名好醫生,就必須有知識,知識是基礎,而學校裡的學習,就是你積累基礎的基礎。

出了學校,你除了繼續熬,還要耐得住窮,畢業了實習,實習了規培,在這期間你可能沒什麼機會大富大貴。等到執業醫生證拿到了手裡,升級成了主治醫師以上,你的經濟水平就會逐漸好轉。

醫生這個職業,沒有那麼好,但是也絕對沒有那麼壞。想要學醫,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貧窮,如果你真的喜歡,那麼就踏踏實實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因為作為一個關係到生命的職業,一定容不得半點馬虎。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學醫很好。很高明的選擇,很有遠見的選擇。很有前途的選擇。絕對正確的選擇,,無法用詞語形容多麼正確的選擇。

所以國家最高科技獎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從馬拉西亞歸國學醫.97歲還在做手術治病救人。國家最高科技獎王振義95歲還在查房看病。還在帶學生,治病救人。多麼高尚的職業。請問其他職業97歲還能幹了嗎。不能,醫生恰恰相反越老越吃香。這正是醫學的特點。


好醫生2792


從醫幾十年,摸爬滾打幾十年,也算是醫學界裡小有名氣,對於以後想從事醫學行業的人,我可以給有志於從醫的年輕人一些建議,請你們認真看完,斟酌再三,權衡利弊,在進行選擇。

學醫的求學之路不簡單

醫學大學一般是五年畢業,而且同為985/211大學,醫學分數要比普通大學告上一個檔次,所以說你選擇了“醫”,就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別看現在每個醫院都缺人,但是對招聘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不會降低,本科畢業根本做不成醫生,在醫院是“無法就業”,再重複一遍“無法就業”,必須考研,羅醫生在的三甲醫院醫生的要求是“博士”,還有醫師規範培訓制度、專科培訓等等,也就是說,三十左右歲的時候,你是沒有任何收入基礎的(相比於其他同齡人非常少),但是在此時,選擇別的專業的同學,可能已經娶妻生子,有自己事業了,所以選擇“醫”,要能扛得住這個壓力,付出較於常人更多的青春。

家裡有沒有人為你鋪後路

其實說句實話,這個時代人脈是很重要的,醫學上理論和實踐的差別很大,醫生是經驗高於一切的職業,就業後的學習很重要,家裡有沒有親戚為你鋪好以後的學習之路,需要付出非常多的汗水。羅醫生不太建議,成績平平,單槍匹馬的走醫學這條路,會很辛苦、很迷茫,上班時已經三十多,三五年事業打拼可以,但是之後還是沒有起色,自己也會覺得迷茫,畢竟人生過半了啊。

醫患問題

現在醫患問題十分嚴重,做醫生要做醫生的準則,患者說的話,醫生只能作為參考,但是很多患者不懂醫(也可能是著急,但錯就是錯),醫生處理好這種關係,所以醫生還要學會,非常清晰的診病思路和與患者溝通的情商,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平時的生活表面能得到尊敬,但難免被人揹地裡議論,你需要一顆強大平和的心。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我不想給出帶有個人色彩的回答,我只能陳述這個過程,選擇權在你們的手中,醫生現在是一個非常尷尬的職業,上述的所有困難如果尚還年輕的你們能夠接受,那麼醫學的大門將會誒你們敞開,如果不能,請再三考慮,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羅民教授


我不是學醫的,但是家中有人是醫生。

首先,醫生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職業,而且面對的是人,只要是人,就是不可控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醫生要不停的學習,並且實操能力也要非常強。如果這麼多學生想學醫,建議單個都聊一下,看他們的動機和以後的主治方向,然後再去找專業的醫學刊物提前瞭解學習,讓他們知道,當醫生不僅僅是治病,還有一系列的職業成長的事情要做,同時還要有很強的情緒控制能力與情緒解壓能力,如果本身的性格就不具備這樣的優勢,建議要好好思考。因為我就有一個朋友,最後因為忍受不了壓力,導致出現了進醫院就血壓高,無法調節,最後改行了。以上供參考,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