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經信局積極穩妥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滁州市經信局積極穩妥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面對今年節後復工與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交織的困難局面,我市始終堅持把防控到位作為企業復工的第一前提,積極穩妥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截至2月12日,全市共有1138戶工業企業復工,其中規上企業738戶,復工率46%。預計一週內,全市規上企業復工率將超過80%。

一、分類推進,突出防疫物資生產保供應

根據年前摸排,除部分春節期間連續生產企業外,我市的絕大部分企業將在年初三以後陸續復工。面對新冠疫情的嚴峻局面,市委、市政府除夕當天召開專門會議部署相關工作。大年初一,市經信局派出駐廠工作組,進駐天長市防控物資供應企業督促調度企業生產,積極幫助解決原材料供應、物資調運等實際困難,加班加點儘快恢復產能。針對部分企業生產設備出現的故障,市經信局牽頭,從全柴集團等企業抽調專家,組建機械、電器等技術服務保障團隊,駐守企業攻關克難,幫助開展設備調試、維護和搶修,確保企業生產不停頓、供應不掉鏈、市場不斷供。

1月30日,市經信局印發《關於做好當前工業企業復工生產的通知》,要求各地企業復工時間按照省政府統一部署,原則上不早於2月9日24時前。對疫情防控必需和群眾生活必需的生產企業,已經開工的要確保滿負荷生產,沒有開工的要立即復工復產。對春節期間連續生產,無新增返滁人員,繼續生產不會造成人員流動的工業企業,可以維持現狀繼續生產。並要求所有生產企業嚴格落實測體溫、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分散就餐、宿舍衛生、定期消殺、不搞聚集等八個方面要求,確保人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截至目前,天長科惠、安徽新利清潔、宜美健等10家相關防控物資供應企業全部復工復產;全市應急物資日供應能力達防護口罩140萬隻、醫用手套20萬副、醫用一次性防護服700件、75%的酒精免洗消毒液3.5萬瓶、雙氧水水溶液(質量濃度27.5%)1000噸。已累計為全省調撥口罩超過一千萬只。此外,金春無紡布、喬東實業、天康醫療等10餘家企業正積極準備轉產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產品,部分企業生產設備已到貨安裝,產能實現後將進一步提升我市的防控物資供應能力。

二、強化保障,推進企業全面復工保穩定

根據全省統一安排,2月10日起,我市工業企業將陸續開始復工復產。為切實掌握當前疫情對企業復工的影響,瞭解企業實際困難,2月9日,市經信局、市發改委聯合組成10個工作組,分赴全市8個縣市區和2個市直園區,調研企業復工實際情況,並在第二天向市政府作了專題彙報。根據調研中發現的實際問題,2月11日,市政府成立市企業復工復產協調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任組長,下設用工及物資保障、復工復產指導、交通物流協調3個專項工作組,並分別由三位副市長兼任組長,統籌協調企業復工復產中面臨的實際問題,保障企業全面復產。

一是政策保障:市政府出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十七條意見》,從減輕企業負擔、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加大援企穩崗力度三個方面為企業應對疫情保駕護航,幫助企業共渡難關。

二是物資保障:將復工企業納入防護用品統一調配的保障範疇,建立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日報告”制度,每天統計復工企業數和在崗人數,作為調配口罩等防護用品的依據。

三是交通保障:協調解決本地員工上班走不出小區、外地員工返崗下不了高速的問題,開通企業員工“上下班”模式公交專線14條;建立健全市域內交通通暢聯動機制,縮減路口卡口等待時間,全力保障企業生產物資運輸通行。

四是人員保障:針對疫情實際,將原定全天候現場招聘改為線上招聘,市縣兩級同步響應舉辦“線上春風行動”;同時結合疫情排查開展走訪宣傳,為企業復工復產創造基本條件。截止2月12日,全市復工企業在崗職工已接近9萬人。

三、嚴格把關,狠抓防控措施落實保安全

在推進企業復工工作中,我市始終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重大政治任務來抓。2月8日,市經信局印發《滁州市企業復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須知》,對企業復工前準備工作和復工後防控要求作出具體規定。併成立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專項工作組,下設十個小組,對口聯繫全市8個縣市區和2個市直園區,督促當地復工復產企業主體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落實。目前,全市各地均已成立企業復工復產專項工作機構,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總要求,有序推進企業復工。

一是嚴格復工審批。實行企業復產復工審核報備制度,審核企業復工方案、防控方案、應急方案是否可行,防控物資儲備能否滿足復工需要;同時優化完善復工審批流程,確保成熟一個審批一個。

二是狠抓措施落實。督促復工企業全面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堅持每天員工體溫測量、場所通風消毒、健康狀況日報,宣傳教育員工加強自我防護,確保復工企業生產穩定,在崗員工生命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