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你都59歲了,還這麼拼幹嘛?

他是個“拼命三郎”

辦公室,水警大隊三中隊中隊長朱宏正在和大隊長張軍商量袁武的抗疫工作崗位。

“老袁59歲了,身體又不好,因為腸息肉,他每年都要動手術切除,加上有尿結石,每次犯病疼起來看著都心疼,這次抗疫檢查,我想把他安排在靖江汽渡值班,那裡輕鬆一點”。中隊長朱宏說。

江蘇泰州:你都59歲了,還這麼拼幹嘛?

“你說晚了!” 大隊長張軍拿出了袁武遞交的申請,“他昨天就遞交了申請書,要求調到最複雜的夾港汽渡,他說他快退休了,這樣大的戰鬥,可能是最後一次了,他申請去一線,讓我滿足他的心願!”

江蘇泰州:你都59歲了,還這麼拼幹嘛?

“我不勸他,勸了也沒用,他就是一根筋,遇到任務就是個拼命三郎。”袁武的妻子這樣說。

江蘇泰州:你都59歲了,還這麼拼幹嘛?

老袁說:“靖江渡口作為靖江鏈接蘇南的重要通道之一,壓力僅次於高速公路,要想鎖住靖江的南大門,截住汽渡這個關口是疫情防控圈關鍵一環,我雖然年齡大了點,但老同志更要有老同志的風采,我甘當阻擊疫情的尖兵,始終衝在防控疫情的前沿陣地,用實際行動給年輕的同志做個榜樣。”

江蘇泰州:你都59歲了,還這麼拼幹嘛?

老袁如願去了夾港汽渡。夾港汽渡有兩個民警、四個輔警,查控任務要求24小時不間斷盤查,袁武吃住在卡口,實在累得受不了了,就靠在辦公桌前眯一會兒,餓了泡碗方便麵,疫情發生以來,袁武沒有回一次家。有人勸他:“你都59歲了,還這麼拼幹嘛?”袁武說:“我是當兵的出身,疫情就是命令,我這個老兵就要像一顆螺絲釘一樣,鉚在汽渡上,守好靖江的南大門,這就是我的職責,我的使命。”


他是一面“旗幟”

翻開袁武的工作筆記,一行字映入眼簾:“我是一名軍人、警察,也是一名老黨員,國家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我就應該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做一名黨員應該做的事情。”

江蘇泰州:你都59歲了,還這麼拼幹嘛?

夾港汽渡是靖江兩大主要渡口,人流、車流密集,流動量大,來源複雜,是防疫工作的重點區域。作為渡口的值班民警,袁武深知責任重大,查控中,袁武不時提醒過往駕駛員要做好主動防控、自我排查。他注重細節,對有情緒的司乘人員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做到標準不降、幹勁不減。

江蘇泰州:你都59歲了,還這麼拼幹嘛?

2月5日22時許,正在值班的袁武發現:一輛山東牌照的貨車從渡船下來,隨行人員中有一名湖北籍乘客,為確保查控人員安全,他讓年輕的同志後退,自己一個人前去詢問。袁武對車上人員測試體溫,告知其不要隨意下車走動,隨後聯繫了該湖北籍人員的家人,並與疫情防控辦公室的同志一道,勸離該車駛離渡口。


他就像一個鄰家“大爺”

“和老袁搭檔,感覺心裡特別踏實,什麼事他都站在前面,讓你站在他後面,就跟護著自己的孩子似的,攔車、詢問、驗證、登記他全包了。”衛健委的工作人員小嚴笑著說。

夜深了,氣溫驟降,即便如此,連軸轉的查控人員也感覺睏乏,每當如此,老袁就給大家講他當刑警的時候的故事,講他在派出所的經歷,講他曾經在渡口一次抓獲四名逃犯的過程,每當有人抱怨太累的時候,老袁又勸大家:“誰不願花好月圓下,誰不盼兒女繞膝下?”但疫情面前,職責所在,唯有逆行,方不負從警初心。“一家不圓萬家圓,萬家圓時心亦安”。是啊,對袁武而言,一身警服,便是一份使命,一生職責。

江蘇泰州:你都59歲了,還這麼拼幹嘛?

“老袁這個人很熱心,誰有困難都會幫,平時值班,他都把暖瓶裡的水燒的滿滿的,遇到司機沒水了,他總是熱心的給續上,查控人員累了,他總是第一個頂上,即便是輪到他休息,他也是忙前忙後,幫他家分盒飯、倒茶水……說實話,他做了很好的表率,讓我們明白什麼是一名老警察的風采”。三中隊中隊長朱宏說。

“我年齡大了,面對危險,我應該衝在前面,讓年輕的後生在後面,他們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面對前來看望他的大隊長張軍,老袁笑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