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护士前线支援武汉 母亲:回来给你做好吃的

什邡护士前线支援武汉 母亲:回来给你做好吃的

什邡护士前线支援武汉 母亲:回来给你做好吃的

余芮

四川新闻网德阳2月15日讯(张世浩 彭俊生 记者 周鸿)工作时间是晚上8点至第二天凌晨2点;回到住宿的酒店时是凌晨5点;酒店消毒、洗漱,上床休息时已经7点左右。这就是德阳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余芮目前在武汉的工作与生活状态。

余芮是一名来自什邡人民医院的“90后”护士。2月8日晚上,得知医院科室招募人员去武汉支援时,她立即报名。“这是我应尽的责任。”余芮说,“为了病患,为了武汉,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必须坚强,不能倒下去。”

请战:我报名去武汉

“领导如果我能去,我想报名,我是年轻人,抵抗力好点。”2月8日晚上10点多,看到科室群里招募人员去武汉疫区支援,余芮没做过多考虑,就报了名。

余芮出生于1994年,毕业至今一直在什邡市人民医院工作。“工作能力强,技能扎实,开朗又热心。”这是科室同事一致的评价。

2月8日晚,当得知科室在招募人员去武汉支援时,余芮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去。“我是科班出身,这是我应尽的职责。”余芮告诉记者,春节前科室就曾发布过招募信息,因为一些原因,第一次没能出去,这次一定要报名。考虑到父母可能反对,余芮9日早晨6点才将此事告知父母。

“其实不愿意她参加的。”当得知自己的女儿要去支援武汉时,余芮的父母道出了自己的担心。但余芮却坚持说这是她的职责所在。如今武汉有困难,作为医护人员,理应冲在第一线。余芮的坚定无畏最终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要注意安全,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把本职工作做好。”“我们全家人,等你胜利归来。”几句寒暄后,余芮便匆匆赶赴集合点,与援助湖北医疗队一同出征。

“女儿出征那天我热泪盈眶,差点哭出来,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哭。”母亲汤合翠说,不能让女儿担心,不能给她太大的压力,所以自己一直忍着眼泪,不让它掉下来。

“我们要支持她的决定,这也是一种历练,一种学习。”父亲余从江说,女儿出征的那天,他拍下了女儿离去的照片,并发到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得到了很多亲朋好友的点赞,“我还专程截了图发给她,就是要告诉她,大家都在为你加油,你要好好的。”

“战场”:累却值得

“又紧张又激动。”余芮告诉记者,2月13日晚上20点,她正式进入汉阳方舱医院工作,第一次进舱多少还是会紧张,总感觉自己的防护措施没有做好,但后面也就不担心这个问题了。

方舱医院实行的是倒班制,余芮的工作时间是晚上8点至第二天凌晨2点。余芮说,在病房里,即便穿着全部防护套装,依然感觉寒冷。一来武汉最近温度比较低,二来病房内必须保持通风,不能开空调。“好在忙起来也就感觉不到冷了。”

余芮告诉记者,自己负责汉阳方舱医院44至45单元,总计44张床位,病人总数41人。接班后,第一件事就是要为重点病人监测生命体征,随后便和医生一起查房。“病人问的最多的是什么时候可以出院,我们都会一一解释,并对患者进行心里疏导。”余芮说,自己还会和病人聊聊家常,让大家积极乐观看待自己的病情,“大家还是能理解的,很感激我们,这对我们又何尝不是一种鼓励。”

余芮说,待自己工作一天的工作完成,回到住宿的酒店时已经凌晨5点了,加之酒店消毒,自己洗漱的时间,上床休息时已经7点左右。经过休息、吃东西后,下午4点又会匆匆赶去医院做防护措施,等待换班。

余芮身上,有着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和自信。相对于医疗队的“80后”、“70后”队友而言,长时间的夜班对她来说,还是能坚持的。唯一让她不舒服的,是穿着防护服太闷、太累赘,工作起来很不方便。同时,担心浪费防护服,也不敢吃东西,不敢喝水,怕上厕所。

如今,一天工作下来,频繁地接触病患,让余芮感慨不已,也对生命有了更多思考。“我能做的,就是尽我最大的努力。”余芮说,无论下班回到宿舍有多晚,她都会逼着自己把饭菜加热吃掉,然后好好休息,“为了病患,为了武汉,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必须坚强,不能倒下去。”

现在,余芮在空闲时间都会给家里人打个电话,或者是视频聊会天,道一声平安。母亲汤合翠也会每天把余芮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等待女儿回来。

“好好工作,等你回来妈妈给你做好吃的。”如今,汤合翠和女儿聊天时,语气里也多了几分从容和自豪。(什邡市委宣传部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