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有“手段” 通城縣道上村出“妙招”

(全媒體記者 黎賽明)當前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各地都在多舉措加強防控工作。而農村地區是一個大戰場,由於衛生醫療條件相對較差,群眾防範意識比較薄弱,管理難度大。如何做好農村地區的防疫工作?咱不防來看看通城縣關刀鎮道上村的防控“妙招”。

疫情防控有“手段” 通城縣道上村出“妙招”

喇叭宣傳語:天上掛著太陽,就要出去牽個手,撒個歡,如果這樣想,你就大錯特錯了。

你眼前舉著旗,敲著鑼,拿著喇叭正在宣傳防疫知識的正是關刀鎮道上的防疫宣傳隊,但你絕對想不到的是,這樣一支“硬核”宣傳隊伍的成員並不是由村幹部組成的,而是在疫情期間被村幹部抓到聚集打牌的村民。道上村的李先生在2月10日與朋友聚眾打牌被村裡巡查時發現,按照村裡的規定,他必須加入到村裡的防疫宣傳隊,義務在全村開展3天的防疫宣傳。

疫情防控有“手段” 通城縣道上村出“妙招”

李先生:疫情防控期間不能打牌,打牌要拘留要罰款,還要搞防控宣傳。


疫情防控有“手段” 通城縣道上村出“妙招”


疫情防控有“手段” 通城縣道上村出“妙招”

聚眾打牌存在感染病毒的潛在風險,給防疫工作增加了負擔,為了有效遏制,道上村除了常規的聯防聯控措施之外,還開通了聚眾打牌賭博舉報熱線,並利用喇叭循環宣傳、入戶張貼通知等方式號召不出門、不串門、不聚集、不打牌。同時,村裡還組建了巡查小分隊,對發現有聚集打牌的行為,所有參與者不僅要寫下保證書,還要義務加入到村裡的防疫宣傳隊中去,到全村11個組開展為期3天的防疫宣傳,現身說法,教育更多的人不打牌、不聚集,樹立在家待著就是作貢獻的正確思想。

疫情防控有“手段” 通城縣道上村出“妙招”

關刀鎮道上村村支部書記 李雲

關刀鎮道上村村支部書記 李雲:在疫情防控期間,我村組織村幹部不定期開展巡查,發現有村民聚集,我們立即進行驅散;發現有打牌的現象,我們一方面對其進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他們參與到村裡的防疫宣傳工作中來,警示其他人不要打牌,不要串門,做好自我防護工作。

疫情防控有“手段” 通城縣道上村出“妙招”


疫情防控有“手段” 通城縣道上村出“妙招”

關刀鎮道上村有村民2000餘人,上連棋盤村,下接高橋村,緊鄰楊家村,人口流動性相對較大,為好防疫工作,道上村對外省返鄉人員,重點對武漢、黃岡等返鄉人員逐戶逐人排摸登記,建立返鄉人員臺賬,每天進行兩天體溫測量,及時上報信息,確保做到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道上村還在原有的設點登記基礎上加強了防控管理,安排人員在村口進行值守,嚴控車輛人員出入,對有特殊需求出入村莊的車輛行人進行登記、消毒,併發放宣傳單、張貼條幅、懸掛橫幅、廣播宣傳防疫知識,提高村民對疫情形勢和防控措施的知曉率,保障村民健康安全。對於村民購物不便的問題,村裡指定了採購員,每天在微信群裡收集村民的採購信息,購買後將物資逐戶送至群眾家中,防止多人外出有交叉傳染的風險。

疫情防控有“手段” 通城縣道上村出“妙招”


疫情防控有“手段” 通城縣道上村出“妙招”

在疫情防控期間,關刀鎮道上村讓聚集打牌的村民成為義務防疫宣傳員,讓其紅紅臉,出出汗,賣賣力,讓聚集打牌的村民現身說法,這種做法與其說是一種變相的處罰,還不如說是最好的教育課堂。疫情防控還未到可以掉以輕心的時候,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敬畏、行動有分寸。不串門、不聚集並非一道道選擇題,而是我們每個人的基本素養。在這裡,我們也告誡大家,做好自己的事,不要讓無數人的努力功虧一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