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日记」面对突发疫情,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成长日记」面对突发疫情,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一、应激障碍

目前疫情不断蔓延,很多人心理压力非常大,于是都患上一种病,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包括自己,指我们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尤其是当下朋友圈、新闻媒体、身边人都在频繁关注疫情的最新进展,讨论疫情事件,且,威胁是每天死亡人数在上升,就在身边。

二、回顾往昔

2003年亲身经历了非典,当时北京、广州、香港、石家庄、太原都是疫区,感觉整个天空都是灰色的。整个大街空荡荡的,和当下的情况极度相似。

三、病毒情况

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在遭受严重的生命威胁,而且此次的症状确实非常可怕。主要是因为它是可以通过空气传染,且被传染者没有任何症状,目前还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去治愈。

此次出现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 [1] 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成长日记」面对突发疫情,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四、恐惧恐慌

春天本身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传播的季节。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作为生命体,每个人多多少少会出现干咳、感冒、流鼻涕等症状,伴或者有发烧。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面临这些症状,我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心里不免会出现恐惧、恐慌。

(一)恐惧

害怕,是一种人类及生物心理活动状态;通常称为情绪的一种。恐惧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危险情境,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担惊受怕的一种强烈压抑情绪体验。恐惧心理就是平常所说的“害怕”。按照凯利的观点,恐惧类似威胁但在程度上较轻。当一个人的建构系统的边缘要素而不是核心建构被证明无效时,恐惧就会产生。

(二)恐慌

因恐惧而慌张,然后会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行动,从而导致不可预测的一些结果。


「成长日记」面对突发疫情,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五、幸运你我

此次很幸运没有被染上,我们可以恐惧,但是不能恐慌。关键是恐慌是没有任何用途,恐惧并没有什么丢人的。

当下出现了大多数人出现了慌张情绪,一定、一定、一定要成为不慌张的一分子,静下心来,想明白了,就会明白慌张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恐慌最直接的作用,会让自己做错很多事情。

回忆过去的非典与当下的比较,整个应对体系和各项措施比较健全。国家众多的举措已经最大限度尽可能保证绝大多数人的安全。

六、应对方式

(一)尽力

尽自己的力量,能捐点钱就捐点,多少都行,渠道很多;传播一些正能量,不要成为负熵的帮凶。

(二)关圈

关掉朋友圈,出了疫情我们发现个渠道没有其他信息,这些信息出了会引发恐慌,让自己心理时时刻刻处于应激状态,对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害处,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目前来说,我们该知道的一些信息都已经知道了,一定要通过官媒途径获取。

(三)平等

要明白,病毒不分高低贵贱,年龄不分青壮老幼;不管战略上也好,战术上也罢,不能轻视它。

(四)冷静

锻炼身体,每天至少出一次汗,提高自己的免疫力,保护好自己,少出门。

保护家人,让家人戴口罩,让家人高度重视,减少外出等可能被感染的机会。

保持冷静,保持冷静,最重要的事情,保护好自己,这样才能有条件保护好家人。我们每个个体健康了,整个社会也就好起来了。不要跟其他人讨论疫情,不要猜测。很多信息都是一些不理性言论,非事实根据的一些颇有用心的人。

#情感写作小能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