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尖科学家提出抑制新冠病毒的新可行性方案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上海中心最新消息,春节期间,WLA上海中心密集拜访世界顶尖病毒研究机构,目前已从牛津大学糖生物研究所发现一款上市近20年的亚胺糖类药物美格鲁特(Zavesca),以及另外两种正在临床2a实验、用于治疗乙肝病毒、登革病毒和流感病毒的亚胺糖药物分子,有望抑制新冠状病毒。


世界顶尖科学家提出抑制新冠病毒的新可行性方案

世界顶尖糖生物研究所-牛津大学糖生物研究所

美格鲁特从源自天然植物的亚胺糖改造而得,已在全球范围成功用于戈谢病(即,葡糖脑苷脂病,是一种家族性糖脂代谢疾病)的治疗。亚胺糖类药物分子的主要机理是干扰新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产生,从而消灭病毒。这一机理理论上对抑制新冠病毒会有同样效果。

这一药物的诞生地,牛津大学糖生物研究所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糖生物研究所,牛津大学糖生物研究所所长、大英帝国勋章(CBE)获得者、英国政府首席病毒科学家雷蒙德·德威克教授在冠状病毒防治药物开发上已有20多年成功经验。他带领团队最先发现了冠状病毒等“包膜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新的复制合成机制并开发了一系列针对这一机制中关键的葡萄糖苷酶的亚胺糖类抑制剂和药物分子,基于这一机理可以开发广谱类的抗病毒制剂。

除美格鲁特外,牛津大学糖生物研究所的乙肝病毒、登革病毒和流感病毒的亚胺糖药物分子已经完成临床2a实验。如果美格鲁特和临床试验亚胺糖类分子被证实在新冠病毒的活性测试中有效,最理想条件下,可以在1个月内设计好临床治疗方案。

据了解,目前,WLA上海中心正竭尽全力推进相关资源的对接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