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今年首場寒潮下午到貨!多勁的冷空氣才夠格叫寒潮?

今天(2月15日)下午起,廣東將迎來2020年第一場強降溫。記者從廣東省氣象局獲悉,此次冷空氣強度強,已達寒潮標準,將自北向南影響廣東,今天傍晚前後寒潮前鋒到達廣州;16日-18日各地氣溫急劇下降8℃~10℃,廣州最低氣溫達5℃左右,高寒山區過程最低氣溫零下3℃左右,中北部山區市縣有低溫和冰(霜)凍。

多強的冷空氣才能叫寒潮?

不少人可能也注意到了,此次強降溫並不是叫冷空氣,而是被稱為寒潮,那麼究竟多強的冷空氣才能叫寒潮?

據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介紹,寒潮是一種大規模的強冷空氣活動過程,其主要特點是劇烈的降溫和大風,有時還伴有雨、雪、雨凇和霜凍,但並不是每一次冷空氣活動都是寒潮。

根據《冷空氣等級》國家標準的規定,某地冷空氣過境後,氣溫24小時內下降達8 ℃,或48小時內下降達10 ℃,抑或72小時內下降達12 ℃,並且日最低氣溫在4 ℃以下,才可稱為一次寒潮天氣過程。

廣東今年首場寒潮下午到貨!多勁的冷空氣才夠格叫寒潮?


新華社資料圖

寒潮天氣一般發生在秋末到來年初春,最早開始於9月下旬,最晚結束於次年5月,以每年春季的3月和秋季10月、11月活動最為頻繁。

寒潮是怎麼來的?

據介紹,寒潮不遠萬里來到中國,通常要經過三個“老窩”、一個“加油站”、四條“尋常路”。所謂三個“老窩”,其實是冷空氣的三個主要發源地:第一個是冰島以南洋麵上,第二個是新地島以西洋麵上,第三個是新地島以東洋麵上。

這三個源地都在高緯度,常年受太陽光的斜射或很少見到太陽光,地面接收太陽光的熱量較少,溫度很低,如冬季北冰洋地區氣溫經常在 -20℃以下,最低時可達-60~-70℃,1 月的平均氣溫常在-40℃以下,可以說是冷空氣良好的“生產基地”。

在這三個冷空氣源地中,95%的冷空氣都要經過西伯利亞中部地區,並在那裡積累加強,可以說是冷空氣南下的重要“加油站”,那裡也因此被稱為“寒潮關鍵區”。所以西伯利亞的寒冷也可想而知,冬季寒冷漫長,大部分都在-20~-45℃,年均氣溫低於0℃,北半球的“寒極”奧伊米亞康就位於此地。

經過西伯利亞的“中轉”後,來到我國主要有四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路徑稱為西路,冷空氣在北緯50°以南,基本沿自西向東方向進入我國新疆,然後沿河西走廊、青藏高原東側南下;第二條路徑稱為西北路(又稱中路),冷空氣主力經蒙古國中部到我國河套一帶南下,直達長江中下游和華南地區;

第三條路徑稱為東路,冷空氣經蒙古國東部移到我國東北、華北地區,然後從黃河下游擴散南下;第四條路徑稱為東路加西路,東路冷空氣從黃河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氣從青海東部南下,兩股冷空氣在黃河以南到長江一帶“會師”,然後向南爆發影響江南、華南地區。不同路徑的寒潮,其強度和造成的天氣情況有很大差異。

寒潮帶來的並非全是災害

寒潮過境往往會對農牧業生產、電力和通訊設施、公路、鐵路、民航交通,乃至人們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但它帶來的並非全是災害。

廣東今年首場寒潮下午到貨!多勁的冷空氣才夠格叫寒潮?

新華社資料圖

寒潮攜帶大量冷空氣向中低緯地區傾瀉,有助於地球表面熱量的南北交換,使低緯不會越來越熱,高緯不會越來越冷。寒潮伴隨著大範圍雨雪天氣可以緩解冬季的旱情,低溫能夠大量殺死潛伏在土壤中過冬的害蟲和病菌,保護農作物。大風還是一種無汙染動力資源,能提升風能發電效率。

溫馨提示:

氣象專家提醒,當寒潮來襲,除了及時添衣保暖,避免凍傷之外,還有幾點要特別注意:老弱病人,特別是心血管疾病、哮喘病人等對氣溫變化敏感的人群儘量不要外出。

外出行走和開車要避免冰雪覆蓋的道路,當心路滑。

來源 | 羊城派

審籤 | 吳瑕

實習生 | 張麗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