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騙貸背後:南粵銀行損失超600萬 分期平臺與美容院長相互勾結

金融法眼

醫美騙貸背後:南粵銀行損失超600萬 分期平臺與美容院長相互勾結

  醫美貸款又稱醫美分期或美容貸,是為借款人做醫療美容或整形提供的一種融資方式。然而,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卻夥同醫美機構,與借款人簽訂未實際消費的整形美容協議,從中獲取高額利潤,給借款人、銀行帶來重大經濟損失。

  近日,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則刑事判決書顯示,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期間,原武漢理工大學學生輔導員袁某、即科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即科金融)客戶經理呂某、客戶專員李某1,夥同明星醫療美容門診部(下稱明星門診部)院長彭某、股東李某2編造未實際消費的整形美容套餐,與客戶簽訂虛假協議,以美容消費為名騙取廣東南粵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粵銀行)貸款共計623.3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騙貸人通過即科金融的即分期平臺,聯合明星門診部騙取南粵銀行發放了183名客戶的貸款。但是,其中有部分客戶卻表示從未向銀行申請過美容消費貸款,也有客戶稱沒有獲得過明星門診部的服務或者商品,只是拿了返還的部分現金。隨著調查的不斷推進,醫美騙貸背後的真相也將揭開帷幕。

騙貸人與美容院長相互勾結

南粵銀行兩個月被騙超600萬

  2015年12月21日,即科金融與南粵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由南粵銀行提供資金,即科金融提供客戶數據,雙方共同開展和運行銀行相關貸款業務。

  明星門診部是即科金融的合作商戶之一,雙方就個人美容消費貸款達成協議。借款人的消費貸款審批通過後,資金提供方接受借款人的委託將貸款金額直接發放到明星門診部的對公賬戶,明星門診部即可向客戶提供商品或服務。

  2016年年底,在袁某擔任即科金融客戶經理期間,他邀約呂某、李某1與明星門診部的彭某、李某2合謀,以即科金融的名義與明星門診部簽訂虛假的《個人消費金融業務合作協議》。其中,彭某、李某2以明星門診部作為辦公場所、提供加蓋明星門診部公章的空白《醫療美容手術同意書》及整形美容價格表。袁某、呂某、李某1聯繫客戶,編造未實際消費的整形美容套餐,與客戶簽訂虛假同意書,以美容消費為名騙取南粵銀行貸款。

  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騙貸人以上述方式,通過即科金融公司的即分期平臺,騙取南粵銀行發放了183名客戶的貸款,貸款總額共計623.33萬元。

  南粵銀行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損失超過620萬元,涉及在案的貸款客戶高達183人,那麼,這些客戶是為了美容手術而貸款嗎?

  明星門診部股東李某2對此供訴稱,到門診部的客戶都是需要錢的,不會貸款做美容手術,接待客戶時,明星門診部的員工會叮囑他們不要在外亂說話,為了防止檢查,也會給客戶做部分美容項目並留檔備查。

  明星門診部的會計對此表示,南粵銀行轉來的六百多萬元,其實是即分期金融平臺和門診部合作的美容貸項目發放的貸款,而當時的南粵銀行還不知道袁某等人與門診部聯合騙貸的事實。在此期間,呂某會把客戶帶到明星門診部,協助客戶在手機上辦理分期貸款業務,成功獲得貸款後,有些客戶會在明星門診部做面部護理,之後便離開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客戶沒有按照手術同意書做手術,往往都是以美容貸的名義借錢。

客戶貸款逾期頻頻發生

分期平臺“內鬼”終遭曝光

  當即分期平臺審核通過借款人的貸款項目後,明星門診部會收到南粵銀行下發的貸款。此後,明星門診部會自留其中25%的貸款,並將剩餘的75%劃轉至呂某的個人銀行卡。收到明星門診部轉來的貸款後,袁某和呂某會留用5%,另將70%轉交給下游中介人員,下游中介人員在扣除10%的中介費用後,最後將剩餘的60%貸款金額轉交到借款人手中。

  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期間,騙貸人共收到南粵銀行下發的623.33萬元貸款,其中,袁某、呂某、李某1佔用貸款人民幣31.17元,彭某、李某2佔用貸款人民幣155.83萬元。

  徐某是此次案件的貸款客戶之一,在談及整個貸款過程時,他回憶稱,自己當時是因為做生意需要週轉資金,才選擇在明星門診部辦理美容消費貸款。期間,中介確定過他的支付寶信息,表示只能貸款五萬元,同時表示門診部和中介也要從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因為急需用錢,徐某答應了中介的要求。在即分期後臺審核成功的3天后,徐某收到了銀行卡轉來的2.7萬元。

  雖然大部分客戶都像徐某一樣成功借到了錢,但是,通過上述方式獲取的貸款利息卻高的令人瞠目結舌。徐某表示,明星門診部給自己辦理的是額度為5萬元的貸款,貸款分24期償還,每期需歸還2583.33元。也就是說,徐某需要償還明星門診部及其同夥至少6萬元以上的貸款。

  騙貸人利用借款人迫切需要資金的心理,一步步騙取其信任以便繼續實施詐騙。而大部分借款人缺乏法律防範意識,被騙貸人當做誘餌簽下違法貸款協議,不僅個人利益受到侵犯,也給銀行及相關平臺帶來重大經濟損失。

  2017年8月,即科金融發現涉及明星門診部的大量貸款客戶產生逾期,到期未還本金逾270萬元,而且有客戶反饋稱從未向銀行申請過美容消費貸款,還有部分客戶稱從來沒有獲得過明星門診部的服務或者商品,只是拿到了該門診部返還的部分現金。隨後,即科金融便對貸款客戶進行了調查,認為明星門診部涉嫌騙取貸款,遂向公安機關緊急報案。

  2018年10月,彭某、李某2和呂某到公安機關投案,袁某、李某1被公安民警抓獲歸案。

  此後,彭某、李某2共退還160萬元至即科金融,袁某、李某1退還10萬元至即科金融。

  最終,法院審理認為,袁某等人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貸款,情節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騙取貸款罪。袁某、呂某、李某1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至一年三個月不等,並處罰金,彭某、李某2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