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疾控中心回应社会关注:患者轨迹公布不及时?不细致?

今天,大庆广播电视台《大庆市全力防控新冠肺炎全媒体专家访谈特别场》邀请到了

大庆市疾控中心计免科副主任医师潘磊华为我们解答大家最近关注的问题。比如,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及行动轨迹的公布、发现密切接触者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等。

大庆市疾控中心回应社会关注:患者轨迹公布不及时?不细致?


社会关注:确诊病患发病前前后后的去过这么多地方,那么,他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人啊,这些都算密切接触者吧?为什么不及早隔离呢?像公示的病例14这样的患者行动轨迹,为什么这么复杂呢?

大庆市疾控中心计免科副主任医师潘磊华:

流调的工作流程:患者上医院看病,首先要由医院专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会诊,当院方怀疑是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时,就会向病人属地的疾控中心和市疾控中心报告。

两级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我们都是第一时间赶赴医院现场开展流调工作,经过细致的流调,摸清患者在发病后所接触的人群,确定密切接触者,再开始逐个排查密切接触者。

我们能尽快地通过问询调查摸清第一批密切接触者,如家人、亲属、朋友、商超的售货员等等,迅速对其采取隔离措施;而还有一部分密切接触者,如交通工具的同乘人员、相同时间相同地点购物的旅客等等,我们必须通过更加细致的排查,甚至要会同公安、交通、铁路、民航等多个部门联动才能尽可能的查找到,然后再进一步采取隔离措施。

所以,事实上,根本等不到确诊病例,只要患者被认定为疑似病例,我们就已经对摸排出来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措施了。而后续摸排出来的密切接触者,我们都是查实一个管理一个,绝对不会放任任何一个已知的密切接触者在社会上不管。如果有密切接触者不配合的时候,我们会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向公安部门申请采取强制隔离措施。

我们注意到这几天在病例14的行动轨迹公布后,民众有很多反响。

病例14正是我们1月28日在做病例7的密切接触者排查时候发现的,病例14是属于病例7的家庭聚集性疫情中的一员,我们在1月28日当天就把她隔离医学观察了。直到2月10日病例14确诊,她全程都处于隔离状态,并没有再与其他人发生接触。

至病例14确诊时,该患者离开高新区景程小区已超过14天,不再有必要封闭这个小区。

那么,病例14为什么要从1月19日公布其的行动轨迹呢?换句话说,我们每例确诊病例为什么要公布发病前14天的行动轨迹呢?

其原因,涉及到一个新冠肺炎患者发病潜伏期的问题。按照国家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和《防控方案》(第四版)的内容,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染源还是患者。患者从感染到发病之间这个时间段我们称为潜伏期,那么,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因为没有症状、不发病,我们也称之为无症状感染者。绝大多数患者的潜伏期都在1-14天之内,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有可能在14天内逐渐从无症状感染者发展到出现症状的患者。一般来说,潜伏期传染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国家方案对潜伏期是否具有传染性也还没有明确。

虽然如此,我们提醒市民如果在患者发病前曾有过接触,还是应该提高警惕。我们公示患者发病前14天的行动轨迹就是希望曾在患者发病前接触过的人能自觉做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尽可能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而患者发病后因为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在这个时期接触的人,我们才能将其定为密切接触者。

所以,这里有一个概念很多人都混淆了,所谓密切接触者是指患者在发病后接触到的人,而不是说患者在发病前接触到的人。

我们对密切接触者的判定,首先要看他是否和患者在(这里指疑似患者、确诊患者以及核酸检测阳性的无症状感染者)发病后有过接触,第二还要看接触双方的防护措施是否有效。当你和发病后的患者有过近距离接触,只要在同一个相对密闭空间共同待过,你或者患者有一方没有做到有效防护,就要考虑要把你定为密切接触者,反之,你就不算密切接触者。

那么,病例14在被作为密切接触者管理起来之前的行动轨迹为什么这么复杂呢?

1月19日病例14第一次与病例7发生接触,当时病例7还处于潜伏期无症状,国家还没有出台居家隔离的具体范围和要求,老百姓的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还没有跟上,所以病例14当时接触回家后,第二天就正常上班了。

我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是在1月26日发布的第1号公告,要求社区居委会开始排查有武汉市旅居史的来庆人员,而这项工作需要广大市民的配合,病例7和病例14一家人当时恰恰忽视了政府的一系列公告,没有疫情防控的意识,依旧串亲戚,家庭聚会。

而病例14本人并不是武汉返程人员,自己又缺乏疫情防控意识不主动向有关部门报备接触史,再加上隔离前一直未曾发病,所以一直没有人能发现她的问题,她就依旧在上班。

直至1月27日当病例14到达创业城亲戚家后,再次与病理7接触,正赶上病例7发病,1月28日病例7被医院报告疑似病例后,我们流调人员此时得以介入调查。随后,我们立即通过排查密切接触者找到了病例14,就直接把她给隔离了。

病例14的潜伏期暴露史,如果我们不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是无法掌握的。所以,在病例14作为密切接触者被管控以前,她的个人行为我们也无从知晓,想要对这样的人进行暴露接触后的有效管理,就必须依靠全社会的联动以及市民的自觉防控意识,不断加强主动报告,才能实施有效管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