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侧记|走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线战役”前线的扶贫干部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当年的我作为学生会一员在大学校园里开展排查工作。如今,又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村民们走在了一起。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无论脱贫攻坚还是抗击疫情攻坚,我都要走在第一线……”带着微弱的灯光,中共广州市委统战部派驻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东里村的扶贫干部麻伟峰,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段话。

丰顺县汤坑镇东里村辖6个自然村,地处城郊,四通八达,南北及东面路口皆可进出,人口流动量大。村里登记人口有2400多人,但不少人都在外务工、上学。春节假期,回村探亲的人不在少数,无疑是给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东里村在收到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后立刻组织了第一轮村内人员盘查,并且宣布封闭式管理。”麻伟峰介绍,驻村工作队联合村干部立即在村里设置了东、中、西、南方向4处防疫关卡,由扶贫干部、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组成执勤队伍,对进出车辆、行人逐一进行测量体温、登记排查。

根据县、镇的安排,东里村由专人每天到村内主要活动场所摸排情况并进行宣传防护。此外,东里村还立刻组织了新一轮“敲门见人”式排查,逐户核查春节前后从外地回村人员情况。

抗疫要打赢,保障是关键,但这也是乡村防疫的难点重点。2月5日,麻伟峰在社交朋友圈发出了求助信息:乡村基层战疫物资紧缺,东里村寻找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医疗物资货源,需要医用外科口罩200个、N95口罩50个,红外线额温计5个,84或酒精消毒液10件、速干手消毒剂10件,求有渠道的企业及朋友分享、推荐购买渠道。“当时,也就是想着试一试,多渠道多方式寻找这些防疫物资。”麻伟峰笑着说,没想到马上就得到了积极回应。

了解情况后,帮扶单位广州市委统战部马上寄来一批口罩,保障村里日常防疫工作的开展。村党支部委员陈位平,自发购买120个口罩,挨家挨户送到贫困户家中,确保贫困人员家家户户都有口罩用。“我是村里贫困户的致富带头人,现在抗疫时期,工厂开不了工,贫困户的工资我要照常发放。”他坚定地说,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基本要求,也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重要保障。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作为省定贫困村的东里村,38户贫困户在2019年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是贫困户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就业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很多工厂开不了工,村民们没法上班。”对此,驻村工作组通过合理引导部分贫困户到产业园区就业,鼓励贫困户在家手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等方式保障贫困户收入。

除了每天统计分析村民疫情摸查情况,和村民一起战胜疫情,麻伟峰更多的是思考今年如何带领村民巩固脱贫成果。他介绍,驻村两年初步完成了脱贫阶段性任务,但与高标准、高质量还有一定差距。“2020年是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年,查弱项、补短板是重中之重,除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身造血外,接下来还要进一步发挥统战帮扶优势,既要打好疫情阻击战,更要打好扶贫攻坚战。”

【全媒体记者】黄培强

【作者】 黄培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