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黃帝內經》,從修行的角度說說,如何滋養正氣、提升陽氣

讀《黃帝內經》,從修行的角度說說,如何滋養正氣、提升陽氣

最近在讀《黃帝內經》,越讀越發現古人的智慧,論述實在精彩!

我國古代使用的文言文,簡短凝練,往往幾個字就說明了一個特別深刻的道理。

比如我讀“食飲有節”四個字的時候,感觸尤其深刻。一個“節”字,囊括了吃喝的方方面面。節,說文解字的註釋為:節,約也。意思來源於竹子的節,竹節如“纏束”狀。食飲有節,意思是說在飲食方面要有約束

讀《黃帝內經》,從修行的角度說說,如何滋養正氣、提升陽氣

看似不起眼的一句話,似乎是什麼都沒說,卻包羅萬象,值得我們特別深入的思考。現代生活已經驗證了,我們應該都深有體會。尤其這次的“新冠”,在吃喝方面給我們提了個大醒,真的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吃的。

在我國傳統道家文化中,一直以來把宇宙和人,看成一個天人合一的整體,人、自然、社會三者有機結合。在我國曆史上,一直以來有著“醫道同源”的說法。比如《黃帝內經》的理論基礎就是黃、老道家哲學思想。修行和中醫學有異曲同工的妙處,那就是從人體的功能來看。人體的功能是什麼呢?能吃能睡、能跳能跑。身體好就是身體好嘛!

讀《黃帝內經》,從修行的角度說說,如何滋養正氣、提升陽氣

中醫學上常說,正氣足就是身體素質好。從修行的角度,什麼樣是身體好呢?怎麼才算正氣足呢?答案很簡單,看人體功能,能吃能睡、能蹦能跑。注意,能吃可不是什麼都吃。

《黃帝內經》中還用了一個詞叫“恬淡虛無”,修行人可能非常容易理解這個狀態。對於普通人來說,就需要分析解釋了。“恬淡虛無”,可以看作是修行的一種境界。簡單一句話來說就是,無論遇到什麼事,都沒有什麼情緒。一個修行人,如果能修行到這個階段,就非常厲害了,身體正氣很足。

讀《黃帝內經》,從修行的角度說說,如何滋養正氣、提升陽氣

也就是說,修行其實就是向內看,觀察自己的內心狀態如何,自己的感受如何等等。如此一來,就可以無形中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

比如,看到別人,做錯了什麼,或者針對了你,你的內心是什麼樣的態度?看到別人,做成了某件事,或者對你特別好,你的內心是什麼態度?你再看這個人的時候,會不會覺得他還是那麼順眼?你對他滿意嗎?

在這樣的時候,你的情緒是不是還是如之前那麼的平穩?

讀《黃帝內經》,從修行的角度說說,如何滋養正氣、提升陽氣

假如,你沒有任何的情緒變化,對這個世界仍溫柔以待,正直、善良以待。那麼恭喜你,正氣很足,身體素質很好。

還有,當你突然遇到特別大的事情的時候,有沒有思來想去,翻來覆去?假若,你能平靜地應對所有的變化,那麼你的修行就基本上到家了。

黃帝內經用了一個詞來形容這種狀態叫做“心安而不懼”。

讀《黃帝內經》,從修行的角度說說,如何滋養正氣、提升陽氣

當你看到特別喜歡,明知是誘惑的東西,能否很快平靜地遠離之?假若,你能淡定以對。那麼你的修行真的不錯了。

倘若,你任何時候都能如此做事,如此工作,那麼,你的“心肝脾肺腎”就會任勞任怨的一直為你好好工作。

類比一下,孟子雖然是儒家,他所說的“浩然之氣”,意思也是類似的。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孟子》的《公孫丑章句上》

讀《黃帝內經》,從修行的角度說說,如何滋養正氣、提升陽氣

​那麼如何修行到情緒平穩呢?

儒家講究的修行方法是,“吾日三省吾身”。

道家的《初真戒說》裡面寫到:

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十惡等業,愚迷執著,嬌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禁止,永不復起。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十惡等業,愚迷執著,嬌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

上述,就是修行的起點。由此起點開始修行,自然能夠滋養正氣、提升陽氣,就能慢慢的提升身體素質。

【版權聲明:本文由李秀筆記原創首發,作者李秀,多平臺原創作者,簽約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