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玄學,古代戰場上有哪些很實用的陣法?

萊茵之纓


最為實用性的陣法,其實還是主將,因地制宜的陣法才是好陣法,要不宋朝也不會成為歷史圈內嘲諷的對象了。

又如戚家軍,為什麼戚繼光在時,戚家軍無往不利,戰無不勝。可戚繼光一死,戚家軍就沒落了?就是當時的將領沒有自主領導權,在後勤、領導等等方面上受到節制,導致了後面的戚家軍只能維持在浙江時期的規模,無法完成戚繼光擔任宣大總督時,火槍騎兵隊的局面。

古代戰場中,最為實用的戰陣應該是戚繼光所創造的戰陣了。

一、鴛鴦陣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是這樣描述的,當時的士兵是因地制宜,而訓練的。北方的士兵,多是在平原上對抗蒙古騎兵,因此需要訓練更多的長槍兵種,來結陣對抗。可是這種陣法到了南方,就很難適應南方的氣候、山地、多樹的情況,常常被倭寇的單兵協同作戰攻破陣法,因此導致戰敗。

再則明南方承平久矣,南方衛所早已經失去了明初,敢與蒙元政權的騎兵對抗的勇氣。另外明朝歷來都是“重北輕南”的戰略,導致了南方士兵也多是訓練長槍兵,輔助遠程武器的結陣方式。

故而,戚繼光乾脆摒棄掉朝廷的軍隊,而是施行募兵制,招募新兵進行新的陣法。

之前的明軍陣法之中,是以百名長槍兵為一隊,百名盾牌手為一隊,輔助遠程的火槍隊或者是弓箭隊,可是這種陣法是符合對抗北方的騎兵軍陣,因此戚繼光,將陣法改為了混合兵種戰隊的鴛鴦陣法。

以11人為一隊,最前為隊長,次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兩側再有兩人手持狼筅,接著是四名手執長槍的長槍手,左右各二人,分別照應前面左右兩邊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進的是兩個手持“鏜鈀”的士兵擔任警戒、支援等工作。

這種陣法根據後世的研究發現,完全剋制了倭寇的武士刀手,因為在日本武學中基本不提倡多次砍殺的,在攻擊鴛鴦陣時,日本武士需要多次砍殺,才能靠近鴛鴦陣內的明軍,可是這樣的結果就是在還未靠近時就已經被擊殺了,甚至是哪怕是靠近了,也會因為需要面對多個長、短、遠程等兵種的攻擊中被擊殺。

所以戚繼光在南方作戰時,未成有過一敗,甚至經常是以零傷亡、或者是少量傷亡,來斬殺倭寇上千人、或上萬人的情況出現。

鴛鴦陣成為了在南方山地作戰的冷兵器戰陣的巔峰之作!

二、車營軍陣,外加火槍騎兵隊,驚豔了北方蒙古

戚繼光所創立的軍陣,使得中西方的學者都承認戚繼光可以說是東方古代結合了冷、熱兵器的巔峰,甚至已經有了現代戰爭多兵種配合的雛形。

嘉靖死後,隆慶皇帝登基,這位皇帝可以是明朝為數不多的菁英皇帝(若他沒有早逝,配合上戚繼光,可能明軍會進行一次大變革)。

隆慶元年,立志改革明朝的明朝君臣們,進行了多方位的改革試點,其中軍事改革就是將戚繼光這個南方名將調遣到北方訓練遼、薊一帶的士兵。

維持朝廷將戚繼光提拔為神機營副將,配伍了當時最為先進的火繩槍(含魯密銃在內),從“戚家軍”(當時不稱為戚家軍,而是朝廷的浙軍)調遣了三千老兵輔助戚繼光。

戚繼光在鎮守薊門時期,根據北方遊牧民族擅長騎兵作戰的特點,改掉了南方的鴛鴦陣法,施行了北方對抗騎兵的主要軍陣——車營來剋制騎兵,即:

繼光乃議立車營。車一輛用四人推輓,戰則結方陣,而馬步軍處其中。又制拒馬器,體輕便利,遏寇騎衝突。寇至,火器先發,稍近則步軍持拒馬器排列而前,間以長槍、筤筅。寇奔,則騎軍逐北。又置輜重營隨其後,而以南兵為選鋒,入衛兵主策應,本鎮兵專戍守。節制精明,器械犀利,薊門軍容遂為諸邊冠。——《明史·戚繼光傳》

薊門軍容遂為諸邊冠!是清編明史中給予戚繼光最高的評價了。要知道,後來摒棄戚繼光戰法的薊鎮,被滿洲騎兵打得潰不成軍。

除了防守反擊的防禦車營軍陣之外,戚繼光還發明瞭歷史上第一支火槍騎兵隊,作為主動出擊的戰刀。如:

1、隆慶二年,朵顏部酋長董狐狸率蒙古鐵騎三萬入寇,戚繼光以車營抵擋,自己率八千銃騎突襲董狐狸牙帳,大破朵顏三萬鐵騎,俘董狐狸侄子長昂,董狐狸僅以身免。

2、萬曆三年,長禿率兀良哈鐵騎五萬入寇,戚繼光又率火槍騎兵隊出塞包抄,一口氣打垮五萬蒙古騎兵,活捉長禿。

3、蒙古因無法從薊鎮討到便宜,因此迂迴攻打遼地,根據以前的經驗,明中期的將領大都是自掃自家門前雪,可戚繼光竟然向小皇帝萬曆提出了領兵援助遼鎮,結果就是——蒙古人被戚繼光追擊了幾百裡,戚繼光追到燕山才收兵。

總述

在戚繼光之前,能讓文人學習到作戰的軍陣的兵書寥寥無幾,哪怕是宋朝所編制的《武經總要》、《何博士備論》、《歷代兵制》也大都記載的是武器、和一些虛無縹緲的軍陣方式。

而戚繼光所著《紀效新書》、《練兵實紀》、《將臣寶鑑》、《蒞戎要略》、《武備新書》,對後世影響之重大,就算到了晚晴時期,在此之前一點領兵經驗都沒有的曾國藩,就依靠這些書籍,練出了能抵擋太平天國軍隊的湘軍(雖然同樣曾國藩也被太平軍教育了多次)。

可以說戚繼光所編寫的兵書,是根據士兵、軍容、軍備、地形等等多種因素所編寫而成的,是讓古代一直期盼的文人掌兵可以成為現實的一套軍事理論。

另外附一張對比圖


圖片均來源網絡


史之為用


在冷兵器時代,中國所謂的八陣最實用。八陣分別為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陣、雁形陣、鉤形陣、玄襄陣。方陣是集中兵力於前截擊敵軍的,指揮靠後;圓陣是用於集中兵力防禦四周攻擊的,指揮居中;疏陣是兵少時,將軍隊編成若干戰鬥群,多布旗幟在各戰鬥群間造聲勢,以鋒利兵器佈置於外側,防敵分割,攻守兼備;數陣不及方陣密集,又比疏陣緊湊,行列靠近,兵器密集而便於施展,前後相互配合保護,是穩紮穩打的陣形,敵人來犯不阻截、退走不追擊,可瞄準敵薄弱處攻擊,穩定如山,以實力阻嚇、碾壓對手;錐形陣前鋒要銳利如劍能扎的進去,兩翼要輕靈鋒利如刀能割裂敵軍陣形,中間要實力雄厚,不讓前鋒和兩翼與自己斷裂,為衝鋒之陣;雁形陣,前列如大雁展翅,後列如狸貓潛伏,視機而動,可圍而殲敵;鉤形陣,前列方正,兩翼如鉤,阻截敵軍,又用兩翼鉤住敵軍,糾纏不放;玄襄之陣多置旗幟,鼓聲密集,表面雜亂,迷惑敵人,實際排列有序,讓士兵如天降、地冒出來的,絡繹不絕,誘敵之陣。其實所謂陣形就是依地形、兵器性能、作戰目標、兵力多寡、敵軍分佈情況組成的戰鬥隊形,它講的是諸兵器、兵種的配合,即使是現代也是同樣適用的,只是兵器裝備性能的不同,行列間距發生了變化,它並不玄妙,而是非常實用主義的,不是孔明那吹的神乎其神的所謂八陣合一陣中,一陣包打天下,如同一藥包治百病,太胡扯了。


沉140769451


古代陣法,諸葛亮創制的“八陣圖”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戰陣法。“八門金鎖陣”是為了使占星術更方便而用的奇門遁甲方位術。

一、魚鱗陣

大將位於陣形中後,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結,分作若干魚鱗狀的小方陣,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屬於進攻陣形。

戰術思想:“中央突破”。集中兵力對敵陣中央發起猛攻,己方優勢時使用,陣形的弱點在於尾側。

二、魚麗陣

陣名:魚麗之陣,也稱魚麗陣

解釋:古代將步卒隊形環繞戰車進行疏散配置的一種陣法。

出處:《左傳·桓公五年》載:鄭國以“曼伯為右拒,祭仲足為左拒,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陣。先偏後伍,伍承彌縫,戰於儒葛。

陣名內涵:”杜預注:“《司馬法》:‘車站二十五為偏。’以車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彌縫闕漏也。五人為伍。此蓋魚麗陣法。”也就是說,鄭國的軍隊一軍五偏,一偏五隊,一隊五車,五偏五方為一方陣,以偏師居前,讓伍隊在後跟隨,彌補空隙。這樣的編隊如魚隊,故名魚麗之陣。這是先秦戰爭史上,最早在具體戰役中使用陣法的記載。

優點:這種魚麗陣法最突出的特點是在車站中儘量發揮步兵的作用,即先以戰車衝陣,步兵環繞戰車疏散對形,可以彌補戰車的縫隙,有效地殺傷敵人。

三、雁行陣

古代陣法,兵力配置如大雁飛過的斜行,一般弓兵用,以充分發揮射擊兵種的威力。本陣覆蓋面較大,也可以用來包圍敵軍,但是衝鋒能力不好,如遇到錐形陣,突破中軍則容易全軍大亂。

冷兵器時代以白刃戰為主,雁行陣較為少用,但也應結合具體的情況。

四、錐形陣

就是前鋒如錐形的戰鬥隊形,錐形陣必須前鋒尖銳迅速,兩翼堅強有力,可以通過精銳的前鋒在狹窄的正面攻擊敵人,突破、割裂敵人的陣型,兩翼擴大戰果,是一種強調進攻突破的陣型,錐形陣又叫牡陣。

錐形陣是一種古老的陣法,在當今出土的最早關於陣法記述的書籍《孫臏兵法》中就有錐形陣法的記錄,孫臏將其列為十陣之一。早在春秋戰國時代這種陣法已經被廣泛應用,事實證明錐形陣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衝鋒陣法。

根據兵書記載,錐形陣是一種前鋒如錐的戰鬥隊形,是一種強行突擊的陣法。非勇悍無比的將領和精銳的攻擊型部隊無法使用。神武麾下,高敖曹、竇泰喜用此陣。因他二人都是勇悍無比,所率又多為騎兵。

五、八門金鎖陣

“八門金鎖陣”是為了使占星術更方便而用的方位術“奇門遁甲”,諸葛亮根據“奇門遁甲”的使用方法進行改良,而編繪出完整的“八陣圖”。

“八門金鎖陣”是為了使占星術更方便而用的方位術“奇門遁甲”。後諸葛亮據此加以改良,這便是舉世聞名的八陣圖。

六、長蛇陣(又名一字長蛇陣)

長蛇陣是古代陣法之一,就是把軍隊排列成一長條的陣勢並根據情況變化。長蛇陣是根據蛇的習性推演而來,長蛇陣共有三種變化。由此三種變化,長蛇陣運轉,猶如巨蟒出擊,攻擊凌厲。(如圖)

陣型變化

1、擊蛇首,尾動,卷;

2、擊蛇尾,首動,咬;

3、蛇身橫撞,首尾至,絞!

由此三種變化,長蛇陣運轉,猶如巨蟒出擊,攻擊凌厲!兩翼騎兵(古代機動能力強的兵種)的機動能力最為重要,所以要破除長蛇陣,最好的方法就是限制兩翼機動能力,以使其首尾不能相顧。所以,最佳的方法就是:揪其首,夾其尾,斬其腰!詳細方法就是在我方步兵陣群中設置陷阱,以兩個步兵方陣協作阻止對手兩翼騎兵運動,使其無法發揮其機動靈活的能力,再以強悍重騎兵為主對其蛇腹步兵發動強悍衝擊,使其陣形散亂,無序!一舉擊潰步兵方陣,將長蛇陣切割成為三塊,如此一來,長蛇陣各自為戰,無法再以三方配合作戰,陣勢不攻自破。


笑看往事如雲


一字長蛇陣

一字長蛇陣是一種用兵之陣。長蛇陣運轉,猶如巨蟒出擊,攻擊凌厲!兩翼騎兵(古代機動能力強的兵種)的機動能力最為重要,要破除長蛇陣,最好就是限制兩翼機動能力,以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二龍出水陣

二龍出水陣是指兵分兩路,仿如兩條龍的作戰方法。陸壓講道:“這二龍出水陣,隱與陣中,龍本陽剛,水本屬陰,龍在水中,陰陽相調,萬事俱安,一但出水,二龍威勢大增,勢不可擋,其陽剛之利,是無人能擋住,這就需要穩住二龍,不使他們交合,一但交合,以上所做努力皆付之東流。

十面埋伏陣

這是韓信的成名陣法,天上地下、四面八方皆有兵。韓信也正是靠此一陣助高祖劉邦擊敗了項羽。

天地三才陣

其實陣法就是層層遞進的,這個天地三才陣也就是二龍出水陣演變而來的,當二龍中間往前,就可以成功的形成了天地三才陣。

四門兜底陣

所謂四門兜底陣就是四方全部排兵佈陣,就像包圍一樣,中間往前的話就是天地三才陣,兩邊往回最終形成了四門兜底陣。

五虎群羊陣

五虎群羊陣主要為了攻擊對方的心理想法,佈陣方面是5的希臘寫法來排列的,有點像勝利的V字,讓敵方在心理上感到畏懼。

六丁六甲陣

六丁六甲陣是茅山宗鎮山的重要寶貝,一直以來都是相當隱蔽不外傳的,後來雖然在暗地裡流傳,但是後來也逐漸的失去下落了。

就簡述以上幾個古代陣法吧。


時光隧道2019


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三星連鎖陣,四象陣,五行陣,六合陣,七星北斗陣,八卦陣,九宮陣,十面埋伏陣,天門陣,誅仙陣,萬仙陣,還有十八銅人陣,少林羅漢陣,武當兩儀陣等等小說裡說的電影裡看到的能想起來的都在這兒了。











六扇門人jgy


古代陣法-鶴翼

鶴翼是古代戰爭常用陣形.不用猜也知道這是人類一定會發展出來的.因此是專供包圍用的陣形.此種陣形,

主將位於中央(多半是弓步兵),兩側是副將.兩側最好使用強的部隊(騎兵為多),當敵人後方有我方部隊出現時,兩翼立刻可以拉長,

跟我方部隊會合,立刻形成包圍.三國志五代中有說到,是唯一可以積極攻擊的陣形,其實嚴格說來,他說的就是要形成包圍圈.

@種陣形的弓箭攻擊力較不集中,所以不強.等一下會跟雁形去比較.

古代陣法-魚鱗

魚鱗是把兵團分成五到六段,一層壓一層的陣形.主將的位置是位於中後方.請注意,

魚鱗跟錐形的不同點,就在於三角形的寬度,錐屋^寬.而且魚鱗在前方的部隊,通常跟保護主將的是一樣是很密集的.

這樣的排列造成跟錐形不一樣的結果.由於錐形的部隊比較散,所以互相推擠效果小,移動速度非常快.

但是速度稍慢的~鱗卻可以突擊(因為最前方的部隊很密集,全軍才不會被衝散,錐形卻會).不用看也知道,~鱗跟鶴翼都是";文官陣形";

也就是主將不用在前面親自帶頭攻擊,而是躲在後面(例如武田信玄,諸葛亮).但是~鱗防守力很弱,被人揹後一衝,立刻全軍潰散.因為背後露出太多了.

古代陣法-鋒矢

顧名思義,就是在全軍形成箭狀的樣子.主將的位置在最前面,所以適合戰鬥力高的勇將.

由於最前面的部隊非常密集,所以也是突擊陣形.請注意,所謂的突擊陣形,並不是只有這種陣形可以突擊,

事實上所有陣形都可以下突擊令但是不見得能夠做到突擊效果(全軍穿入敵陣不會被衝散),也就是說,

三國志五里面說的可以突擊,是說真正戰場上有突擊的效果,而非只有此部隊可以下突擊令.

此外,此種陣形的後方是一平行隊形,所以在山地的移動效果相當好,當然此陣防守也是很弱的(背後露出太多).

古代陣法-衝軛

顧名思義是車前方的橫木,也就是英文字母X形陣.把隊形排成X形有什麼效果呢最大的效果就是從前,

左,右三方來的敵人,都如同前方一樣(請注意兩排的部隊前方朝東北跟西北方).是個相當好的山地防守陣形(因為也是線形,所以山地移輿夠快).

古代陣法-長蛇

是人的自然會發展出的陣形.這種隊形專為山地移動用.事實上攻擊,防守均不利.

不過歷史上描述這種隊形常常會有,例如陳壽三國志:";孔明觀姜維陣形,勢如長蛇.";指的就是這種

古代陣法-車懸

在歷史上卻赫赫有名.車懸不是指形態,指的是涵義.車懸是一種騎兵陣.

軍隊排成不互相推擠的多列,也就是說,這種是一車輪戰法.謙信用此陣,

說穿了就是要衝散信玄隊形,取信玄的性命.



洪果果


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

天地三才陣,四門兜底陣,

五虎群羊陣,六丁六甲陣,

七星北斗陣,八門金鎖陣,

九字連環陣,十面埋伏陣

古代陣法-鶴翼

鶴翼是古代戰爭常用陣形.不用猜也知道這是人類一定會發展出來的.因此是專供包圍用的陣形.此種陣形,

主將位於中央(多半是弓步兵),兩側是副將.兩側最好使用強的部隊(騎兵為多),當敵人後方有我方部隊出現時,兩翼立刻可以拉長,

跟我方部隊會合,立刻形成包圍.三國志五代中有說到,是唯一可以積極攻擊的陣形,其實嚴格說來,他說的就是要形成包圍圈.

@種陣形的弓箭攻擊力較不集中,所以不強.等一下會跟雁形去比較.

古代陣法-魚鱗

魚鱗是把兵團分成五到六段,一層壓一層的陣形.主將的位置是位於中後方.請注意,

魚鱗跟錐形的不同點,就在於三角形的寬度,錐屋^寬.而且魚鱗在前方的部隊,通常跟保護主將的是一樣是很密集的.

這樣的排列造成跟錐形不一樣的結果.由於錐形的部隊比較散,所以互相推擠效果小,移動速度非常快.

但是速度稍慢的~鱗卻可以突擊(因為最前方的部隊很密集,全軍才不會被衝散,錐形卻會).不用看也知道,~鱗跟鶴翼都是";文官陣形";

也就是主將不用在前面親自帶頭攻擊,而是躲在後面(例如武田信玄,諸葛亮).但是~鱗防守力很弱,被人揹後一衝,立刻全軍潰散.因為背後露出太多了.

古代陣法-鋒矢

顧名思義,就是在全軍形成箭狀的樣子.主將的位置在最前面,所以適合戰鬥力高的勇將.

由於最前面的部隊非常密集,所以也是突擊陣形.請注意,所謂的突擊陣形,並不是只有這種陣形可以突擊,

事實上所有陣形都可以下突擊令但是不見得能夠做到突擊效果(全軍穿入敵陣不會被衝散),也就是說,

三國志五里面說的可以突擊,是說真正戰場上有突擊的效果,而非只有此部隊可以下突擊令.

此外,此種陣形的後方是一平行隊形,所以在山地的移動效果相當好,當然此陣防守也是很弱的(背後露出太多).

古代陣法-衝軛

顧名思義是車前方的橫木,也就是英文字母X形陣.把隊形排成X形有什麼效果呢最大的效果就是從前,

左,右三方來的敵人,都如同前方一樣(請注意兩排的部隊前方朝東北跟西北方).是個相當好的山地防守陣形(因為也是線形,所以山地移輿夠快).

古代陣法-長蛇

是人的自然會發展出的陣形.這種隊形專為山地移動用.事實上攻擊,防守均不利.

不過歷史上描述這種隊形常常會有,例如陳壽三國志:";孔明觀姜維陣形,勢如長蛇.";指的就是這種

古代陣法-車懸

在歷史上卻赫赫有名.車懸不是指形態,指的是涵義.車懸是一種騎兵陣.

軍隊排成不互相推擠的多列,也就是說,這種是一車輪戰法.謙信用此陣,

說穿了就是要衝散信玄隊形,取信玄的性命.


紀錄影像


1.一字長蛇陣。蛇頭,蛇尾,蛇身互相呼應!八卦陣。2.八卦陣。陣型變化無窮,令攻方應接不暇!3.楔形陣。4.雁型陣。5.諸葛亮獨創八陣圖,利用山川地型,惡劣天氣形成的強對流空氣,飛沙走石,使敵方不辨方向,誤入絕地!


晴空萬里78235015


我大概看了一下,回答主要是冷兵器時代的一些陣法,我來回答一些關於明朝時期,冷熱兵器交替的時代的一些陣法

也就是沐英發明的三線戰法

把隊員分成3組,開始第1組站前面射擊,完了退後並填藥;第2組上前並射擊,完了退後填藥;第3組上前並射擊,完了退後填藥。到了第3組射擊完了,一般第1組火藥或者弓箭都準備好了,這樣週而復始,形成火力壓制。


大聖觀歷史


現在是高科技運程道彈,衛星上天時代,,古代的陣法有用嗎?留著回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