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停工, 企業飄搖, 7000萬負債, 劉強東的預言已逐一被驗證?

近年來,在電子商務的“助推”下,快遞業發展非常迅速。在很多人眼裡,快遞哥也成了月收入過萬的“富裕職業”。然而,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快遞業可謂風雲變幻,面臨著大洗牌,一些快遞公司也被曝出負面消息。

全網停工, 企業飄搖, 7000萬負債, 劉強東的預言已逐一被驗證?


隨著行業的發展,快遞物流業的集中度不斷提高。包括順豐在內的三通一達目前比較穩定,但中小企業現在比較困難。自2019年以來,這三大快遞公司“爆發性”停業,工資、欠款、負債等負面新聞困擾著國通快遞、如風達快遞、全一快遞。

一、國通快遞,全網停工

2019年3月28日,國通快遞人事部發布的《暫停工作通知》在網上流傳,稱公司自2018年以來經營困難,處於嚴重虧損狀態,目前處於停產狀態。不過,公司已努力恢復生產運營,但預計未來公司仍將處於停產狀態。

全網停工, 企業飄搖, 7000萬負債, 劉強東的預言已逐一被驗證?


不過,就在本次公告發布後不久,國通快遞發佈官方聲明稱,公告僅涉及員工個人,這是國通快遞內部基於新業務的人事調整策略,並非被動停產的錯誤理論。國通快遞也表示,由於行業的殘酷形勢,確實有第二層和第三層快遞退出該行業,而且大部分都在掙扎。

2012年,上海希伊艾斯快遞有限公司因資金鍊斷裂陷入破產危機,被後來更名為“國通快遞”的紅樓集團接管。一開始,紅樓集團董事長朱寶良滿懷憧憬,不僅恢復了經營,還承擔了債務。

全網停工, 企業飄搖, 7000萬負債, 劉強東的預言已逐一被驗證?


然而,紅樓集團接手5年後,國通快報報道了貨運被拖欠並受阻的負面消息。據官網顯示,國通快遞在全網擁有數萬名員工,顯示人數為5萬人。全國有40多個配送中心,500多條幹線班車,數萬輛汽車在網絡上運行。但有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快遞業的發展,格局已經基本定型,競爭也日趨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國通快遞也處於一個動盪時期。

全網停工, 企業飄搖, 7000萬負債, 劉強東的預言已逐一被驗證?


二、如風達快遞,負債7000萬

2019年3月,如風達官網發佈“如風達異常經營公告”,宣佈暫停部分公司業務。從那時起,如風達陷入危機的事實被揭露出來。截至2019年2月底,如風達欠款4500萬元。除了員工的工資,即使不算薪酬,也有近7000萬元的拖欠。

公開資料顯示,如風達成立於2008年,原為凡客誠品全資自建經銷公司。然而,由於戰略失誤和凡客電子商務業務萎縮,如風達缺乏訂單支持,落在了後面。然而,如風達也曾有過輝煌的時期,規模達5000人。但自2012年以來,如風達的發展遇到了一個轉折點。

2012年,如風達取消了大部分門店,裁員一半。2013年,如風達完成了對凡客資產的剝離,並轉型為第三方快遞公司。然而,凡客金融危機後,如風達遭遇首次出售,中信實業投資基金全資子公司天地華宇集團最終以2億元的低價收購如風達。

第一次出售後,如風達沒有太大變化。不過,發展機遇被錯過了。2018年9月28日,如風達再次出售,通用物流為其買家。至2019年3月,如風達因業務轉型暫時暫停部分業務。隨後,如風達拖欠了員工和供應商的工資和費用。如風達的命運如此尷尬,也引發了公眾對其他中小企業對快遞公司命運的擔憂。

三、全一快遞,薪資拖欠並叫停

2019年11月,一份《全一快遞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客戶報告》在網上流傳。文件指出,公司最終服務日期為2019年10月31日,原因是“根據公司業務轉型調整,部分快遞服務模式將發生變化”

全網停工, 企業飄搖, 7000萬負債, 劉強東的預言已逐一被驗證?


據悉,全一快遞已於11月1日全面放假,全一快遞欠薪面積較大,目前已在全國多個地區停產。全一快遞成立於2000年3月,是中國大陸最早的快遞公司之一。不過,這一發展至今已被曝光為拖欠工資。

一些專業人士認為,全一快遞缺乏變革和發展的主動性,這使得其核心競爭力難以為繼。事實上,近年來,隨著順豐和通達快遞公司的強勢崛起,對中小快遞公司的發展造成了巨大影響,導致很多快遞公司舉步維艱。

此外,國內快遞物流業面臨著嚴重的同質化競爭局面。多數龍頭企業依靠擴大規模來增強核心競爭力,這樣做也會增加財務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型快遞公司如果想生存下去,唯一選擇就是擴大規模,但資本驅動下,燒不起這麼多錢。最後,只會適得其反。

從上述三大快遞公司的生存狀況來看,一個讓人想起劉強東的預測似乎正在逐步得到驗證。眾所周知,劉強東是電子商務巨頭京東的創始人。他非常重視物流系統,所以他建立了自己的快遞公司。劉強東曾經說過,“未來,中國物流業可能只有京東和順豐才會贏”,這句話也引起了大家的討論。

對於此言論,劉強東也給出了理由。他表示,京東和順豐將成為兩大物流巨頭,而這兩家物流公司註定不會有好的結局,剩下的要麼合併,要麼倒閉。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劉強東不是對的嗎?雖然很多快遞公司都在苦苦掙扎,但目前國內的快遞模式已經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即順豐快遞、京東物流和菜鳥聯盟,“三通一達”也早已歸屬於菜鳥數據系統了。

快遞業的兩極局面已經很明顯。要麼一直在運行,要麼在虧損中運行,要麼被直接收購或關閉。在這種情況下,快遞業未來的格局更加多變,究竟誰才能笑到最後,誰也不敢輕易下定論!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