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雲鎮:戰“疫”前線上的“三代人”

疫情防控開展以來,霄雲鎮戰“疫”路上有年過花甲的老支書,有正值中年主力軍,有初出茅廬的先鋒兵,他們這“三代人”,在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中踐行初心,勇擔使命,用實際行動衝在一線,幹在實處。

霄云镇:战“疫”前线上的“三代人”

“我年紀大覺少,夜間的值班,讓我來!”說這句話的是霄雲鎮呂莊村黨支部書記呂洪海,今年76歲的他,從70年代開始就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五十年來,他一直在默默奉獻為人民服務。呂莊村由呂莊、孫樓、江莊村三個自然村組成,臨近金張線,村大人多,巷口眾多。防控疫情工作以來,他主動謀劃、提早預防,帶領村“兩委”幹部、黨員、村民代表做好各項防控工作。一方面,迅速建立起由黨員組成的巡邏隊和志願服務隊,進行摸排村內各戶信息和上街巡邏勸導村民居家不外出;另一方面,他在衝血管治療高血壓期間也念念不忘疫情防控工作,一輸完液就立刻回到村值守檢查站點,家人怎樣勸說都不聽,他時時處處用一名老黨員的堅韌初心守護著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擔任村支部書記以來,楊慎剛每天堅持手寫“民情日記”,45年來從未間斷,一本本日記記滿了群眾的所需所盼和家長裡短。防控疫情工作期間,今年70歲的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嚴格按照鎮黨委政府統一部署,帶領村班子和黨員不折不扣全力奮戰,強化信息摸排,加大村內巡邏,盯緊站點值守。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他沒有丟下手寫“日記”的習慣,“上級部署了哪些工作、怎麼設置防控點、值班人員安排情況、群眾的日常所需如何供應”這些他都一筆一筆地記下來。“通過書寫日記,我把一天的疫情防控工作回想一遍,總結好的做法,分析沒做到位的,好的堅持,不到位的抓緊改過來,這樣我就能更好的做好下步工作。”楊慎剛如是說。

霄云镇:战“疫”前线上的“三代人”

霄雲寺社區有70多棟居民樓,有3000多人居住,人口多,分東西兩個區,共有18個出口,疫情防控工作難度較大。“對於疫情防控工作,我們按照網格化進行劃片包保,各司其職,在東西區各留一個出口,做好本片區的人員摸排、防疫宣傳、蹲點值守,各網格成立巡邏隊,把社區物業人員充實進來,通過手持小喇叭加大疫情宣傳,讓群眾穩居家不外出,多通風勤洗手,注意室內及個人衛生。”50歲的霄雲寺社區總支書記張躍林說:“農村社區的防控工作難度大,任務重,疫情持續一天,我們就要堅守24小時,我們甘願用辛勤的付出來換社區群眾的安康。”

霄云镇:战“疫”前线上的“三代人”

“愛心人士捐助口罩500個”“愛心企業捐助消毒液200瓶”“藥店捐助體溫計5盒”……。每一次物資的捐助,54歲的霄雲鎮工業黨總支書記劉玉峰都做詳細的記錄。物資在何時何地捐助、數量多少、是什麼型號,他都細緻的一筆一筆記下來。“防疫物資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就是一線人員的‘武器’,愛心人士把物資無償的捐出來,我就應該記錄好,即對捐贈方負責,也方便統籌管理,讓它們發揮最大的作用。”劉玉峰堅定的說:“防控點一旦缺了防疫物資就會影響值守工作,物資捐贈和管理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

霄云镇:战“疫”前线上的“三代人”

“哪怕是一戶一人的疏忽,在疫情防控過程中都可能造成嚴重後果,所以我堅決守好數據統計這道崗,為全鎮疫情防控決策提供精準無誤的數據”。這是霄雲鎮80後經管站長葛桂利面對疫情防控數據統計的工作態度。為了保障疫情數據信息的整理,擁有數據統計經驗的她,主動要求參與數據統計工作。她每天與全鎮八個管區信息員對接,摸排各村防疫值守點值守、物資保障、人員信息等情況,加班加點彙總全鎮51個值守點上報的外來人員排查信息。面對排查出的大量信息,對不準確、有異議的人員信息,一遍遍的打電話核實對比,不放過一絲的疑點,確保統計信息準確無誤,為科學全面防控疫情築牢堅實基礎。

霄云镇:战“疫”前线上的“三代人”

疫情防控前期工作中,各管區彙總的紙質數據表格,需要錄入為電子表格,以便統計上報。剛剛走上工作崗位90後三支一扶工作人員謝瀟男,嚴格按照工作要求,一絲不苟錄入表格信息,面對較大的工作量,他錄入表格甚至到深夜,無論再晚他也堅持當日事當日畢,有力保障了數據的準確性。另外,做好重點人員的電話隨訪工作,電話中他總是不忘關心群眾生活,問群眾家裡米麵、蔬菜夠不夠,叮囑要提高警惕,堅持居家隔離,做好自我防護。

霄云镇:战“疫”前线上的“三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